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徐處仁以太傅致仕,川陝宣撫處置使一直空缺。當時,因恰逢南北和議,所以沒顧得上這一樁。如今,朝廷應該作出安排。」黃潛善道。
朱勝非立即跟進:「不錯,川陝兩地乃國家強兵所在,長官不可空缺。如今雖有王庶暫攝政務,終非長久之計。」
趙諶聞言問道:「宰執大臣議過沒有,誰來接任比較合適?」
黃潛善想了想,答道:「川陝重鎮,必托相宜之人。臣等以為,還是當以二府大臣出任較為妥當。此前李綱、徐紹、徐處仁三位,都作過東西二府的長官,不如此,不足以震懾地方。」
「那現如今二府之中,有合適的人選麽?」趙諶問道。
朱勝非此時接過話頭:「臣等議定,有兩人較為合適。一是原川陝宣撫判官徐良,二是西京留守兼判河南府秦檜。徐良在地方上歷練多年,此前在川陝也協助長官多年,有豐富的經驗,如果用他,川陝必能安定。至於秦檜,他此前任參知政事,若宣撫川陝,也是名正言順,伏請陛下裁奪。」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朱勝非推薦的這兩個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這兩個都是徐紹親近之人。徐良是徐紹的兒子,秦檜曾經是徐紹的得力助手,甚至師事徐紹。其次,這兩個人的能力和資歷,都足以進入中樞。
趙諶想了好大一陣,似乎決斷不了,反問道:「以朱卿個人意見,這兩人誰更合適一些?」
「臣認為,秦檜或許更合適。首先,他曾經身在宰執之列,資歷能力不容置疑。其次,他是言官出身,性格忠直,必不負天子所託。再者,他出判河南府,相信對西部的情況也有一定的了解。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秦檜曾經協助徐郡王理政,從這一點說,他一定能和徐衛精誠合作,文武默契。」
朱勝非這些理由,哪一條都無可辯駁,顯然是精心準備過的。
趙諶拿審視的目光看著朱勝非,沉聲道:「昔日秦檜自請出判,乃不得已。如今南北休戰,朝中有大臣建議將他召迴,認為其人協助徐紹理政頗有建樹,若迴中樞必能繼續推行徐紹之新政。如此說來,是將他放在川陝好,還是召迴中樞恰當?」
一聽皇帝這話,朱勝非心裏就打起了小鼓。沒錯,秦檜確實是徐紹的得力助手,對徐紹那一套也非常熟悉。現在李若水已經去河南府視察,如果迴來一報,說秦檜皇陵修得好,地方也治理得好,官家一高興,召他還朝,那麽此人將來極有可能坐上次相的位置。他和許翰都參與了擁立新君,誌趣相投,一旦迴朝聯合……
朱勝非禁不住想起了前些時期,徐紹一人獨攬朝政,他這個首相整日地無所事是,幾乎被架空。
徐六徐九前些時候商談,認為朱勝非把黃潛善提迴中央,是為了擋徐六的道。其實,朱勝非此舉,主要是為了擋秦檜迴朝的道,其次才是徐六。因為相比起來,秦檜在那幫積極抗戰派大臣裏的影響力,顯然不是徐六可比,盡管他是徐紹的兒子。
「臣認為,還是放在川陝為宜。」朱勝非奏道。
黃潛善卻道:「請陛下聖裁。」
趙諜一時無言,良久道:「此事容朕思量,川陝要地,若所託非人,必然有誤。」
他既然這麽說,朱勝非黃潛善也不好再多嘴,遂告退而去。沈擇看著他兩人出去,而後對趙諶道:「官家,正副兩相同來,可見政事堂對此事重視程度。」
趙諶隨口道:「川陝要地,長官人選自然重要。你剛才聽清楚朱勝非是怎麽說的麽?」
「小奴聽著呢。」沈擇道。
「他舉薦秦檜宣撫川陝,那些理由可充分?」趙諶又問。
沈擇觀天子神色,緩聲道:「表麵上看,還是很有道理。」
趙諶忽地一笑:「朱相這是不想秦檜迴朝,看來,昔日徐紹主政時,他閑怕了。」不想趙諶竟看得透徹。
沈擇見他如此說,眼珠子一轉,低聲道:「確實,據說秦檜曾唿徐紹為師,徐郡王推行新政時,秦檜便是他得力副手。若檜迴朝,必重現昔日局麵。」
這話正說中趙諶心事。誠然,對於徐紹的才幹和功勞,趙諶是充分肯定和褒獎的。但同時,他也不希望那樣的局麵再現。要知道,徐紹執政時,正值危難之時,軍國大事悉決於他,有時候皇帝都不一定能插得上手。這樣臣強君弱的局麵,一時權宜還可以,如果長久了,哪個皇帝受得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徐紹去世的正是時候,再久一些,如果掌權到宋金議和,兩國休兵以後,恐怕又是另一個結局了。
秦檜被普遍視為徐紹的繼任者,若他迴朝,趙諶能不擔心重現徐紹主政時的局麵麽?至於徐良,倒是無所謂,他遠不到他父親的火候。
「如今朝中已有朱勝非黃潛善理政,秦檜就不必迴來了。」趙諶說道。
「那真讓他宣撫川陝?」沈擇追問道。一個內侍,可以在皇帝麵前毫無顧忌地談論國政,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趙諶搖了搖頭:「川陝不是誰都能坐鎮的,再者,如今南北休兵,川陝正是恢復重建之時,也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官。」
「那繼續讓他判河南府?」沈擇打破沙鍋。
