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遠在東歐的完顏劾裏鉢接到消息的時候,整個蒙古已然是烽煙遍地了,被遼宋兩國所支持的蒙古部落也逐漸壯大,這一下立刻讓遼宋兩國的計策奏效了,無法,完顏劾裏鉢隻能讓一部分軍隊繼續進攻東歐地區,而自己則帶著三十萬人馬趕迴到蒙古草原,準備消滅掉這些殘存勢力。
原本在遼宋兩國看來,這不過是一場阻擋完顏劾裏鉢進攻東歐腳步的戰鬥而已,所以也沒有太用心,在他們看來,蒙古人隻不過四五萬軍隊而已,並且還是剛剛組建起來的部隊,既不懂火器與冷兵器的協同,在武器裝備上也不比金國的正規騎兵來的精銳,在這種狀態下,是根本不可能贏的。
遼宋兩國也從來沒有指望過蒙古殘部會贏,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了,一個還處在部落時代的國家對抗一個已經位於工業時代的國家,單單是生產力,兩者之間就不可同日而語,之所以能夠壯大,隻不過是鑽了空子而已,隻要完顏劾裏鉢的精銳部隊一趕到,蒙古部落根本就不可能堅持的住。
結果也確實如遼宋兩國所料,雙方一開戰,一直順風順水的蒙古部落便被金國的軍陣給打散了,精通火器與冷兵器協同的金國士兵麵對人數少於己方數倍的軍隊,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四五萬的軍隊,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便被打成了殘廢,對此遼宋兩國也毫不驚訝。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蒙古部落已然完成了遼宋兩國的目標,拖延住了金國征服東歐的步伐,從消息被傳到完顏劾裏鉢的手中,到完顏劾裏鉢率領軍隊趕迴去,一路上總共花費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裏,遼宋兩國早已經心照不宣的將波蘭等地的城邦、領主給武裝了起來,並且提供給他們大量的水泥,讓他們在波蘭平原上大量的修建防禦工事,金國的後勤保障係統十分的落後,若想要攻陷這些碉堡、壕溝,就必須要使用大量的炮彈,而生產炮彈,隻能從遙遠的東三省才能進行生產。
一路上要橫穿整個北亞,其路途之遙遠,動用人力規模之大,都不是金國這區區七百萬人口能夠承擔的起的,所以隻要堅持下去,憑借金國的經濟,久攻不下,必然要鳴金收兵的,而趁著這個時間段,遼國便能將整個巴爾幹半島收入囊中,而宋朝則能把整個南歐和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海,一切都是時間的賽跑,為此在蒙古投入大量的財力,雖然僅僅隻拖住了三個月的時間,加上完顏劾裏鉢返迴時的兩個月時間,五個月的時間,這麽一點錢,絕對花的值了。
但是讓三國都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僅僅以為隻是拖延之策的一招,卻在實際作戰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原本蒙古部落在金國人麵前確實是脆弱不堪的,可就在這一場大會戰中,完顏劾裏鉢因為衝刺的太前,然後被一支蒙古人塗毒的箭矢射中,不幸中道喪亡了。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估計連蒙古人也沒有想到,就這輕飄飄的一箭,竟然就讓大金國的王死掉了,這一下不論是遼國和宋國都緊張了起來,因為他們很清楚的知道,金國必然知道蒙古人的武器是誰提供的,之所以不說,隻是因為三國都在遵循著彼此的默契,沒有直接動手而已,這也是三方國家一直都在堅持的。
而現在則不同了,死的不是一個將軍,一個貴族,而是國王,是整個大金國的王死了,這一下金國到底還會不會遵守規矩呢?遼宋兩國都無法預料的到,而若是開戰,無論勝敗與否,三方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最後的結果有可能讓三國都從霸主的位置上掉下來也說不定。
此時已然不是工業化剛剛開始的時候了,隨著三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統治的子民也是越來越多,各地的民族屬性也越來越雜,人口的繁多就代表著統治上的困難,雖然三國都保留有大量的軍隊,但是終歸很難讓所有的百姓都臣服,畢竟他們是殖民者,殖民一片土地,並不是為了治理這裏,而是為了剝削的。
這是根本,也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所以無論遼宋兩國在殖民地修建了多少火車、碼頭、學校、醫院,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剝削當地,有識之士自然看得出來其中的奧秘,所以隻能維穩,但想要人心所向,卻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
