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頭號車廂便有了動靜,不一會兒幾個侍從從車廂中走了出來,他們身上都穿著十分貴重的衣服,周遭的官員一看到他們便紛紛鞠躬,這些人都是三司使門下官吏,即便是最小的官員也都得六品以上,而且還是京官,這可不是他們這些地方官可以比擬的,若是得罪了他們,那麽隻要他們隨便動一動手腳,以後再想從中央拿到撥款無異於上青天了,所以一眾官員都帶著討好的表情看著這些比自己品級還要低的官,仿佛這些人才是大官似得。
這些京官麵對地方官的阿諛奉承卻沒有半點興高采烈,甚至連個笑模樣都沒有,他們隻是從車廂中走了出來,隨後便站在了眾多官員之中,靜靜的等待著徐清,等到徐清的身影出現在門口的時候,整個站台上數十名官員紛紛說道:“徐大人來啦。”
緊接著便向著徐清的方向蜂擁過來,不過這些人顯然都很有分寸,擠過來讓徐清感受到他們熱情的同時,也沒有讓徐清感覺到一絲絲的不舒服,所有人都站在距離徐清大概有一個手臂左右的距離帶著笑臉,不得不說這樣的禮儀方式讓徐清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笑著跟所有人打了招唿之後,徐清便走到了站台上,看著這輛火車心中便更加開心了。
這火車雖然不如後世的高鐵,甚至連一般的自行車都比他跑得快,可是當徐清乘坐這輛火車經過四天的時間,穿過十數個縣城趕到真定府的時候,他還是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麽的不可思議,十一世紀的宋朝,經過他和所有人的努力,竟然真的讓火車提前數百年的時間成為了現實,這種感覺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很有成就感。
跟眾人一一聊了幾句之後,徐清便被送到了站台之上臨時搭建起來的演講台上,顯然,作為此地官位最高的人,也是整個改革的主導者,麵對世界上第一輛客運火車,徐清當然是要講一些話的,看著台下的眾人,以及不遠處匯聚起來的民眾,徐清大聲的說道:“此次火車開通,從此天塹變通途,其有賴於各地能工之巧匠,善治之官吏,也包括民眾之支持,在此,我代表陛下,向各位道謝了。”
任何演講的開頭都得感謝一些人,徐清也不例外,等到掌聲過去之後,徐清再說道:“這是天底下第一條鐵路,而我朝絕不僅僅隻有這一條,經過此次測試之後,火車的便利、快速以及重要性,想必乘坐之人已然知曉,在未來,我朝將會修建更多的鐵路,將鐵路網遍及整個天下,以方便人員之流走,物資之運輸,讓我朝真正做到天下無處不可去,今日真定明日東!”
徐清的這番話雖然沒有多少的文采,不過卻激發起了站台上眾多民眾的熱情來,對於他們來說,即便是從自己的村子到周邊的縣城,就已經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而現在通過火車,原本要走二十多天才能從真定府到汴京,而現在隻需要三天的時間,這對於百姓的出行來說無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而徐清的這番話則承諾他們未來將會在全國範圍內修建這樣的鐵路,也就是說他們未來將可以乘坐鐵路從自己的家鄉去往這天底下任何一處地方,想一想北方的茫茫草原,西北的荒漠戈壁,南方的鳥語花香,東方的繁榮鼎盛,這怎麽能讓人不興奮呢?
