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給整個科學院可謂是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用銅壺燒水他們確實知道隻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銅壺之中的水必然會沸騰,可其中的水為什麽會沸騰,他們卻根本就不知道原因,中國人對於數學的理解,甚至是對於科學的理解,一直以來都是以實用性為主要核心,隻要能夠在現實中起到作用便可以了,至於其背後的理論和整個基礎化學和物理的論述,千百年來甚至都沒有一個人去嚐試過,不得不說,這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巨大缺點,實用性在生活中占據了巨大的位置,而理論派則淪為了陪襯,這於西方文明有著非常巨大的差別。
也可以說這是兩種文明最為本質的區別,這或許是因為西方文明的神本位思想和原罪論讓他們對於未知的東西充滿了探索的欲望,而中國的官本位皇權思想則讓人們隻是忙碌與追逐現世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宏觀世界及微觀世界的奇妙,麵對這樣的一群人,要跟他們講解清楚什麽是沸點,什麽又是力量的轉換,勢能變成動能應該經過怎樣的變化,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過徐清現在也不是需要立刻讓他們懂得這一點,他隻需要讓他們知道這麽做就對了就可以了,至於其中的緣由,徐清打算自己慢慢寫幾本科普讀物出來,不求讓這些十一世紀的人知道什麽是弦理論和費米悖論,隻需要讓他們知道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物理、化學常識就是了,至於更為高深的東西,還是交由他們自己去探索吧,這不是徐清偷懶不做,而是高深的東西他也確實不會,就像分子、原子這樣的微觀世界,他隻能描述一個大概,至於其中精髓,他也就計窮力竭了,至於太陽係,銀河,星體,宇宙,那就更不是他靠一張嘴可以講的明白的了。
畢竟就算是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麵對廣闊的宇宙和微笑的誇克,依舊充滿了無數的未知,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又怎麽可能知道更多的知識呢,所以他也隻能盡可能的將一些普通的基本物理知識寫下來,湊成一本書然後通過報社刊印出來,希望能夠激發起一些人對於科學的熱情,從而投入到科學研究中來,他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一點了。
而且為了避嫌,他還不能簽署自己的名字,而是以科學院的名義來編纂這本書籍,其中還用了大量的故事來描述這個世界的基本原理,從而讓讀者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一些基本物理法則的具體表現形式,這種方法十分的有效,此書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光是在汴京城內便賣出二十萬本左右,可以說是所有讀書人都買了這樣一本書了,不過讓徐清啼笑皆非的是,許多人都把這本書當做了神鬼異怪的小說,而非正統,甚至有些嚴肅的科普類書籍,這一點實在是讓徐清很無奈。
不過這些人中,也有少部分真的開始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對照著書本中的內容做起了實驗,發現這些原本認為荒誕不經的事情竟然真的存在,比如說有人拿著書本中一個關於如何驗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其實是球體的方法來進行實驗,在通過觀察海洋弧度盡頭最後會和天空連接在一起竟然是真的以後,猛然間發現這本書中所記載的內容竟然真的是可以檢驗的。
這樣的消息從一個個人的嘴中傳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起了書本中所記載的實驗,滑輪動組、摩擦力、重力、阻力的存在以及關於光的色彩等實驗,一個個開始被人們用自己的手段所證實,而一個個新羅列出來的數學方程式也在許多人的筆下得到了證實,如此一來,盡管是在戰爭年代,全國資源緊蹙的狀況之下,一場有關於基礎科學的熱潮頓時席卷整個天下,甚至連徐清都沒有想到,這些知識能夠被如此快的傳遍天下,甚至還匯聚起了一大批的愛好者來研究,這讓徐清很是喜出望外。
到最後,甚至連趙禎都找到了徐清,問他這本書中的內容到底是如何想出來的,麵對皇帝,徐清自然隻能敷衍了事,將這本書的作者歸結到了科學院中的各位院士們身上,對此趙禎的心中格外的興奮,宋朝是個十分開明的國度,也是在這個時代,迎來了中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學大爆炸,四大發明也幾乎都是在這個時代發明或者是得到完善的,這自然跟宋朝的皇帝們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趙禎自然也不例外。
趙禎對於基礎科學的推崇,還有對於天文學的狂熱,讓徐清十分的驚訝,他雖然不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可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在歐洲中世紀時代,任何一項科學發明都不會為科學家帶來名利,而隻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壓迫,甚至是帶來痛苦的死亡或者是永遠離開自己的故鄉,哥白尼、布朗日,他們無一不是被統治者所迫害的對象,可以說科學的昌明是封建社會瓦解的重要工具,作為皇帝的趙禎,怎麽可能會如此迅速的接受,並且沒有任何的忌憚呢?
