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身份特殊,歷年來對陝西又大力支持,因此這班陝西官員極敬重他。王庶雖為宣撫副使,仍執禮甚恭:「宣相有事,吩咐一聲就是。」
「哎,如今川陝合治,俱為一家,不要分親疏,來來來,都坐下說話。」徐處仁熱情地招唿道。
眾人坐定,徐處仁首先說了些關於川陝宣撫司草創,有很多事情要大力仰仗,希望本司上下,精誠團結雲雲。又說自己才智有限,擔此大任,心中惶惶之類。
這幾名陝西官員,哪一個不是出類拔萃的人物?聽他說場麵話,卻也不方便插言,就耐心聽著。一陣之後,徐處仁話鋒一轉:「本相這些日子在考慮,宋金雖然議和,但很大的原因在於,金帝吳乞買的辭世。議和之前,金人占據絕對的優勢,在陝西,擊敗西軍主力,連奪坊耀諸州,京兆一府,兵鋒直逼鳳翔。在江淮,已耀兵於大江之北。因金帝一逝,而偃旗息鼓,罷師北歸。本相擔心,議和在金人而言,不過權宜而已。早不過兩三年,晚亦不過五六年,必起爭端。」
「本相所慮者,首推西軍。鄜州一敗,元氣大傷,非一兩年可復原如初。又兼個別將帥,擁兵自重,不聽節製,終究是個隱患。再有,就是軍需,四川固然富饒,然西軍所耗甚巨。要解決這此問題,就需要諸位大力協助!」
徐處仁這番話一出口,徐良和張浚劉子羽三個都互遞了眼色。看出來了沒有,徐宣撫雖然笑意吟吟,可一碰麵就來了個下馬威。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徐某久在四川,不了解陝西情況,咱清楚得很。
王庶馬上代表陝西官員表態道:「請宣撫相公放心,我等必同心同德,共體時艱。」
「那便好!那便好!」徐處仁笑道。
又說一陣,他起身至案桌之前,取了一物,迴來先交給王庶道:「子尚看看。」
王庶接過,見是由行在發來的省劄,乃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朱勝非親筆。他初看時,都是已經知道的設立川陝宣撫司等事。但到了後頭,臉色越發凝重,看罷,合上,又轉交宣撫判官,徐良。
設陝西製置司?徐良看到這裏,眼睛為之一亮!又仔細看了製置司的建製和職權之後,他若有所思,轉手遞給了宣撫司參議劉子羽。
「諸位看到了吧?鑑於陝西突出的抗金位置,以及反攻失利之後複雜的局勢,行在決議設立陝西製置司,以製置使總節西軍,專一措置邊務。」徐處道。「可這麽大的事,行在連句影射也沒有,完全放權給我們川陝宣撫司。」
徐良接過話頭:「宣撫相公,行在是考慮到,畢竟我等才熟悉邊情。而陝西製置使人選事關重大,若所託非人,將危及全陝。這是行在考慮周密,同時,也是對我們川陝宣撫司的信任。」
徐處仁見他話說得光亮,不由得贊道:「徐判所言甚是!也正因如此,我等責任重大啊。據本相考慮,這陝西製置使既然明確規定要帥守擔任,那麽,陝西四位大帥,必有一人要出來挑這個擔子。」語至此處,頓了頓,繼續道「據本相所知,四帥中,若論資歷深,實力強,非涇原帥徐原莫屬。如果由他出任製置使,能否上下悅服?」
「上下悅服?」王庶笑著搖了搖頭。
「哦?願聞其詳。」徐處仁請教道。
「首先,熙河姚平仲就不會服氣。反攻鄜延之時,都統製徐子昂,派遣涇原都統製張俊會同姚平仲進攻鄜州。然張俊一觸即潰,裹挾著熙河兵跟著大敗。被困大山之時,張俊又投降了女真。及至後來鳳翔被圍,徐姚二帥率殘部抗爭,宣撫處置司命徐原出兵接應,其陽奉陰違……凡此種種,試問,姚平仲怎能甘受徐原驅使?」王庶分析道。
