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鮮於輔還未趕到軍營時,近萬人迎麵奔跑過來。鮮於輔連忙勒住戰馬,定睛一看,不禁一喜,原來這隊人馬的當頭一將正是他的弟弟鮮於銀。
“大哥,是齊周那個王八蛋將曹軍給放進來的!”鮮於銀一見到鮮於輔便怒聲道。
鮮於輔急聲道:“先不管這些!帶著你的人馬跟我去將曹軍擊退!”
鮮於銀卻道:“已經來不及了!曹軍主力已經全部進城,並且,我們所有的人馬都在這裏了!”
“什麽?!怎麽迴事?”隨即又道:“算了!我們先出城再說!”
這殘存的萬餘人馬在鮮於輔、鮮於銀兩兄弟的率領下倉惶從北門逃出了河間城。
萬餘人沿著官道向北狂奔,他們的目的地是河間以北百裏的任丘城。
然而他們才離開河間二十餘裏,一隊黑甲騎兵便從後麵趕了上來。
“大哥,是曹軍的虎豹騎!”鮮於銀的聲音顯得有些驚慌。
鮮於輔皺了皺眉頭,眉頭隨即散開,鎮靜地說道:“不要怕!這雖然是虎豹騎,但是他們隻有不到千人的樣子。傳令下去,列陣迎戰!騎兵隊立刻出擊!”
這萬餘劉虞軍立刻開始當道列陣,所有近千名輕騎兵飛馳而出,迎上正飛速接近的曹軍虎豹騎。
轉眼間兩支騎兵便相遇了。雙方揮舞環首刀大戰起來,殺聲震天。虎豹騎的戰力極其強悍,交鋒不到片刻,劉虞軍輕騎兵便露出不支之相。
不到一刻鍾,劉虞軍輕騎兵便被殺得喪膽崩潰下來。這時,劉虞軍輕騎兵隻剩下不到五百人了,在短短不到一刻鍾的時間裏,劉虞軍輕騎兵竟然損失了超過一半!
曹軍虎豹騎稍稍整了一下隊形,隨即朝戰陣剛剛成型的劉虞軍步兵陣席卷過去。
千名虎豹騎虎嘯奔騰,煙塵漫卷,呐喊聲驚天動地,氣勢攝人至極。劉虞軍步卒麵帶緊張之色。此刻劉虞軍的步兵戰陣雖然已經基本成型,但是卻缺乏抵禦騎兵的盾矛兵和長槍兵,能否抵禦住千名彪悍的虎豹鐵騎還是一個未知數啊!
虎豹騎迅速接近劉虞軍戰陣。鮮於輔鮮於銀策馬在軍陣中來迴奔馳,口中不停地呐喊著。
雙方間的距離消失了,虎豹騎如同鐵錘般猛地砸在劉虞軍的陣線上。沉悶的大響聲登時連片響起,夾雜著慘叫聲和戰馬的嘶鳴聲。鮮於輔、鮮於銀兩兄弟緊張地注視著雙方的交鋒線,嘴巴緊緊地抿著。
虎豹騎隻是被劉虞軍步軍陣線擋住了一下,隨即便如同潰堤的洪水般奔瀉進劉虞軍陣中。
鐵蹄奔踏,戰刀疾劈,衝入軍陣的虎豹鐵騎掀起了一片血色,每一個騎兵就如同來自地獄的修羅般,殺氣騰騰。劉虞軍將士無力地抵抗著,幾乎人人麵帶驚恐之色,整個戰陣不由自主地不停後退。鮮於輔、鮮於銀聲嘶力竭地嘶喊著,麵上的神情異常焦急。
這樣的局麵隻持續了片刻時間,劉虞軍步卒完全崩潰了,士兵們丟盔棄甲四麵奔逃,沒有人再願意麵對那恐怖的虎豹鐵騎。虎豹鐵騎分路追殺,直殺得屍橫遍野。
鮮於輔、鮮於銀見大勢已去,連忙催動戰馬向北麵狂奔。當他們逃到任丘時,身邊的人馬僅剩下不到三百人了。
兩人逃到任丘還不到半天,便聽聞曹軍主力即將兵臨城下。此刻任丘中的守軍隻有不到三千人,而且任丘城牆低矮,儲備不足,根本就不可能抵擋曹軍主力的攻擊。鮮於輔、鮮於銀與城守稍作商議,便決定棄城北走逃迴幽州。於是鮮於輔、鮮於銀和城守命人在縣庫放火,隨即率領三千餘驚慌的士兵逃出了任丘縣城,徑直朝北麵的幽州趕去。隨後不久,任丘城便落入了曹軍手中。
就在曹軍按原計劃沿河間、任丘北進的同時,另一支曹軍由曹仁率領向常山發動了奇襲,在張純、張舉兩人的協助下,曹軍一舉攻克常山,常山守將閻柔率領三萬潰兵東南百裏的安邦城,在路上,閻柔碰到了正趕往常山的劉占,得知常山變故的劉占隻得放棄原計劃同閻柔一道前往安邦城。
兩地失守的消息在當天晚上便傳到了幽州劉虞的手中。劉虞險些當場暈倒。
好不容易緩過勁來的劉虞急聲問田疇:“子壽,現在該如何是好啊?”
