原來完顏阿骨打一方麵替自己的父親張羅著葬禮,本人也帶著大隊人馬迴到了大都,一副死者為大的樣子,同時傳令天下來為自己的父親進行哀悼,好像東歐的戰事已經管不了的模樣,見他這麽一副傷心欲絕的模樣,遼宋兩國便也放下了警惕,專心致誌的派人給完顏劾裏鉢送葬,三國之間雖然宋朝地位高於另外兩國,但三國之間的關係卻也是合作遠遠大於競爭的,趁著父親死亡做一些不利於三國關係的事情,這也著實做不出來。
卻沒想到完顏阿骨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雖然自己佯裝成一幅死了爹很傷心欲絕的樣子,可私下裏卻把隨軍而來的三十萬軍隊全部派往了東歐地區,支持戰爭的延續,然後自己帶著親衛隊和謹慎的人馬一路上大張旗鼓,佯裝成一幅三十萬大軍的模樣,向著大都前進,騙過了所有的人,等到遼宋兩國派出使節抵達大都的時候,完顏阿骨打的三十萬大軍也已經全部抵達了全本的作戰位置,並且向諸多城邦開展了大規模的進攻,這個時候遼宋兩國雖然已經反應過來,可再想做些什麽,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被人耍了當然生氣,事後徐清也很是在反思,畢竟這麽一個小小的計謀,無論是徐清,還是遼國的大臣們都沒有理由看不破的,這一招若是完顏劾裏鉢用,能不能起到這樣一個效果,徐清可以保證,他根本就不可能會達成這麽大的戰果,因為在他施行之前,遼宋兩國早就有所警惕了,而完顏阿骨打則利用了各國之間對於他的輕視,都把他當做了一個剛剛喪失了父親的十四歲孩子,這便是雙方失策的原因,也讓兩國在這個問題上栽下了一個大跟頭,最後雖然殺死了完顏劾裏鉢,但東歐地區的大片國土依舊被金國收入麾下。
總的來說,他們的目的並沒有得到,隻是死了一個完顏劾裏鉢而已,這對於遼宋兩國來說都沒有什麽意義,並且完顏阿骨打在繼位之後,立刻給金國開疆拓土,帶來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及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在這種狀態下,完顏阿骨打盡管隻有十四歲,但是他的威望已然在金國百姓中快速提高,這樣一來,即便是金國的國本都沒有動搖一下,可以說遼宋兩國是什麽都沒得到。
而他們則失去了未來挑撥離間金國的可能,經此一役,世間諸國,諸民族顯然都已經認清了遼宋兩國的嘴臉,這種利用完蒙古部族就放任自流的方式讓許多不足自此之後心寒了,原本他們或許還有不臣之心,現在則是一丁點也沒有了,因為遼宋兩國不再被他們所信任了,這樣一來,以後若想要再挑動他們來跟金國作對就非常難了,可以說這一戰,遼宋兩國除了得到金國皇帝的人頭之外,就沒有得到任何的東西,顯然是一次極為虧本的買賣了。
這個結果對於宋朝來說還好,畢竟他的利益主要在地中海地區,距離東歐還有些距離,即便整個東歐被金國人占領,他也隻是喪失了一部分貿易權而已,縱然會讓宋朝的商人出現虧損,但也隻是一小部分而已,並不會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但遼國就不一樣了,此時此刻,遼國的軍隊到現在都還沒有攻下君士坦丁堡城,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遼國都還沒有控製波爾慕斯海峽,這就意味著金國完全有理由參與到對君士坦丁堡的爭奪之中,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金國已經在波蘭、匈牙利等地開始建立附庸國了,在宋朝君臣看來,建立附庸國的目的,便是為了打代理人戰爭,以避免爆發全麵性戰爭的方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遼金兩國的衝突就會在君士坦丁堡這個地方爆炸。
其引爆之後會給兩國人民帶來怎樣的災難,沒人說得清楚,最後又會不會擦槍走火,這也是沒人能說得清的事情,眾人隻知道,這一仗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君士坦丁堡控製著波爾慕斯海峽,而地中海沿岸,又是整個歐洲、非洲、中東最為富有的地區,隻要金國想要到地中海來,就必須控製波爾慕斯海峽,不然的話金國的海洋貿易就會隨時被遼國掐喉嚨。
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受不了的,曆史上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因為波爾慕斯爆發了五次戰爭,其名義上都是為了奪迴君士坦丁堡,光複東羅馬,但其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奪迴這個海峽,隻有這樣,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才能離開那小小的海灣,進入到地中海,對整個地中海沿岸國家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可以說這一處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絕對不會是誇張之言。