徐良接過話頭道:「非但如此,涇原徐經略,鎮涇原一路前後十數載,侍威而驕,不受控製。假使以他為製置,必成尾大不掉之勢。」
徐處仁聽他這麽說,感覺有些奇怪:「徐判與徐原、徐衛、以及駐大散關和尚原一帶的徐勝徐洪,俱為堂兄弟,徐原又排行老大,他若出任製置使,旁人不說,至少徐衛、徐洪、徐勝三人會受其驅使吧?」
見宣撫使並不避諱,徐良也就說開了去,笑道:「宣相,別人我不敢保證,但涇原徐經略製置陝西,徐勝、徐洪、徐衛這三人,肯定不服。」
徐處仁暗思,徐原的優勢,就是他能控製住徐家子弟兵。既然這個優勢不存在,那就不用考慮他了。
剩下來三帥之中,劉光世也不在考慮之列,他在陝西這些年,實在沒有什麽能拿到檯麵上來講的功勞,而且還在延安府被俘虜過,不宜出任如此要職。
舍了這兩個人,止餘徐衛姚平仲二帥。早在東京時,徐處仁就對這兩個少壯派的代表人物有深刻印象。在他看來,姚希晏誌大而勇毅,徐子昂沉鷙而大氣,論資歷,姚平仲占優勢,論戰功,徐子昂拔頭籌。二選一,還是有些難度的。
「宰相省劄中說,要擔任陝西製置使,須具備幾個條件。忠義、沉鷙、勇略兼備、可依辦大事,能鎮住局麵。」
徐處仁話音一落,王庶就道:「這說的,就是徐九。」
徐處仁一怔,立馬問道:「何出此言?」
「論忠義,太上皇曾親自賜『忠勇』戰旗給徐九;論勇略,數載以來,西軍帥守之戰功,首推徐衛;至於鎮住局麵,上下悅服,也非徐衛不可。他若製置陝西,至少,姚平仲沒有意見,徐勝徐洪也樂於效命,劉光世暫代帥位,易製。有此三點,陝西製置使,舍徐衛其誰?」王庶如此懇切、正式、隆重、大力地推薦徐衛,便連徐良劉子羽等官員都感覺驚訝!
「哎,如今川陝合治,俱為一家,不要分親疏,來來來,都坐下說話。」徐處仁熱情地招唿道。
眾人坐定,徐處仁首先說了些關於川陝宣撫司草創,有很多事情要大力仰仗,希望本司上下,精誠團結雲雲。又說自己才智有限,擔此大任,心中惶惶之類。
這幾名陝西官員,哪一個不是出類拔萃的人物?聽他說場麵話,卻也不方便插言,就耐心聽著。一陣之後,徐處仁話鋒一轉:「本相這些日子在考慮,宋金雖然議和,但很大的原因在於,金帝吳乞買的辭世。議和之前,金人占據絕對的優勢,在陝西,擊敗西軍主力,連奪坊耀諸州,京兆一府,兵鋒直逼鳳翔。在江淮,已耀兵於大江之北。因金帝一逝,而偃旗息鼓,罷師北歸。本相擔心,議和在金人而言,不過權宜而已。早不過兩三年,晚亦不過五六年,必起爭端。」
「本相所慮者,首推西軍。鄜州一敗,元氣大傷,非一兩年可復原如初。又兼個別將帥,擁兵自重,不聽節製,終究是個隱患。再有,就是軍需,四川固然富饒,然西軍所耗甚巨。要解決這此問題,就需要諸位大力協助!」
徐處仁這番話一出口,徐良和張浚劉子羽三個都互遞了眼色。看出來了沒有,徐宣撫雖然笑意吟吟,可一碰麵就來了個下馬威。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徐某久在四川,不了解陝西情況,咱清楚得很。
王庶馬上代表陝西官員表態道:「請宣撫相公放心,我等必同心同德,共體時艱。」
「那便好!那便好!」徐處仁笑道。
又說一陣,他起身至案桌之前,取了一物,迴來先交給王庶道:「子尚看看。」
