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到李四帶著兄嫂和錦兒來到了桃花莊,拜見了劉太公和張教頭,張教頭問林衝下落,李四先說了一句無事,讓教頭放寬心,眾人到屋中敘話。
張教頭長舒一口氣,眾人進院,忙叫人去請女兒貞娘,劉太公和張教頭將四人引到廳堂之上落座,家人獻上茶來。李四看了一眼左右站立的院公,太公喝退了眾下人。
李四才說:“迴稟張教頭和太公,教頭無事,眼下已經逃走在外了,我等卻不知他在何處。”
張教頭得知林衝沒有被害,便長舒一口氣,這些時日一家人日夜便牽掛著林衝的安危,就等李四錦兒捎迴信來。說話間大娘子和玉燕來到前廳,眾人分賓主落座,家人看茶。
劉太公和張教頭居中而坐,左手邊是劉玉燕和張貞娘,右手邊卻是李二及渾家、錦兒和李四。先來不及說明李小二如何也會到此,貞娘便問李四官人如何沒來。
李四說:“大娘子放寬心,官人未被加害,如今逃走在外,因此不曾同來。陸謙富安到了滄州便叫牢城設計陷害教頭,將林教頭調到草料場當差,我和錦兒到了滄州那日便要加害。
差撥在草料場放了一把火要將燒教頭,等我和兄長到了草料場已經火起,第二日我在城裏發現了海捕公文,說陸謙和牢城營差撥都被教頭結果了,隻跑了富安。
“那官人他如今在何處,可有他的消息下落?”貞娘焦急的問錦兒。
錦兒說:“官人如今已經逃在江湖之上,不知去向,一路上總是有緝捕的告示,看樣子是未被官府捉了去,我們也一路打探,卻沒有聽到林教頭的下落。”
說到此錦兒便痛哭了起來,跪倒在貞娘麵前,大娘子忙將錦兒攙起叫她有話便說,不必如此。
錦兒說到:“都是自己和李四在路上腳程不夠快,比陸謙富安晚到了幾日,這才沒見到官人,若是早一日到,找到了官人,此時您和官人便能團圓了。”說著又哭開去。
張教頭幫著勸解:“孩子,這也怨不得你,自來那兩個便早於我們離的汴京,加之他們走的官道,又有馬匹更換,這是他們路上懈怠,走的慢的才早你們五六日,若是走得急早便到了。”
你們不必自責,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女婿有一身的本領,今又殺了人,定會逃活命,或是上山或是進水,尋求一個安身之所,我們四處打聽便是,現在也別無他法了。”
聽到這貞娘不免傷心,本以為能見到夫君,沒成想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錦兒上前安慰。
貞娘穩了穩心神,心想雖不甚喜,但總不是死訊,起身謝過了李四和錦兒,二人忙起身還禮。
歸坐了貞娘便看出了跟著李四錦兒來的男子是胡記湯汁店的廚子李小二,因此便問錦兒:“這位可是和你一同在湯水店的廚師?”
錦兒說:“迴主母,正是,他乃是李四的同胞兄長。”
貞娘聽了驚奇,李小二起身給劉太公、張教頭及玉燕小姐和貞娘見禮,李四又仔仔細細的將離開東京趕奔滄州,偶遇自己兄長的事情與眾人說了。
李二也將自己如何到了滄州,前些時日如何偶遇林教頭的事情說了,說罷又拜謝林大娘子當時的救命之恩。
眾人說話,劉太公將酒席安排下去,到了中午男客在前廳用餐,女賓在後廳吃飯。
劉太公與張教頭、李二、李四在前廳飲宴,席間李四便問張三去向,張教頭說他送我們到此便迴轉東京去了。
張教頭問李四:“接下來你將如何打算?”
李四說:“無非是迴東京或是留在這裏,我與錦兒在路上也商議了,因您和大娘子在此,錦兒想在大娘子身邊服侍,我們便不去東京了,在這莊上找一份執事便是。”
劉太公聽了便說:“好好好,若不嫌棄偏僻,便留在老夫的莊上。”
說著李四起身給劉太公斟了一杯酒,李四敬酒說到:“多謝太公,小人還有一事,此次我的兄嫂也跟著我們一起來到了貴莊,我這哥哥與嫂嫂安排得好菜蔬,調和得好汁水,萬望太公能夠準許他們在莊外尋個去處,開個茶酒店,小人便不勝感激。”
說著李二也站起,二人一齊敬劉太公。劉太公滿飲了叫兄弟倆坐下,說到:“這不是事情,莊口我正有五間門麵的一個院落,明日你便去經營,缺少甚麽隻顧到莊上來說。”
二人看劉莊主如此豪爽盛情,自是感激不盡,又連敬太公三杯。
張教頭又說:“你既定下不迴去在此也好,隻有一件事情想要你去東京走一遭。”
李四迴答說:“教頭可是叫小人迴去打探一下可否有林教頭的消息?”
