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一,定戎城。
整座城裏的百姓,除了一些勇壯誌願留下來協助官軍以外,大多已經撤向南麵的華山。那裏有徐知軍當初創立的屯墾大營,萬一前線有失,百姓還可以奔進深山之中,你女真人再厲害,能竄上華山來麽?你見過華山有多險峻麽?
街市上,巡弋的隊伍時常交錯,這座城池已經進入「軍管」狀態,任何事情都要為戰事讓路。一名騎士從定戎的西門奔入,他不用喊,就憑他身上穿的衣裳,背上背的信囊,也沒有人敢攔他。因為他是從京兆來的金牌快馬。專門傳遞心急軍情,或者兩司命令。有士兵數著,金牌快馬已經是第八將出現在定戎城了。
「製置司急令!」信使在定戎知軍衙署前勒住韁繩,躍下戰馬後,取了背上信囊飛馳入衙門之中。
節堂上,種師中和徐原,以及一班將佐正商討軍情,聽到這一句誰都不意外。這段時間,長安城裏的兩位長官已經數次下令,催促我軍與敵交戰。但種太尉一直壓著,現在該急的是完顏婁宿,我軍正等著他來進攻,或是迴渡渭水。
「拿來!」種師中一聲喝,信使雙手呈上信囊,解開係口的細繩,取出一物來。卻不是什麽黃金牌,而是一塊木塊,長一尺,周身塗著朱紅漆,背麵刻著「軍前急務,不得入鋪」,意思是,這是緊急軍令,信使不得入驛站交接,隻能在馬背上依次傳遞。正麵所寫的,才是製置司命令。
「環慶秦鳳之兵,已馳援耀州,不日決戰。茲令陝華之兵,速戰境內之敵,勿再觀望,若行遷延之事,當處軍法。」
種師中看罷,命人交給徐原。後者看罷,沉默片刻道:「此前軍令,都是以兩司名義下達,此次卻是何少保單獨簽發,何解?」
「在此之前,何少保是威嚴有加,李宣撫則是打圓場,和稀泥,姿態放得較低。現在製置司單獨下令,措辭又如此嚴厲……」種師中語至此處稍停,而後補充道「看來我等若是再不交戰,兩司長官還真打算法辦了。」
徐原一時無語。他雖也是徐家子弟,但自少年投軍,便一直跟隨其父徐茂在西北戍邊,直至今日成為一路統帥,可以說是一名標準的西軍將領。金軍第一次南侵時,他剛從攻遼戰場上下來,正率涇原兵在河東剿賊,朝廷詔命勤王,他便揮師開赴東京。跟女真人血戰多場,從涇原帶出來的部隊幾乎賠了個幹淨。好不容易重返陝西,又帶起這許多兵馬,其實他的想法,和其他西軍大帥沒多大區別。李綱命他率涇原兵入陝華,他之所以來了,不是因為願聽兩司節製,而是為了保住自家兄弟的後院不起火。涇原路在陝西諸路裏可說是兵強馬壯,他雖然來了,卻留自己的長子守涇原,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尤其在前些日子,徐勝將徐衛的打算告訴他之後,他更趨向於牽製金軍,而不是主動決戰。試想,他涇原有精兵數萬,四弟的人馬雖不多,但九弟的虎捷鄉軍卻是一支勁旅。進入定戎後,他又發現,徐家老九壓箱底的寶貝遠不止表麵那點。想想看,光是鄉軍就有四萬,而且不是那種半吊子,是久經訓練的預備部隊。我兄弟三人的部隊一加,縱觀陝西六路,誰敢不把我們放在眼裏?等金軍一撤,朝廷肯定要再拿出至少一路來,讓我兄弟掛帥。現在金軍被我牽製在渭河南岸這一線,隻要他不動,我也不動,反正雙方大兵團壓在這裏,牽製就已經算是盡力了。
好一陣之後,他開口問道:「太尉的意思如何?」
種師中從帥案後起身,撫摸著刀柄道:「眼下定戎這塊小地方,可以說聚集了陝西六路一小半的兵力,如果戰而勝之,那局勢就將被扭轉。但萬一失利,京兆必受其禍,甚至整個陝西,都將受到牽連。因此,我的意思,沒有十成把握,不要跟金軍硬掽。退一萬步講,就算不能擊潰婁宿,至少也要保證將他擊退,否則開戰就是冒險,就是豪賭。」
此話正中徐原下懷,但看著手裏的金牌急令,何少保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如果再不決戰,還不知道上頭會怎麽處置。不過轉念一想,官家都撤到江淮去了,李宣撫何少保都是東京派員,沒有兩路帥司以上的支持,他們辦不成什麽事。而李宣撫背後,一直是我徐家兄弟在鼎力支持他,尤其是老九,因此他不至於拿我弟兄開刀吧?
