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隨著一場大雪籠罩汴京城總算蹣跚而來,今年的冬天相比起往常來說,無疑要蕭瑟了許多,前線不停的戰事以及國庫的空虛讓朝廷也沒有更多的錢財來準備什麽慶典活動,不過趙禎終究是一個好皇帝,等到年節來臨之時,還是給每位大臣都寫了一封自己的字帖寄了過去,趙禎的字雖然不如他的子孫宋徽宗趙佶,可那一手飛白體也絕對堪稱大家了。
更為可貴的是這可是皇帝的親筆書信,無論字好不好看,光是得到這樣的一份禮物,對於臣子來說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寵信了,就像慈禧太後一般,她的字並不比大師們的字好,可是她的字就是能夠讓人蜂擁而至,有的時候,權利可要比十年苦功來的容易多了。
而除了賜字之外,趙禎為了照顧到汴京城中的百姓,為了讓他們在這個春節中不至於太過冷清,便開放了金明池給百姓們遊覽,趙禎把自己的園子給天下百姓參觀的做法,頓時讓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對趙禎充滿了敬意。
天子之物,別說是園子了,便是一個杯子,一個花瓶,也是尋常人家根本就摸不到,看不到的東西,而現在,陛下竟然願意將自己的園子免費給大家看,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的皇帝麽?
起碼汴京城中的百姓是再也沒有見過了,而那些非首都圈的百姓則是一臉羨慕,對於這些人,趙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國庫空虛,若是要照顧全國百姓過好這一個春節實在是做不到,所以趙禎便也隻能讓府庫把多餘的棉衣拿出來給每個州府都分了一些,也好讓那些窮苦人家不至於被凍死。
不過這樣的做法,對於全國的百姓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此時棉衣雖然已經普及,可是連續接近半年的戰爭讓國家的財政實在是有些吃不消了,雖然從前線傳來了燕雲十六州成功收複的消息,可是看著每個州郡一個月報上來的凍死人數,趙禎的心中依舊還是有所不忍。
若說中國曆代二百多位皇帝之中,誰是最為仁慈的皇帝,非宋仁宗莫屬,在他死的那天,便是偏野山村的農婦都為他戴孝燒紙,這樣的功德,注定了他是一個把百姓放在心中的人,而不簡簡單單隻是個統治者而已,尤其是在這些報表中,除了凍死之人外,整個河北東西兩路因為連續的戰爭,導致男丁的人口大幅度減少,今年糧食的收成甚至還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雖然趙禎已經緊急下令免除兩地今年的稅賦,可即便如此,這些糧食也不夠河北東西兩路多達六百萬百姓吃上半年的。
也就是說,若是再繼續打下去,不出半年的時間,整個河北就會發生大麵積的災荒,其他地方運糧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若是再由蝗災、旱災、水災之類的天災爆發,餓殍遍地、人相食的場景就真的會在他的統治下發生,到時候死的就不是凍死幾萬人了,而有可能是上百萬人的死亡,這讓趙禎不由有了議和的想法。
“陛下,臣認為,此議不妥,我等軍部此時正高歌猛進攻打遼國上都,假以時日必然能攻下此城,隻要拿下此城,那遼國在中原的所有大城便都被我大宋收複,遼國亦再無大城可供驅策,陛下此正是恢複我大宋天下的大好時機,若是此時放棄,下一次機會,又要等到何時啊?”
夏竦大聲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對於趙禎此時想要求和的心情,夏竦的心中十分的焦急,作為樞密院的正使,他十分清楚戰爭進行到了此時,宋朝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可距離中原收複,此時還剩下僅僅一步而已,若是在這之前便議和,一來自己這些袞袞諸公又該如何麵對死去的將士,再來依靠上都,遼國未必不會卷土重來,此時此刻,唯有高歌猛進才是上上之策,議和這件事,就算要談,也該放到遼國主動放低姿態自己來談。
夏竦如此堅定的態度讓整個朝堂為之一靜,便是趙禎也不由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婦人之仁了,可還沒等他動搖自己的想法,一旁的範仲淹便站了出來與夏竦辯駁道:“大人所言差矣,上都城固,且是遼國四大都城之一,城中糧草豐沛,城牆高大,我等宋軍圍困之時,彼時城中已有二十萬遼軍守護,我等三十萬大軍又要圍困多久?是半年可期,還是一年以後?現如今河北人口短缺,東南半壁不穩,就在今天,工部尚書張大人來問我今年水利將要做些何事,我能告訴他的便隻是國庫空虛,今年水壩修建隻能擱置!