周遭跟著徐清從汴京來到真定府的記者們不停的拿著手中的石筆記錄下徐清所說的每一句話,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們必須要快速記錄下采訪者所說的話,所以在記者行業中,為了方便攜帶和使用,大部分的記者都開始用炭筆來作為記錄素菜的工具,毛筆則變成了正式稿件才會使用的文字,這對於知識的傳播來說,也可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他們將會把徐清所講的每一句話帶迴到汴京,然後變成報紙發往全國各地,而徐清的演講其實也主要是對這些人講的,畢竟站台上的人就算再多,能聽見的也就隻有幾千個人而已,可通過這些報紙的編輯們,卻能將自己的話講給天下九千萬人聽,這對於徐清來說自然更重要了,當演講完畢之後,徐清還專門讓自己的隨從把記者們帶到真定府的酒樓裏好吃好喝了一頓,自己雖然不陪著,可也讓這些記者們受寵若驚。
此時的他們可不像後世那樣掌握著除了司法、立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權力,監督權,對於宋朝來說,他們隻是一群負責寫些段子給老百姓逗趣的人而已,跟徐清這樣的高官是根本不可能平行而論的,而徐清卻願意自己掏腰包請他們吃飯,這自然博取了這些筆杆子的好感,一迴到京師之後,便給徐清的鐵軌計劃吹起了響亮的口號,全國上百家報紙,上到全國性報紙,下到地方性報紙,一夜之間所有的事情都圍繞在了修建火車這件事情上。
而對於報紙上所描繪的壯麗景象,自然讓百姓們的心中生出向往之情,誰不想去一去隻在詩歌、散文中記錄過的世界呢,誰不想從自己討厭的地方去往別人討厭的地方呢?誰都想,而鐵路則能讓你很安全的從自己的家,到別人的家,雖然不能朝發夕至,可也算是路迢迢,旬日可至了,這樣如同神話一般的場景自然讓許多人心生好奇,而這樣的好奇之情,也推動著百姓們的思想從原本的保守狀態慢慢變成了可以接受火車從自己家門前過的狀態。
俗話說得好,三人成虎,徐清發動遍布天下的媒體不停的給火車造勢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便是一個再保守的人,也慢慢會變得開始持懷疑態度了,而那些原本就搖擺不定的人更是很快就跟著徐清的思路走了,民情洶洶之下,徐清立刻順手推舟,將眾人想要修建鐵路的想法上報到了朝廷之上,趙禎也早就見過火車的力量,對於修建這樣的龐然大物,自然是二話不說便應允了。
作為一名皇帝,還有什麽比開疆拓土、文治武功更重要的呢?顯然是沒有了,隻要開通火車之後,天下物資流轉便能飛速加快,織布廠、茶葉廠、鋼鐵廠也不用都修建在沿海地區,而是可以修建在內陸地區生產,然後通過鐵路運往各地,這顯然要比一窩蜂的堆積在沿海地區要好得多,而且等到鐵路真的修通以後,自己也不用一直待在京城了,也可以搭乘鐵路前往宋朝各地,這對於趙禎來說,也是十分渴望的事情。
古代的皇帝日子當然要比現代人過得好,可是在出行上麵卻非常的困難,除了龐大的人員隊伍之外,交通的限製也讓大多數皇帝都很難走出自己皇宮之外的一畝三分地,而對於外部的世界,隻能通過文人的筆去了解,從這一點上看,趙禎顯然是要比現代人可憐許多了。
而等火車開通以後,趙禎便也可以搭乘舒適的火車去往他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了,,雖然出海還是非常的困難,可隨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以及造船業的快速發展,造出可以適應遠洋航行的鋼鐵船來二十年之內也必然能夠成功,到時候趙禎說不定都能去到北美也說不定,那或許就真的是人類史上的一項壯舉了。
朝廷的同意、百姓的同意,這讓修建鐵路的計劃幾乎到了創痛無阻的地步,可對於徐清來說,卻是麻煩來臨的開端,雖然說修鐵路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可對於現在的科技程度來說,要修建遍布全國的鐵路實在是有些困難,而有些地方更是需要跨越大川大澤,這樣的地方鐵路就必須斷開,用其他的方式去渡,比如長江南北、黃河南北,現在的科技根本無法在長江、黃河之上修建大橋,光是橋墩就造不出來,這些地方,便隻能用船渡來進行,鐵路也就必須要斷開。
對此徐清也很是無奈,盡管因為他的存在,讓宋朝的科技在短時間內產生了飛躍,可是他終究隻是一個文科生而已,整個宋朝的科技若想再繼續進步,就必須要依托這個時代原本的人去探索,這種事情顯然急不得,徐清也沒辦法,所以在規劃鐵路時,徐清也隻把他交給了科學院的人去研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把握去設計火車設立的草圖。
徐清的決定對於工程師們來說並沒有什麽意外,經過汴真線的實踐以後,對於鐵路的設計和規劃,顯然他們要比徐清懂得多,在經過半年時間的反複磋商之後,一張全國鐵路基礎路線圖便在這些工程師們的努力下設計完畢了。