「既然如此,這道金牌我等也隻能束之高閣。」徐原將金牌往桌上一扔,沉聲說道。
種師中搖了搖頭,踱步至他身邊坐下,復將金牌拿起看了一眼:「也不行,不管進不進兵,必須要有理由。這樣,我復函兩司,就說兩軍對峙,時機不到不宜開戰。須待河東兵至,方能一決高下。」
徐原聞言皺眉道:「兩司雖則派軍往河東,但幾時能到,誰也說不準。這會不會……」
「你不是說,憑令弟的手段,平陽絕不致有失?」種師中目視他問道。
徐原鄭重點了點頭:「不錯,我家九弟雖年輕,但本事了得,我對他有十足信心。」
「這就對了,王稟是我麾下得力幹將,有他襄助徐衛,平陽鐵定是堅城一座,牢不可破。我等將婁宿牽製在此,他退、我進、他進、我守,敵不動,我不動。若令弟兵馬一到,則合力擊之,婁宿雖眾,焉能不敗?」種師中笑道。
徐原終於點頭表示贊同,卻又道:「婁宿已經控製河中,扼守了浮橋,又拿下陝州,堵住了潼關,即使河東兵至,又如何能跨過黃河?」
整座城裏的百姓,除了一些勇壯誌願留下來協助官軍以外,大多已經撤向南麵的華山。那裏有徐知軍當初創立的屯墾大營,萬一前線有失,百姓還可以奔進深山之中,你女真人再厲害,能竄上華山來麽?你見過華山有多險峻麽?
街市上,巡弋的隊伍時常交錯,這座城池已經進入「軍管」狀態,任何事情都要為戰事讓路。一名騎士從定戎的西門奔入,他不用喊,就憑他身上穿的衣裳,背上背的信囊,也沒有人敢攔他。因為他是從京兆來的金牌快馬。專門傳遞心急軍情,或者兩司命令。有士兵數著,金牌快馬已經是第八將出現在定戎城了。
「製置司急令!」信使在定戎知軍衙署前勒住韁繩,躍下戰馬後,取了背上信囊飛馳入衙門之中。
節堂上,種師中和徐原,以及一班將佐正商討軍情,聽到這一句誰都不意外。這段時間,長安城裏的兩位長官已經數次下令,催促我軍與敵交戰。但種太尉一直壓著,現在該急的是完顏婁宿,我軍正等著他來進攻,或是迴渡渭水。
「拿來!」種師中一聲喝,信使雙手呈上信囊,解開係口的細繩,取出一物來。卻不是什麽黃金牌,而是一塊木塊,長一尺,周身塗著朱紅漆,背麵刻著「軍前急務,不得入鋪」,意思是,這是緊急軍令,信使不得入驛站交接,隻能在馬背上依次傳遞。正麵所寫的,才是製置司命令。
「環慶秦鳳之兵,已馳援耀州,不日決戰。茲令陝華之兵,速戰境內之敵,勿再觀望,若行遷延之事,當處軍法。」
種師中看罷,命人交給徐原。後者看罷,沉默片刻道:「此前軍令,都是以兩司名義下達,此次卻是何少保單獨簽發,何解?」
「在此之前,何少保是威嚴有加,李宣撫則是打圓場,和稀泥,姿態放得較低。現在製置司單獨下令,措辭又如此嚴厲……」種師中語至此處稍停,而後補充道「看來我等若是再不交戰,兩司長官還真打算法辦了。」
