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徐衛當初從河東流民以及招安賊寇中挑選了勇壯,操練鄉軍,作為預備部隊。以前擔心引起上頭注意,不方便大肆擴編,現在萬事俱備,也就不用顧慮什麽。遂將定戎鄉兵,按原有建製編入正軍之中。使得陝華帥司的兵力一下增漲到四萬六千人的規模!


    因陝華仍舊麵臨戰爭威脅,徐衛沒有急著整編部隊和重新劃分建製。而是一麵向京兆討要軍餉裝備,一麵加緊火藥的試驗。


    此前,他已經會同工匠,將火藥的配方定為焰硝、木炭、硫磺三種原料,通過不斷提高焰硝的比例,達到增強威力的目的。雖說與後世的炸藥相比,還相差甚遠,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一種長足的進步。


    四月初,陝華都作院的匠人們經過多次比對試燃,最終確定了火藥配方的詳細比例。在沒有新式器具的情況下,徐衛命令借用宋軍原有的火器,試驗新藥的威力。工匠們也是獨具匠心,在看到新火藥的威力之後,根本不用徐衛提醒開導,便改用鐵罐盛裝藥粉,大如麵盆,以砲車試射,投百十步外,砲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裏之外,其爆炸範圍在半畝以上,顯示出了較強的威力!


    但徐衛並不滿足,要和女真人爭雄,就不能單靠依託城池防守,必須得有野戰的概念。而欲行野戰,就不得不麵對金軍的精銳鐵騎。從前的戰術,都是靠長槍阻擊,重步遮掩,弓弩遠射。既然現在有了火藥,就得考慮怎麽把火器運用到野戰之中。


    用砲車顯然是不行,兩層樓高的砲車運到野外作戰?明顯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有體積更小,運用更靈活的火器!那就是槍炮!可要在當前條件下,要製造槍炮,無異於登天。一來沒有技術支持,二來也缺乏必要的理論。手槍自己用過,也知道節構,可就算你把圖紙都畫出來,工匠們也沒有辦法做。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在宋軍現在的管狀火器基礎上加以發展。現在現在軍中的管狀火器,隻有一樣,就是突火槍。說起這東西,徐衛那叫一個鬱悶,那玩意是用竹筒作的,裏麵裝上火藥,士兵手持,利用火藥燃燒噴射出的火焰來焚燒敵兵和器械物資。


    第三百章 鐵管火器


    雖然突火槍的發明標誌著第一種管狀火器的誕生,但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首先,因為火藥的配比問題,使得它的威力相當有限,僅能用於焚燒敵人器具糧草。其次,槍管是用竹子做的,非常脆弱,尤其是在火藥灼燒之後,摔在地上都能折斷,至於炸膛那就是家常便飯了。最後,此時宋軍中的突火槍,還沒有發射彈丸的先例。同後世的管狀火器相比,它隻能是一個概念產品。因此,徐衛要研製管狀火器,第一步,就是把竹製的管換作金屬。


    陝華經略安撫司所屬都作院,設置在定戎城西北角。那裏原先是城中一大戶人家的宅院,白額獸占領城池期間,這家人被殺了個幹淨。徐衛收復定戎,賊寇逃跑之前放火焚城,這裏也被燒了麵目全非。都作院初創,知門衙門召集泥瓦匠,蓋了兩排新舍,一為都作院官員的辦公及住宿之地,一為作坊。又辟出地,專供作院試驗器械。古代就是好,地廣人稀,基本上不用征地,不用強拆。


    徐衛雖然命令都作院研發新式火器,但其實參與的隻是少數幾個精通火器製造的工匠,其他的仍舊鑄刀槍,造弓弩。


    「大帥來了。」鑄造房裏,有工匠低叫了一聲。這處作坊房舍極高,且空曠,幾名工匠正圍著一尊冶煉台,熊熊爐火照亮了一張張黝黑的臉龐。兩人打著赤膊,露出一身精壯的肌肉,正奮力拉動著風箱,以助爐中石炭燃燒。


    聽得這一句,拉風箱的更加賣力,其他原本在旁圍觀的匠人也趕緊找點活在手裏幹。他們從前在其他各府各州作院裏,一兩月難得見到主將一次,可自打追隨徐衛以來,要是有幾天看不到,那才是咄咄怪事。


    徐衛穿著一領青羅袍,頭上戴著折上巾,要不是腰裏那根紮眼的禦仙花帶,誰能相信這是陝華經略安撫使?手裏提根馬鞭,身後跟著杜飛虎並幾名衛士,他大步踏入坊中。一名監工的都事慌忙迎上前去,抱個拳道:「大帥。」


    「嗯,前天我交待的事可曾辦妥?」徐衛大聲問道。


    那都事繃緊了皮,將對方引領到作坊外,隻見空地上,靠牆停放著三件器物。外麵是長方形的木框,裏麵全裝的沙,看樣子還杵得挺結實。徐衛一看,立即來了興致,將馬鞭掛在手腕上,蹲下身去,仔細察看這三道模具,而後吩咐道:「打開。」


    都事暗吞了唾沫,此前大帥再三交待,此事至關重要,務必上心。自己倒是不敢掉以輕心,可問題是,從前誰也沒有鑄過這東西,也不知道合不合大帥心意?硬著頭皮,喚來工匠脫模去砂。隨著模具的打開,細砂逐漸被刨走,一件黑色的器物露出原形來。長約有兩尺,粗如杯口,似乎是用鐵鑄造而成。當兩名工匠將這東西從模具中取出來後,徐衛愣沒從它身上瞧出槍炮的影子。


    首先,這玩意鑄造得太粗糙了,就沒一點光滑的感覺,摸著還硌手。抬起管口一看,管壁約莫一指厚,中空,在尾端的管體上留有一個小圓洞。最讓鬱悶的是,這東西居然前後一般粗!記得從前看到的古代火器,好像都是前細後粗?


    他在那兒檢查著,杜飛虎及一班衛士就圍著看,沒人認識這是個啥。新式鈍器?那這未免也太重了吧?看模樣,少說得有五六十斤!而且就兩尺來長,拿在手裏怎麽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