張教頭笑著到:“還是你精明啊,正是此事。”
李四說:“小人剛才正要說明,即日便想啟程去東京走一遭,探查一下林教頭的下落,告訴眾潑皮們若是有教頭的下落速來桃花莊送信。我再去辭別一下翠蓮姑姑,告訴一下錦兒的近況免得她們擔心,我再和那些潑皮道個別。”
張教頭誇讚李四想的周全,還說錦兒便也是個好樣的,你二人倒是一對,眾人又飲了一會方散。
玉燕與貞娘、錦兒、王氏到後宅用飯,席間無非便也是說了些體己話,錦兒誇玉燕小姐卻像是個女中豪傑的模樣。
貞娘接著說:“劉小姐這些時日跟隨我父親習練武藝,來時看她似桃花帶雨,溫文端莊,現在你看她一團尚武精神,滿麵的颯爽之風。”錦兒不住的誇讚玉燕小姐長得標誌,惹得玉燕小姐害羞了好一陣,又說了一會話,姐妹們吃罷晚飯,各自睡去。
劉玉燕吃過飯照例到後場院裏練晚功,這劉小姐幾個月間武藝大有長進,照比一年前金翠蓮見到的那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多了好幾分英勇之氣。
但見她:柳腰端跨,疊勝帶紫色飄搖;玉體輕盈,挑繡袍紅霞籠罩。臉堆三月桃花,眉掃初春柳葉。金釵插鳳,掩映烏雲。鎧甲披銀,光欺瑞雪。輾轉騰挪鞋翹尖紅,劍影刀光手舒嫩玉。
練到二更時分,劉小姐收招定式,打算迴轉秀樓休息,正路過師父張教頭的屋前,遠遠望見屋內仍然掌著燈,便在屋外說到:“徒弟給師父請安,師父這麽晚還不曾休息麽?”
裏麵張教頭答到:“是玉燕啊,敢是練完晚功了。我剛才多喝了兩杯,現在尚且還有些酒力,睡不下,你若無事便進來說話罷。”
劉玉燕應了一聲便推門進了張教頭屋,師父正坐在桌前看書,玉燕上前請安,見師父手中的書之前未見,請了安便問道:“敢問師父所讀的是何書籍?”
張教頭放下書說:“這是我家祖傳的兵法典籍,我從東京出來,其他的書籍都不曾攜帶,隻有這幾本祖傳的典籍我不敢丟棄,帶在了身上。
我年幼家傳習武,本以為能報效疆場,可在東京城裏做了一輩子的教師,卻不曾用上這些,隻是粗略的看了,不曾精學。
本想傳給女婿林衝,可他現在連個教頭都做不成了,成了浪跡天涯的罪犯。這些典籍日後隻得交給西川嘉陵我那侄兒了,他在那做水陸兵馬提轄,陸戰水攻、排兵布陣,倒能用上。”
劉玉燕年幼很是讀過幾年私塾,頗為識文斷字,近日習武熱情正高,聽說是師父家祖傳的兵書,頓時來了興趣。便問師父:“師父,不知這書可否借給徒兒一看?”
張教頭說:“若是你能看得進去,那是最好,對你習武也頗有裨益。”
說著便從書架上拿下了一本《武經七書》交與玉燕,張教頭說到:“凡軍事者,分為四派,兵家四派又叫兵家四勢,分別是兵權謀家、兵陰陽家、兵形勢家、兵技巧家。你可知這本《武經七書》的來曆?”