徐原一時無語。他雖也是徐家子弟,但自少年投軍,便一直跟隨其父徐茂在西北戍邊,直至今日成為一路統帥,可以說是一名標準的西軍將領。金軍第一次南侵時,他剛從攻遼戰場上下來,正率涇原兵在河東剿賊,朝廷詔命勤王,他便揮師開赴東京。跟女真人血戰多場,從涇原帶出來的部隊幾乎賠了個幹淨。好不容易重返陝西,又帶起這許多兵馬,其實他的想法,和其他西軍大帥沒多大區別。李綱命他率涇原兵入陝華,他之所以來了,不是因為願聽兩司節製,而是為了保住自家兄弟的後院不起火。涇原路在陝西諸路裏可說是兵強馬壯,他雖然來了,卻留自己的長子守涇原,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尤其在前些日子,徐勝將徐衛的打算告訴他之後,他更趨向於牽製金軍,而不是主動決戰。試想,他涇原有精兵數萬,四弟的人馬雖不多,但九弟的虎捷鄉軍卻是一支勁旅。進入定戎後,他又發現,徐家老九壓箱底的寶貝遠不止表麵那點。想想看,光是鄉軍就有四萬,而且不是那種半吊子,是久經訓練的預備部隊。我兄弟三人的部隊一加,縱觀陝西六路,誰敢不把我們放在眼裏?等金軍一撤,朝廷肯定要再拿出至少一路來,讓我兄弟掛帥。現在金軍被我牽製在渭河南岸這一線,隻要他不動,我也不動,反正雙方大兵團壓在這裏,牽製就已經算是盡力了。
好一陣之後,他開口問道:「太尉的意思如何?」
種師中從帥案後起身,撫摸著刀柄道:「眼下定戎這塊小地方,可以說聚集了陝西六路一小半的兵力,如果戰而勝之,那局勢就將被扭轉。但萬一失利,京兆必受其禍,甚至整個陝西,都將受到牽連。因此,我的意思,沒有十成把握,不要跟金軍硬掽。退一萬步講,就算不能擊潰婁宿,至少也要保證將他擊退,否則開戰就是冒險,就是豪賭。」
此話正中徐原下懷,但看著手裏的金牌急令,何少保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如果再不決戰,還不知道上頭會怎麽處置。不過轉念一想,官家都撤到江淮去了,李宣撫何少保都是東京派員,沒有兩路帥司以上的支持,他們辦不成什麽事。而李宣撫背後,一直是我徐家兄弟在鼎力支持他,尤其是老九,因此他不至於拿我弟兄開刀吧?
「既然如此,這道金牌我等也隻能束之高閣。」徐原將金牌往桌上一扔,沉聲說道。
種師中搖了搖頭,踱步至他身邊坐下,復將金牌拿起看了一眼:「也不行,不管進不進兵,必須要有理由。這樣,我復函兩司,就說兩軍對峙,時機不到不宜開戰。須待河東兵至,方能一決高下。」
徐原聞言皺眉道:「兩司雖則派軍往河東,但幾時能到,誰也說不準。這會不會……」
「你不是說,憑令弟的手段,平陽絕不致有失?」種師中目視他問道。
徐原鄭重點了點頭:「不錯,我家九弟雖年輕,但本事了得,我對他有十足信心。」
「這就對了,王稟是我麾下得力幹將,有他襄助徐衛,平陽鐵定是堅城一座,牢不可破。我等將婁宿牽製在此,他退、我進、他進、我守,敵不動,我不動。若令弟兵馬一到,則合力擊之,婁宿雖眾,焉能不敗?」種師中笑道。
徐原終於點頭表示贊同,卻又道:「婁宿已經控製河中,扼守了浮橋,又拿下陝州,堵住了潼關,即使河東兵至,又如何能跨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