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東西伯利亞。
“不是說9點日出嗎?日呢?”唐可可抱怨地大喊,迅速戴上手套。
現在對於寒極來說,還是太早了,蒙蒙的晨光籠罩在這片冰封的雪原,萬籟俱寂,連風都被凝住。
腳下的雪卻不深,將將沒過鞋麵。冰熊靴擠壓著雪地,在一片闃然中,踩出很大的響動。
“還好呀,不冷嘛。”印聲說。
“那是因為呆的時間還不夠長。”吳遠解釋。
大家暫時不覺得冷,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興奮。等呆在戶外的時間一長,就要冷哭了,幾件加拿大鵝都沒用。
三個人全副武裝,從滑雪鏡到麵罩,全身沒有一處漏風的地方。如果不是防霧滑雪鏡,那他們的眉『毛』和睫『毛』上,很快便會凝上細小的冰碴。
吳遠通過網上的照片,瞬間移動到了距離北極圈隻有350公裏的奧伊米亞康,具體地點是一座方座圓身的灰『色』柱形紀念碑。
方形底座上,醒目地雕刻著“-71.2c”,以此紀念這裏曾被人類所測到過的最低氣溫。
這個紀念碑頂部嵌套著一圈文字,印聲說那是托木托爾,是這個村的名字。
奧伊米亞康由三個小村莊組成,分別為奧伊米亞康、托木托爾和尤秋蓋。
而鄒小給出的山洞坐標,就位於托木托爾正北五十公裏處。
吳遠嚐試通過坐標來瞬間轉移,當然失敗了。
移動的前提,必須是腦中有畫麵,或者一定距離內的定向移動。
紀念碑身後一百米,就是成片的雪頂小木屋,煙囪中徐徐冒著炊煙,隱隱傳來劈柴聲。
“我們先找人問一下吧,看看哪邊是北。”
“那邊!”唐可可信手揮向遠處被薄霧遮掩的森林。
“你瞎指的吧!”
“太陽不就在那邊嘛!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所以北方就在那裏啊!”
她把手臂張成一個直角,右手指向天邊微微發白的橙『色』亮光,左手就是剛才那片樹林。
“大小姐,這裏都快進北極圈了,低緯度的那套,已經不管用了好吧。”印聲反駁她,“而且這裏的日出也不是正東,應該是東南方。”
“那你來指一個北!”
“不就是那邊嘛。”印聲也隨手揮了一下,不太確定。
“別爭了。”吳遠打斷他們,“手表裏可以看。”
吳遠給大家買的g-shock戶外手表的旗艦款,擁有16個主要功能,最有用的當然是指北針和耐低溫,最低可以耐受零下五十度。
而此刻表上的溫度顯示為-37.4c,可能等太陽出來後,這個數值會再升高些。
電池在這裏消耗的很快,充滿電的蘋果完全開不了機,而同樣充滿電的華為,也隻堅持了十分鍾便罷工了。
奇怪的是,骨傳導耳麥使用正常,也許給它供能的,根本就不是什麽電池吧。
指北針指向的地方,就是托木托爾村。
三人走到被車輪壓過的雪麵,平坦卻有些滑,便在靴子外套上了防滑鏈。
“這也太爽了吧!”
穿了防滑鏈的唐可可有如開了外掛,肆意在路麵上奔走起來,不再像剛才那樣如履薄冰。
“慢點兒!在這裏摔倒了,可是會骨折的。”吳遠衝她喊道。
“老年人才會在冬天骨折呢!”