田疇緊皺雙眉稍作思忖,朝劉虞抱拳道:“主公,為今之計隻有靠征北軍了!”
劉虞雙眼一亮,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對對!來人,快請劉江大人!”
親兵來到劉江的廂房前,劉江剛從外麵迴來,麵上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剛才他已經命人將幽州的最新情報傳給了洛陽。
“劉大人,我家主公有請!”親兵敲開劉江的房門抱拳道。
劉江知道劉虞為了什麽事情要見自己,點了點頭走出廂房。
劉江在親兵的引領下來到大堂。劉江剛要向劉虞行禮,劉虞便急步來到劉江麵前,抓著劉江的手臂急聲道:“劉大人,大事不好了!”劉虞顯得很失態。
劉江抱拳道:“刺史大人,我已經知道這些事情了!”劉江覺得此刻沒有必要裝模作樣。
“劉大人,不知貴軍是否已經對曹軍展開攻擊了?”田疇上來急聲問道。劉虞注視著劉江,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劉江稍作思忖,微微皺起眉頭朝劉虞抱拳道:“不瞞刺史大人,我剛才已經給我家主公發去了飛鴿傳書,具體情況最早也得明天淩晨才能傳迴!”
“明天啊!?”劉虞喃喃道,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劉江寬慰道:“刺史大人也不須太過擔憂!我征北軍幾天前已經集結,相信現在已經在進軍青州的路上了!”
“青州!?大將軍難道不是進軍冀州嗎?”劉虞顯得很驚詫的模樣。
劉江解釋道:“刺史大人有所不知,曹軍為防止我軍介入幽州戰事,在魏郡以北布置了數萬精兵扼住北上必經之路,我軍倉促之際也難以攻入冀州!所以我家主公決定實施圍魏救趙之計!”
劉虞、田疇注視著劉江,靜待下文。
劉江頓了頓,繼續道:“我家主公決定東進青州攻打山陽郡!隻要我軍攻下山陽,便可直接威脅到曹操的老巢青州,曹操將不得不從幽州撤兵!”
劉虞田疇互望一眼,劉虞緊皺眉頭,麵露難色,田疇朝劉江抱拳道:“但不知貴軍多久能攻下山陽?”
劉江稍作思忖,迴答道:“隻要刺史大人能守住幽州,局勢定會好轉!”
聽到這個迴答,田疇不禁皺了皺眉頭;劉虞有些沮喪地歎了口氣。
第二天一大早,整個幽州城內便亂了套,曹軍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已經在城內傳開,百姓們紛紛攜家帶口擁擠到城門下,想要在曹軍來臨前逃出城去。百姓們之所以這麽害怕,完全是因為當日曹操為父親遇害的事情進軍徐州時毀掉了幾座城池,百姓們可不想這樣的情況在自己身上重現。
然而幽州四門緊閉,已經得到命令的守門軍官把住城門不允許任何人出門。
劉江一早便接到了洛陽方麵的消息,劉江看過後,立刻去找劉虞。
一見到劉虞,劉江便一臉喜色地說道:“刺史大人,我家主公迴信說,我征北軍即將對山陽展開攻擊!主公希望刺史大人能夠至少防守半個月!”