而另一方麵,君士坦丁堡乃是一座古城,並且也是一座擁有龐大人口的城市,隻要掌握了這裏,除了能夠掌握波爾慕斯海峽之外,還能控製整個巴爾幹半島,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其龐大的人口和強大的實力,將會讓擁有這座城市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擁有非凡的影響力,這可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擁有的,這座以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城市的威能,絕對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掌握的,而如果掌握了巴爾幹半島,繼續西進便是整個中歐了,這裏擁有大量的平原和人口,是整個歐洲最為富庶的地方,並且大多數都是一些零散的城邦,並沒有成範圍的國家,對於遼金兩國任何一國來說,征服他們的代價都非常的小,而獲得的東西卻非常的多,尤其是對於金國人來說,他們並不缺少土地,隻缺少人口而已,而中歐能夠他們帶來大量的人口,所以金國對於這片土地是勢在必得的。
這樣一來,兩國之間自然會有十分突出的矛盾,而這個矛盾在不久的將來是肯定就要爆發的,或者說現在已經開始在爆發了,如今的君士坦丁堡根據探子發來的情報,已經有不少火炮和火槍出現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之上了,其火器之精良,絕對不是君士坦丁堡可以自己做出來的,其數量之眾多也絕對不是君士坦丁堡買得起的。
徐清知道自己肯定是沒有支援君士坦丁堡的,而遼國更不可能支持自己的敵人,那麽到底是誰在支持君士坦丁堡,結果一目了然,遼國自然也十分的清楚,不說隻是因為尊重三國之間彼此的默契而已,但是心裏恨不恨,必然是恨的。
打仗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尤其是對於現代國家就更是如此了,農業國家的軍隊即便不發工資他們也打,隻需要給一口糧食就行了,而現代軍隊則不行,不僅僅需要軍餉,還要各種福利和獎金,除此之外武器炮彈,可以說是一天也離不開財政支持的,在這種狀態下,遼國人可以說每年都在打仗,比宋朝還要厲害,它的財政支出顯然就十分的可怕,而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十分不合理的,畢竟遼國不像宋朝,擁有如此龐大的工業基礎,即便是放貸,也有底氣放,也有人願意買宋朝發出來的國債。
但遼國則不同,因為工業基礎薄弱,且大多都是輕工業,他的負債能力相比起宋朝來說就要小得多,所以打仗對他來說,其實是一個很重的負擔,為了應對戰爭的開支,遼國隻能削減政府其他方麵的開支來供應給軍隊,這就造成了遼國的基礎建設十分落後,不像宋朝,幾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修建,道路的落後讓遼國的貨物往來也變得比宋朝慢,以至於遼國本國生產的商品價格十分高昂,底層百姓隻能選用宋朝的東西來作為消費品,這對於遼國來說顯然不是一件什麽好事情。
雖然遼國已經立國對宋朝的物品收取高額的關稅,以保證國內外物品價格相當,但官方走不了,走私難道還不行麽,尤其是兩者之間的利潤非常的大,所以走私貿易在兩國之間十分盛行,可以說戰爭帶給了遼國太多的不利,也因為此,這讓遼國很想快點結束掉戰爭,而金國的做法則讓戰爭的腳步隻能延緩,這讓遼國怎麽受得了呢,所以心裏自然記恨金國的所作所為,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兩國之間的矛盾就此產生,兩個都想要君士坦丁堡,兩邊也都想要控製波爾慕斯海峽,到了這個時候,不打一仗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雙方依舊在克製,打仗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尤其是兩個實力差不多的國家之間,若是要開戰,這可就非常危險了,且遼國與金國的國界線延綿非常漫長,若是真的打起來,可是十分危險的。
對此宋朝自然也非常的重視,畢竟兩國的上層官僚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他們兩個若是死磕,一旁的宋朝坐山觀虎鬥,到最後誰拿下了君士坦丁堡,都將毫無意義,所以,隻要雙邊一開戰,宋朝必定會要加入到戰爭中來,誰叫他不是美國呢,沒有太平洋和大西洋替他阻擋軍隊,三國的邊境線都連接在一起,這個時候,宋國想躲是根本躲不掉的。
而宋朝已經真的不想要打仗了,從本質上講,如今的宋朝依舊是一個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國家,他不像是那些草原民族,雖然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滋養,但是時間太短,本質上依舊是遊牧民族的文化,所以對於擴張,他有一種先天的歡喜,也很喜歡打仗,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宋國不同,儒家文化已經在宋朝紮根上千年的時間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裏,儒家文化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普世價值觀,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