這時,一個戴著厚重貂皮帽的人扛著斧頭,從最近的小木屋後走了出來,那帽子比他的頭還要大,兩邊長長的貂尾垂在胸前。
他顯然注意到了村口蹦蹦跳跳的人影,還有她身後的兩個人。
“貂皮帽”站定了一下,朝這邊走來,吳遠和印聲同時停下腳步,唐可可見他拿著斧子,有些害怕,趕緊躲到了兩人身後。
“跟他說什麽?”印聲問道。
“就說我們是住在村子裏的遊客,早上出來轉轉,你是我們請的翻譯。”
吳遠確信這樣講沒錯,這幾年來貝加爾湖旅遊的中國人很多,少部分有了興致,也會包車北上八百公裏,來到奧伊米亞康,體驗這種極寒。
這麽說著,“貂皮帽”已經走到了三人麵前,看他們是否遇到了麻煩。
因為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人們必須充分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這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不論人或是車,都必須伸出援手。
“嗯?蒙古人?”印聲看見來人的麵貌,小聲問著。
“不,”吳遠搖頭,“雅庫特人。”
在來之前,吳遠在網上做了些了解。俄羅斯境內這些長相酷似蒙古人的民族,都是曆史教科書上提到過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後裔。
他們又細分為多個民族,這雅庫特人,一般居住在東西伯利亞,尤其是東北部。
不過這在吳遠看來沒什麽區別,大家都是黃種人。
印聲在“貂皮帽”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後,很自然地用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麽的語種開始交流,不一會兒,兩個人竟都仰麵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說的是什麽語?好像不是俄語吧?”唐可可在一邊問吳遠。
“雅庫特語。”
是突厥語係的一種,印聲的異能真不是蓋的,全語種通曉。
一個人會說三四種語言沒什麽,可他卻連這麽偏門的語言都能搞定。
現在太陽已經冒出了地平線,吳遠似乎感到了一絲暖意,他沒注意太陽究竟是什麽時候升起的,隻覺得,天突然就亮了。
“走啦走啦!”印聲朝後麵招招手,儼然變身一個地導的模樣。
“去哪?”
“去這個大伯家裏。”
“為什麽?”吳遠邊走邊問,“白晝不長,我們要抓緊,你剛才都跟他說了什麽?”
“就像你讓我說的那樣,說我們是昨天來這裏的遊客,出來轉轉,順便找點東西吃。”
“你又餓啦?不是吃過早飯才來的嗎?”
“進屋暖和暖和嘛,你說的沒錯,在戶外呆的時間一長,果然就冷了。”
——
“貂皮帽”的名字叫阿裏揚,已經六十多歲了,可緊繃的皮膚讓人覺得他還隻是個四十歲的大叔。
他和家人在村口開了一間小飯館,昨天剛剛接待了一批中國遊客。
木屋小飯館並不緊挨著地麵,而是要踏上一段台階。
因為地麵是永久凍土,房屋必須以深埋於地下的木樁為地基,為了避免木屋內部的熱量使凍土溶解,而影響到房體的穩定,這裏的房子距地麵必須至少留出一米的間隔。
家家戶戶的大門外,都掛了一個溫度計,紅『色』『液』體在-30c的刻度線以下。
木屋大門的裏側,就是另一個世界。三人全部脫掉了了羽絨服,連防風衣都穿不住。
吳遠以為,貝加爾湖小木屋的三層玻璃已經比較誇張了,沒想到這裏的窗戶,竟是五層的。
木屋內座位不多,桌椅都被堆到了一邊,顯得十分寬敞。
最顯眼的是角落裏的紅磚壁爐,燒盡的柴火還沒被清理,木屋內的溫暖,是昨夜留下的餘熱。
雖然壁爐砌得很簡單,也比較粗糙,可牆上掛著的照片和裝飾擺件,顯『露』出這一家充滿了生活熱情。
木屋的另一頭,是台55寸的電視機,居然還有個ps4,一個小男孩兒正聚精會神地玩著fifa遊戲。
老板娘是阿裏揚的老伴兒,她沒想到這麽早就會有客人,正紮著頭發從裏屋走來。
阿裏揚跟她交代了一下,估計是讓她去準備餐食。然後便拖來桌椅,招唿客人們坐下。
熱水是隨時都有的,他從邊櫃裏拿出一盒茶包,示意客人們可以自己來泡茶。
“你有沒有問他山洞的事?”