這在徐清的心中是很難理解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署名的時候,他選擇放棄了自己的著作權,並把他讓給了科學院中幾位對於基礎科學有興趣的人士,其原因就在這裏,他現在的身份是朝廷官員,而改革還需要他去做很多的事情,他可不想因為科學而放棄了自己將要行走的道路,畢竟他不是一個真的科學家,對於科學,也更多的是尊重而非信仰,為了科學送上自己的命,徐清並沒有這個打算。
“愛卿,你跟朕說說,我們真的居住在一個球體上麵麽?”看著如同一個小孩兒一般問著自己的趙禎,徐清整個腦袋上簡直是戳滿了問號,為了不讓皇帝忌憚自己,他甚至在寫下這本書的時候,都沒有把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給寫進去,隻是寫了地球是個球體而已,目的就是為了讓趙禎不要過度聯想,對自己有所忌憚而已,畢竟宋朝再開明,也終究是個封建國家,皇帝既是天下萬民之主,也是蒼天之子,是蒼天與人類溝通的橋梁,也是代表天統治人間的人王。
可以說君權天授的色彩充分的顯露其中,而在這樣的政治體製以及生活環境中,地球其實真的是個球,無疑會讓人很難接受,市麵上許多報紙開始批判這種說法的也很多,甚至把科學院說成是藏汙納垢之所,反正怎麽惡心怎麽來,怎麽這皇帝卻是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呢?徐清是真的有些不太理解。
難道是他不知道這種理論對於他的地位來說會有著怎麽樣的影響麽?這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名皇帝,他怎麽可能會不知道這件事對於他的影響,就像一些低智能的生物在被宰殺之前,也會流露出悲傷的氣息,更何況是皇帝了,這是最普通的感觸便能知道的事情,趙禎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知道,但是並不想阻止,這個想法讓徐清對於趙禎的看法一下子就變了,古代帝王之中,不是沒有熱愛科學的,那位清朝的康熙大帝在位的時候就曾經對科學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癡迷,可是這種癡迷隻停留在他一個人的狀況下,對於這些科學知識的傳播,康熙是持堅定的反對態度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康熙時代,明明哥倫布早已經去過了美洲,西方人也早已經知道了地球是個球體時,康熙卻並沒有把這些東西告訴給他的國民,甚至在貴族內部也並沒有刻意的傳播,導致後來他的子孫聽到英格蘭這個名字的時候還要問一句此國在哪兒?到底有多大,不得不說,在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態度對於一個社會的進展有著十分強大的影響力,而趙禎這樣對待科學的態度簡直就是不可多得的,都完全可以和維多利亞、伊麗莎白相媲美了。
這讓徐清很是慶幸自己生在宋朝而非清朝,雖然趙禎的問題,徐清也不能很好的迴答,不過他還是盡可能的給他解釋了一番什麽叫做重力、地球的組成以及宇宙的概念,至於更深奧的知識,徐清自己也不太清楚,自然就不可能講給趙禎聽了,不過當一個人的好奇心被激發的時候,尤其是他的三觀在被震碎的那一刻,無窮無盡的求知欲便會充滿一個人的全身,讓他不停的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
此時的趙禎就是如此,對此徐清也表示理解,在他年輕的時代,剛剛接觸宇宙宏觀世界的時候,也曾經被宇宙的宏大和人類的渺小所震撼,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出來的感覺,宇宙至大,而人類身處其中,如同塵埃一般,而在震撼之後,便會衍生出對於宇宙的更多思考,這便是人類的好奇心在作祟,趙禎雖然是皇帝,可終究也是個人,而且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能力去探究宇宙奧秘的人,畢竟全天下最有權利的人便是他,他想要做什麽,自然便可以動用到整個天下的力量,就像當年的美國總統裏根就憑借著自己對於星球大戰的狂熱喜愛而開辟了現實中的星球大戰計劃。
從而讓gps、登月計劃、火星探測計劃得到了實現,有的時候,科學的進步就是如此,並非因為科學家,而是因為權勢者的個人喜好而已,趙禎能有這樣的態度,對於華夏的科學來說,不可謂不是一件好事,隻是徐清實在沒有辦法滿足趙禎對於天文學知識的渴望,到最後隻能趕緊讓科學院抓緊時間研製一個望遠鏡出來給趙禎,讓他自個兒拿著望遠鏡看看外太空,這才算是避開了趙禎無窮盡的問題。
