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鎮中,一處民宅裏。那穿紅袍戴烏紗,年約四旬的官員正於帳中來迴踱步,他帶過江來的數口大箱都堆在房角,直到現在,過去了至少半個時辰,沒有任何人來接待他。而且金軍也不許他外出,門外,幾名如狼似虎的士兵正把守著。
正心中忐忑不安之時,忽聞身後響起兩聲輕咳,猛然迴頭一看,隻見一長者入得房來。早過天命之年,身長七尺,穿漢服,戴襆頭,神態隨和,風範儒雅,正手拈長須,似笑非笑。在金軍大營裏看到這麽一個人,實在比這春天的陽光還讓人覺得舒服。
那南官慌忙上前執禮,來的正是韓昉,他客氣地還禮之後,請南官入座,又讓士兵奉上茶水,這才自我介紹道:「在下韓昉,沒請教?」
「韓昉?莫不是昔日在東京……出使者?」一聽這個名字,那漢官陡然想起一樁典故來。
韓昉其實知道他想說什麽,也不生氣,淡然笑道:「沒錯,正是當年在東京,被你們一位小將拘禁關押的韓昉。」
他落落大方,絲毫不加避諱,倒讓那南官有些不知所措,一時竟說不出話來。當韓昉再次問他來歷時,才如夢方醒般答道:「真是巧得緊,下官亦姓韓,名宗全,以顯謨閣侍製充任禦營司主管機宜。」
「原來是韓侍製,失禮。」韓昉笑道。
那韓忠全見對方如此懂行,稱唿得十分準確,不覺又放鬆幾分。隻是他並不知道韓昉是什麽來路,因此隻得說些場麵話道:「久聞韓公大名,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韓昉心知這是託辭,也不揭穿,客氣幾句話,直接問道:「貴我兩國正並兵,不知韓侍製渡江北來,所為何事?」
「唉。」韓宗全未語先嘆,「先賢雲,兵者,兇器,不得已方才用之。昔日,宋金締結隆興合議,本已息止幹戈。哪料我朝一班大臣,專主戰議,蒙蔽聖聽,於各處募兵造器,妄言恢復,方有今日之事。」
這位一開頭,便先替女真人把入侵的責任都開脫了去。把女真人南下侵略,說成是己方的過錯,而且是己方「一小撮人」的過錯。天子,是受了這「一小撮人」的蒙蔽。
韓昉並不插話,他知道對方這是在自找台階下,好為後麵的話作鋪墊。
「幸好,朝中有識之士奮起抗爭,終於使官家省悟。想貴我兩國,當年曾有海上之盟好,相約而攻遼。後來,都是因為種種不必要的誤會才鬧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麵,讓人痛心疾首!」韓宗全一本正經。
韓昉也適時點頭表示贊同。
「今下官是奉我朝尚書右丞黃公之命,渡江求見貴軍統帥,一是轉達方才的意思,二略備薄禮呈上,三則是希望能休兵罷戰,共結盟好。」這才算點出了正題。
韓昉沒太聽明白,質疑道:「既然貴國欲求和好,怎麽趙官家不表態,反而是副相?至少也得是尚書左右僕射,又或者樞密使吧?」
韓宗全大驚,恨不得伸根大拇指贊聲「內行」,當下老老實實說道:「閣下有所不知,如今官家並不在江南。但黃副相確實是奉了官家的詔命。」
韓昉哦了一聲,自然也不好去問對方趙官家如今安在。但試想,金國大軍兵臨長江,南朝的太上和少帝自然是倉皇逃竄,不在鎮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既然派出副相作為代表並來試探,誠意還是挺夠的。
不過,自己來隻是代表元帥聽聽對方的來意,用不著表什麽態,因此道:「貴國的意思,在下已經瞭然,當如實迴稟我軍元帥。在此之前,還請韓侍製在軍中稍作盤桓,等候消息。」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韓宗全趕緊點頭道。又見對方起身欲出,慌忙上前攔住,手指那數口大箱道「這是我方呈送貴軍統帥的一點心意,還請代為收下。」
韓昉看也不看,淡然道:「不得命令,在下如何敢僭越?請貴使稍安勿躁,靜候迴音。」語畢,款款而出。
當韓昉將消息轉達兀朮時,後者並沒有表態,也不打算見宋使,更沒打算讓他迴去。隻讓其滯留在金營之中。一直拖到二月中旬,在此期間,在南岸苦等消息的黃潛善又接連派出了兩批使者來催,都被兀朮扣下。與此同時,金軍所謂的「水師」,每日都在江中操練,「威懾」宋軍。折彥質毫不示弱,數次命令水師將戰艦開到江中耀武,與敵針鋒相對。
這讓南岸的官員們感覺到,女真人似乎不打算跟咱們講和呀。但在二月十三,事情出現變化。第一批出使金營的韓宗本迴到了江南,帶迴了一個讓黃潛善十分振奮的消息。
他總算是見到了金軍的統帥,對方是大金都元帥府下的右副元帥,姓完顏,名兀朮,乃大金開國之君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還有個漢名,叫宗弼。兀朮在接見他的時候,並沒有明確表態是否同意議和,隻說是讓合適的人來談。
現在鎮江府裏,唯一代表皇帝的就是黃潛善,他自然是最合適的人。但因為兀朮模糊的態度,他不敢貿然過江,再次派遣韓宗全北渡。如此往返數次,女真人終於鬆了口,原則上同意議和。