劉玉燕搖頭不知,張教頭接著說到:“自上古以來,曆代兵法頻出,到了神宗元豐年間,朝廷將《孫子》、《尉繚子》、《吳子》、《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六韜》、《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這七本書定為武舉考試書目,從此這七本書被合稱為《武經七書》。”
劉玉燕拿過書來說到:“師父,徒兒若是看會這《武經七書》便能去考武舉人啦。”
張教頭說:“隻是可惜女子不能參加,你也就是無事時看看便是了。”
劉玉燕又看了書架上還有好幾大包書籍,都是被精心包著,便問師父那些都是甚麽書。
張教頭說:“我們做禁軍教頭的,四家之中需要精進的便是最後一家技巧,這裏麵便是祖傳技巧家的著作,秦漢時期奉為正統的兵技巧家有十三家,留下諸多典籍。”
說著張教頭將幾包書籍拿了下來,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將布展開,打開書匣,現出一冊冊兵書來,張教頭說:“兵家技巧,便是習練手足,熟練器械,積累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真正想要成為武學大家,必須精通技巧。”
玉燕誌智誠成的說:“師父,徒兒願意跟師父學習。”
究竟張教頭如何傳授,請看下迴:摯誠心玉燕學戰策 夥伴情李四辭潑皮。
張教頭長舒一口氣,眾人進院,忙叫人去請女兒貞娘,劉太公和張教頭將四人引到廳堂之上落座,家人獻上茶來。李四看了一眼左右站立的院公,太公喝退了眾下人。
李四才說:“迴稟張教頭和太公,教頭無事,眼下已經逃走在外了,我等卻不知他在何處。”
張教頭得知林衝沒有被害,便長舒一口氣,這些時日一家人日夜便牽掛著林衝的安危,就等李四錦兒捎迴信來。說話間大娘子和玉燕來到前廳,眾人分賓主落座,家人看茶。
劉太公和張教頭居中而坐,左手邊是劉玉燕和張貞娘,右手邊卻是李二及渾家、錦兒和李四。先來不及說明李小二如何也會到此,貞娘便問李四官人如何沒來。
李四說:“大娘子放寬心,官人未被加害,如今逃走在外,因此不曾同來。陸謙富安到了滄州便叫牢城設計陷害教頭,將林教頭調到草料場當差,我和錦兒到了滄州那日便要加害。
差撥在草料場放了一把火要將燒教頭,等我和兄長到了草料場已經火起,第二日我在城裏發現了海捕公文,說陸謙和牢城營差撥都被教頭結果了,隻跑了富安。
“那官人他如今在何處,可有他的消息下落?”貞娘焦急的問錦兒。
錦兒說:“官人如今已經逃在江湖之上,不知去向,一路上總是有緝捕的告示,看樣子是未被官府捉了去,我們也一路打探,卻沒有聽到林教頭的下落。”
說到此錦兒便痛哭了起來,跪倒在貞娘麵前,大娘子忙將錦兒攙起叫她有話便說,不必如此。
錦兒說到:“都是自己和李四在路上腳程不夠快,比陸謙富安晚到了幾日,這才沒見到官人,若是早一日到,找到了官人,此時您和官人便能團圓了。”說著又哭開去。
張教頭幫著勸解:“孩子,這也怨不得你,自來那兩個便早於我們離的汴京,加之他們走的官道,又有馬匹更換,這是他們路上懈怠,走的慢的才早你們五六日,若是走得急早便到了。”
你們不必自責,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女婿有一身的本領,今又殺了人,定會逃活命,或是上山或是進水,尋求一個安身之所,我們四處打聽便是,現在也別無他法了。”
聽到這貞娘不免傷心,本以為能見到夫君,沒成想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錦兒上前安慰。
貞娘穩了穩心神,心想雖不甚喜,但總不是死訊,起身謝過了李四和錦兒,二人忙起身還禮。
歸坐了貞娘便看出了跟著李四錦兒來的男子是胡記湯汁店的廚子李小二,因此便問錦兒:“這位可是和你一同在湯水店的廚師?”
錦兒說:“迴主母,正是,他乃是李四的同胞兄長。”
貞娘聽了驚奇,李小二起身給劉太公、張教頭及玉燕小姐和貞娘見禮,李四又仔仔細細的將離開東京趕奔滄州,偶遇自己兄長的事情與眾人說了。
李二也將自己如何到了滄州,前些時日如何偶遇林教頭的事情說了,說罷又拜謝林大娘子當時的救命之恩。
眾人說話,劉太公將酒席安排下去,到了中午男客在前廳用餐,女賓在後廳吃飯。
劉太公與張教頭、李二、李四在前廳飲宴,席間李四便問張三去向,張教頭說他送我們到此便迴轉東京去了。
張教頭問李四:“接下來你將如何打算?”
李四說:“無非是迴東京或是留在這裏,我與錦兒在路上也商議了,因您和大娘子在此,錦兒想在大娘子身邊服侍,我們便不去東京了,在這莊上找一份執事便是。”
劉太公聽了便說:“好好好,若不嫌棄偏僻,便留在老夫的莊上。”
說著李四起身給劉太公斟了一杯酒,李四敬酒說到:“多謝太公,小人還有一事,此次我的兄嫂也跟著我們一起來到了貴莊,我這哥哥與嫂嫂安排得好菜蔬,調和得好汁水,萬望太公能夠準許他們在莊外尋個去處,開個茶酒店,小人便不勝感激。”
說著李二也站起,二人一齊敬劉太公。劉太公滿飲了叫兄弟倆坐下,說到:“這不是事情,莊口我正有五間門麵的一個院落,明日你便去經營,缺少甚麽隻顧到莊上來說。”
二人看劉莊主如此豪爽盛情,自是感激不盡,又連敬太公三杯。
張教頭又說:“你既定下不迴去在此也好,隻有一件事情想要你去東京走一遭。”
李四迴答說:“教頭可是叫小人迴去打探一下可否有林教頭的消息?”