隻不過當你做下一件事的時候,就永遠無法預測到這件事到底會產生什麽影響,尤其是決定愈發重要的時候,其所產生的影響就會更加不可預測,就像愛因斯坦不會想到他的相對論會被用在原子彈的製造上,就像麥克萊恩發明了集裝箱的那一刻怎麽也不會想到就此路上貿易就會被海洋貿易所取代,也像總設計師在宣布改革開放的那一個,怎麽也不會想到中國的進步會如此的神速,這便是一個小小的決定對於人類的影響。
而徐清現在便受到了製造望遠鏡這個決定的影響,徐清給他的望遠鏡,雖然不是那麽的高精度,最多也就隻能看看太陽係的樣子,再遠的地方也隻能是一片漆黑了,可即便是如此,也瞬間讓趙禎沉迷進了巨大的宇宙世界中無法自拔,這直接導致了趙禎整個語言的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對於每個禮拜都要上朝的趙禎來說,自然而然便會讓一眾大臣們感覺到,而趙禎對於宇宙的理解又迫切的需要找人來分享,這些大臣自然是最好的傾聽者,所以每每下朝的時候,趙禎也不討論前線戰爭的情況了,而是跟範仲淹等人討論起了熒惑的顏色來,到最後還拿出望遠鏡給他們看那些星球的位置。
這一下子,範仲淹等人也瘋魔了,雖然他們也知道古代人曾經夜觀星象,知道那些懸掛與天空之上的星體其實是一個個的球體,可是從來也隻是遠距離看到過,誰又能離得如此近看到它們呢?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現在,通過一支望遠鏡,他們便能看到那些巨大的星體,這種龐大的球體和駭人的星空配合在一起,簡直讓他們心醉神迷,一時之間,無數有關於宇宙的詩詞瘋狂的從這些大文豪的口中念出來,寫在紙上,隨著報紙,便傳遍了整個天下,可以想象,對於那些奇怪的天外星球,以及美麗壯闊的宇宙絕景,隻要是一個有探求欲望的人,便一定會上下求其索,一時之間,天文學熱潮在整個大宋如同旋風一般刮起,一場全民科普也在這個時候瘋狂展開。
到最後即便是鄉野村婦,聚在一起時也不再談論昨夜誰偷了誰家的漢子,而是議論著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球體,這是徐清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一個望遠鏡,而讓整個天下形成了巨大的風潮,不得不說,這是徐清自己低估了科學的魅力啊。
(本章完)
也可以說這是兩種文明最為本質的區別,這或許是因為西方文明的神本位思想和原罪論讓他們對於未知的東西充滿了探索的欲望,而中國的官本位皇權思想則讓人們隻是忙碌與追逐現世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宏觀世界及微觀世界的奇妙,麵對這樣的一群人,要跟他們講解清楚什麽是沸點,什麽又是力量的轉換,勢能變成動能應該經過怎樣的變化,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過徐清現在也不是需要立刻讓他們懂得這一點,他隻需要讓他們知道這麽做就對了就可以了,至於其中的緣由,徐清打算自己慢慢寫幾本科普讀物出來,不求讓這些十一世紀的人知道什麽是弦理論和費米悖論,隻需要讓他們知道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物理、化學常識就是了,至於更為高深的東西,還是交由他們自己去探索吧,這不是徐清偷懶不做,而是高深的東西他也確實不會,就像分子、原子這樣的微觀世界,他隻能描述一個大概,至於其中精髓,他也就計窮力竭了,至於太陽係,銀河,星體,宇宙,那就更不是他靠一張嘴可以講的明白的了。
畢竟就算是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麵對廣闊的宇宙和微笑的誇克,依舊充滿了無數的未知,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又怎麽可能知道更多的知識呢,所以他也隻能盡可能的將一些普通的基本物理知識寫下來,湊成一本書然後通過報社刊印出來,希望能夠激發起一些人對於科學的熱情,從而投入到科學研究中來,他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一點了。
而且為了避嫌,他還不能簽署自己的名字,而是以科學院的名義來編纂這本書籍,其中還用了大量的故事來描述這個世界的基本原理,從而讓讀者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一些基本物理法則的具體表現形式,這種方法十分的有效,此書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光是在汴京城內便賣出二十萬本左右,可以說是所有讀書人都買了這樣一本書了,不過讓徐清啼笑皆非的是,許多人都把這本書當做了神鬼異怪的小說,而非正統,甚至有些嚴肅的科普類書籍,這一點實在是讓徐清很無奈。
