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斡裏剌和蕭查剌阿不兩人,帶走了五萬人馬,這一點徐衛很快就知道了。遼軍東進時,有十一萬騎,打河西,討女真,伐西夏,都有損失,就算就地補充,這二蕭迴國,至少也帶走了大部分。留下來的耶律燕山和耶律鐵哥兩人,絕對無力再發動對金國的戰事,至多也就是穩定既得地盤而已,而且這還得在蕭合達的協助之下才行,甚至於,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西軍的幫忙。這一點,徐衛也非常清楚。
宋遼後頭怎麽走,就得看那位蕭太後怎麽想,這應該不是近期能夠得到答案的。也正巧,他剛好打算給川陝以休養恢復之機,所以他有的是時間來等蕭太後的意見。同時,徐衛也深明一點,那就是寶不能押在別人身上,就算沒有契丹人,該作的事情還是要作。
正是基於這種想法,徐衛在召開一連串的重要會議以後,就踏上了視察陝西的征程。當官,尤其是作地方官,隻在辦公堂裏坐著批閱公文肯定不行,必須得要深入民間,訪察民生才行。又尤其是陝西正處於重建之中,問題很多。官員是不是負責,有沒有瀆職?農業生產恢復得怎樣,有哪些成績,哪些不足?戶口恢復到什麽程度?
這種種,不是光聽下麵的官員報告就能夠知道實情的,你必須親眼去看。既然決定與民休養,那就得拿出個搞內政的樣子來。
不過,徐衛暫時不知道的是,當他決定暫時休兵,恢復經濟的時候,南方卻在為北伐之事吵得不可開交。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相相爭
遼帝耶律大石去世的消息並沒有在杭州行在引起多大的震動。這裏頭是有深層次的原因。首先,在大宋君臣們的心目中,遼國已經是一個久遠的記憶。他們記憶中的這個北朝遼國已經在二十年前被女真人攻滅了。
現在,雖然耶律大石重建的遼國又和大宋結成兄弟同盟,但那是徐衛一力促成的,他們印象並不深。就算是滅夏這件事,大宋君臣們也選擇性地把功勞都記在徐衛身上,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其實契丹人也出了大力,尤其是後一次伐夏。
所以,大石死訊傳來,杭州行在的君臣們隻是按照禮節,對使節表示了哀悼。如果不是徐良一再提醒堅持,趙謹可能連應該派出宋使前往遼國致哀弔唁這件事情都忘了。
但中央的幾個宰執大臣卻深知此事幹係重大,又尤其是徐良。聯遼攻金,作為他的施政綱領之一,因大石之死,而產生了變數。徐衛的上奏說得很清楚,大石一死,他的繼任者年紀太小,由其妻,太後蕭塔不煙攝政,會不會完全遵照大石的路線走下去,是個未知數。而且,從蕭太後一掌權就調蕭斡裏剌等引軍歸國來看,這事夠嗆。
綜上所述,徐良怎麽會不著急?
今天的中書省政事堂氣氛有些怪異,各曹佐官全都小心翼翼,連走路都輕手輕腳不敢造次。大家心裏都明白,最近首相次相搞得不太愉快,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趙鼎徐良,按說資歷上不是一個檔次的,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前輩。但自徐良入朝以來,兩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意見高度一致。比如都主張對金強硬,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而且在太上皇復辟期間,兩人也是立場一樣,有同舟共濟之誼。
但是這一次,兩人產生了分歧。趙鼎要趁滅夏之後,金國士氣大挫出兵北伐。而且拿出了具體的方案。針對金軍在中原和江淮地區兵力的變化,調荊湖和江西兩個宣撫司的部隊,以都城東京為目標進軍,與此同時,淮西安撫司部隊攻淮東以為牽製。其目的,在於收復黃河以南的國土,驅趕金軍到黃河以北。
他這個意見,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贊同,其中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參知政事李若水,一個是參知政事朱倬。參知政事是副宰相,中書省有幾個?三個!三個裏麵,有兩個支持支持首相,就算朝臣支持的不多,這分量也輕不了。所以徐良很頭疼。
徐良為什麽頭疼?他不也是堅定的主戰派麽?沒錯,徐六是主戰派,但他不是趙鼎這種激進的主戰派,他認為趙鼎操之過急,距離上次折彥質北伐失敗才多久?這又要開打?這不是請客吃飯,咱不說「後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方才用之」,至少得慎重吧?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點不能拿下台麵來說的。趙謹登基,趙鼎徐良都因為有擁立之功而得到封賞,並列宰相。趙鼎勝在資歷老,名聲好;徐良勝在功勞大,支持者眾多,兩個人是難分伯仲。
這次是否出兵北伐,是皇帝趙謹登基以後第一個大政方針。所以首相次相都在這個事情上較勁,要爭取這第一次大政實施的主動權。
為此,兩人在皇帝麵前起了爭執,偏偏趙謹是個少主,他自己沒主意,所以兩人越吵趙兇,把不少朝臣也牽扯進來。
在徐良的辦公堂裏,這位次相正發著牢騷。參知政事秦檜就坐在他麵前,安靜地聽著。徐良一通狂噴,說主張立即北伐的人是貪功冒進,空談誤國,隻圖一時痛快,完全沒有想到後果雲雲。
等說夠了,他才坐下來,仍舊顯得忿忿不平。見秦檜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突然想到,秦會之雖然坐在自己的辦公堂裏,可他這麽些天好像從來沒有就此事發表過任何意見。想到這裏,遂問道:「秦參政,此事你有何意見?」
秦檜一抬頭,話不多:「我自然是贊成徐相的意見,戰端豈可輕啟?縱使要打,也得知道部隊是否齊備,糧草是否就緒。」
宋遼後頭怎麽走,就得看那位蕭太後怎麽想,這應該不是近期能夠得到答案的。也正巧,他剛好打算給川陝以休養恢復之機,所以他有的是時間來等蕭太後的意見。同時,徐衛也深明一點,那就是寶不能押在別人身上,就算沒有契丹人,該作的事情還是要作。
正是基於這種想法,徐衛在召開一連串的重要會議以後,就踏上了視察陝西的征程。當官,尤其是作地方官,隻在辦公堂裏坐著批閱公文肯定不行,必須得要深入民間,訪察民生才行。又尤其是陝西正處於重建之中,問題很多。官員是不是負責,有沒有瀆職?農業生產恢復得怎樣,有哪些成績,哪些不足?戶口恢復到什麽程度?