徐清看著這張縱貫天下的路線圖,看的非常仔細,也看的非常高興,工程師們顯然十分清醒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對於那些不太好涉足的地方都留下了十分巨大的空白,所有鐵路中大約三分之二左右都集中在汴京的周圍,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河流處則用渡船連接,而其餘鐵路則大多負責連接一些大城市而已,比如杭州到昆山的鐵路,揚州到昆山的鐵路,設計思路都十分的巧妙,看過之後徐清大概能夠預估到這些鐵路的建設並不會出現什麽太大的問題。
而且在鐵路計劃上,這些科學院的工程師們還自行設計出了一些中轉站出來,比如說汴京、昆山、鄂州(武漢)、真定,這些地方都是鐵路所交匯的地方,通過這些地方,搭乘不同鐵路的人們可以轉換其他的火車去往其他的地方,這樣的設計徐清之前並沒有設想過,而現在這些工程師們竟然自己想出了這些辦法來,這讓徐清實在是有些興奮起來,真不知道憑借這些人,未來的長江、黃河之上,會不會立起一座座橋墩,變出一座座大橋來呢?徐清對於未來的期待,實在是很憧憬。
不過憧憬未來固然重要,更加重要的還是如何把這些鐵路裏程給建設完畢,那些工程師們在這巨大的地圖上總共設計了超過一萬公裏以上的鐵路,以宋朝的國力,沒個二十年時間是根本不可能修建完成的,而徐清需要做的便是從中進行取舍,哪些要先建,哪些則後建,這其中的規則和誘惑,徐清可是看的清楚的很。
比如說把鐵路修在沿海便能快速讓商品進行流通,而若是修建在內陸,則能讓內陸的物資快速通過漫長的道路前往海洋進行貿易,這樣一來便會加速沿海的發展,可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沿海城市的人口壓力,現在宋朝的城市可不是後世的城市,每一座都有著完成的城市建築,有一些甚至連公共廁所都沒有,在這樣的地方,上百萬人聚集在一起,無疑是在找死,到時候瘟疫一來便是一死一大片,這是徐清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先期修建鐵路絕對不能讓內陸和沿海聯通,要保證沿海跟內陸有一定的距離,隻有這樣才可以騰出時間來讓各大沿海城市進行改造,修建公共廁所、地下水道以及澡堂之類的公共設施,唯有擁有了這些公共設施,一座城市才算是擁有了可以容納大量人口的能力,在此之前,徐清實在不太敢想象沿海被人口堵塞的場景。
所以鐵路的建設,徐清打算先從局部開始建,分為華北、華東、西北,以期讓北方的人口稠密區與北部邊疆和西部邊疆進行聯通,以策應未來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而其餘線路則是讓百姓可以更快的集中到中部城市中去進行工作,以保證城市人口不會減少而是呈現增長的趨勢,徐清這樣的做法很快便開始執行了下去,一道道鋼鐵長城便在整個國家的動員下開始在大宋的版圖上不停的勾勒出來,形成一幅壯麗的山水畫。
(本章完)
這些京官麵對地方官的阿諛奉承卻沒有半點興高采烈,甚至連個笑模樣都沒有,他們隻是從車廂中走了出來,隨後便站在了眾多官員之中,靜靜的等待著徐清,等到徐清的身影出現在門口的時候,整個站台上數十名官員紛紛說道:“徐大人來啦。”
緊接著便向著徐清的方向蜂擁過來,不過這些人顯然都很有分寸,擠過來讓徐清感受到他們熱情的同時,也沒有讓徐清感覺到一絲絲的不舒服,所有人都站在距離徐清大概有一個手臂左右的距離帶著笑臉,不得不說這樣的禮儀方式讓徐清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笑著跟所有人打了招唿之後,徐清便走到了站台上,看著這輛火車心中便更加開心了。
這火車雖然不如後世的高鐵,甚至連一般的自行車都比他跑得快,可是當徐清乘坐這輛火車經過四天的時間,穿過十數個縣城趕到真定府的時候,他還是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麽的不可思議,十一世紀的宋朝,經過他和所有人的努力,竟然真的讓火車提前數百年的時間成為了現實,這種感覺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很有成就感。
跟眾人一一聊了幾句之後,徐清便被送到了站台之上臨時搭建起來的演講台上,顯然,作為此地官位最高的人,也是整個改革的主導者,麵對世界上第一輛客運火車,徐清當然是要講一些話的,看著台下的眾人,以及不遠處匯聚起來的民眾,徐清大聲的說道:“此次火車開通,從此天塹變通途,其有賴於各地能工之巧匠,善治之官吏,也包括民眾之支持,在此,我代表陛下,向各位道謝了。”
任何演講的開頭都得感謝一些人,徐清也不例外,等到掌聲過去之後,徐清再說道:“這是天底下第一條鐵路,而我朝絕不僅僅隻有這一條,經過此次測試之後,火車的便利、快速以及重要性,想必乘坐之人已然知曉,在未來,我朝將會修建更多的鐵路,將鐵路網遍及整個天下,以方便人員之流走,物資之運輸,讓我朝真正做到天下無處不可去,今日真定明日東!”