夏大人知道如今天下的情況了嗎?我朝現在便是連興修水利,都已經沒有錢了?若是今年夏季黃河泛濫了該如何是好,若是今年長江泛濫了又該如何是好?蝗災、風災,假以時日便會接踵而至,廣東、江浙百姓倒是該有誰來照拂,是戰於前方的軍隊,還是我等大臣?夏大人,陛下之意見,臣附議。“
“你,範希文,若是給遼國留一上都,我等大宋死傷將士豈不白死了!”見範仲淹親自開口反對自己,這是夏竦萬萬沒有想到的,他們本是慶曆改革中的親密戰友,可此刻範仲淹竟然如此旗幟鮮明的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這讓夏竦有一種自己被背叛的感覺,還有一種十分失望的感覺,他看著範仲淹大聲喊道:“希文,你久居西北戰亂之地,應該知道,兩國交戰若不斬盡殺絕,便如跗骨之蛆一般如影隨形,遼國此戰損失極大,對我大宋可謂恨之入骨,若是此時給他們一條生路,那我大宋未來必然會有無數禍患擋在前頭,此難難道就比天災來的輕巧了麽?”
範仲淹立刻迴道:“夏大人,遼國之兵已然疲憊,即便遼主依舊狼視我朝,想要開戰,也必然是十年之後了,彼時我朝實力,勢必數倍於如今,值此之時,再行戡亂,豈不比如今捉襟見肘要強上許多,夏大人,希文知道大人心中急切,可是此戰若再打下去,則必然損及國本,國本若傷,十年必不能太平,此時議和,可謂正是時候啊。”
“範大人此言不妥吧,十年之後我朝如何又有誰能清明,遼國十年之後又會是怎番樣貌又有誰能說清,如今之計,乃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與其寄希望與未來,何不決戰於如今呢,縱有天災人禍為伴,也總好過頭懸利劍,一刻不能安眠吧。”
此時另一位官員從人群中站了出來對著範仲淹說道,此人乃是殿前都指揮使梁珂敬,四十歲上下,滿臉絡腮胡猶如張飛一般,站在人群之中甚是顯眼,此時站出來幫著夏竦說話,這讓朝堂之上不少朝臣的心中都有些不敢確定起來,這夏竦是樞密院使,掌管全國軍官,這殿前都指揮使則是掌管全國軍隊的,兩個人站在了一條線上,這完全就可以代表軍隊的想法了,如此一來,範仲淹雖然貴為平章事,可終究有些資曆淺了,若是隻有他一個人站出來反對,這分量便也有些低了,不少人不由把眼光望向了前排的幾個人,等著他們發表自己的態度。
這讓徐清感到很是難堪,在戰與和之間,他自己的態度一向很是模糊,一方麵他覺得戰爭卻是該停一停了,畢竟持續半年的戰爭此時已然開始動搖國本了,原本所計劃的大規模改革此時也隻能變成地方區域性的改革,這對於徐清的整個改革計劃來說,無疑是有著十分巨大的打擊,若是戰爭繼續進行,區域性的計劃十分有可能還需要繼續縮減,變成地方性計劃也說不定,這可不是徐清想要的啊。
可若說現在便和平,徐清也有些摸不準,此時遼國的實力到底還有多少,它的實力將決定宋國的態度,可是這一點非常難斷定,按理來說損失了四十萬鐵騎之後,遼國應該江河日下了才對,可是通過現在的種種表現來看,此時的遼國雖然疲憊不堪,可是並沒有出現帝國瓦解崩盤的前兆,也就是說,戰爭若是再繼續進行下去,十分可能會從一場戰爭變成一場拉鋸戰,持續時間到底有多久誰也不知道。
因為對遼國能力的判斷不明,所以對於是戰是和,徐清真的很難界定一個邊界出來,是見好就收,還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呢?兩邊都有道理,兩邊也都有自己的堅持,對此徐清便隻能沉默了。
可徐清沉默並不代表其他人也會沉默,夏竦和範仲淹在戰爭問題上的分裂,讓整個朝堂立刻進入了激辯之中,無數人紛紛站在各自的立場上闡述著自己的想法,從早上一路講到下午,也沒有商討出來任何一丁點東西,到最後趙禎隻能無奈宣布下朝,徐清這才算是從這場熱鬧的朝會中擺脫出來,不過徐清並沒有立刻離開皇宮,而是轉身去了東宮,自從戰事以來,雖然工作辛苦,可徐清還是每個星期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到東宮看一看趙昕和徐安,一來是監督一下他們的學業,二來麽自然是跟未來的皇帝混個臉熟了。
慶曆四年已經過去了,趙昕並沒有如同曆史上記載的那樣死在這一年,而是活蹦亂跳的進入了慶曆五年,這讓徐清也不由得注意到了這個小子的存在,對於曆史為什麽會改變,徐清並不是很清楚,不過事實在告訴他,不出意外,這位小蘿卜丁就應該是未來大宋帝國的君主了,既然如此,自己要是還想繼續在朝堂上混下去,把自己的改革措施施行下去,不跟這位皇帝打好關係,顯然是不可能的。
一進東宮大門,便看見趙昕和自己的小子趙安正趴在小桌子上寫著什麽東西,一副很是認真的樣子,徐清也不打擾,揮手讓迎上來的宮女退後,自己靜靜的走到了兩人的身邊,低頭往下看去,這才看見這兩人是在做數學題,題目是十幾道求兩個未知數的題目,這是徐清布置給兩個人的任務,數學可以提高人的邏輯能力,徐清還是十分重視的,看了看兩個人已經寫完的題目,不由很是驚訝。