不過這些人中,也有少部分真的開始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對照著書本中的內容做起了實驗,發現這些原本認為荒誕不經的事情竟然真的存在,比如說有人拿著書本中一個關於如何驗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其實是球體的方法來進行實驗,在通過觀察海洋弧度盡頭最後會和天空連接在一起竟然是真的以後,猛然間發現這本書中所記載的內容竟然真的是可以檢驗的。
這樣的消息從一個個人的嘴中傳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起了書本中所記載的實驗,滑輪動組、摩擦力、重力、阻力的存在以及關於光的色彩等實驗,一個個開始被人們用自己的手段所證實,而一個個新羅列出來的數學方程式也在許多人的筆下得到了證實,如此一來,盡管是在戰爭年代,全國資源緊蹙的狀況之下,一場有關於基礎科學的熱潮頓時席卷整個天下,甚至連徐清都沒有想到,這些知識能夠被如此快的傳遍天下,甚至還匯聚起了一大批的愛好者來研究,這讓徐清很是喜出望外。
到最後,甚至連趙禎都找到了徐清,問他這本書中的內容到底是如何想出來的,麵對皇帝,徐清自然隻能敷衍了事,將這本書的作者歸結到了科學院中的各位院士們身上,對此趙禎的心中格外的興奮,宋朝是個十分開明的國度,也是在這個時代,迎來了中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學大爆炸,四大發明也幾乎都是在這個時代發明或者是得到完善的,這自然跟宋朝的皇帝們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趙禎自然也不例外。
趙禎對於基礎科學的推崇,還有對於天文學的狂熱,讓徐清十分的驚訝,他雖然不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可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在歐洲中世紀時代,任何一項科學發明都不會為科學家帶來名利,而隻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壓迫,甚至是帶來痛苦的死亡或者是永遠離開自己的故鄉,哥白尼、布朗日,他們無一不是被統治者所迫害的對象,可以說科學的昌明是封建社會瓦解的重要工具,作為皇帝的趙禎,怎麽可能會如此迅速的接受,並且沒有任何的忌憚呢?
這在徐清的心中是很難理解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署名的時候,他選擇放棄了自己的著作權,並把他讓給了科學院中幾位對於基礎科學有興趣的人士,其原因就在這裏,他現在的身份是朝廷官員,而改革還需要他去做很多的事情,他可不想因為科學而放棄了自己將要行走的道路,畢竟他不是一個真的科學家,對於科學,也更多的是尊重而非信仰,為了科學送上自己的命,徐清並沒有這個打算。
“愛卿,你跟朕說說,我們真的居住在一個球體上麵麽?”看著如同一個小孩兒一般問著自己的趙禎,徐清整個腦袋上簡直是戳滿了問號,為了不讓皇帝忌憚自己,他甚至在寫下這本書的時候,都沒有把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給寫進去,隻是寫了地球是個球體而已,目的就是為了讓趙禎不要過度聯想,對自己有所忌憚而已,畢竟宋朝再開明,也終究是個封建國家,皇帝既是天下萬民之主,也是蒼天之子,是蒼天與人類溝通的橋梁,也是代表天統治人間的人王。
可以說君權天授的色彩充分的顯露其中,而在這樣的政治體製以及生活環境中,地球其實真的是個球,無疑會讓人很難接受,市麵上許多報紙開始批判這種說法的也很多,甚至把科學院說成是藏汙納垢之所,反正怎麽惡心怎麽來,怎麽這皇帝卻是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呢?徐清是真的有些不太理解。
難道是他不知道這種理論對於他的地位來說會有著怎麽樣的影響麽?這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名皇帝,他怎麽可能會不知道這件事對於他的影響,就像一些低智能的生物在被宰殺之前,也會流露出悲傷的氣息,更何況是皇帝了,這是最普通的感觸便能知道的事情,趙禎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知道,但是並不想阻止,這個想法讓徐清對於趙禎的看法一下子就變了,古代帝王之中,不是沒有熱愛科學的,那位清朝的康熙大帝在位的時候就曾經對科學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癡迷,可是這種癡迷隻停留在他一個人的狀況下,對於這些科學知識的傳播,康熙是持堅定的反對態度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康熙時代,明明哥倫布早已經去過了美洲,西方人也早已經知道了地球是個球體時,康熙卻並沒有把這些東西告訴給他的國民,甚至在貴族內部也並沒有刻意的傳播,導致後來他的子孫聽到英格蘭這個名字的時候還要問一句此國在哪兒?到底有多大,不得不說,在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態度對於一個社會的進展有著十分強大的影響力,而趙禎這樣對待科學的態度簡直就是不可多得的,都完全可以和維多利亞、伊麗莎白相媲美了。