徐清的這番話雖然沒有多少的文采,不過卻激發起了站台上眾多民眾的熱情來,對於他們來說,即便是從自己的村子到周邊的縣城,就已經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而現在通過火車,原本要走二十多天才能從真定府到汴京,而現在隻需要三天的時間,這對於百姓的出行來說無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而徐清的這番話則承諾他們未來將會在全國範圍內修建這樣的鐵路,也就是說他們未來將可以乘坐鐵路從自己的家鄉去往這天底下任何一處地方,想一想北方的茫茫草原,西北的荒漠戈壁,南方的鳥語花香,東方的繁榮鼎盛,這怎麽能讓人不興奮呢?
周遭跟著徐清從汴京來到真定府的記者們不停的拿著手中的石筆記錄下徐清所說的每一句話,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們必須要快速記錄下采訪者所說的話,所以在記者行業中,為了方便攜帶和使用,大部分的記者都開始用炭筆來作為記錄素菜的工具,毛筆則變成了正式稿件才會使用的文字,這對於知識的傳播來說,也可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他們將會把徐清所講的每一句話帶迴到汴京,然後變成報紙發往全國各地,而徐清的演講其實也主要是對這些人講的,畢竟站台上的人就算再多,能聽見的也就隻有幾千個人而已,可通過這些報紙的編輯們,卻能將自己的話講給天下九千萬人聽,這對於徐清來說自然更重要了,當演講完畢之後,徐清還專門讓自己的隨從把記者們帶到真定府的酒樓裏好吃好喝了一頓,自己雖然不陪著,可也讓這些記者們受寵若驚。
此時的他們可不像後世那樣掌握著除了司法、立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權力,監督權,對於宋朝來說,他們隻是一群負責寫些段子給老百姓逗趣的人而已,跟徐清這樣的高官是根本不可能平行而論的,而徐清卻願意自己掏腰包請他們吃飯,這自然博取了這些筆杆子的好感,一迴到京師之後,便給徐清的鐵軌計劃吹起了響亮的口號,全國上百家報紙,上到全國性報紙,下到地方性報紙,一夜之間所有的事情都圍繞在了修建火車這件事情上。
而對於報紙上所描繪的壯麗景象,自然讓百姓們的心中生出向往之情,誰不想去一去隻在詩歌、散文中記錄過的世界呢,誰不想從自己討厭的地方去往別人討厭的地方呢?誰都想,而鐵路則能讓你很安全的從自己的家,到別人的家,雖然不能朝發夕至,可也算是路迢迢,旬日可至了,這樣如同神話一般的場景自然讓許多人心生好奇,而這樣的好奇之情,也推動著百姓們的思想從原本的保守狀態慢慢變成了可以接受火車從自己家門前過的狀態。
俗話說得好,三人成虎,徐清發動遍布天下的媒體不停的給火車造勢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便是一個再保守的人,也慢慢會變得開始持懷疑態度了,而那些原本就搖擺不定的人更是很快就跟著徐清的思路走了,民情洶洶之下,徐清立刻順手推舟,將眾人想要修建鐵路的想法上報到了朝廷之上,趙禎也早就見過火車的力量,對於修建這樣的龐然大物,自然是二話不說便應允了。
作為一名皇帝,還有什麽比開疆拓土、文治武功更重要的呢?顯然是沒有了,隻要開通火車之後,天下物資流轉便能飛速加快,織布廠、茶葉廠、鋼鐵廠也不用都修建在沿海地區,而是可以修建在內陸地區生產,然後通過鐵路運往各地,這顯然要比一窩蜂的堆積在沿海地區要好得多,而且等到鐵路真的修通以後,自己也不用一直待在京城了,也可以搭乘鐵路前往宋朝各地,這對於趙禎來說,也是十分渴望的事情。
古代的皇帝日子當然要比現代人過得好,可是在出行上麵卻非常的困難,除了龐大的人員隊伍之外,交通的限製也讓大多數皇帝都很難走出自己皇宮之外的一畝三分地,而對於外部的世界,隻能通過文人的筆去了解,從這一點上看,趙禎顯然是要比現代人可憐許多了。
而等火車開通以後,趙禎便也可以搭乘舒適的火車去往他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了,,雖然出海還是非常的困難,可隨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以及造船業的快速發展,造出可以適應遠洋航行的鋼鐵船來二十年之內也必然能夠成功,到時候趙禎說不定都能去到北美也說不定,那或許就真的是人類史上的一項壯舉了。