仁就不能打仗,所以中國隨著越來越靠近近代,就越來越不開疆拓土了,士兵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弱,其根本的原因便是因為不喜歡打仗,這是中國人的核心價值,宋人也是如此,他們喜歡賺錢,打仗也隻是為了賺錢而已,若是一場仗打下來不賺錢,並且還要虧錢,那誰願意打。
在這種狀態下,宋朝可以說幾乎沒打過什麽對外擴張的戰爭,直到工業化的到來,為了傾銷自己手中的產品,宋朝的人民不得不把自己武裝起來,然後在各個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和租界,但這些都是為了利益而已,從本性上講,其實對於戰爭,宋朝百姓大多數還是十分抗拒的。
而看看工業化之後的這段日子吧,整個宋朝就沒有一刻停下征伐過,幾乎每年都要打上無數場戰役,光是大的就有五六場,小的就是不可以數的清了,在這種戰爭烈度之下,誰受得了?沒人受得了。
想當年的英國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在此之前,英國人就是一個善戰的民族,先是跟法國人打了個百年戰爭,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又參與進法蘭西的戰爭中打了個玫瑰戰爭,然後又參與進宗教三十年戰爭,最後殖民主義興盛起來之後,英國的戰爭腳步幾乎從來沒有停歇過,所以他也習慣了,並且新教文化本來就主張冒險精神,以開拓為主,這是跟儒家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種文化,儒家講的是保守,所以對於戰爭就更加抗拒,眼看著戰爭才剛剛結束,現在又要爆發戰爭,宋國便有些頭疼起來。
打仗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有的時候一場仗一打就是好幾年的時間,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十分沉重的負擔,而這樣的負擔是不可能讓本國人民來承擔的,解決的辦法唯有加重對殖民地地區的剝削,才能繼續維持戰爭,可對殖民地持續加重剝削,就會更加讓沒有造反地區的百姓更加不滿,從而導致更多的人造反,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如今的宋朝就有這樣一種感覺,殖民地隻能高壓統治,隻要一放鬆便會風起雲湧,但高壓統治就意味著要維持龐大的軍隊和官員,治理成本至高,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完)
卻沒想到完顏阿骨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雖然自己佯裝成一幅死了爹很傷心欲絕的樣子,可私下裏卻把隨軍而來的三十萬軍隊全部派往了東歐地區,支持戰爭的延續,然後自己帶著親衛隊和謹慎的人馬一路上大張旗鼓,佯裝成一幅三十萬大軍的模樣,向著大都前進,騙過了所有的人,等到遼宋兩國派出使節抵達大都的時候,完顏阿骨打的三十萬大軍也已經全部抵達了全本的作戰位置,並且向諸多城邦開展了大規模的進攻,這個時候遼宋兩國雖然已經反應過來,可再想做些什麽,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被人耍了當然生氣,事後徐清也很是在反思,畢竟這麽一個小小的計謀,無論是徐清,還是遼國的大臣們都沒有理由看不破的,這一招若是完顏劾裏鉢用,能不能起到這樣一個效果,徐清可以保證,他根本就不可能會達成這麽大的戰果,因為在他施行之前,遼宋兩國早就有所警惕了,而完顏阿骨打則利用了各國之間對於他的輕視,都把他當做了一個剛剛喪失了父親的十四歲孩子,這便是雙方失策的原因,也讓兩國在這個問題上栽下了一個大跟頭,最後雖然殺死了完顏劾裏鉢,但東歐地區的大片國土依舊被金國收入麾下。
總的來說,他們的目的並沒有得到,隻是死了一個完顏劾裏鉢而已,這對於遼宋兩國來說都沒有什麽意義,並且完顏阿骨打在繼位之後,立刻給金國開疆拓土,帶來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及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在這種狀態下,完顏阿骨打盡管隻有十四歲,但是他的威望已然在金國百姓中快速提高,這樣一來,即便是金國的國本都沒有動搖一下,可以說遼宋兩國是什麽都沒得到。
而他們則失去了未來挑撥離間金國的可能,經此一役,世間諸國,諸民族顯然都已經認清了遼宋兩國的嘴臉,這種利用完蒙古部族就放任自流的方式讓許多不足自此之後心寒了,原本他們或許還有不臣之心,現在則是一丁點也沒有了,因為遼宋兩國不再被他們所信任了,這樣一來,以後若想要再挑動他們來跟金國作對就非常難了,可以說這一戰,遼宋兩國除了得到金國皇帝的人頭之外,就沒有得到任何的東西,顯然是一次極為虧本的買賣了。