張教頭笑著到:“還是你精明啊,正是此事。”
李四說:“小人剛才正要說明,即日便想啟程去東京走一遭,探查一下林教頭的下落,告訴眾潑皮們若是有教頭的下落速來桃花莊送信。我再去辭別一下翠蓮姑姑,告訴一下錦兒的近況免得她們擔心,我再和那些潑皮道個別。”
張教頭誇讚李四想的周全,還說錦兒便也是個好樣的,你二人倒是一對,眾人又飲了一會方散。
玉燕與貞娘、錦兒、王氏到後宅用飯,席間無非便也是說了些體己話,錦兒誇玉燕小姐卻像是個女中豪傑的模樣。
貞娘接著說:“劉小姐這些時日跟隨我父親習練武藝,來時看她似桃花帶雨,溫文端莊,現在你看她一團尚武精神,滿麵的颯爽之風。”錦兒不住的誇讚玉燕小姐長得標誌,惹得玉燕小姐害羞了好一陣,又說了一會話,姐妹們吃罷晚飯,各自睡去。
劉玉燕吃過飯照例到後場院裏練晚功,這劉小姐幾個月間武藝大有長進,照比一年前金翠蓮見到的那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多了好幾分英勇之氣。
但見她:柳腰端跨,疊勝帶紫色飄搖;玉體輕盈,挑繡袍紅霞籠罩。臉堆三月桃花,眉掃初春柳葉。金釵插鳳,掩映烏雲。鎧甲披銀,光欺瑞雪。輾轉騰挪鞋翹尖紅,劍影刀光手舒嫩玉。
練到二更時分,劉小姐收招定式,打算迴轉秀樓休息,正路過師父張教頭的屋前,遠遠望見屋內仍然掌著燈,便在屋外說到:“徒弟給師父請安,師父這麽晚還不曾休息麽?”
裏麵張教頭答到:“是玉燕啊,敢是練完晚功了。我剛才多喝了兩杯,現在尚且還有些酒力,睡不下,你若無事便進來說話罷。”
劉玉燕應了一聲便推門進了張教頭屋,師父正坐在桌前看書,玉燕上前請安,見師父手中的書之前未見,請了安便問道:“敢問師父所讀的是何書籍?”
張教頭放下書說:“這是我家祖傳的兵法典籍,我從東京出來,其他的書籍都不曾攜帶,隻有這幾本祖傳的典籍我不敢丟棄,帶在了身上。
我年幼家傳習武,本以為能報效疆場,可在東京城裏做了一輩子的教師,卻不曾用上這些,隻是粗略的看了,不曾精學。
本想傳給女婿林衝,可他現在連個教頭都做不成了,成了浪跡天涯的罪犯。這些典籍日後隻得交給西川嘉陵我那侄兒了,他在那做水陸兵馬提轄,陸戰水攻、排兵布陣,倒能用上。”
劉玉燕年幼很是讀過幾年私塾,頗為識文斷字,近日習武熱情正高,聽說是師父家祖傳的兵書,頓時來了興趣。便問師父:“師父,不知這書可否借給徒兒一看?”
張教頭說:“若是你能看得進去,那是最好,對你習武也頗有裨益。”
說著便從書架上拿下了一本《武經七書》交與玉燕,張教頭說到:“凡軍事者,分為四派,兵家四派又叫兵家四勢,分別是兵權謀家、兵陰陽家、兵形勢家、兵技巧家。你可知這本《武經七書》的來曆?”
劉玉燕搖頭不知,張教頭接著說到:“自上古以來,曆代兵法頻出,到了神宗元豐年間,朝廷將《孫子》、《尉繚子》、《吳子》、《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六韜》、《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這七本書定為武舉考試書目,從此這七本書被合稱為《武經七書》。”
劉玉燕拿過書來說到:“師父,徒兒若是看會這《武經七書》便能去考武舉人啦。”
張教頭說:“隻是可惜女子不能參加,你也就是無事時看看便是了。”
劉玉燕又看了書架上還有好幾大包書籍,都是被精心包著,便問師父那些都是甚麽書。
張教頭說:“我們做禁軍教頭的,四家之中需要精進的便是最後一家技巧,這裏麵便是祖傳技巧家的著作,秦漢時期奉為正統的兵技巧家有十三家,留下諸多典籍。”
說著張教頭將幾包書籍拿了下來,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將布展開,打開書匣,現出一冊冊兵書來,張教頭說:“兵家技巧,便是習練手足,熟練器械,積累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真正想要成為武學大家,必須精通技巧。”
玉燕誌智誠成的說:“師父,徒兒願意跟師父學習。”
究竟張教頭如何傳授,請看下迴:摯誠心玉燕學戰策 夥伴情李四辭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