見大家竟然優哉遊哉坐下喝茶,吳遠忍不住問道。
“阿裏揚大叔說了,”印聲不急不慢地拎起茶包,“這件事要慢慢說。”
————
這位大大,請把推薦票放在桌上,阿裏揚老爺子給您慢慢說。
東西伯利亞。
“不是說9點日出嗎?日呢?”唐可可抱怨地大喊,迅速戴上手套。
現在對於寒極來說,還是太早了,蒙蒙的晨光籠罩在這片冰封的雪原,萬籟俱寂,連風都被凝住。
腳下的雪卻不深,將將沒過鞋麵。冰熊靴擠壓著雪地,在一片闃然中,踩出很大的響動。
“還好呀,不冷嘛。”印聲說。
“那是因為呆的時間還不夠長。”吳遠解釋。
大家暫時不覺得冷,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興奮。等呆在戶外的時間一長,就要冷哭了,幾件加拿大鵝都沒用。
三個人全副武裝,從滑雪鏡到麵罩,全身沒有一處漏風的地方。如果不是防霧滑雪鏡,那他們的眉『毛』和睫『毛』上,很快便會凝上細小的冰碴。
吳遠通過網上的照片,瞬間移動到了距離北極圈隻有350公裏的奧伊米亞康,具體地點是一座方座圓身的灰『色』柱形紀念碑。
方形底座上,醒目地雕刻著“-71.2c”,以此紀念這裏曾被人類所測到過的最低氣溫。
這個紀念碑頂部嵌套著一圈文字,印聲說那是托木托爾,是這個村的名字。
奧伊米亞康由三個小村莊組成,分別為奧伊米亞康、托木托爾和尤秋蓋。
而鄒小給出的山洞坐標,就位於托木托爾正北五十公裏處。
吳遠嚐試通過坐標來瞬間轉移,當然失敗了。
移動的前提,必須是腦中有畫麵,或者一定距離內的定向移動。
紀念碑身後一百米,就是成片的雪頂小木屋,煙囪中徐徐冒著炊煙,隱隱傳來劈柴聲。
“我們先找人問一下吧,看看哪邊是北。”
“那邊!”唐可可信手揮向遠處被薄霧遮掩的森林。
“你瞎指的吧!”
“太陽不就在那邊嘛!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所以北方就在那裏啊!”
她把手臂張成一個直角,右手指向天邊微微發白的橙『色』亮光,左手就是剛才那片樹林。
“大小姐,這裏都快進北極圈了,低緯度的那套,已經不管用了好吧。”印聲反駁她,“而且這裏的日出也不是正東,應該是東南方。”
“那你來指一個北!”
“不就是那邊嘛。”印聲也隨手揮了一下,不太確定。
“別爭了。”吳遠打斷他們,“手表裏可以看。”
吳遠給大家買的g-shock戶外手表的旗艦款,擁有16個主要功能,最有用的當然是指北針和耐低溫,最低可以耐受零下五十度。
而此刻表上的溫度顯示為-37.4c,可能等太陽出來後,這個數值會再升高些。
電池在這裏消耗的很快,充滿電的蘋果完全開不了機,而同樣充滿電的華為,也隻堅持了十分鍾便罷工了。
奇怪的是,骨傳導耳麥使用正常,也許給它供能的,根本就不是什麽電池吧。
指北針指向的地方,就是托木托爾村。
三人走到被車輪壓過的雪麵,平坦卻有些滑,便在靴子外套上了防滑鏈。
“這也太爽了吧!”
穿了防滑鏈的唐可可有如開了外掛,肆意在路麵上奔走起來,不再像剛才那樣如履薄冰。
“慢點兒!在這裏摔倒了,可是會骨折的。”吳遠衝她喊道。
“老年人才會在冬天骨折呢!”
