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謹能說什麽?頻頻點頭。
那鄭仲熊不知他何意,遂不接話。隻聽徐衛吟道:「萬裏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話音剛落,滿殿譁然!這誰寫的!反詩!標準的反詩!大逆不道!好狂妄的口氣!是誰!誰寫的!
「此詩狂妄至極!不知何人所作?」鄭仲熊問道。
「此詩在北方流傳極廣,作者,正是當今金國平章政事,完顏迪古乃。」徐衛道。鄭仲熊又接不上話來,訕訕地退了迴去。
徐衛轉向趙謹,俯首奏道:「陛下,臣千言萬語歸於一句,北地父老盼首以盼,南望王師!今大宋糧餉已備,將士奮勇,不趁此機會收復中原,北擊女真,更待何時?此上天以良機相賜,助陛下成就中興之業,萬不可猶豫!」
他一說完,以徐良秦檜等宰執為代表的大臣紛紛出班附和,力奏應該抓住機會,舉兵北伐!而那些原本傾向於議和的大臣,經徐衛這麽一說,也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趙謹見朝中意見傾斜,不得已,問道:「徐卿,依你之見,也要驅逐金使,立刻宣戰?」
「迴陛下,大可不必!扣留金使,不宣而戰!我以堂堂之師,復先人遺留之基業,名正言順,不需要向誰說明!」徐衛道。
一語驚滿殿!
趙謹變色道:「若如此,能有幾成勝算?」
這個話徐衛可不會去接,隻道:「此非臣所知。」
徐良卻迫不及待地奏道:「陛下,今荊湖、江西、淮西三司,已動員馬步水軍近十八萬,兵精糧足,臣認為,復中原,得淮東,不在話下!而西軍素來剽悍善戰,如今已握河東半壁在手,臣認為,直撲燕雲,並非難事!」
徐衛聽得眉頭一皺,你立軍令狀呢?作十分事,說七分話,你這活還沒幹,先誇海口,不是把自己套進去麽?你把自己繞進去不算,還拉我下水?他剛這麽想,便聽到一個聲音隨後響起:「陛下,既然徐相有如此把握,此番北伐,必能馬到功成!」
徐衛急視之,看清說話那人之後,並不意外,正是秦檜!秦會之也發現徐衛在盯他,將頭一低,不與之對視。
徐六完全不以為意,隻當秦檜在附和他,還慷慨激昂道:「隻要聖上降下親征詔,往鎮江府一行,諸司將士必受鼓舞,豈能不奮勇前進?大宋之中興,在此一舉!」
大臣們又是一番力奏,趙謹見事已至此,幾成定局,遂將心一橫,使勁道:「既如此,就依卿等所奏,即刻傳詔,朕禦駕親征便是!」
話一出口,群臣參拜,高唿萬歲!
徐衛果然不負眾望,一出麵就將北伐之事敲定。盡管決定權並不在他手裏,但他在資政殿上一番話,卻是力排眾議,使得朝中輿論傾斜。就在當天,徐六就授意有司將金使張通古等扣留,消息傳出,杭州振奮!
徐衛一迴到館驛,徐處仁、王庶、折可求、何灌等人先後來見。這些老前輩,老長官,對徐衛都不吝惜溢美之辭,極力稱讚他促成北伐一事。除了這些人以外,許多朝臣也趕來館驛,想和徐衛見上一麵。但紫金虎在這事上卻有分寸,他是外臣,不宜結交朝臣,因此除故舊之外,都予以婉拒。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徐衛看得順眼。一些頑固守舊,刻板僵化的大臣,本來就不滿意朝廷決策,居然要聽取一個武臣的意見。後來,徐衛在資政殿一番言語,又讓這些人覺得徐衛有些張揚,甚至還有輕視文臣的跡象。這讓他們很不痛快,尤其是當日在殿上受到徐衛質問的那幾個。
不過,正在他們發牢騷的時候,殊不知禍事就要來了。對於魏師遜,鄭仲熊等在殿上為難徐衛的大臣,徐良十分不滿!當然,一來是因為他和徐九是堂兄弟,更主要的,是這幾個明目張膽,旗幟鮮明地反對他本人!於是,事後他便開始琢磨,要將魏師遜鄭仲熊等幾個主要人物貶出朝廷,弄到地方上去。
然而此時,秦檜出來勸止,說是眼下大戰在即,不宜處置朝臣,有什麽事等到將來仗打完了再說。而且,你如果現在就將這幾個貶出中樞,難免讓人認為這是在替徐郡王出氣,對相公你和徐郡王的影響都不太好。徐良這才暫時作罷,一門心思放在北伐上來!
第七百四十七章
「徐相,我真不是說笑。距離八月發兵之期已經不遠,我真得趕緊迴去!」徐衛再次申明自己的意見。盡管,因為他的一番言語,臨門一腳地促成了北伐。但他並不為此感到高興,以他武臣的立場來說,大戰在即的情況下,將方麵統帥徵召入朝,這是一種極不妥當的作法。盡管,看起來似乎很有必要。如果換成旁人也就算了,徐良是出身在行伍世家,他不是純粹的文臣,他懂得軍事。
「我知道,我曉得,你稍安勿躁。」徐良端起茶杯,悠閑地拿杯蓋湯著茶末,似乎並沒有把堂弟的不滿當迴事。
徐衛對他這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很不爽,但沒奈何,於公他是宰相,於私又是兄長,紫金虎隻得換了個話題:「朝廷決定怎麽打?」
「淮西軍攻淮東,神武前軍和神武後軍攻中原,西軍進河東,如果遼軍也願意出兵的話,隨他們。」徐良迴答道。
一聽這個策略,徐衛就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疑惑道:「同時?你說這些部隊同時出兵?」
那鄭仲熊不知他何意,遂不接話。隻聽徐衛吟道:「萬裏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話音剛落,滿殿譁然!這誰寫的!反詩!標準的反詩!大逆不道!好狂妄的口氣!是誰!誰寫的!
