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營建新都,所耗甚多,不知朝廷支不支撐得住啊?“在讚同了徐清的意見之後,趙禎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既然是要營建新都,那麽其麵積就絕對不能比一般的城市來的小,最起碼也得是一個五十萬人口級別的大都市,這麽一座大城,興建在開封府旁,起地理位置和政治格局,甚至都會為之改變,這樣的一座副首都,到底需要花費多少的錢財,趙禎心裏可沒有底。


    “這一點請陛下放心,營建副首都,必然時日長久,最起碼也需要十年的時間,不會在朝夕之間便營造完成,雖然耗費甚重,可分攤到十年之間,便也不算太多了,況且營建副都,將全部采用石料和新的城市規劃,將這座城市盡可能建設成為一座適合百姓居住的舒適之城,而所用之巨石,則全部京東路就近擇取,那裏嶗山、泰山縱橫,好石頭也是應有盡有,想來搭建一座都城來,應該不成問題。“


    徐清的心中滿滿的自信,若是讓他跟那些舊有勢力作對,說不定他會慫,可讓他在無中生有,那徐清可就一點不怵了,畢竟相比於這個時代人的情商和智商,徐清與其中的頂尖者相比,隻能算低劣,可若是比起對於知識的寬廣和深邃,整個大宋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比過他。


    畢竟他們從來沒有看見過什麽是紅綠燈,什麽又是摩天大樓,什麽又是地下隧道,什麽又是天橋,什麽又是商店街,什麽又是綜合性商場,而這些東西對於徐清來說,則是駕輕就熟,甚至如同空氣一般近在咫尺,嵌入骨髓,這是所有人都比不過他的一點,也是他在這個世界最大的金手指。


    得到了徐清的保證,趙禎便也沒有什麽反駁了,再加上自從見過銀行的設計之後,對於石頭建造的房子,趙禎的心中一直很有興趣,隻不過礙於自己是天下之主,要為天下表率,這才沒有讓徐清給自己立刻建造一座用石頭打造的宮殿,而現在,徐清主動要求建造一座副首都出來,自然就必須要給自己修建一座新的宮殿,趙禎自然求之不得,至於花費的錢,這對於趙禎來說,顯然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巨大的銀行運轉,每天都會產生龐大的利益,而在這利益之中的百分之七十,則都會交由朝廷,有了這筆錢,害怕修建一座都城麽?


    趙禎同意了,其他改革派的大臣自然也不會反對,唯有裴裕一臉憤怒的看向徐清,可他卻並沒有多說什麽,在整個朝堂之上,保守派大臣確實占有絕大多數,可在這中樞之中,保守派大臣卻隻有他一個,一個人的聲音再想,也終究不能掩蓋其餘眾人的聲音,他在這裏說話又有什麽用呢?所以見趙禎默許之後,他也隻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悶悶不樂,等到皇帝離開之後,便一甩衣袖離開了。


    “豈弟,營造新都,這可不是小事,你的心裏有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了?“等裴裕走後,範仲淹等人不由問起了徐清的新想法來,剛才裴裕在,他們自然不好問問題,而現在裴裕走了,剩下的便都是自己人,範仲淹便也就不再遮遮掩掩,而是立刻向徐清問道。


    徐清聽到範仲淹的質問,心裏自然是一陣唏噓,營建新都這個想法他本來就有,可沒有打算那麽快就拿出來,畢竟設計一座都城可不是設計一座銀行,而且在徐清的心目中,這座副首都將會在建成的那一天,正式變成大宋朝的新首都,所以其中的搭建必然要符合自己心中一個偉大國家的首都該有的模樣,這必然需要長時間的規劃和設計。


    而現在因為裴裕的關係,徐清本就是一個沉不住氣的人,嘴裏一個哆嗦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提早給說了出來,現在範仲淹問起他來,他也隻能硬起頭皮說道:“範大人,下官心裏已有概略,請大人不用擔心。“


