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隨即建議皇帝,大赦天下,升賞群臣,趙謹無不聽從。正月,改年號興熙,昭告天下。這位新君屁股還沒有坐熱,就麵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對於女真人的求和,怎麽迴應?一個十八歲,從來沒有想過會當皇帝的少年,自然是毫無主張的,隻能問計於大臣。
徐良適時提出,宋遼是盟國,對金開戰,也是聯合出兵。要議和,可以,女真人必須得和宋遼雙方同時談判,隻有宋遼兩國都同意,和談才可以進行。皇帝對此毫無異議,批準執行。金國使臣一聽這話,知道壞了,麻溜地離開杭州北上,迴國報信去了。
大宋興熙元年,大宋的軍民們都還沉浸在對先帝逝世的震驚之中。朝廷正式向天下昭告,稱肅宗趙諶因「入冬以後,數冒大寒,遂至彌留」。消息到川陝,已經是興熙元年的正月了,徐衛同時收到兩個消息。一就是皇帝駕崩的噩耗,一就是他被新帝改封「東莞郡王」,川陝宣撫處置副使,權河東宣撫使。
乍一聽,徐衛還以為這位新皇帝也是個穿越眾,居然連「東莞」都封出來了。但這裏頭,其實有內涵。在宋代,封爵前綴的地名,一般由受封者活動或者立功的區域來定。比如當年童貫被封為「廣陽郡王」,就是因為他「收復」了燕雲的部分地區。而在古代,燕京那一帶曾經設立過「廣陽郡」,所以封「廣陽郡王」以彰顯其功。徐衛之前的「天水郡王」也是同樣的原因,秦州在古代曾經設置過「天水郡」。
而這次改封「東莞郡王」,跟穿越無關。山東莒縣,在晉代曾經設立過「東莞郡」,而「東莞郡」又是徐氏的郡望,所以,改封他為「東莞郡王」,乃是根據其郡望,以彰顯榮寵。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水」是趙家的郡望,朝中有大臣認為「天水郡王」不合適。
總之,天水郡王也好,東莞郡王也罷,隻是換個名頭而已,其他一切照舊。徐衛仍舊以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的身份,總領川陝軍政。至於暫時代理「河東宣撫使」,從河東半壁收復以後,徐衛就一直管著,現在不過是由朝廷正式下文,以求名正言順而已。對於趙諶英年早逝,徐衛還是覺得挺可惜的,小夥血氣方剛,力求上進,一心想當個中興之主,驅逐北夷,再造山河,哪知天不假年,這麽年輕就去了。不過話又說迴來,他應該感到慶幸,如果說,趙諶不是這麽早死,再活上個三五年的,他日子就不好過了。甚至說,趙諶哪怕多活個三五月,對他的影響都將極其重大。
因為就在趙諶去世之前的數日,他還跟內侍沈擇在討論徐衛的問題。一個連女真人都忌憚得不行的人,又怎麽能使杭州安心?