徐安能夠做出來徐清並沒有什麽好驚訝的,畢竟這是自己的兒子,平時耳濡目染之下能夠學會並不稀奇,可趙昕竟然做題速度不亞於徐安,這卻讓徐清很是驚訝了,這可是一個完全侵染在儒學文化中的孩子,對於算術這樣更加依靠邏輯的東西竟然能夠如此快速的掌握,這實在是有些為難他了,徐清輕輕的咳湊了一聲,兩人聽到聲音之後很快便抬起頭來,見是徐清,紛紛趕緊放下手中的毛筆,對著徐清拱手行禮,口稱老師、父親。
“不用多禮,為師隻是過來看一看而已,你們繼續便是了。”徐清笑著說道,經過一年的教導,趙昕在徐清的眼中已然變成了一個乖寶寶,雖然有的時候還是會有些皇子脾氣讓徐清很是不爽,不過他現在年紀也大了,有些原本看不過去的事情此時倒也能夠容忍,所以兩個人相處起來倒也相安無事。
當然,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還是徐清相比起趙昕來說,知識麵實在是太過寬廣了一些,不對,應該說徐清比這個時代所有的人,在知識麵上,都是要寬廣許多的,這雖然並沒有什麽具體的作用,可是在與人談起道理來時,徐清就可以站在很多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甚至超脫這個時代,用一種大曆史觀去看待現在的問題,這種能力,在宋代人身上是很難具備的,而對於養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趙昕來說,更是十分缺乏這樣一種能力,也正因為如此,趙昕對於徐清是非常佩服的,這也是徐清如此嚴厲而趙昕始終不敢反對的重要原因。
(本章完)
更為可貴的是這可是皇帝的親筆書信,無論字好不好看,光是得到這樣的一份禮物,對於臣子來說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寵信了,就像慈禧太後一般,她的字並不比大師們的字好,可是她的字就是能夠讓人蜂擁而至,有的時候,權利可要比十年苦功來的容易多了。
而除了賜字之外,趙禎為了照顧到汴京城中的百姓,為了讓他們在這個春節中不至於太過冷清,便開放了金明池給百姓們遊覽,趙禎把自己的園子給天下百姓參觀的做法,頓時讓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對趙禎充滿了敬意。
天子之物,別說是園子了,便是一個杯子,一個花瓶,也是尋常人家根本就摸不到,看不到的東西,而現在,陛下竟然願意將自己的園子免費給大家看,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的皇帝麽?
起碼汴京城中的百姓是再也沒有見過了,而那些非首都圈的百姓則是一臉羨慕,對於這些人,趙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國庫空虛,若是要照顧全國百姓過好這一個春節實在是做不到,所以趙禎便也隻能讓府庫把多餘的棉衣拿出來給每個州府都分了一些,也好讓那些窮苦人家不至於被凍死。
不過這樣的做法,對於全國的百姓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此時棉衣雖然已經普及,可是連續接近半年的戰爭讓國家的財政實在是有些吃不消了,雖然從前線傳來了燕雲十六州成功收複的消息,可是看著每個州郡一個月報上來的凍死人數,趙禎的心中依舊還是有所不忍。
若說中國曆代二百多位皇帝之中,誰是最為仁慈的皇帝,非宋仁宗莫屬,在他死的那天,便是偏野山村的農婦都為他戴孝燒紙,這樣的功德,注定了他是一個把百姓放在心中的人,而不簡簡單單隻是個統治者而已,尤其是在這些報表中,除了凍死之人外,整個河北東西兩路因為連續的戰爭,導致男丁的人口大幅度減少,今年糧食的收成甚至還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雖然趙禎已經緊急下令免除兩地今年的稅賦,可即便如此,這些糧食也不夠河北東西兩路多達六百萬百姓吃上半年的。
也就是說,若是再繼續打下去,不出半年的時間,整個河北就會發生大麵積的災荒,其他地方運糧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若是再由蝗災、旱災、水災之類的天災爆發,餓殍遍地、人相食的場景就真的會在他的統治下發生,到時候死的就不是凍死幾萬人了,而有可能是上百萬人的死亡,這讓趙禎不由有了議和的想法。
“陛下,臣認為,此議不妥,我等軍部此時正高歌猛進攻打遼國上都,假以時日必然能攻下此城,隻要拿下此城,那遼國在中原的所有大城便都被我大宋收複,遼國亦再無大城可供驅策,陛下此正是恢複我大宋天下的大好時機,若是此時放棄,下一次機會,又要等到何時啊?”