趙諶又搖頭:「等李若水迴來以後再說吧,秦檜還是有功勞的,河南府情況不太好,尋機會給他換個地方。」
朱勝非立即跟進:「不錯,川陝兩地乃國家強兵所在,長官不可空缺。如今雖有王庶暫攝政務,終非長久之計。」
趙諶聞言問道:「宰執大臣議過沒有,誰來接任比較合適?」
黃潛善想了想,答道:「川陝重鎮,必托相宜之人。臣等以為,還是當以二府大臣出任較為妥當。此前李綱、徐紹、徐處仁三位,都作過東西二府的長官,不如此,不足以震懾地方。」
「那現如今二府之中,有合適的人選麽?」趙諶問道。
朱勝非此時接過話頭:「臣等議定,有兩人較為合適。一是原川陝宣撫判官徐良,二是西京留守兼判河南府秦檜。徐良在地方上歷練多年,此前在川陝也協助長官多年,有豐富的經驗,如果用他,川陝必能安定。至於秦檜,他此前任參知政事,若宣撫川陝,也是名正言順,伏請陛下裁奪。」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朱勝非推薦的這兩個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這兩個都是徐紹親近之人。徐良是徐紹的兒子,秦檜曾經是徐紹的得力助手,甚至師事徐紹。其次,這兩個人的能力和資歷,都足以進入中樞。
趙諶想了好大一陣,似乎決斷不了,反問道:「以朱卿個人意見,這兩人誰更合適一些?」
「臣認為,秦檜或許更合適。首先,他曾經身在宰執之列,資歷能力不容置疑。其次,他是言官出身,性格忠直,必不負天子所託。再者,他出判河南府,相信對西部的情況也有一定的了解。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秦檜曾經協助徐郡王理政,從這一點說,他一定能和徐衛精誠合作,文武默契。」
朱勝非這些理由,哪一條都無可辯駁,顯然是精心準備過的。
趙諶拿審視的目光看著朱勝非,沉聲道:「昔日秦檜自請出判,乃不得已。如今南北休戰,朝中有大臣建議將他召迴,認為其人協助徐紹理政頗有建樹,若迴中樞必能繼續推行徐紹之新政。如此說來,是將他放在川陝好,還是召迴中樞恰當?」
一聽皇帝這話,朱勝非心裏就打起了小鼓。沒錯,秦檜確實是徐紹的得力助手,對徐紹那一套也非常熟悉。現在李若水已經去河南府視察,如果迴來一報,說秦檜皇陵修得好,地方也治理得好,官家一高興,召他還朝,那麽此人將來極有可能坐上次相的位置。他和許翰都參與了擁立新君,誌趣相投,一旦迴朝聯合……
朱勝非禁不住想起了前些時期,徐紹一人獨攬朝政,他這個首相整日地無所事是,幾乎被架空。
徐六徐九前些時候商談,認為朱勝非把黃潛善提迴中央,是為了擋徐六的道。其實,朱勝非此舉,主要是為了擋秦檜迴朝的道,其次才是徐六。因為相比起來,秦檜在那幫積極抗戰派大臣裏的影響力,顯然不是徐六可比,盡管他是徐紹的兒子。
「臣認為,還是放在川陝為宜。」朱勝非奏道。
黃潛善卻道:「請陛下聖裁。」
趙諜一時無言,良久道:「此事容朕思量,川陝要地,若所託非人,必然有誤。」
他既然這麽說,朱勝非黃潛善也不好再多嘴,遂告退而去。沈擇看著他兩人出去,而後對趙諶道:「官家,正副兩相同來,可見政事堂對此事重視程度。」
趙諶隨口道:「川陝要地,長官人選自然重要。你剛才聽清楚朱勝非是怎麽說的麽?」
「小奴聽著呢。」沈擇道。
「他舉薦秦檜宣撫川陝,那些理由可充分?」趙諶又問。
沈擇觀天子神色,緩聲道:「表麵上看,還是很有道理。」
趙諶忽地一笑:「朱相這是不想秦檜迴朝,看來,昔日徐紹主政時,他閑怕了。」不想趙諶竟看得透徹。
沈擇見他如此說,眼珠子一轉,低聲道:「確實,據說秦檜曾唿徐紹為師,徐郡王推行新政時,秦檜便是他得力副手。若檜迴朝,必重現昔日局麵。」
這話正說中趙諶心事。誠然,對於徐紹的才幹和功勞,趙諶是充分肯定和褒獎的。但同時,他也不希望那樣的局麵再現。要知道,徐紹執政時,正值危難之時,軍國大事悉決於他,有時候皇帝都不一定能插得上手。這樣臣強君弱的局麵,一時權宜還可以,如果長久了,哪個皇帝受得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徐紹去世的正是時候,再久一些,如果掌權到宋金議和,兩國休兵以後,恐怕又是另一個結局了。
秦檜被普遍視為徐紹的繼任者,若他迴朝,趙諶能不擔心重現徐紹主政時的局麵麽?至於徐良,倒是無所謂,他遠不到他父親的火候。
「如今朝中已有朱勝非黃潛善理政,秦檜就不必迴來了。」趙諶說道。
「那真讓他宣撫川陝?」沈擇追問道。一個內侍,可以在皇帝麵前毫無顧忌地談論國政,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趙諶搖了搖頭:「川陝不是誰都能坐鎮的,再者,如今南北休兵,川陝正是恢復重建之時,也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官。」
「那繼續讓他判河南府?」沈擇打破沙鍋。
趙諶又搖頭:「等李若水迴來以後再說吧,秦檜還是有功勞的,河南府情況不太好,尋機會給他換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