    聽到徐清那麽說,範仲淹便也放心了,像他這樣的政治家,自然清楚一座首都對於一個國家到底有多麽巨大的作用,無論是威嚇外國使臣,還是讓遠方的百姓進入京都之後感到震撼,這些都是一座首都的作用,而更為重要的則是一座好的首都,更可以讓一個王朝長治久安,畢竟京城乃首善之地,此地隻要不出問題,邊疆就算再動亂,國家也還有救,而若是首都出現了問題,那就算一個國家的實力再強,他也會陷入強大的動亂之中,這也是範仲淹會如此重視的原因。


    不過還好,徐清所提出的計劃隻是在開封府的旁邊營造一座新的副首都而已,這就讓範仲淹鬆了一口氣,這也是他沒有阻攔的原因,等再問了幾句徐清對於新都的想法之後,範仲淹等人便也紛紛離開了紫宸殿,迴到了自己的官署之中辦公去了,而徐清則也迴到了三司使中,繼續忙起了自己的事情來。


    等到半個月後,徐清才總算是把新都的大概方略給整理出來,在他的設想中,這座新的都城,將會修建在汴京城的西部,也就是現在銀行所在的位置,那裏是一塊廣闊的平原,中間有汴河穿流其間,被當地人叫做中牟,地域非常遼闊,橫亙大約四五百平方公裏,長滿了野草和叢林,還有少許的農家,大概其中有一百多平方公裏的土地是由百姓在耕種,其餘土地則都是一片荒蕪。


    這樣的一片地正是徐清心目中最適合營建新都的地方,這條汴河大可以讓工人將其拓寬,以此來承接從北方和南方運送過來的物資,而城市則可以先興建北部,再興建南部,中間用橋梁來連接,並且徐清還親自去考察了一邊,發現這一代土質堅硬,不宜開墾,這也是為什麽農家稀少的原因,不過這一點對於徐清來說則是大為欣喜,堅硬的土質就代表建築物在這上麵能夠更加牢固,這是徐清十分看重的,畢竟他在在此搭建的建築,不是那些兩三層的樓房,而是十幾層的高樓,這樣的樓房,就必然需要堅實的土地來作為依托,而中牟這個地方顯然非常的適合。


    選定了地方,徐清立刻讓人去戶部查看這片土地的產權到底有沒有被哪一家買走,這可是將來的首都,相當於是北京的世貿soho,上海的路鴨嘴,這樣一片地要是被人握在了手裏,那可真是不得了,所以徐清必須要查清楚。


    結果在兩天後送到了徐清的手上,這片土地並沒有被任何人持有,這個消息讓徐清立刻下定了決心,中牟便是大宋朝未來的新首都了,隨後他便立刻通知範仲淹,讓他所率領的戶部配合自己的三司使,立刻前往中牟將那上百戶農民的土地全部以當地價格收歸國有,而他自己,則是立刻進了一趟皇宮,拜見了趙禎。


    “愛卿,此來所為何事啊?“此時的趙禎正在批閱著奏折,他的桌子上則放著更為厚重的一摞,作為大宋帝國的皇帝,他每天需要批閱的奏折多達數百,而趙禎又是一個十分負責的人,所以明明隻需要寫個閱字就夠了,可他卻偏偏要讀一讀,看一看,這樣一來,基本每天看奏折多大時間都占據他人生的一半還要多,不得不說,這樣的皇帝,真的是當得有些枯燥了。


    “迴陛下,臣此來,乃是為了營建副都而來。“徐清也不想耽誤他工作,更主要的是不想耽誤自己的工作,便單刀直入道。


    “哦,愛卿遇到困難了。“聽到是營建副都的事情,趙禎了然的笑了笑,最近雖然新建副都的消息並沒有廣泛流傳,可這種大事,總是紙包不住火的,也不知道是誰先傳了出去,現在整個汴京城中,營造副都這個消息,已然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傳聞自然也有很多,趙禎也聽過不少,所以現在見徐清來找自己,就心有靈犀般的笑了笑。