夏竦大聲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對於趙禎此時想要求和的心情,夏竦的心中十分的焦急,作為樞密院的正使,他十分清楚戰爭進行到了此時,宋朝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可距離中原收複,此時還剩下僅僅一步而已,若是在這之前便議和,一來自己這些袞袞諸公又該如何麵對死去的將士,再來依靠上都,遼國未必不會卷土重來,此時此刻,唯有高歌猛進才是上上之策,議和這件事,就算要談,也該放到遼國主動放低姿態自己來談。
夏竦如此堅定的態度讓整個朝堂為之一靜,便是趙禎也不由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婦人之仁了,可還沒等他動搖自己的想法,一旁的範仲淹便站了出來與夏竦辯駁道:“大人所言差矣,上都城固,且是遼國四大都城之一,城中糧草豐沛,城牆高大,我等宋軍圍困之時,彼時城中已有二十萬遼軍守護,我等三十萬大軍又要圍困多久?是半年可期,還是一年以後?現如今河北人口短缺,東南半壁不穩,就在今天,工部尚書張大人來問我今年水利將要做些何事,我能告訴他的便隻是國庫空虛,今年水壩修建隻能擱置!
夏大人知道如今天下的情況了嗎?我朝現在便是連興修水利,都已經沒有錢了?若是今年夏季黃河泛濫了該如何是好,若是今年長江泛濫了又該如何是好?蝗災、風災,假以時日便會接踵而至,廣東、江浙百姓倒是該有誰來照拂,是戰於前方的軍隊,還是我等大臣?夏大人,陛下之意見,臣附議。“
“你,範希文,若是給遼國留一上都,我等大宋死傷將士豈不白死了!”見範仲淹親自開口反對自己,這是夏竦萬萬沒有想到的,他們本是慶曆改革中的親密戰友,可此刻範仲淹竟然如此旗幟鮮明的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這讓夏竦有一種自己被背叛的感覺,還有一種十分失望的感覺,他看著範仲淹大聲喊道:“希文,你久居西北戰亂之地,應該知道,兩國交戰若不斬盡殺絕,便如跗骨之蛆一般如影隨形,遼國此戰損失極大,對我大宋可謂恨之入骨,若是此時給他們一條生路,那我大宋未來必然會有無數禍患擋在前頭,此難難道就比天災來的輕巧了麽?”
範仲淹立刻迴道:“夏大人,遼國之兵已然疲憊,即便遼主依舊狼視我朝,想要開戰,也必然是十年之後了,彼時我朝實力,勢必數倍於如今,值此之時,再行戡亂,豈不比如今捉襟見肘要強上許多,夏大人,希文知道大人心中急切,可是此戰若再打下去,則必然損及國本,國本若傷,十年必不能太平,此時議和,可謂正是時候啊。”
“範大人此言不妥吧,十年之後我朝如何又有誰能清明,遼國十年之後又會是怎番樣貌又有誰能說清,如今之計,乃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與其寄希望與未來,何不決戰於如今呢,縱有天災人禍為伴,也總好過頭懸利劍,一刻不能安眠吧。”
此時另一位官員從人群中站了出來對著範仲淹說道,此人乃是殿前都指揮使梁珂敬,四十歲上下,滿臉絡腮胡猶如張飛一般,站在人群之中甚是顯眼,此時站出來幫著夏竦說話,這讓朝堂之上不少朝臣的心中都有些不敢確定起來,這夏竦是樞密院使,掌管全國軍官,這殿前都指揮使則是掌管全國軍隊的,兩個人站在了一條線上,這完全就可以代表軍隊的想法了,如此一來,範仲淹雖然貴為平章事,可終究有些資曆淺了,若是隻有他一個人站出來反對,這分量便也有些低了,不少人不由把眼光望向了前排的幾個人,等著他們發表自己的態度。
這讓徐清感到很是難堪,在戰與和之間,他自己的態度一向很是模糊,一方麵他覺得戰爭卻是該停一停了,畢竟持續半年的戰爭此時已然開始動搖國本了,原本所計劃的大規模改革此時也隻能變成地方區域性的改革,這對於徐清的整個改革計劃來說,無疑是有著十分巨大的打擊,若是戰爭繼續進行,區域性的計劃十分有可能還需要繼續縮減,變成地方性計劃也說不定,這可不是徐清想要的啊。