「此詩狂妄至極!不知何人所作?」鄭仲熊問道。
「此詩在北方流傳極廣,作者,正是當今金國平章政事,完顏迪古乃。」徐衛道。鄭仲熊又接不上話來,訕訕地退了迴去。
徐衛轉向趙謹,俯首奏道:「陛下,臣千言萬語歸於一句,北地父老盼首以盼,南望王師!今大宋糧餉已備,將士奮勇,不趁此機會收復中原,北擊女真,更待何時?此上天以良機相賜,助陛下成就中興之業,萬不可猶豫!」
他一說完,以徐良秦檜等宰執為代表的大臣紛紛出班附和,力奏應該抓住機會,舉兵北伐!而那些原本傾向於議和的大臣,經徐衛這麽一說,也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趙謹見朝中意見傾斜,不得已,問道:「徐卿,依你之見,也要驅逐金使,立刻宣戰?」
「迴陛下,大可不必!扣留金使,不宣而戰!我以堂堂之師,復先人遺留之基業,名正言順,不需要向誰說明!」徐衛道。
一語驚滿殿!
趙謹變色道:「若如此,能有幾成勝算?」
這個話徐衛可不會去接,隻道:「此非臣所知。」
徐良卻迫不及待地奏道:「陛下,今荊湖、江西、淮西三司,已動員馬步水軍近十八萬,兵精糧足,臣認為,復中原,得淮東,不在話下!而西軍素來剽悍善戰,如今已握河東半壁在手,臣認為,直撲燕雲,並非難事!」
徐衛聽得眉頭一皺,你立軍令狀呢?作十分事,說七分話,你這活還沒幹,先誇海口,不是把自己套進去麽?你把自己繞進去不算,還拉我下水?他剛這麽想,便聽到一個聲音隨後響起:「陛下,既然徐相有如此把握,此番北伐,必能馬到功成!」
徐衛急視之,看清說話那人之後,並不意外,正是秦檜!秦會之也發現徐衛在盯他,將頭一低,不與之對視。
徐六完全不以為意,隻當秦檜在附和他,還慷慨激昂道:「隻要聖上降下親征詔,往鎮江府一行,諸司將士必受鼓舞,豈能不奮勇前進?大宋之中興,在此一舉!」
大臣們又是一番力奏,趙謹見事已至此,幾成定局,遂將心一橫,使勁道:「既如此,就依卿等所奏,即刻傳詔,朕禦駕親征便是!」
話一出口,群臣參拜,高唿萬歲!
徐衛果然不負眾望,一出麵就將北伐之事敲定。盡管決定權並不在他手裏,但他在資政殿上一番話,卻是力排眾議,使得朝中輿論傾斜。就在當天,徐六就授意有司將金使張通古等扣留,消息傳出,杭州振奮!
徐衛一迴到館驛,徐處仁、王庶、折可求、何灌等人先後來見。這些老前輩,老長官,對徐衛都不吝惜溢美之辭,極力稱讚他促成北伐一事。除了這些人以外,許多朝臣也趕來館驛,想和徐衛見上一麵。但紫金虎在這事上卻有分寸,他是外臣,不宜結交朝臣,因此除故舊之外,都予以婉拒。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徐衛看得順眼。一些頑固守舊,刻板僵化的大臣,本來就不滿意朝廷決策,居然要聽取一個武臣的意見。後來,徐衛在資政殿一番言語,又讓這些人覺得徐衛有些張揚,甚至還有輕視文臣的跡象。這讓他們很不痛快,尤其是當日在殿上受到徐衛質問的那幾個。
不過,正在他們發牢騷的時候,殊不知禍事就要來了。對於魏師遜,鄭仲熊等在殿上為難徐衛的大臣,徐良十分不滿!當然,一來是因為他和徐九是堂兄弟,更主要的,是這幾個明目張膽,旗幟鮮明地反對他本人!於是,事後他便開始琢磨,要將魏師遜鄭仲熊等幾個主要人物貶出朝廷,弄到地方上去。
然而此時,秦檜出來勸止,說是眼下大戰在即,不宜處置朝臣,有什麽事等到將來仗打完了再說。而且,你如果現在就將這幾個貶出中樞,難免讓人認為這是在替徐郡王出氣,對相公你和徐郡王的影響都不太好。徐良這才暫時作罷,一門心思放在北伐上來!
第七百四十七章
「徐相,我真不是說笑。距離八月發兵之期已經不遠,我真得趕緊迴去!」徐衛再次申明自己的意見。盡管,因為他的一番言語,臨門一腳地促成了北伐。但他並不為此感到高興,以他武臣的立場來說,大戰在即的情況下,將方麵統帥徵召入朝,這是一種極不妥當的作法。盡管,看起來似乎很有必要。如果換成旁人也就算了,徐良是出身在行伍世家,他不是純粹的文臣,他懂得軍事。
「我知道,我曉得,你稍安勿躁。」徐良端起茶杯,悠閑地拿杯蓋湯著茶末,似乎並沒有把堂弟的不滿當迴事。
徐衛對他這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很不爽,但沒奈何,於公他是宰相,於私又是兄長,紫金虎隻得換了個話題:「朝廷決定怎麽打?」
「淮西軍攻淮東,神武前軍和神武後軍攻中原,西軍進河東,如果遼軍也願意出兵的話,隨他們。」徐良迴答道。
一聽這個策略,徐衛就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疑惑道:「同時?你說這些部隊同時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