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宰執大臣商議之下,認為徐紹國家柱石,功勳卓著,他的死是國家一大損失,宜加厚禮,以慰忠良。趙諶降下明詔,高度評價徐紹一生,賜喪葬之資五十萬貫,為其輟朝三日,以示哀悼。又命首相朱勝非,親自為徐紹撰寫神道碑,記述生平事跡。並命人火速往四川,召徐良至杭州安葬父親。徐洪因為還在延安,朝廷決定奪情,不必迴來。
不久,天子又降詔,追封徐紹為清河郡王,諡文襄,葬杭州西子湖畔。據周書諡法記載,經緯天地曰文,甲冑有勞曰襄,徐紹作為宰相,輔佐皇帝主持朝政,治理國家,當得上一個「文」,他又是武臣出身,頗有軍功,當得上一個「襄」,文襄之諡可謂貼切。
徐紹出身行伍,後轉文階,一生宦海沉浮,碰上大宋開國一百餘年未有之變,時勢造英雄,得以施展才華。多年來,在中央,執掌過東西二府,在地方,經略過川陝兩地,功勞還是排在第一位的。更兼其人忠孝節義,勇赴國難,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聲望。他死訊傳開,百姓無論男女,皆為之悲。
徐紹一去,他的故舊開始擔心這位徐氏大族長一倒,他的子侄們會不會受到影響。然而這種擔心純粹是多餘的,徐紹固然是徐家大家長,但他的子侄們也都非泛泛之輩。他的兩個兒子和兩個侄子都在陝西身居要職,而且幾乎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功績。甚至說得誇張一點,現在川陝兩地,就是靠徐家在撐著。
當然,有人傷心,自然就有人高興。而最高興的,莫過於太上皇趙桓。徐紹本是他極為倚重的大臣,可就是這位心腹之臣,帶頭將他趕下皇位,他對徐紹是深恨之。如今徐紹一死,他固然覺得出了口氣,但更重要的是,朝中少了一位聲威卓著,並手握大權的重臣。他一死,那個朱勝非恐怕也整合不了徐紹這一派的勢力,這無疑是有利於趙桓的。
徐紹去世,讓趙諶消停了一段短暫的時間。可不久,朝中大臣便又開始拿「不孝」「議和」兩件事情作文章,或上奏本,或當君麵。而徐紹一走,原來追隨他的大臣們頓時分裂。一部分繼續團結在朱勝非周圍,另一部分則轉投樞密使許翰。許翰是一個積極抗戰派,甚至可以說是激進抗戰派,積蓄力量,準備北伐,就是他提出的。轉投他門下的大臣,就是對朱勝非優柔寡斷,立場不堅心生不滿。拿這次議和來說,徐紹許翰是堅決反對,但朱勝非卻是持贊同意見。
趙諶察覺到不對頭,當初擁立他登位的四個重臣,便是徐紹、朱勝非、許翰、秦檜。如今徐紹身死,秦檜外放,剩下這兩個若再不合,無疑會影響到他。為了樹立朱勝非的權威,他下旨讓其身兼兩相,總領三省,希望這樣可以團結朝中大臣。
為了平息批評之聲,在朱勝非許翰建議下,趙諶按下不滿,二月底到三月初,連續三次到德壽宮探望太上皇,每一次去,都被父親拿議和的事煩得沒奈何。
趙諶身體本就不好,這些日子就抱著病,再經太上皇和朝中部分大臣一折騰,竟病倒在床,無法理政。趙桓一見,公然指使大臣將軍國要務拿到德壽宮向他匯報,對外宣稱說,我身體還好,可以替大哥分擔一二。
這事使得朱勝非許翰深感擔憂,後者當麵向前者提出,你必須學當年徐太師那樣,把這些跑德壽宮的人貶出中央去,縱使法不責眾,你也要殺雞儆猴,挑幾個帶頭的下手,萬不能姑息。