    “陛下聖明,臣確實遇到了一些麻煩。“徐清看了一眼趙禎,然後無奈的說道。


    “哈哈,愛卿直言便是。“看著徐清窘迫的樣子,趙禎覺得很是有趣,這或許是因為徐清一直以來給他的印象讓他對徐清有著一種不同於其他臣子的感覺,趙禎將他理解為尊重,而現在徐清的樣子則讓這種尊重蕩然無存,這對於趙禎來說是一種非凡的體驗。


    “謝陛下,臣自那天說出要營建副都以來,便一直在開封府附近尋找著適合營造副都的地方,而就在前幾日,臣總算是尋找到了一處適合營造副都的地方,此處名為中牟,位於開封庫西二十裏左右,其地質堅硬,麵積有三四萬公頃,足夠建設一座五十萬人口的城市,所以此地,便是臣為陛下所尋找到的副都位置。“徐清先把已經解決的事情慢慢講了出來,以此來讓趙禎看到點新都的希望。


    趙禎一聽到這些,果然如徐清所料,頓時有了傾聽下去的興趣,他看著徐清說道:“哦,愛卿這麽快便找到了地方,中牟,此地朕曾經去過,朕記得,那裏應該是一片無人牧場吧,愛卿可真是好眼力啊。“


    “謝陛下誇讚,臣著實不敢當。“徐清點頭應是,戶部資料上確實寫明了那裏是無主的,不過徐清倒是沒有想到趙禎竟然也知道那片地方,看來這皇帝也不像自己想的那樣呆在深宮之中,兩耳不聞窗外事麽。


    “唉,徐卿又謙虛了啊,大丈夫,該如何就如何,過分的謙虛可就是傲慢了,這可是徐卿自己說過的話,怎麽,現在忘了?“趙禎看著徐清,有條有理的說道,說到最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顯然,對於教訓徐清這件事,他也實在是沒什麽底氣,等笑過之後,趙禎這才說道:”那既然地都找到了,愛卿還有什麽麻煩需要朕來幫你解決。“


    “迴陛下,事情是這樣的,在臣的心中,副都並不是一座簡簡單單的城市而已,而是能夠將我華夏文明傳播至四海八荒的偉大建築才是,他不應該像漢唐的偉大宮殿那樣長眠與地底,而應該如同那青山之上的迎客鬆一般,萬事長青。


    所以,在副都的修建上,如臣所說,將會大規模的采用磚石建構來打造副都的建築,其中主幹道上的建築,還會新建超過十層以上的建築,他們的高度都將超過四十米以上,隻有如此,才能夠讓天下萬民,番邦來使真正感知到我朝之恢弘強大,這些,依靠現在的工部或者是三司使,是根本做不到的,它們都需要更厲害的工匠和人才來完成,所以,臣希望陛下能夠應允,見工程院,招天下工匠入京,考評定驗,賜予官職品級,讓他們來為這座副都,添磚加瓦,望陛下能夠應允。“


    “讓工匠們進入汴京這沒有問題,可給他們官職?徐卿,這有些不妥吧。“聽到徐清要給這些工匠們官職,趙禎幾乎本能性的產生了抗拒,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人,對於那些工匠們做的活,自然而然的便會將他們視作是奇技淫巧,是不入流的手藝,現在徐清竟然要他給這些人授予官位,趙禎自然有些反感,可隨著反感過去後,他便陷入了一片茫然之中。


    而此時,徐清說道:“陛下,臣與您第一次見麵時,便說過,臣之新政,在與商,亦在與工,其中工為重,商為輕,工為主,商為輔,而若要讓工匠發揮出他們的才能和本領,必然是要給他們相應的地位的,無論是錢,還是官員的身份,臣想這都是必須的,或許短期內不用給,可長期呢?


    陛下乃是聖明之主,自當知道給這些工匠們以官位將會受益後代無窮,做與不做乃在陛下一念之間而已,可臣就怕陛下之後人是否有陛下一般的英明決斷,能夠察覺到這項舉措背後的深意,若是察覺不到,那此項政策便永遠也不可能實施了,那臣的改革便也多半會無疾而終,所以陛下,還請早做決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