這種種,不是光聽下麵的官員報告就能夠知道實情的,你必須親眼去看。既然決定與民休養,那就得拿出個搞內政的樣子來。
不過,徐衛暫時不知道的是,當他決定暫時休兵,恢復經濟的時候,南方卻在為北伐之事吵得不可開交。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相相爭
遼帝耶律大石去世的消息並沒有在杭州行在引起多大的震動。這裏頭是有深層次的原因。首先,在大宋君臣們的心目中,遼國已經是一個久遠的記憶。他們記憶中的這個北朝遼國已經在二十年前被女真人攻滅了。
現在,雖然耶律大石重建的遼國又和大宋結成兄弟同盟,但那是徐衛一力促成的,他們印象並不深。就算是滅夏這件事,大宋君臣們也選擇性地把功勞都記在徐衛身上,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其實契丹人也出了大力,尤其是後一次伐夏。
所以,大石死訊傳來,杭州行在的君臣們隻是按照禮節,對使節表示了哀悼。如果不是徐良一再提醒堅持,趙謹可能連應該派出宋使前往遼國致哀弔唁這件事情都忘了。
但中央的幾個宰執大臣卻深知此事幹係重大,又尤其是徐良。聯遼攻金,作為他的施政綱領之一,因大石之死,而產生了變數。徐衛的上奏說得很清楚,大石一死,他的繼任者年紀太小,由其妻,太後蕭塔不煙攝政,會不會完全遵照大石的路線走下去,是個未知數。而且,從蕭太後一掌權就調蕭斡裏剌等引軍歸國來看,這事夠嗆。
綜上所述,徐良怎麽會不著急?
今天的中書省政事堂氣氛有些怪異,各曹佐官全都小心翼翼,連走路都輕手輕腳不敢造次。大家心裏都明白,最近首相次相搞得不太愉快,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趙鼎徐良,按說資歷上不是一個檔次的,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前輩。但自徐良入朝以來,兩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意見高度一致。比如都主張對金強硬,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而且在太上皇復辟期間,兩人也是立場一樣,有同舟共濟之誼。
但是這一次,兩人產生了分歧。趙鼎要趁滅夏之後,金國士氣大挫出兵北伐。而且拿出了具體的方案。針對金軍在中原和江淮地區兵力的變化,調荊湖和江西兩個宣撫司的部隊,以都城東京為目標進軍,與此同時,淮西安撫司部隊攻淮東以為牽製。其目的,在於收復黃河以南的國土,驅趕金軍到黃河以北。
他這個意見,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贊同,其中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參知政事李若水,一個是參知政事朱倬。參知政事是副宰相,中書省有幾個?三個!三個裏麵,有兩個支持支持首相,就算朝臣支持的不多,這分量也輕不了。所以徐良很頭疼。
徐良為什麽頭疼?他不也是堅定的主戰派麽?沒錯,徐六是主戰派,但他不是趙鼎這種激進的主戰派,他認為趙鼎操之過急,距離上次折彥質北伐失敗才多久?這又要開打?這不是請客吃飯,咱不說「後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方才用之」,至少得慎重吧?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點不能拿下台麵來說的。趙謹登基,趙鼎徐良都因為有擁立之功而得到封賞,並列宰相。趙鼎勝在資歷老,名聲好;徐良勝在功勞大,支持者眾多,兩個人是難分伯仲。
這次是否出兵北伐,是皇帝趙謹登基以後第一個大政方針。所以首相次相都在這個事情上較勁,要爭取這第一次大政實施的主動權。
為此,兩人在皇帝麵前起了爭執,偏偏趙謹是個少主,他自己沒主意,所以兩人越吵趙兇,把不少朝臣也牽扯進來。
在徐良的辦公堂裏,這位次相正發著牢騷。參知政事秦檜就坐在他麵前,安靜地聽著。徐良一通狂噴,說主張立即北伐的人是貪功冒進,空談誤國,隻圖一時痛快,完全沒有想到後果雲雲。
等說夠了,他才坐下來,仍舊顯得忿忿不平。見秦檜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突然想到,秦會之雖然坐在自己的辦公堂裏,可他這麽些天好像從來沒有就此事發表過任何意見。想到這裏,遂問道:「秦參政,此事你有何意見?」
秦檜一抬頭,話不多:「我自然是贊成徐相的意見,戰端豈可輕啟?縱使要打,也得知道部隊是否齊備,糧草是否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