王庶接過,見是由行在發來的省劄,乃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朱勝非親筆。他初看時,都是已經知道的設立川陝宣撫司等事。但到了後頭,臉色越發凝重,看罷,合上,又轉交宣撫判官,徐良。
設陝西製置司?徐良看到這裏,眼睛為之一亮!又仔細看了製置司的建製和職權之後,他若有所思,轉手遞給了宣撫司參議劉子羽。
「諸位看到了吧?鑑於陝西突出的抗金位置,以及反攻失利之後複雜的局勢,行在決議設立陝西製置司,以製置使總節西軍,專一措置邊務。」徐處道。「可這麽大的事,行在連句影射也沒有,完全放權給我們川陝宣撫司。」
徐良接過話頭:「宣撫相公,行在是考慮到,畢竟我等才熟悉邊情。而陝西製置使人選事關重大,若所託非人,將危及全陝。這是行在考慮周密,同時,也是對我們川陝宣撫司的信任。」
徐處仁見他話說得光亮,不由得贊道:「徐判所言甚是!也正因如此,我等責任重大啊。據本相考慮,這陝西製置使既然明確規定要帥守擔任,那麽,陝西四位大帥,必有一人要出來挑這個擔子。」語至此處,頓了頓,繼續道「據本相所知,四帥中,若論資歷深,實力強,非涇原帥徐原莫屬。如果由他出任製置使,能否上下悅服?」
「上下悅服?」王庶笑著搖了搖頭。
「哦?願聞其詳。」徐處仁請教道。
「首先,熙河姚平仲就不會服氣。反攻鄜延之時,都統製徐子昂,派遣涇原都統製張俊會同姚平仲進攻鄜州。然張俊一觸即潰,裹挾著熙河兵跟著大敗。被困大山之時,張俊又投降了女真。及至後來鳳翔被圍,徐姚二帥率殘部抗爭,宣撫處置司命徐原出兵接應,其陽奉陰違……凡此種種,試問,姚平仲怎能甘受徐原驅使?」王庶分析道。
徐良接過話頭道:「非但如此,涇原徐經略,鎮涇原一路前後十數載,侍威而驕,不受控製。假使以他為製置,必成尾大不掉之勢。」
徐處仁聽他這麽說,感覺有些奇怪:「徐判與徐原、徐衛、以及駐大散關和尚原一帶的徐勝徐洪,俱為堂兄弟,徐原又排行老大,他若出任製置使,旁人不說,至少徐衛、徐洪、徐勝三人會受其驅使吧?」
見宣撫使並不避諱,徐良也就說開了去,笑道:「宣相,別人我不敢保證,但涇原徐經略製置陝西,徐勝、徐洪、徐衛這三人,肯定不服。」
徐處仁暗思,徐原的優勢,就是他能控製住徐家子弟兵。既然這個優勢不存在,那就不用考慮他了。
剩下來三帥之中,劉光世也不在考慮之列,他在陝西這些年,實在沒有什麽能拿到檯麵上來講的功勞,而且還在延安府被俘虜過,不宜出任如此要職。
舍了這兩個人,止餘徐衛姚平仲二帥。早在東京時,徐處仁就對這兩個少壯派的代表人物有深刻印象。在他看來,姚希晏誌大而勇毅,徐子昂沉鷙而大氣,論資歷,姚平仲占優勢,論戰功,徐子昂拔頭籌。二選一,還是有些難度的。
「宰相省劄中說,要擔任陝西製置使,須具備幾個條件。忠義、沉鷙、勇略兼備、可依辦大事,能鎮住局麵。」
徐處仁話音一落,王庶就道:「這說的,就是徐九。」
徐處仁一怔,立馬問道:「何出此言?」
「論忠義,太上皇曾親自賜『忠勇』戰旗給徐九;論勇略,數載以來,西軍帥守之戰功,首推徐衛;至於鎮住局麵,上下悅服,也非徐衛不可。他若製置陝西,至少,姚平仲沒有意見,徐勝徐洪也樂於效命,劉光世暫代帥位,易製。有此三點,陝西製置使,舍徐衛其誰?」王庶如此懇切、正式、隆重、大力地推薦徐衛,便連徐良劉子羽等官員都感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