這個結果對於宋朝來說還好,畢竟他的利益主要在地中海地區,距離東歐還有些距離,即便整個東歐被金國人占領,他也隻是喪失了一部分貿易權而已,縱然會讓宋朝的商人出現虧損,但也隻是一小部分而已,並不會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但遼國就不一樣了,此時此刻,遼國的軍隊到現在都還沒有攻下君士坦丁堡城,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遼國都還沒有控製波爾慕斯海峽,這就意味著金國完全有理由參與到對君士坦丁堡的爭奪之中,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金國已經在波蘭、匈牙利等地開始建立附庸國了,在宋朝君臣看來,建立附庸國的目的,便是為了打代理人戰爭,以避免爆發全麵性戰爭的方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遼金兩國的衝突就會在君士坦丁堡這個地方爆炸。
其引爆之後會給兩國人民帶來怎樣的災難,沒人說得清楚,最後又會不會擦槍走火,這也是沒人能說得清的事情,眾人隻知道,這一仗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君士坦丁堡控製著波爾慕斯海峽,而地中海沿岸,又是整個歐洲、非洲、中東最為富有的地區,隻要金國想要到地中海來,就必須控製波爾慕斯海峽,不然的話金國的海洋貿易就會隨時被遼國掐喉嚨。
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受不了的,曆史上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因為波爾慕斯爆發了五次戰爭,其名義上都是為了奪迴君士坦丁堡,光複東羅馬,但其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奪迴這個海峽,隻有這樣,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才能離開那小小的海灣,進入到地中海,對整個地中海沿岸國家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可以說這一處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絕對不會是誇張之言。
而另一方麵,君士坦丁堡乃是一座古城,並且也是一座擁有龐大人口的城市,隻要掌握了這裏,除了能夠掌握波爾慕斯海峽之外,還能控製整個巴爾幹半島,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其龐大的人口和強大的實力,將會讓擁有這座城市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擁有非凡的影響力,這可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擁有的,這座以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城市的威能,絕對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掌握的,而如果掌握了巴爾幹半島,繼續西進便是整個中歐了,這裏擁有大量的平原和人口,是整個歐洲最為富庶的地方,並且大多數都是一些零散的城邦,並沒有成範圍的國家,對於遼金兩國任何一國來說,征服他們的代價都非常的小,而獲得的東西卻非常的多,尤其是對於金國人來說,他們並不缺少土地,隻缺少人口而已,而中歐能夠他們帶來大量的人口,所以金國對於這片土地是勢在必得的。
這樣一來,兩國之間自然會有十分突出的矛盾,而這個矛盾在不久的將來是肯定就要爆發的,或者說現在已經開始在爆發了,如今的君士坦丁堡根據探子發來的情報,已經有不少火炮和火槍出現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之上了,其火器之精良,絕對不是君士坦丁堡可以自己做出來的,其數量之眾多也絕對不是君士坦丁堡買得起的。
徐清知道自己肯定是沒有支援君士坦丁堡的,而遼國更不可能支持自己的敵人,那麽到底是誰在支持君士坦丁堡,結果一目了然,遼國自然也十分的清楚,不說隻是因為尊重三國之間彼此的默契而已,但是心裏恨不恨,必然是恨的。
打仗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尤其是對於現代國家就更是如此了,農業國家的軍隊即便不發工資他們也打,隻需要給一口糧食就行了,而現代軍隊則不行,不僅僅需要軍餉,還要各種福利和獎金,除此之外武器炮彈,可以說是一天也離不開財政支持的,在這種狀態下,遼國人可以說每年都在打仗,比宋朝還要厲害,它的財政支出顯然就十分的可怕,而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十分不合理的,畢竟遼國不像宋朝,擁有如此龐大的工業基礎,即便是放貸,也有底氣放,也有人願意買宋朝發出來的國債。
但遼國則不同,因為工業基礎薄弱,且大多都是輕工業,他的負債能力相比起宋朝來說就要小得多,所以打仗對他來說,其實是一個很重的負擔,為了應對戰爭的開支,遼國隻能削減政府其他方麵的開支來供應給軍隊,這就造成了遼國的基礎建設十分落後,不像宋朝,幾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修建,道路的落後讓遼國的貨物往來也變得比宋朝慢,以至於遼國本國生產的商品價格十分高昂,底層百姓隻能選用宋朝的東西來作為消費品,這對於遼國來說顯然不是一件什麽好事情。