朝廷的同意、百姓的同意,這讓修建鐵路的計劃幾乎到了創痛無阻的地步,可對於徐清來說,卻是麻煩來臨的開端,雖然說修鐵路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可對於現在的科技程度來說,要修建遍布全國的鐵路實在是有些困難,而有些地方更是需要跨越大川大澤,這樣的地方鐵路就必須斷開,用其他的方式去渡,比如長江南北、黃河南北,現在的科技根本無法在長江、黃河之上修建大橋,光是橋墩就造不出來,這些地方,便隻能用船渡來進行,鐵路也就必須要斷開。
對此徐清也很是無奈,盡管因為他的存在,讓宋朝的科技在短時間內產生了飛躍,可是他終究隻是一個文科生而已,整個宋朝的科技若想再繼續進步,就必須要依托這個時代原本的人去探索,這種事情顯然急不得,徐清也沒辦法,所以在規劃鐵路時,徐清也隻把他交給了科學院的人去研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把握去設計火車設立的草圖。
徐清的決定對於工程師們來說並沒有什麽意外,經過汴真線的實踐以後,對於鐵路的設計和規劃,顯然他們要比徐清懂得多,在經過半年時間的反複磋商之後,一張全國鐵路基礎路線圖便在這些工程師們的努力下設計完畢了。
徐清看著這張縱貫天下的路線圖,看的非常仔細,也看的非常高興,工程師們顯然十分清醒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對於那些不太好涉足的地方都留下了十分巨大的空白,所有鐵路中大約三分之二左右都集中在汴京的周圍,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河流處則用渡船連接,而其餘鐵路則大多負責連接一些大城市而已,比如杭州到昆山的鐵路,揚州到昆山的鐵路,設計思路都十分的巧妙,看過之後徐清大概能夠預估到這些鐵路的建設並不會出現什麽太大的問題。
而且在鐵路計劃上,這些科學院的工程師們還自行設計出了一些中轉站出來,比如說汴京、昆山、鄂州(武漢)、真定,這些地方都是鐵路所交匯的地方,通過這些地方,搭乘不同鐵路的人們可以轉換其他的火車去往其他的地方,這樣的設計徐清之前並沒有設想過,而現在這些工程師們竟然自己想出了這些辦法來,這讓徐清實在是有些興奮起來,真不知道憑借這些人,未來的長江、黃河之上,會不會立起一座座橋墩,變出一座座大橋來呢?徐清對於未來的期待,實在是很憧憬。
不過憧憬未來固然重要,更加重要的還是如何把這些鐵路裏程給建設完畢,那些工程師們在這巨大的地圖上總共設計了超過一萬公裏以上的鐵路,以宋朝的國力,沒個二十年時間是根本不可能修建完成的,而徐清需要做的便是從中進行取舍,哪些要先建,哪些則後建,這其中的規則和誘惑,徐清可是看的清楚的很。
比如說把鐵路修在沿海便能快速讓商品進行流通,而若是修建在內陸,則能讓內陸的物資快速通過漫長的道路前往海洋進行貿易,這樣一來便會加速沿海的發展,可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沿海城市的人口壓力,現在宋朝的城市可不是後世的城市,每一座都有著完成的城市建築,有一些甚至連公共廁所都沒有,在這樣的地方,上百萬人聚集在一起,無疑是在找死,到時候瘟疫一來便是一死一大片,這是徐清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先期修建鐵路絕對不能讓內陸和沿海聯通,要保證沿海跟內陸有一定的距離,隻有這樣才可以騰出時間來讓各大沿海城市進行改造,修建公共廁所、地下水道以及澡堂之類的公共設施,唯有擁有了這些公共設施,一座城市才算是擁有了可以容納大量人口的能力,在此之前,徐清實在不太敢想象沿海被人口堵塞的場景。
所以鐵路的建設,徐清打算先從局部開始建,分為華北、華東、西北,以期讓北方的人口稠密區與北部邊疆和西部邊疆進行聯通,以策應未來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而其餘線路則是讓百姓可以更快的集中到中部城市中去進行工作,以保證城市人口不會減少而是呈現增長的趨勢,徐清這樣的做法很快便開始執行了下去,一道道鋼鐵長城便在整個國家的動員下開始在大宋的版圖上不停的勾勒出來,形成一幅壯麗的山水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