劉虞先是一喜,隨即微微皺起眉頭,不放心地問道:“貴軍半個月便能攻下山陽嗎?”
劉江一臉自信地笑道:“刺史大人盡管放心!”
劉虞點了點頭,喃喃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這時,田疇疾步來到刺史府大堂中。
劉虞看見田疇一臉急迫的模樣,不禁感到有些緊張,急聲問道:“子壽,有什麽情況?”
田疇抱拳道:“倒也沒什麽大事!隻是城中有許多百姓想要出城去躲避兵鋒!”
劉虞歎了口氣,說道:“百姓們想出城躲避,那就讓他們出去吧!”
田疇猶豫了一下,便抱拳應諾。
――
差不多同一時間,陳楚和周瑜陳宮也在大將軍府的書房內商議著幽州戰事的事情。
陳楚的手中拿著一份昨天半夜從幽州傳到洛陽的情報,情報中說幽州以南各郡縣均已全部失守,劉虞大將張純、張舉、齊周三人投靠了曹操。
“想不到曹操的動作竟然如此之快!我們兩天前才判斷出他的動向,他今天便基本上將除幽州城外的所有郡縣收入囊中了!”陳楚頗有些感慨地說道,同時深深地感覺到曹操這個對手實在是非常不簡單。
周瑜皺眉道:“張純、張舉、齊周此三人都是劉虞的心腹大將,實在是沒想到曹操竟然不動聲色地將此三人策反!”
陳楚不禁歎了口氣,頗為擔心地說道:“真不知道劉虞能夠在曹軍的進攻下堅持多久!”隨即問周瑜:“公瑾,你認為此次曹操大概動用了多少軍隊北上幽州?”
周瑜稍作思忖,迴答道:“應該在十五萬人左右!”
陳楚點了點頭並沒有問為什麽,陳楚相信周瑜的判斷。
“大哥,是齊周那個王八蛋將曹軍給放進來的!”鮮於銀一見到鮮於輔便怒聲道。
鮮於輔急聲道:“先不管這些!帶著你的人馬跟我去將曹軍擊退!”
鮮於銀卻道:“已經來不及了!曹軍主力已經全部進城,並且,我們所有的人馬都在這裏了!”
“什麽?!怎麽迴事?”隨即又道:“算了!我們先出城再說!”
這殘存的萬餘人馬在鮮於輔、鮮於銀兩兄弟的率領下倉惶從北門逃出了河間城。
萬餘人沿著官道向北狂奔,他們的目的地是河間以北百裏的任丘城。
然而他們才離開河間二十餘裏,一隊黑甲騎兵便從後麵趕了上來。
“大哥,是曹軍的虎豹騎!”鮮於銀的聲音顯得有些驚慌。
鮮於輔皺了皺眉頭,眉頭隨即散開,鎮靜地說道:“不要怕!這雖然是虎豹騎,但是他們隻有不到千人的樣子。傳令下去,列陣迎戰!騎兵隊立刻出擊!”
這萬餘劉虞軍立刻開始當道列陣,所有近千名輕騎兵飛馳而出,迎上正飛速接近的曹軍虎豹騎。
轉眼間兩支騎兵便相遇了。雙方揮舞環首刀大戰起來,殺聲震天。虎豹騎的戰力極其強悍,交鋒不到片刻,劉虞軍輕騎兵便露出不支之相。
不到一刻鍾,劉虞軍輕騎兵便被殺得喪膽崩潰下來。這時,劉虞軍輕騎兵隻剩下不到五百人了,在短短不到一刻鍾的時間裏,劉虞軍輕騎兵竟然損失了超過一半!