過完新年之後,徐衛就開始籌備著給契丹人助拳了。蕭斡裏剌幾次派人來溝通,表明遼軍報復的欲望很強烈,已經不容許西夏再存於世。徐衛遂給涇原帥王稟發下命令,此次討伐黨項,由涇原帥司出兵協助遼軍,進兵路線是由邊境上的威州出境,過瀚海,直接打擊西夏王廷的中樞所在。
宋遼聯軍的總體策略,是遼軍從河西出兵,蕭合達自夏州出兵,再加上西軍涇原帥司,三路並進,企圖一舉亡夏。
而黨項人自然也知道他們自己大禍即將臨頭,一方麵不厭其煩地向金廷求援,另一方麵動員舉國之兵加強防備。晉王察哥率領西夏精銳主要防備契丹,而被封為「西平公」的任得敬由主要應付蕭合達和西軍。
一場決定西夏是否留在地圖上的戰爭,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正月末,興元府,川陝宣撫處置司。
春天是個萬物復甦的好時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東莞郡王的臉上也洋溢著春天般的溫情。那匹耶律大石送的汗血馬到衙門前時,徐衛勒住韁繩,跳下馬,還拉著韁繩輕輕撫摸了一陣馬脖子,這才交到士兵手裏,昂然往衙門而去。
剛踏一步台階,忽聽幾聲悅耳的鳥號,抬頭看時,隻見一顆從衙門圍城裏伸出來的大樹上,有一窩喜鵲搭了巢。在民俗中,喜鵲叫象徵著吉祥,徐衛雖然不迷信,但聽在耳裏倒也覺得舒服。看來,今年一開始,就有了個好兆頭。
到了正堂上,幕僚們已經等著他主持會議了。徐九脫下身上的披風,扔給小吏,徑直往主位上一坐,也不拿案桌上佐吏替他準備的文書,直接道:「涇原要出兵了,一應調度命令,盡快辦好,這是首要之務。另外,快開春了,檢查各司營田的情況也該著手準備。德遠。」
「下官在。」張浚聞聲起立道。
「你看今年誰去?」徐九問道。到開春時節,宣撫處置司都會準備派出「勸農使」,到各地檢查春耕,尤其是檢查陝西幾個帥司的營田任務,以及重建事宜,是件大事。
張浚想了想:「要不派韓向走一趟?」
徐衛一抬下巴,向著一名官員道:「雪奄,你辛苦一趟?」
「下官責無旁貸。」那官員起身道。
徐衛點點頭,忽道:「我先來衙門時,怎麽見西門那邊路爛得不成樣子?過年之前就那樣,還不弄?讓興元府趕緊處理了,怎麽,年還沒過完呢?」
眾官皆笑,徐衛喝口茶,繼續道:「我要說的說完了,諸位同僚可有事?」當下,各幕僚將自己負責的事要議的提了出來,能馬上拍板的,當堂決定,不能的,也記下來。
「大王,今有成都府、綿州、漢州、梓州四地官員上書……」張浚說到這裏,從身邊取了文書,起身送到徐衛案桌上。
徐良適時提出,宋遼是盟國,對金開戰,也是聯合出兵。要議和,可以,女真人必須得和宋遼雙方同時談判,隻有宋遼兩國都同意,和談才可以進行。皇帝對此毫無異議,批準執行。金國使臣一聽這話,知道壞了,麻溜地離開杭州北上,迴國報信去了。
大宋興熙元年,大宋的軍民們都還沉浸在對先帝逝世的震驚之中。朝廷正式向天下昭告,稱肅宗趙諶因「入冬以後,數冒大寒,遂至彌留」。消息到川陝,已經是興熙元年的正月了,徐衛同時收到兩個消息。一就是皇帝駕崩的噩耗,一就是他被新帝改封「東莞郡王」,川陝宣撫處置副使,權河東宣撫使。
乍一聽,徐衛還以為這位新皇帝也是個穿越眾,居然連「東莞」都封出來了。但這裏頭,其實有內涵。在宋代,封爵前綴的地名,一般由受封者活動或者立功的區域來定。比如當年童貫被封為「廣陽郡王」,就是因為他「收復」了燕雲的部分地區。而在古代,燕京那一帶曾經設立過「廣陽郡」,所以封「廣陽郡王」以彰顯其功。徐衛之前的「天水郡王」也是同樣的原因,秦州在古代曾經設置過「天水郡」。
而這次改封「東莞郡王」,跟穿越無關。山東莒縣,在晉代曾經設立過「東莞郡」,而「東莞郡」又是徐氏的郡望,所以,改封他為「東莞郡王」,乃是根據其郡望,以彰顯榮寵。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水」是趙家的郡望,朝中有大臣認為「天水郡王」不合適。
總之,天水郡王也好,東莞郡王也罷,隻是換個名頭而已,其他一切照舊。徐衛仍舊以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的身份,總領川陝軍政。至於暫時代理「河東宣撫使」,從河東半壁收復以後,徐衛就一直管著,現在不過是由朝廷正式下文,以求名正言順而已。對於趙諶英年早逝,徐衛還是覺得挺可惜的,小夥血氣方剛,力求上進,一心想當個中興之主,驅逐北夷,再造山河,哪知天不假年,這麽年輕就去了。不過話又說迴來,他應該感到慶幸,如果說,趙諶不是這麽早死,再活上個三五年的,他日子就不好過了。甚至說,趙諶哪怕多活個三五月,對他的影響都將極其重大。
因為就在趙諶去世之前的數日,他還跟內侍沈擇在討論徐衛的問題。一個連女真人都忌憚得不行的人,又怎麽能使杭州安心?