雖然遼國已經立國對宋朝的物品收取高額的關稅,以保證國內外物品價格相當,但官方走不了,走私難道還不行麽,尤其是兩者之間的利潤非常的大,所以走私貿易在兩國之間十分盛行,可以說戰爭帶給了遼國太多的不利,也因為此,這讓遼國很想快點結束掉戰爭,而金國的做法則讓戰爭的腳步隻能延緩,這讓遼國怎麽受得了呢,所以心裏自然記恨金國的所作所為,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兩國之間的矛盾就此產生,兩個都想要君士坦丁堡,兩邊也都想要控製波爾慕斯海峽,到了這個時候,不打一仗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雙方依舊在克製,打仗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尤其是兩個實力差不多的國家之間,若是要開戰,這可就非常危險了,且遼國與金國的國界線延綿非常漫長,若是真的打起來,可是十分危險的。
對此宋朝自然也非常的重視,畢竟兩國的上層官僚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他們兩個若是死磕,一旁的宋朝坐山觀虎鬥,到最後誰拿下了君士坦丁堡,都將毫無意義,所以,隻要雙邊一開戰,宋朝必定會要加入到戰爭中來,誰叫他不是美國呢,沒有太平洋和大西洋替他阻擋軍隊,三國的邊境線都連接在一起,這個時候,宋國想躲是根本躲不掉的。
而宋朝已經真的不想要打仗了,從本質上講,如今的宋朝依舊是一個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國家,他不像是那些草原民族,雖然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滋養,但是時間太短,本質上依舊是遊牧民族的文化,所以對於擴張,他有一種先天的歡喜,也很喜歡打仗,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宋國不同,儒家文化已經在宋朝紮根上千年的時間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裏,儒家文化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普世價值觀,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
仁就不能打仗,所以中國隨著越來越靠近近代,就越來越不開疆拓土了,士兵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弱,其根本的原因便是因為不喜歡打仗,這是中國人的核心價值,宋人也是如此,他們喜歡賺錢,打仗也隻是為了賺錢而已,若是一場仗打下來不賺錢,並且還要虧錢,那誰願意打。
在這種狀態下,宋朝可以說幾乎沒打過什麽對外擴張的戰爭,直到工業化的到來,為了傾銷自己手中的產品,宋朝的人民不得不把自己武裝起來,然後在各個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和租界,但這些都是為了利益而已,從本性上講,其實對於戰爭,宋朝百姓大多數還是十分抗拒的。
而看看工業化之後的這段日子吧,整個宋朝就沒有一刻停下征伐過,幾乎每年都要打上無數場戰役,光是大的就有五六場,小的就是不可以數的清了,在這種戰爭烈度之下,誰受得了?沒人受得了。
想當年的英國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在此之前,英國人就是一個善戰的民族,先是跟法國人打了個百年戰爭,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又參與進法蘭西的戰爭中打了個玫瑰戰爭,然後又參與進宗教三十年戰爭,最後殖民主義興盛起來之後,英國的戰爭腳步幾乎從來沒有停歇過,所以他也習慣了,並且新教文化本來就主張冒險精神,以開拓為主,這是跟儒家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種文化,儒家講的是保守,所以對於戰爭就更加抗拒,眼看著戰爭才剛剛結束,現在又要爆發戰爭,宋國便有些頭疼起來。
打仗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有的時候一場仗一打就是好幾年的時間,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十分沉重的負擔,而這樣的負擔是不可能讓本國人民來承擔的,解決的辦法唯有加重對殖民地地區的剝削,才能繼續維持戰爭,可對殖民地持續加重剝削,就會更加讓沒有造反地區的百姓更加不滿,從而導致更多的人造反,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如今的宋朝就有這樣一種感覺,殖民地隻能高壓統治,隻要一放鬆便會風起雲湧,但高壓統治就意味著要維持龐大的軍隊和官員,治理成本至高,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