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視察藏區


    盡管趙諶過宮,以和太上皇大吵一架告終,但三十七位中央官員辭職一職,還是經朱勝非百般斡旋得到解決。所有求去的官員都非常低調地迴到了自己的崗位,畢竟他們隻是想鬧一鬧,沒誰真願意迴家抱孩子去。


    此事之後,朱勝非非常鄭重地向皇帝建議,收迴成命。限製官員子弟蔭補作官還可以,但大規模削減冗員,和大幅度降低官員待遇,這是徐紹都不敢幹的事情。趙諶也十分鄭重地告訴他的宰相,欲建非常之功,必用非常之手段!


    很快,為了報復那些依附太上皇的主和派大臣,趙諶堵氣一般下了一道詔命。抗金事業進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在這十七年裏,無數仁人誌士,忠臣良將為了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國家不能忘了他們,朝廷不能辜負他們。為了振奮抗金士氣,他決定,大力追封抗金功臣,錄用這些人的後代。


    他命有司在杭州行在建忠烈祠,以在西軍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元老級帥臣,種師道入祭第一位。此外,如徐紹、徐彰、種師中等人皆在入祭之列。他甚至打算追封種師道王爵。群臣激烈反對,因為這個忠烈祠裏祭祀的功臣,武臣占到大多數,連排第一的也是。


    趙諶最終在巨大的壓力下,放棄追封種師道王爵,又將入祀順序作了改變,並加入一些文臣。但即便如此,也沒能平息議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反對皇帝的大臣,非但有跟太上皇關係密切的主和派,連追隨朱勝非的部分主戰派大臣也認為不可,團結在許翰和徐良周圍的積極抗戰派則選擇了沉默。挫敗使得趙諶愈加惱怒,他隨時暗藏兵刃在身,以防有人加害。


    此時,他覺得朱勝非雖然是個忠於自己的大臣,但能力太差,彈壓不住朝中局勢。趙諶想要一個徐紹那樣強有力的宰相,本欲召迴秦檜,又怕重演臣強君弱的局麵。許翰個性也鮮明,但他是言官出身,實際執政能力不行。想來想去,他想到一個人,前次相趙鼎。


    趙鼎當年因為金軍打到江北,在隨太上皇撤往福建的途中被貶,受到耿南仲一夥殘酷迫害。前兩年境況才好一些,現在正主政地方。趙諶下詔,召趙鼎至杭州行朝,先委給一個虛銜,接著連續四次親自召見,詢問富國強兵之法。


    趙鼎也是一個能力很強,個性張揚的官員,在官家麵前慷慨陳詞。他對目前的抗金局勢感到樂觀,認為西有徐衛提二十萬虎狼,南有折、何、趙三宣撫手握雄兵,而金人連敗三陣,士氣大挫,隻要朝廷能積夠糧餉,精練士卒,很快就可以北伐中原!


    他甚至提出了詳細的戰略,一旦開戰,命徐衛率西軍出虎牢關,直撲鄭州;何灌率神武後軍出襄陽撲往穎昌;折彥質提神武前軍入兩淮之地,威脅山東;最後,合師奪東京,逐北夷過黃河!大宋由此拉開戰略反攻的序幕!


    不難想像,趙鼎這番催人奮進的陳述,使得年輕的天子熱血沸騰!趙諶當著趙鼎的麵,情不自禁的猛捶禦案,大唿過河!


    第二日,趙諶就下詔,復趙鼎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得其人二度出山為相。


    就在朝廷風雲變幻,詭異莫測之際,徐衛在陝西卻幹得熱火朝天。陝西轉運使劉贛到致仕之年,上表求去,朝廷應允。徐衛認為劉子羽乃贛之子,善理財,遂和王庶商議,以「便宜黜陟」之權任命劉子羽「權陝西轉運使」,主管陝西經濟財政。


    王庶於年初調錢三百萬緡為先期資金,支援陝西重建。徐衛又自掏腰包,出資七十萬貫,造農具買牲口,交付首批迴鄉流民,重建家園。流落異鄉的陝西百姓聞訊,紛紛收拾行裝準備還鄉。陝西軍民披荊斬棘,在遭受戰爭破壞的故鄉掀起了重建的熱潮。


    川陝之人,無不以為自此便可以安居樂業,不再受戰火侵淩,好日子總算有盼頭了。徐衛也確實是這樣想的,徐處仁臨走時囑咐他的話,他一直記在心裏。連年征戰,川陝又沒有中央財政的支持,兩地百姓為了戰爭的勝利確實付出重大的犧牲。現在,是該讓川陝父老休養生息了。


    有鑑於此,他發下命令,命各路帥司自即日起,停止招募壯士擴充行伍。原來處於戰備狀態的各地鄉兵勇壯全部還鄉生產。這等於是解除了陝西的「戒嚴令」,消息一傳出,人民紛紛稱訟王徐二宣撫的恩德。


    與西夏的邊境貿易也開展得如火如荼,二月,夏主李仁孝生日,雖然宋夏兩國還沒有正式恢復來往,但徐衛仍舊派出使者,攜厚禮前往祝賀。西夏倒也沒有小氣,隨後遣使南來,送給陝西良馬二百匹。至此,宋夏邊境上再無紛爭衝突,兩國商人雲集邊界,隻談買賣,不說兵戈。


    以胡茂昌為代表的,有官方背景的商人,得到許多便利。他們輸出的瓷器、紡織品、茶葉等貨物,往往取得數倍乃到十數倍的暴利。商人們一筆買賣,往往淨利數萬至十數萬貫。不過,官府的稅收卻不符合比例,徐衛自然知道這裏麵的貓膩。下令各榷場設置專門官員加強控製,稽查貨物,徵收商稅。又命各緣邊帥司,派士卒嚴查走私,一遇查獲,款貨全部沒官,以涉案數額,處以脊杖刺配之刑。


    在此前的多年裏,徐衛一直忽視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跟吐蕃之間的「茶馬互市」。


    在陝西境內,生活著數十萬吐蕃人,他們被統稱為「諸羌」,其實就是後世的藏人。早在大宋開國之時,原吐蕃帝國的一個部落首領的後裔「唃廝囉」就在臨近漢族地區的邈川(今樂都),青唐(今西寧)為中心的青海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權。唃廝囉多次向大宋皇帝朝貢,並乞求官職。仁宗皇帝封他為「寧遠大將軍」,後又加封「檢校太保,河西節度使」,唃廝囉的後裔,世世代代忠於大宋,即便在他們的政權解體,全部改為大宋州縣,併入熙河路以後,這些人仍舊世襲軍職,並成為熙河軍的中堅,在歷次對抗西夏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成就了熙河軍能戰的威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