過完新年之後,徐衛就開始籌備著給契丹人助拳了。蕭斡裏剌幾次派人來溝通,表明遼軍報復的欲望很強烈,已經不容許西夏再存於世。徐衛遂給涇原帥王稟發下命令,此次討伐黨項,由涇原帥司出兵協助遼軍,進兵路線是由邊境上的威州出境,過瀚海,直接打擊西夏王廷的中樞所在。
宋遼聯軍的總體策略,是遼軍從河西出兵,蕭合達自夏州出兵,再加上西軍涇原帥司,三路並進,企圖一舉亡夏。
而黨項人自然也知道他們自己大禍即將臨頭,一方麵不厭其煩地向金廷求援,另一方麵動員舉國之兵加強防備。晉王察哥率領西夏精銳主要防備契丹,而被封為「西平公」的任得敬由主要應付蕭合達和西軍。
一場決定西夏是否留在地圖上的戰爭,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正月末,興元府,川陝宣撫處置司。
春天是個萬物復甦的好時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東莞郡王的臉上也洋溢著春天般的溫情。那匹耶律大石送的汗血馬到衙門前時,徐衛勒住韁繩,跳下馬,還拉著韁繩輕輕撫摸了一陣馬脖子,這才交到士兵手裏,昂然往衙門而去。
剛踏一步台階,忽聽幾聲悅耳的鳥號,抬頭看時,隻見一顆從衙門圍城裏伸出來的大樹上,有一窩喜鵲搭了巢。在民俗中,喜鵲叫象徵著吉祥,徐衛雖然不迷信,但聽在耳裏倒也覺得舒服。看來,今年一開始,就有了個好兆頭。
到了正堂上,幕僚們已經等著他主持會議了。徐九脫下身上的披風,扔給小吏,徑直往主位上一坐,也不拿案桌上佐吏替他準備的文書,直接道:「涇原要出兵了,一應調度命令,盡快辦好,這是首要之務。另外,快開春了,檢查各司營田的情況也該著手準備。德遠。」
「下官在。」張浚聞聲起立道。
「你看今年誰去?」徐九問道。到開春時節,宣撫處置司都會準備派出「勸農使」,到各地檢查春耕,尤其是檢查陝西幾個帥司的營田任務,以及重建事宜,是件大事。
張浚想了想:「要不派韓向走一趟?」
徐衛一抬下巴,向著一名官員道:「雪奄,你辛苦一趟?」
「下官責無旁貸。」那官員起身道。
徐衛點點頭,忽道:「我先來衙門時,怎麽見西門那邊路爛得不成樣子?過年之前就那樣,還不弄?讓興元府趕緊處理了,怎麽,年還沒過完呢?」
眾官皆笑,徐衛喝口茶,繼續道:「我要說的說完了,諸位同僚可有事?」當下,各幕僚將自己負責的事要議的提了出來,能馬上拍板的,當堂決定,不能的,也記下來。
「大王,今有成都府、綿州、漢州、梓州四地官員上書……」張浚說到這裏,從身邊取了文書,起身送到徐衛案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