正是因為如此,三國之間的戰爭絕對不能爆發,因為隻要爆發,宋朝單單憑借國內那麽一丁點軍隊想要打贏金國是根本不可能的,如今的金國大概有上百萬的軍隊,若是全國總動員大概能有兩百萬左右的軍隊,若加上他的附庸國,大概能湊出一支三百萬的軍隊來。
要想確保萬無一失,宋朝就必須得準備上四百萬的軍隊才夠,除此之外,為了提防遼國,他還需要再準備上百萬的軍隊才可以,如此一來,單靠本土的軍隊,即便算上預備役也很難堅持的住,到這個時候,就要調動殖民地的部隊來進行作戰了,若果真如此,那麽殖民地上的力量勢必會受到消弱,而如今的殖民地上,工業發展雖不能與宋朝本土相比,但也不是一無所有的,有些宋朝的資本家為了方便當地加工,然後再進行運輸,都會在當地的主要城市中修建一些工廠,還有當地的租界之中修建大量的加工廠,若是兵力減少,那麽勢必這些城市就會受到危險,而擁有基礎工業的當地,如果真的組織起了反抗宋朝的大旗,那麽這一次將比前一次更加難以解決。
這便是宋朝不願意麵對三國大戰的原因,遼國也同樣如此,遼國所擁有的土地和人口,絲毫不遜色於宋朝,但相比起宋朝龐大的漢族人口來說,契丹人作為主體民族未免太少了一些,盡管這十幾年下來,契丹人為了培養出大量的契丹人口,將殖民地中大量的女眷分配給契丹族的猛士,讓他們每人娶十幾個妻子來繁育契丹人的後代,造成契丹人口的大量膨脹,但即便如此,其人口也隻是從四百萬人口成長到兩千七百萬而已,而整個遼國境內所有的人口大概在兩億左右,不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比例,這顯然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比例,隻要稍一動蕩,地方上的反撲就會讓遼國出現十分重大的危機,這是遼國人所無法忍耐的,所以在完顏劾裏鉢死後,遼宋兩國都非常的緊張,就怕那位繼承完顏劾裏鉢的皇帝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把三國都卷入戰爭的風波之中。
尤其是徐清,對於那位新上任的金國皇帝,徐清是十分忌憚的,因為這位皇帝,就是後來消滅遼國,建立金國的完顏阿骨打,這無疑是一位十分強大的皇帝,在他的統領下,女真人消滅了他的宿敵契丹人,成為了整個北中國的霸主,是金國當之無愧的開國之主,這樣一個人,徐清絕對不敢小看。
更何況如今的完顏阿骨打才年僅十四歲而已,他的父親完顏劾裏鉢在十四歲的年紀生下了他,這個年歲,正是一個人最為衝動的時候,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會有一種全世界都在圍繞著自己轉的想法,更何況是一位王子了,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之中的王子,桀驁不馴自然十分正常,且加上完顏阿骨打力大無窮,年僅十三歲便彎弓射箭,無一不精,征討列國更是甘願擔任自己父親的馬前卒,在前方探路,勇猛無雙,堪稱整個金國的第一猛士,這樣一個人繼承了完顏劾裏鉢的位子,到底會做出什麽事情來,徐清也無法預測。
所以這一段時間裏,他都在加緊調派趕往金國的探子,希望能夠盡快查明金國的動向,也好早作準備,卻沒想到這位完顏阿骨打竟然會給宋朝送來請帖,希望他們去參加自己父王的葬禮,且在信中還說,自己父親乃是意外身亡,一言半語也沒有提到遼宋兩國的不是,這讓徐清鬆了一口氣,同時又提起了一口氣。
鬆一口氣是因為完顏阿骨打的決定避免了戰爭,這是讓三國都會鬆一口氣的事情,畢竟做了霸主,誰都想把這個時間往後推延下去,誰都不想落後他國被趕超,尤其是被現在的殖民地趕超,那可就真的是太過丟人了,提起一口氣則是因為完顏阿骨打在如此小的年紀,便懂得忍辱負重,這樣的氣魄,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兒可以擁有的。
這可是殺父之仇!不是簡簡單單的小仇小怨,曆史上因為殺父之仇而發動的滅國戰爭可是一點也不少啊,曹操為了自己的父親屠殺徐州,這便是曆史的明證,曹操不可謂不是英雄,但即便如此,殺父之仇依舊會讓他衝昏頭腦,做出了屠殺徐州百姓,使河水為之斷流的事情,這便是人衝動的地方,而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竟然能夠如此冷靜的處理這件事情,在明知道父親的死與遼宋兩國有著很深關係的這一刻,竟然選擇忽視了兩國在這場戰鬥中的作用,隻是出發了蒙古人而已,這不得不讓人驚訝這個小孩兒的政治才能。
當然,蒙古人自然就慘了,國主被殺,金國人自然不能隨便放過就是了,完顏阿骨打會跟遼宋兩國保持和平,是因為三國實力此消彼長都差不多,如果爆發大戰必然是一損俱損的關係,在這個時候,自然就要找個人出氣了,不然若是把這件事輕輕放過的話,金國王室的尊嚴又該放在哪裏呢?