可朱勝非從穩定出發,沒有這樣幹。因為他手裏握著行政權力,那些大臣跑到德壽宮向太上皇匯報之後,如果是大事,必須發來中書門下,在這裏擬成詔命對外公布執行。如果是小事,中書門下直接就裁奪,發往有司辦理。隻要他不簽字蓋印,所有文件都不具備任何效力。
許翰是個急性子,他認為朱勝非過於仁慈,這麽下去要出事。為了防微杜漸,在得到皇帝許可後,他動用樞密使的權力,把禁中的內衛部隊全部更換,又把杭州行朝的衛戍部隊調走,從兩漸宣撫使趙點手裏征來精兵補缺。他又建議皇帝,讓折彥質和何灌兩人迴朝入覲,這兩位軍隊統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懾某些人。
可趙諶以時局莫測,大帥豈可擅離為由拒絕了他的建議。明裏是擔心宋金爆發戰爭,其實他不敢相信折彥質和何灌,這兩個人可都是父親的舊臣心腹。相比之下,他更願意相信身邊的內侍,想起徐紹的提醒,他讓沈擇掌管禁中的內衛禁軍,以防不測。
到了三月初,趙諶就解脫了。因為新的金國使團抵達了杭州,金使在受他召見時,遵守禮節,態度和緩,完全跟從前的張通古不是一個路數。而金使提出的議和條件則更讓他鼓舞。
宋金仍舊保持伯侄關係,全線休戰,宋每年送金歲幣,大金歸還淮西諸州縣於宋。
這說明什麽?說明金國不再堅持讓宋稱臣!說明他趙諶的強硬態度是正確的!說明朝中那些還在拿議和全文章的人是一群蠢臣!趙諶大喜之下,病也不藥而愈,精神抖擻地出現在群臣麵前,連發多道聖諭,命朱勝非主持宋金和議,仍以徐紹推薦的李若水充計議使,作首席談判代表。
金國使團再次入江南,讓朝中積極抗戰派大臣看到了希望。誰說女真人不會妥協讓步?看看,這不就軟了麽?某些人不是說一旦拒絕稱臣,就是拒絕議和,拒絕議和就會激怒金國,使其傾舉國之兵來攻麽?如今兵在哪呢?主和派大臣一片沉默,灰頭土臉。就連趙諶再去德壽宮見太上皇,趙桓也不再提議和之事。
不久,天子又降詔,追封徐紹為清河郡王,諡文襄,葬杭州西子湖畔。據周書諡法記載,經緯天地曰文,甲冑有勞曰襄,徐紹作為宰相,輔佐皇帝主持朝政,治理國家,當得上一個「文」,他又是武臣出身,頗有軍功,當得上一個「襄」,文襄之諡可謂貼切。
徐紹出身行伍,後轉文階,一生宦海沉浮,碰上大宋開國一百餘年未有之變,時勢造英雄,得以施展才華。多年來,在中央,執掌過東西二府,在地方,經略過川陝兩地,功勞還是排在第一位的。更兼其人忠孝節義,勇赴國難,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聲望。他死訊傳開,百姓無論男女,皆為之悲。
徐紹一去,他的故舊開始擔心這位徐氏大族長一倒,他的子侄們會不會受到影響。然而這種擔心純粹是多餘的,徐紹固然是徐家大家長,但他的子侄們也都非泛泛之輩。他的兩個兒子和兩個侄子都在陝西身居要職,而且幾乎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功績。甚至說得誇張一點,現在川陝兩地,就是靠徐家在撐著。
當然,有人傷心,自然就有人高興。而最高興的,莫過於太上皇趙桓。徐紹本是他極為倚重的大臣,可就是這位心腹之臣,帶頭將他趕下皇位,他對徐紹是深恨之。如今徐紹一死,他固然覺得出了口氣,但更重要的是,朝中少了一位聲威卓著,並手握大權的重臣。他一死,那個朱勝非恐怕也整合不了徐紹這一派的勢力,這無疑是有利於趙桓的。