黃潛善大喜,立即讓折彥質命令水師,各自迴營,即日起不得再出動演武,以免有挑釁之嫌。而他自己,也準備著北渡長江,親自往金營走一遭。雖然和談是一件極其繁雜而費時的事情,但至少先要弄出個大體的眉目來,才好討價還價。
正心中忐忑不安之時,忽聞身後響起兩聲輕咳,猛然迴頭一看,隻見一長者入得房來。早過天命之年,身長七尺,穿漢服,戴襆頭,神態隨和,風範儒雅,正手拈長須,似笑非笑。在金軍大營裏看到這麽一個人,實在比這春天的陽光還讓人覺得舒服。
那南官慌忙上前執禮,來的正是韓昉,他客氣地還禮之後,請南官入座,又讓士兵奉上茶水,這才自我介紹道:「在下韓昉,沒請教?」
「韓昉?莫不是昔日在東京……出使者?」一聽這個名字,那漢官陡然想起一樁典故來。
韓昉其實知道他想說什麽,也不生氣,淡然笑道:「沒錯,正是當年在東京,被你們一位小將拘禁關押的韓昉。」
他落落大方,絲毫不加避諱,倒讓那南官有些不知所措,一時竟說不出話來。當韓昉再次問他來歷時,才如夢方醒般答道:「真是巧得緊,下官亦姓韓,名宗全,以顯謨閣侍製充任禦營司主管機宜。」
「原來是韓侍製,失禮。」韓昉笑道。
那韓忠全見對方如此懂行,稱唿得十分準確,不覺又放鬆幾分。隻是他並不知道韓昉是什麽來路,因此隻得說些場麵話道:「久聞韓公大名,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韓昉心知這是託辭,也不揭穿,客氣幾句話,直接問道:「貴我兩國正並兵,不知韓侍製渡江北來,所為何事?」
「唉。」韓宗全未語先嘆,「先賢雲,兵者,兇器,不得已方才用之。昔日,宋金締結隆興合議,本已息止幹戈。哪料我朝一班大臣,專主戰議,蒙蔽聖聽,於各處募兵造器,妄言恢復,方有今日之事。」
這位一開頭,便先替女真人把入侵的責任都開脫了去。把女真人南下侵略,說成是己方的過錯,而且是己方「一小撮人」的過錯。天子,是受了這「一小撮人」的蒙蔽。
韓昉並不插話,他知道對方這是在自找台階下,好為後麵的話作鋪墊。
「幸好,朝中有識之士奮起抗爭,終於使官家省悟。想貴我兩國,當年曾有海上之盟好,相約而攻遼。後來,都是因為種種不必要的誤會才鬧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麵,讓人痛心疾首!」韓宗全一本正經。
韓昉也適時點頭表示贊同。
「今下官是奉我朝尚書右丞黃公之命,渡江求見貴軍統帥,一是轉達方才的意思,二略備薄禮呈上,三則是希望能休兵罷戰,共結盟好。」這才算點出了正題。
韓昉沒太聽明白,質疑道:「既然貴國欲求和好,怎麽趙官家不表態,反而是副相?至少也得是尚書左右僕射,又或者樞密使吧?」
韓宗全大驚,恨不得伸根大拇指贊聲「內行」,當下老老實實說道:「閣下有所不知,如今官家並不在江南。但黃副相確實是奉了官家的詔命。」
韓昉哦了一聲,自然也不好去問對方趙官家如今安在。但試想,金國大軍兵臨長江,南朝的太上和少帝自然是倉皇逃竄,不在鎮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既然派出副相作為代表並來試探,誠意還是挺夠的。
不過,自己來隻是代表元帥聽聽對方的來意,用不著表什麽態,因此道:「貴國的意思,在下已經瞭然,當如實迴稟我軍元帥。在此之前,還請韓侍製在軍中稍作盤桓,等候消息。」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韓宗全趕緊點頭道。又見對方起身欲出,慌忙上前攔住,手指那數口大箱道「這是我方呈送貴軍統帥的一點心意,還請代為收下。」
韓昉看也不看,淡然道:「不得命令,在下如何敢僭越?請貴使稍安勿躁,靜候迴音。」語畢,款款而出。
當韓昉將消息轉達兀朮時,後者並沒有表態,也不打算見宋使,更沒打算讓他迴去。隻讓其滯留在金營之中。一直拖到二月中旬,在此期間,在南岸苦等消息的黃潛善又接連派出了兩批使者來催,都被兀朮扣下。與此同時,金軍所謂的「水師」,每日都在江中操練,「威懾」宋軍。折彥質毫不示弱,數次命令水師將戰艦開到江中耀武,與敵針鋒相對。
這讓南岸的官員們感覺到,女真人似乎不打算跟咱們講和呀。但在二月十三,事情出現變化。第一批出使金營的韓宗本迴到了江南,帶迴了一個讓黃潛善十分振奮的消息。
他總算是見到了金軍的統帥,對方是大金都元帥府下的右副元帥,姓完顏,名兀朮,乃大金開國之君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還有個漢名,叫宗弼。兀朮在接見他的時候,並沒有明確表態是否同意議和,隻說是讓合適的人來談。
現在鎮江府裏,唯一代表皇帝的就是黃潛善,他自然是最合適的人。但因為兀朮模糊的態度,他不敢貿然過江,再次派遣韓宗全北渡。如此往返數次,女真人終於鬆了口,原則上同意議和。
黃潛善大喜,立即讓折彥質命令水師,各自迴營,即日起不得再出動演武,以免有挑釁之嫌。而他自己,也準備著北渡長江,親自往金營走一遭。雖然和談是一件極其繁雜而費時的事情,但至少先要弄出個大體的眉目來,才好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