以後豈不是王室子弟的死活沒人管了,所以整個金國可謂是把自己的仇恨全部放在了蒙古人的生上,不僅對蒙古部族進行了大屠殺,將其成年人口屠殺將近七成,更是沒收了所有鐵器,以及百分之六十的牲畜,並且所有直接參與戰爭的部落全部變成奴隸,子子孫孫不得變更,另外一方麵則是把蒙古女人分配給契丹人,讓他們生育契丹的後代。
這樣的懲罰措施無疑是十分嚴厲,可以想見在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裏,蒙古人的數量將會被壓製到一個十分低下的狀態,並且因為缺少女人,部族之間的爭鬥將會更加激烈,新生兒的數量也會持續的減少,這便是金國人給蒙古人的懲罰,對此蒙古人的代表自然也找過宋國和遼國的使者,希望兩國可以給予援助。
但這兩國早已經不再需要蒙古人的幫助了,他們的目的已然實現,金國人想要進軍東歐的腳步被放緩了,既然如此,自然不會再去幫助蒙古人,讓三國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劣了,蒙古人被三國一起拋棄了,他們的結局必然十分慘淡,對此並不會有人同情,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隻要你是弱的一方,被強者蠶食殆盡,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一個國際秩序方興未艾的時代,強者為尊便是這個時代唯一的口號,在此之上,是不會像現代社會那樣還有一塊遮羞布的,這裏,不存在遮羞布,因為滅殺他族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所以並不用千方百計去遮掩。
對於金國的邀請,徐清十分的重視,在奏請陛下之後,派出了一位皇室成員作為正使,一位宰相作為副使來代表大宋朝廷的皇帝去往大都向金國新任的皇帝送去寬慰和信任,一位皇子和一位宰相,宋朝派出的陣容不可謂不大,由此也可見徐清的心中有些心虛,另一方遼國派出的使節也差不多就是如此,三方修補關係,這是都希望完成的事情,所以也算得上是不約而同,異曲同工了。
但就在此刻,一個不好的消息突然傳到了徐清的耳朵之中,這也讓徐清對於完顏阿骨打又加深了一層忌諱。
(本章完)
原本在遼宋兩國看來,這不過是一場阻擋完顏劾裏鉢進攻東歐腳步的戰鬥而已,所以也沒有太用心,在他們看來,蒙古人隻不過四五萬軍隊而已,並且還是剛剛組建起來的部隊,既不懂火器與冷兵器的協同,在武器裝備上也不比金國的正規騎兵來的精銳,在這種狀態下,是根本不可能贏的。
遼宋兩國也從來沒有指望過蒙古殘部會贏,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了,一個還處在部落時代的國家對抗一個已經位於工業時代的國家,單單是生產力,兩者之間就不可同日而語,之所以能夠壯大,隻不過是鑽了空子而已,隻要完顏劾裏鉢的精銳部隊一趕到,蒙古部落根本就不可能堅持的住。
結果也確實如遼宋兩國所料,雙方一開戰,一直順風順水的蒙古部落便被金國的軍陣給打散了,精通火器與冷兵器協同的金國士兵麵對人數少於己方數倍的軍隊,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四五萬的軍隊,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便被打成了殘廢,對此遼宋兩國也毫不驚訝。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蒙古部落已然完成了遼宋兩國的目標,拖延住了金國征服東歐的步伐,從消息被傳到完顏劾裏鉢的手中,到完顏劾裏鉢率領軍隊趕迴去,一路上總共花費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裏,遼宋兩國早已經心照不宣的將波蘭等地的城邦、領主給武裝了起來,並且提供給他們大量的水泥,讓他們在波蘭平原上大量的修建防禦工事,金國的後勤保障係統十分的落後,若想要攻陷這些碉堡、壕溝,就必須要使用大量的炮彈,而生產炮彈,隻能從遙遠的東三省才能進行生產。
一路上要橫穿整個北亞,其路途之遙遠,動用人力規模之大,都不是金國這區區七百萬人口能夠承擔的起的,所以隻要堅持下去,憑借金國的經濟,久攻不下,必然要鳴金收兵的,而趁著這個時間段,遼國便能將整個巴爾幹半島收入囊中,而宋朝則能把整個南歐和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海,一切都是時間的賽跑,為此在蒙古投入大量的財力,雖然僅僅隻拖住了三個月的時間,加上完顏劾裏鉢返迴時的兩個月時間,五個月的時間,這麽一點錢,絕對花的值了。