這時,一個戴著厚重貂皮帽的人扛著斧頭,從最近的小木屋後走了出來,那帽子比他的頭還要大,兩邊長長的貂尾垂在胸前。
他顯然注意到了村口蹦蹦跳跳的人影,還有她身後的兩個人。
“貂皮帽”站定了一下,朝這邊走來,吳遠和印聲同時停下腳步,唐可可見他拿著斧子,有些害怕,趕緊躲到了兩人身後。
“跟他說什麽?”印聲問道。
“就說我們是住在村子裏的遊客,早上出來轉轉,你是我們請的翻譯。”
吳遠確信這樣講沒錯,這幾年來貝加爾湖旅遊的中國人很多,少部分有了興致,也會包車北上八百公裏,來到奧伊米亞康,體驗這種極寒。
這麽說著,“貂皮帽”已經走到了三人麵前,看他們是否遇到了麻煩。
因為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人們必須充分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這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不論人或是車,都必須伸出援手。
“嗯?蒙古人?”印聲看見來人的麵貌,小聲問著。
“不,”吳遠搖頭,“雅庫特人。”
在來之前,吳遠在網上做了些了解。俄羅斯境內這些長相酷似蒙古人的民族,都是曆史教科書上提到過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後裔。
他們又細分為多個民族,這雅庫特人,一般居住在東西伯利亞,尤其是東北部。
不過這在吳遠看來沒什麽區別,大家都是黃種人。
印聲在“貂皮帽”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後,很自然地用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麽的語種開始交流,不一會兒,兩個人竟都仰麵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說的是什麽語?好像不是俄語吧?”唐可可在一邊問吳遠。
“雅庫特語。”
是突厥語係的一種,印聲的異能真不是蓋的,全語種通曉。
一個人會說三四種語言沒什麽,可他卻連這麽偏門的語言都能搞定。
現在太陽已經冒出了地平線,吳遠似乎感到了一絲暖意,他沒注意太陽究竟是什麽時候升起的,隻覺得,天突然就亮了。
“走啦走啦!”印聲朝後麵招招手,儼然變身一個地導的模樣。
“去哪?”
“去這個大伯家裏。”
“為什麽?”吳遠邊走邊問,“白晝不長,我們要抓緊,你剛才都跟他說了什麽?”
“就像你讓我說的那樣,說我們是昨天來這裏的遊客,出來轉轉,順便找點東西吃。”
“你又餓啦?不是吃過早飯才來的嗎?”
“進屋暖和暖和嘛,你說的沒錯,在戶外呆的時間一長,果然就冷了。”
——
“貂皮帽”的名字叫阿裏揚,已經六十多歲了,可緊繃的皮膚讓人覺得他還隻是個四十歲的大叔。
他和家人在村口開了一間小飯館,昨天剛剛接待了一批中國遊客。
木屋小飯館並不緊挨著地麵,而是要踏上一段台階。
因為地麵是永久凍土,房屋必須以深埋於地下的木樁為地基,為了避免木屋內部的熱量使凍土溶解,而影響到房體的穩定,這裏的房子距地麵必須至少留出一米的間隔。
家家戶戶的大門外,都掛了一個溫度計,紅『色』『液』體在-30c的刻度線以下。
木屋大門的裏側,就是另一個世界。三人全部脫掉了了羽絨服,連防風衣都穿不住。
吳遠以為,貝加爾湖小木屋的三層玻璃已經比較誇張了,沒想到這裏的窗戶,竟是五層的。
木屋內座位不多,桌椅都被堆到了一邊,顯得十分寬敞。
最顯眼的是角落裏的紅磚壁爐,燒盡的柴火還沒被清理,木屋內的溫暖,是昨夜留下的餘熱。
雖然壁爐砌得很簡單,也比較粗糙,可牆上掛著的照片和裝飾擺件,顯『露』出這一家充滿了生活熱情。
木屋的另一頭,是台55寸的電視機,居然還有個ps4,一個小男孩兒正聚精會神地玩著fifa遊戲。
老板娘是阿裏揚的老伴兒,她沒想到這麽早就會有客人,正紮著頭發從裏屋走來。
阿裏揚跟她交代了一下,估計是讓她去準備餐食。然後便拖來桌椅,招唿客人們坐下。
熱水是隨時都有的,他從邊櫃裏拿出一盒茶包,示意客人們可以自己來泡茶。
“你有沒有問他山洞的事?”
見大家竟然優哉遊哉坐下喝茶,吳遠忍不住問道。
“阿裏揚大叔說了,”印聲不急不慢地拎起茶包,“這件事要慢慢說。”
————
這位大大,請把推薦票放在桌上,阿裏揚老爺子給您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