這讓徐清很是慶幸自己生在宋朝而非清朝,雖然趙禎的問題,徐清也不能很好的迴答,不過他還是盡可能的給他解釋了一番什麽叫做重力、地球的組成以及宇宙的概念,至於更深奧的知識,徐清自己也不太清楚,自然就不可能講給趙禎聽了,不過當一個人的好奇心被激發的時候,尤其是他的三觀在被震碎的那一刻,無窮無盡的求知欲便會充滿一個人的全身,讓他不停的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
此時的趙禎就是如此,對此徐清也表示理解,在他年輕的時代,剛剛接觸宇宙宏觀世界的時候,也曾經被宇宙的宏大和人類的渺小所震撼,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出來的感覺,宇宙至大,而人類身處其中,如同塵埃一般,而在震撼之後,便會衍生出對於宇宙的更多思考,這便是人類的好奇心在作祟,趙禎雖然是皇帝,可終究也是個人,而且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能力去探究宇宙奧秘的人,畢竟全天下最有權利的人便是他,他想要做什麽,自然便可以動用到整個天下的力量,就像當年的美國總統裏根就憑借著自己對於星球大戰的狂熱喜愛而開辟了現實中的星球大戰計劃。
從而讓gps、登月計劃、火星探測計劃得到了實現,有的時候,科學的進步就是如此,並非因為科學家,而是因為權勢者的個人喜好而已,趙禎能有這樣的態度,對於華夏的科學來說,不可謂不是一件好事,隻是徐清實在沒有辦法滿足趙禎對於天文學知識的渴望,到最後隻能趕緊讓科學院抓緊時間研製一個望遠鏡出來給趙禎,讓他自個兒拿著望遠鏡看看外太空,這才算是避開了趙禎無窮盡的問題。
隻不過當你做下一件事的時候,就永遠無法預測到這件事到底會產生什麽影響,尤其是決定愈發重要的時候,其所產生的影響就會更加不可預測,就像愛因斯坦不會想到他的相對論會被用在原子彈的製造上,就像麥克萊恩發明了集裝箱的那一刻怎麽也不會想到就此路上貿易就會被海洋貿易所取代,也像總設計師在宣布改革開放的那一個,怎麽也不會想到中國的進步會如此的神速,這便是一個小小的決定對於人類的影響。
而徐清現在便受到了製造望遠鏡這個決定的影響,徐清給他的望遠鏡,雖然不是那麽的高精度,最多也就隻能看看太陽係的樣子,再遠的地方也隻能是一片漆黑了,可即便是如此,也瞬間讓趙禎沉迷進了巨大的宇宙世界中無法自拔,這直接導致了趙禎整個語言的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對於每個禮拜都要上朝的趙禎來說,自然而然便會讓一眾大臣們感覺到,而趙禎對於宇宙的理解又迫切的需要找人來分享,這些大臣自然是最好的傾聽者,所以每每下朝的時候,趙禎也不討論前線戰爭的情況了,而是跟範仲淹等人討論起了熒惑的顏色來,到最後還拿出望遠鏡給他們看那些星球的位置。
這一下子,範仲淹等人也瘋魔了,雖然他們也知道古代人曾經夜觀星象,知道那些懸掛與天空之上的星體其實是一個個的球體,可是從來也隻是遠距離看到過,誰又能離得如此近看到它們呢?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現在,通過一支望遠鏡,他們便能看到那些巨大的星體,這種龐大的球體和駭人的星空配合在一起,簡直讓他們心醉神迷,一時之間,無數有關於宇宙的詩詞瘋狂的從這些大文豪的口中念出來,寫在紙上,隨著報紙,便傳遍了整個天下,可以想象,對於那些奇怪的天外星球,以及美麗壯闊的宇宙絕景,隻要是一個有探求欲望的人,便一定會上下求其索,一時之間,天文學熱潮在整個大宋如同旋風一般刮起,一場全民科普也在這個時候瘋狂展開。
到最後即便是鄉野村婦,聚在一起時也不再談論昨夜誰偷了誰家的漢子,而是議論著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球體,這是徐清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一個望遠鏡,而讓整個天下形成了巨大的風潮,不得不說,這是徐清自己低估了科學的魅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