但是讓三國都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僅僅以為隻是拖延之策的一招,卻在實際作戰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原本蒙古部落在金國人麵前確實是脆弱不堪的,可就在這一場大會戰中,完顏劾裏鉢因為衝刺的太前,然後被一支蒙古人塗毒的箭矢射中,不幸中道喪亡了。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估計連蒙古人也沒有想到,就這輕飄飄的一箭,竟然就讓大金國的王死掉了,這一下不論是遼國和宋國都緊張了起來,因為他們很清楚的知道,金國必然知道蒙古人的武器是誰提供的,之所以不說,隻是因為三國都在遵循著彼此的默契,沒有直接動手而已,這也是三方國家一直都在堅持的。
而現在則不同了,死的不是一個將軍,一個貴族,而是國王,是整個大金國的王死了,這一下金國到底還會不會遵守規矩呢?遼宋兩國都無法預料的到,而若是開戰,無論勝敗與否,三方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最後的結果有可能讓三國都從霸主的位置上掉下來也說不定。
此時已然不是工業化剛剛開始的時候了,隨著三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統治的子民也是越來越多,各地的民族屬性也越來越雜,人口的繁多就代表著統治上的困難,雖然三國都保留有大量的軍隊,但是終歸很難讓所有的百姓都臣服,畢竟他們是殖民者,殖民一片土地,並不是為了治理這裏,而是為了剝削的。
這是根本,也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所以無論遼宋兩國在殖民地修建了多少火車、碼頭、學校、醫院,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剝削當地,有識之士自然看得出來其中的奧秘,所以隻能維穩,但想要人心所向,卻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
正是因為如此,三國之間的戰爭絕對不能爆發,因為隻要爆發,宋朝單單憑借國內那麽一丁點軍隊想要打贏金國是根本不可能的,如今的金國大概有上百萬的軍隊,若是全國總動員大概能有兩百萬左右的軍隊,若加上他的附庸國,大概能湊出一支三百萬的軍隊來。
要想確保萬無一失,宋朝就必須得準備上四百萬的軍隊才夠,除此之外,為了提防遼國,他還需要再準備上百萬的軍隊才可以,如此一來,單靠本土的軍隊,即便算上預備役也很難堅持的住,到這個時候,就要調動殖民地的部隊來進行作戰了,若果真如此,那麽殖民地上的力量勢必會受到消弱,而如今的殖民地上,工業發展雖不能與宋朝本土相比,但也不是一無所有的,有些宋朝的資本家為了方便當地加工,然後再進行運輸,都會在當地的主要城市中修建一些工廠,還有當地的租界之中修建大量的加工廠,若是兵力減少,那麽勢必這些城市就會受到危險,而擁有基礎工業的當地,如果真的組織起了反抗宋朝的大旗,那麽這一次將比前一次更加難以解決。
這便是宋朝不願意麵對三國大戰的原因,遼國也同樣如此,遼國所擁有的土地和人口,絲毫不遜色於宋朝,但相比起宋朝龐大的漢族人口來說,契丹人作為主體民族未免太少了一些,盡管這十幾年下來,契丹人為了培養出大量的契丹人口,將殖民地中大量的女眷分配給契丹族的猛士,讓他們每人娶十幾個妻子來繁育契丹人的後代,造成契丹人口的大量膨脹,但即便如此,其人口也隻是從四百萬人口成長到兩千七百萬而已,而整個遼國境內所有的人口大概在兩億左右,不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比例,這顯然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比例,隻要稍一動蕩,地方上的反撲就會讓遼國出現十分重大的危機,這是遼國人所無法忍耐的,所以在完顏劾裏鉢死後,遼宋兩國都非常的緊張,就怕那位繼承完顏劾裏鉢的皇帝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把三國都卷入戰爭的風波之中。
尤其是徐清,對於那位新上任的金國皇帝,徐清是十分忌憚的,因為這位皇帝,就是後來消滅遼國,建立金國的完顏阿骨打,這無疑是一位十分強大的皇帝,在他的統領下,女真人消滅了他的宿敵契丹人,成為了整個北中國的霸主,是金國當之無愧的開國之主,這樣一個人,徐清絕對不敢小看。