可若說現在便和平,徐清也有些摸不準,此時遼國的實力到底還有多少,它的實力將決定宋國的態度,可是這一點非常難斷定,按理來說損失了四十萬鐵騎之後,遼國應該江河日下了才對,可是通過現在的種種表現來看,此時的遼國雖然疲憊不堪,可是並沒有出現帝國瓦解崩盤的前兆,也就是說,戰爭若是再繼續進行下去,十分可能會從一場戰爭變成一場拉鋸戰,持續時間到底有多久誰也不知道。
因為對遼國能力的判斷不明,所以對於是戰是和,徐清真的很難界定一個邊界出來,是見好就收,還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呢?兩邊都有道理,兩邊也都有自己的堅持,對此徐清便隻能沉默了。
可徐清沉默並不代表其他人也會沉默,夏竦和範仲淹在戰爭問題上的分裂,讓整個朝堂立刻進入了激辯之中,無數人紛紛站在各自的立場上闡述著自己的想法,從早上一路講到下午,也沒有商討出來任何一丁點東西,到最後趙禎隻能無奈宣布下朝,徐清這才算是從這場熱鬧的朝會中擺脫出來,不過徐清並沒有立刻離開皇宮,而是轉身去了東宮,自從戰事以來,雖然工作辛苦,可徐清還是每個星期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到東宮看一看趙昕和徐安,一來是監督一下他們的學業,二來麽自然是跟未來的皇帝混個臉熟了。
慶曆四年已經過去了,趙昕並沒有如同曆史上記載的那樣死在這一年,而是活蹦亂跳的進入了慶曆五年,這讓徐清也不由得注意到了這個小子的存在,對於曆史為什麽會改變,徐清並不是很清楚,不過事實在告訴他,不出意外,這位小蘿卜丁就應該是未來大宋帝國的君主了,既然如此,自己要是還想繼續在朝堂上混下去,把自己的改革措施施行下去,不跟這位皇帝打好關係,顯然是不可能的。
一進東宮大門,便看見趙昕和自己的小子趙安正趴在小桌子上寫著什麽東西,一副很是認真的樣子,徐清也不打擾,揮手讓迎上來的宮女退後,自己靜靜的走到了兩人的身邊,低頭往下看去,這才看見這兩人是在做數學題,題目是十幾道求兩個未知數的題目,這是徐清布置給兩個人的任務,數學可以提高人的邏輯能力,徐清還是十分重視的,看了看兩個人已經寫完的題目,不由很是驚訝。
徐安能夠做出來徐清並沒有什麽好驚訝的,畢竟這是自己的兒子,平時耳濡目染之下能夠學會並不稀奇,可趙昕竟然做題速度不亞於徐安,這卻讓徐清很是驚訝了,這可是一個完全侵染在儒學文化中的孩子,對於算術這樣更加依靠邏輯的東西竟然能夠如此快速的掌握,這實在是有些為難他了,徐清輕輕的咳湊了一聲,兩人聽到聲音之後很快便抬起頭來,見是徐清,紛紛趕緊放下手中的毛筆,對著徐清拱手行禮,口稱老師、父親。
“不用多禮,為師隻是過來看一看而已,你們繼續便是了。”徐清笑著說道,經過一年的教導,趙昕在徐清的眼中已然變成了一個乖寶寶,雖然有的時候還是會有些皇子脾氣讓徐清很是不爽,不過他現在年紀也大了,有些原本看不過去的事情此時倒也能夠容忍,所以兩個人相處起來倒也相安無事。
當然,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還是徐清相比起趙昕來說,知識麵實在是太過寬廣了一些,不對,應該說徐清比這個時代所有的人,在知識麵上,都是要寬廣許多的,這雖然並沒有什麽具體的作用,可是在與人談起道理來時,徐清就可以站在很多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甚至超脫這個時代,用一種大曆史觀去看待現在的問題,這種能力,在宋代人身上是很難具備的,而對於養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趙昕來說,更是十分缺乏這樣一種能力,也正因為如此,趙昕對於徐清是非常佩服的,這也是徐清如此嚴厲而趙昕始終不敢反對的重要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