曹軍虎豹騎稍稍整了一下隊形,隨即朝戰陣剛剛成型的劉虞軍步兵陣席卷過去。
千名虎豹騎虎嘯奔騰,煙塵漫卷,呐喊聲驚天動地,氣勢攝人至極。劉虞軍步卒麵帶緊張之色。此刻劉虞軍的步兵戰陣雖然已經基本成型,但是卻缺乏抵禦騎兵的盾矛兵和長槍兵,能否抵禦住千名彪悍的虎豹鐵騎還是一個未知數啊!
虎豹騎迅速接近劉虞軍戰陣。鮮於輔鮮於銀策馬在軍陣中來迴奔馳,口中不停地呐喊著。
雙方間的距離消失了,虎豹騎如同鐵錘般猛地砸在劉虞軍的陣線上。沉悶的大響聲登時連片響起,夾雜著慘叫聲和戰馬的嘶鳴聲。鮮於輔、鮮於銀兩兄弟緊張地注視著雙方的交鋒線,嘴巴緊緊地抿著。
虎豹騎隻是被劉虞軍步軍陣線擋住了一下,隨即便如同潰堤的洪水般奔瀉進劉虞軍陣中。
鐵蹄奔踏,戰刀疾劈,衝入軍陣的虎豹鐵騎掀起了一片血色,每一個騎兵就如同來自地獄的修羅般,殺氣騰騰。劉虞軍將士無力地抵抗著,幾乎人人麵帶驚恐之色,整個戰陣不由自主地不停後退。鮮於輔、鮮於銀聲嘶力竭地嘶喊著,麵上的神情異常焦急。
這樣的局麵隻持續了片刻時間,劉虞軍步卒完全崩潰了,士兵們丟盔棄甲四麵奔逃,沒有人再願意麵對那恐怖的虎豹鐵騎。虎豹鐵騎分路追殺,直殺得屍橫遍野。
鮮於輔、鮮於銀見大勢已去,連忙催動戰馬向北麵狂奔。當他們逃到任丘時,身邊的人馬僅剩下不到三百人了。
兩人逃到任丘還不到半天,便聽聞曹軍主力即將兵臨城下。此刻任丘中的守軍隻有不到三千人,而且任丘城牆低矮,儲備不足,根本就不可能抵擋曹軍主力的攻擊。鮮於輔、鮮於銀與城守稍作商議,便決定棄城北走逃迴幽州。於是鮮於輔、鮮於銀和城守命人在縣庫放火,隨即率領三千餘驚慌的士兵逃出了任丘縣城,徑直朝北麵的幽州趕去。隨後不久,任丘城便落入了曹軍手中。
就在曹軍按原計劃沿河間、任丘北進的同時,另一支曹軍由曹仁率領向常山發動了奇襲,在張純、張舉兩人的協助下,曹軍一舉攻克常山,常山守將閻柔率領三萬潰兵東南百裏的安邦城,在路上,閻柔碰到了正趕往常山的劉占,得知常山變故的劉占隻得放棄原計劃同閻柔一道前往安邦城。
兩地失守的消息在當天晚上便傳到了幽州劉虞的手中。劉虞險些當場暈倒。
好不容易緩過勁來的劉虞急聲問田疇:“子壽,現在該如何是好啊?”
田疇緊皺雙眉稍作思忖,朝劉虞抱拳道:“主公,為今之計隻有靠征北軍了!”
劉虞雙眼一亮,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對對!來人,快請劉江大人!”
親兵來到劉江的廂房前,劉江剛從外麵迴來,麵上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剛才他已經命人將幽州的最新情報傳給了洛陽。
“劉大人,我家主公有請!”親兵敲開劉江的房門抱拳道。
劉江知道劉虞為了什麽事情要見自己,點了點頭走出廂房。
劉江在親兵的引領下來到大堂。劉江剛要向劉虞行禮,劉虞便急步來到劉江麵前,抓著劉江的手臂急聲道:“劉大人,大事不好了!”劉虞顯得很失態。
劉江抱拳道:“刺史大人,我已經知道這些事情了!”劉江覺得此刻沒有必要裝模作樣。
“劉大人,不知貴軍是否已經對曹軍展開攻擊了?”田疇上來急聲問道。劉虞注視著劉江,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劉江稍作思忖,微微皺起眉頭朝劉虞抱拳道:“不瞞刺史大人,我剛才已經給我家主公發去了飛鴿傳書,具體情況最早也得明天淩晨才能傳迴!”