更何況如今的完顏阿骨打才年僅十四歲而已,他的父親完顏劾裏鉢在十四歲的年紀生下了他,這個年歲,正是一個人最為衝動的時候,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會有一種全世界都在圍繞著自己轉的想法,更何況是一位王子了,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之中的王子,桀驁不馴自然十分正常,且加上完顏阿骨打力大無窮,年僅十三歲便彎弓射箭,無一不精,征討列國更是甘願擔任自己父親的馬前卒,在前方探路,勇猛無雙,堪稱整個金國的第一猛士,這樣一個人繼承了完顏劾裏鉢的位子,到底會做出什麽事情來,徐清也無法預測。
所以這一段時間裏,他都在加緊調派趕往金國的探子,希望能夠盡快查明金國的動向,也好早作準備,卻沒想到這位完顏阿骨打竟然會給宋朝送來請帖,希望他們去參加自己父王的葬禮,且在信中還說,自己父親乃是意外身亡,一言半語也沒有提到遼宋兩國的不是,這讓徐清鬆了一口氣,同時又提起了一口氣。
鬆一口氣是因為完顏阿骨打的決定避免了戰爭,這是讓三國都會鬆一口氣的事情,畢竟做了霸主,誰都想把這個時間往後推延下去,誰都不想落後他國被趕超,尤其是被現在的殖民地趕超,那可就真的是太過丟人了,提起一口氣則是因為完顏阿骨打在如此小的年紀,便懂得忍辱負重,這樣的氣魄,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兒可以擁有的。
這可是殺父之仇!不是簡簡單單的小仇小怨,曆史上因為殺父之仇而發動的滅國戰爭可是一點也不少啊,曹操為了自己的父親屠殺徐州,這便是曆史的明證,曹操不可謂不是英雄,但即便如此,殺父之仇依舊會讓他衝昏頭腦,做出了屠殺徐州百姓,使河水為之斷流的事情,這便是人衝動的地方,而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竟然能夠如此冷靜的處理這件事情,在明知道父親的死與遼宋兩國有著很深關係的這一刻,竟然選擇忽視了兩國在這場戰鬥中的作用,隻是出發了蒙古人而已,這不得不讓人驚訝這個小孩兒的政治才能。
當然,蒙古人自然就慘了,國主被殺,金國人自然不能隨便放過就是了,完顏阿骨打會跟遼宋兩國保持和平,是因為三國實力此消彼長都差不多,如果爆發大戰必然是一損俱損的關係,在這個時候,自然就要找個人出氣了,不然若是把這件事輕輕放過的話,金國王室的尊嚴又該放在哪裏呢?
以後豈不是王室子弟的死活沒人管了,所以整個金國可謂是把自己的仇恨全部放在了蒙古人的生上,不僅對蒙古部族進行了大屠殺,將其成年人口屠殺將近七成,更是沒收了所有鐵器,以及百分之六十的牲畜,並且所有直接參與戰爭的部落全部變成奴隸,子子孫孫不得變更,另外一方麵則是把蒙古女人分配給契丹人,讓他們生育契丹的後代。
這樣的懲罰措施無疑是十分嚴厲,可以想見在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裏,蒙古人的數量將會被壓製到一個十分低下的狀態,並且因為缺少女人,部族之間的爭鬥將會更加激烈,新生兒的數量也會持續的減少,這便是金國人給蒙古人的懲罰,對此蒙古人的代表自然也找過宋國和遼國的使者,希望兩國可以給予援助。
但這兩國早已經不再需要蒙古人的幫助了,他們的目的已然實現,金國人想要進軍東歐的腳步被放緩了,既然如此,自然不會再去幫助蒙古人,讓三國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劣了,蒙古人被三國一起拋棄了,他們的結局必然十分慘淡,對此並不會有人同情,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隻要你是弱的一方,被強者蠶食殆盡,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一個國際秩序方興未艾的時代,強者為尊便是這個時代唯一的口號,在此之上,是不會像現代社會那樣還有一塊遮羞布的,這裏,不存在遮羞布,因為滅殺他族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所以並不用千方百計去遮掩。
對於金國的邀請,徐清十分的重視,在奏請陛下之後,派出了一位皇室成員作為正使,一位宰相作為副使來代表大宋朝廷的皇帝去往大都向金國新任的皇帝送去寬慰和信任,一位皇子和一位宰相,宋朝派出的陣容不可謂不大,由此也可見徐清的心中有些心虛,另一方遼國派出的使節也差不多就是如此,三方修補關係,這是都希望完成的事情,所以也算得上是不約而同,異曲同工了。
但就在此刻,一個不好的消息突然傳到了徐清的耳朵之中,這也讓徐清對於完顏阿骨打又加深了一層忌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