徐紹去世,讓趙諶消停了一段短暫的時間。可不久,朝中大臣便又開始拿「不孝」「議和」兩件事情作文章,或上奏本,或當君麵。而徐紹一走,原來追隨他的大臣們頓時分裂。一部分繼續團結在朱勝非周圍,另一部分則轉投樞密使許翰。許翰是一個積極抗戰派,甚至可以說是激進抗戰派,積蓄力量,準備北伐,就是他提出的。轉投他門下的大臣,就是對朱勝非優柔寡斷,立場不堅心生不滿。拿這次議和來說,徐紹許翰是堅決反對,但朱勝非卻是持贊同意見。
趙諶察覺到不對頭,當初擁立他登位的四個重臣,便是徐紹、朱勝非、許翰、秦檜。如今徐紹身死,秦檜外放,剩下這兩個若再不合,無疑會影響到他。為了樹立朱勝非的權威,他下旨讓其身兼兩相,總領三省,希望這樣可以團結朝中大臣。
為了平息批評之聲,在朱勝非許翰建議下,趙諶按下不滿,二月底到三月初,連續三次到德壽宮探望太上皇,每一次去,都被父親拿議和的事煩得沒奈何。
趙諶身體本就不好,這些日子就抱著病,再經太上皇和朝中部分大臣一折騰,竟病倒在床,無法理政。趙桓一見,公然指使大臣將軍國要務拿到德壽宮向他匯報,對外宣稱說,我身體還好,可以替大哥分擔一二。
這事使得朱勝非許翰深感擔憂,後者當麵向前者提出,你必須學當年徐太師那樣,把這些跑德壽宮的人貶出中央去,縱使法不責眾,你也要殺雞儆猴,挑幾個帶頭的下手,萬不能姑息。
可朱勝非從穩定出發,沒有這樣幹。因為他手裏握著行政權力,那些大臣跑到德壽宮向太上皇匯報之後,如果是大事,必須發來中書門下,在這裏擬成詔命對外公布執行。如果是小事,中書門下直接就裁奪,發往有司辦理。隻要他不簽字蓋印,所有文件都不具備任何效力。
許翰是個急性子,他認為朱勝非過於仁慈,這麽下去要出事。為了防微杜漸,在得到皇帝許可後,他動用樞密使的權力,把禁中的內衛部隊全部更換,又把杭州行朝的衛戍部隊調走,從兩漸宣撫使趙點手裏征來精兵補缺。他又建議皇帝,讓折彥質和何灌兩人迴朝入覲,這兩位軍隊統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懾某些人。
可趙諶以時局莫測,大帥豈可擅離為由拒絕了他的建議。明裏是擔心宋金爆發戰爭,其實他不敢相信折彥質和何灌,這兩個人可都是父親的舊臣心腹。相比之下,他更願意相信身邊的內侍,想起徐紹的提醒,他讓沈擇掌管禁中的內衛禁軍,以防不測。
到了三月初,趙諶就解脫了。因為新的金國使團抵達了杭州,金使在受他召見時,遵守禮節,態度和緩,完全跟從前的張通古不是一個路數。而金使提出的議和條件則更讓他鼓舞。
宋金仍舊保持伯侄關係,全線休戰,宋每年送金歲幣,大金歸還淮西諸州縣於宋。
這說明什麽?說明金國不再堅持讓宋稱臣!說明他趙諶的強硬態度是正確的!說明朝中那些還在拿議和全文章的人是一群蠢臣!趙諶大喜之下,病也不藥而愈,精神抖擻地出現在群臣麵前,連發多道聖諭,命朱勝非主持宋金和議,仍以徐紹推薦的李若水充計議使,作首席談判代表。
金國使團再次入江南,讓朝中積極抗戰派大臣看到了希望。誰說女真人不會妥協讓步?看看,這不就軟了麽?某些人不是說一旦拒絕稱臣,就是拒絕議和,拒絕議和就會激怒金國,使其傾舉國之兵來攻麽?如今兵在哪呢?主和派大臣一片沉默,灰頭土臉。就連趙諶再去德壽宮見太上皇,趙桓也不再提議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