“明天啊!?”劉虞喃喃道,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劉江寬慰道:“刺史大人也不須太過擔憂!我征北軍幾天前已經集結,相信現在已經在進軍青州的路上了!”
“青州!?大將軍難道不是進軍冀州嗎?”劉虞顯得很驚詫的模樣。
劉江解釋道:“刺史大人有所不知,曹軍為防止我軍介入幽州戰事,在魏郡以北布置了數萬精兵扼住北上必經之路,我軍倉促之際也難以攻入冀州!所以我家主公決定實施圍魏救趙之計!”
劉虞、田疇注視著劉江,靜待下文。
劉江頓了頓,繼續道:“我家主公決定東進青州攻打山陽郡!隻要我軍攻下山陽,便可直接威脅到曹操的老巢青州,曹操將不得不從幽州撤兵!”
劉虞田疇互望一眼,劉虞緊皺眉頭,麵露難色,田疇朝劉江抱拳道:“但不知貴軍多久能攻下山陽?”
劉江稍作思忖,迴答道:“隻要刺史大人能守住幽州,局勢定會好轉!”
聽到這個迴答,田疇不禁皺了皺眉頭;劉虞有些沮喪地歎了口氣。
第二天一大早,整個幽州城內便亂了套,曹軍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已經在城內傳開,百姓們紛紛攜家帶口擁擠到城門下,想要在曹軍來臨前逃出城去。百姓們之所以這麽害怕,完全是因為當日曹操為父親遇害的事情進軍徐州時毀掉了幾座城池,百姓們可不想這樣的情況在自己身上重現。
然而幽州四門緊閉,已經得到命令的守門軍官把住城門不允許任何人出門。
劉江一早便接到了洛陽方麵的消息,劉江看過後,立刻去找劉虞。
一見到劉虞,劉江便一臉喜色地說道:“刺史大人,我家主公迴信說,我征北軍即將對山陽展開攻擊!主公希望刺史大人能夠至少防守半個月!”
劉虞先是一喜,隨即微微皺起眉頭,不放心地問道:“貴軍半個月便能攻下山陽嗎?”
劉江一臉自信地笑道:“刺史大人盡管放心!”
劉虞點了點頭,喃喃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這時,田疇疾步來到刺史府大堂中。
劉虞看見田疇一臉急迫的模樣,不禁感到有些緊張,急聲問道:“子壽,有什麽情況?”
田疇抱拳道:“倒也沒什麽大事!隻是城中有許多百姓想要出城去躲避兵鋒!”
劉虞歎了口氣,說道:“百姓們想出城躲避,那就讓他們出去吧!”
田疇猶豫了一下,便抱拳應諾。
――
差不多同一時間,陳楚和周瑜陳宮也在大將軍府的書房內商議著幽州戰事的事情。
陳楚的手中拿著一份昨天半夜從幽州傳到洛陽的情報,情報中說幽州以南各郡縣均已全部失守,劉虞大將張純、張舉、齊周三人投靠了曹操。
“想不到曹操的動作竟然如此之快!我們兩天前才判斷出他的動向,他今天便基本上將除幽州城外的所有郡縣收入囊中了!”陳楚頗有些感慨地說道,同時深深地感覺到曹操這個對手實在是非常不簡單。
周瑜皺眉道:“張純、張舉、齊周此三人都是劉虞的心腹大將,實在是沒想到曹操竟然不動聲色地將此三人策反!”
陳楚不禁歎了口氣,頗為擔心地說道:“真不知道劉虞能夠在曹軍的進攻下堅持多久!”隨即問周瑜:“公瑾,你認為此次曹操大概動用了多少軍隊北上幽州?”
周瑜稍作思忖,迴答道:“應該在十五萬人左右!”
陳楚點了點頭並沒有問為什麽,陳楚相信周瑜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