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時間十分順利的走到了距離當時那兩個人談論解析什麽時候能夠出來的三天之後。


    這段時間當中,張苪一直都在讀這本書,反反複複的讀,但是她越讀越是感覺不對勁。


    這本書,似乎裏麵講的東西更加的可怕,能夠讓人去揣摩的東西也更加的深邃。


    每天早上她都會不由自主的去逛一遍論壇,然後去扒一些解析。


    不過好像那些評析人都約好了一樣,一句話都沒有,仿佛消失了一樣。


    直到今天張苪在家裏休息,早上又是照例打開了論壇,隨後睡眼朦朧的看到了幾條被論壇管理員置頂了的帖子。


    有人開始評析局外人了。


    此時張苪睡意全無,在點進去之前,她忽然之間意識到了一點。


    自己怎麽就莫名其妙的開始迷上這本書了?


    不過內心深處的好奇心使得她很快忘記了自己的想法,毫不猶豫的點了進去。


    【一本振聾發聵的小說——局外人,如果說人間失格是葉懷瑾的成名作,那麽這本書則是將葉懷瑾這個三個字的名氣直接推向了頂點】


    這是一位論壇版主給出的評論,張苪看來這種吹捧的語句對於她理解這本書沒有半點用處。


    於是,手繼續往下滑。


    這個版主下麵還寫了東西: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默爾索對人情人事的冷漠其實頗有點自閉症的傾向,尤其是對情感上不能滿足社會期待的部分完全不屑於掩飾,他的很多邏輯和心理活動都像極了自閉症小男孩。


    但是盡管讀者完全擁有隨其愛好解讀的權利,我仍然覺得前言裏把默爾索解讀成一個善良、真誠、不對矯揉造作的社會曲意逢迎而最終被視為異端除之後快的殉道者有點過頭了……


    當然,這也是我的個人理解,本人對這本書的解讀也不深,所以也就說這麽多了。”


    張苪無情的劃走了,搞了半天,什麽東西都沒有說。


    不過下麵的帖子很多,也是說好了一般,不停地往上冒。


    【默爾索的麻木冷漠,容易給人一種虛無、犬儒主義的印象。


    但他熱愛陽光、大海,被一杯牛奶咖啡所取悅,絲毫不壓抑或掩飾他的本能欲求和真實情感。他實際上是無比真實的一個世俗的人,以人性的誠實對抗荒誕。


    其實我不太同情因為陽光被擋住而槍殺別人的默爾索,他的無意為之不僅無法洗刷、反而是強化了他的罪惡。但他最終死於道德審判,因為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痛哭而被判死刑,被意識形態、世俗觀念的荒誕送上斷頭台。


    他死於真實,這才是荒謬之處。】——湖邊廳外


    【所以說冷漠並不是罪惡的,盡管世俗會讓眾人有“孤獨是可恥的”那種錯覺,但無所謂和不在乎並不能成為非議的理由,而所有理所應當的“道德使然”都隻是人多欺負人少的約定俗成,本身完全沒有意義。


    正如你的親人離開了,你不能認為沒哭的人就是不愛。看完這本書,很難說你會更愛這個世界還是更恨這個世界,或許就如書中對於默爾索的審判一樣,荒誕,無稽,而主人公隻是一個局外人而已。】——深藍火花


    【局外人,是疏離與冷漠者,是智者,也就是那種靠己之所有而不把希望寄托在己之所無來生活的人。可主角似乎還不是徹底地置身事外,他更像是一種懵懂的覺醒】——時間之葬


    【通篇第一人稱下來卻給人一種高於第三人稱的全視冷感,貫穿頭尾用“我”來敘述然而卻是最出離於“我”的形象,以之反觀周遭的種種俗定成見。短小精簡,葉懷瑾似乎連諷都不屑於用一點。】——d君


    d君?


    張苪看到這裏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


    這個人似乎之前一直都是道旗的書評員,他為什麽會跑到葉懷瑾的帖子下麵來。


    張苪忽然又想起了之前那本被她丟在客廳裏茶幾上麵的那本書。


    心裏也一陣明了。


    估計也是被這個角色所吸引了。


    隨後,她的視野當中忽然之間看見了刑學林三個字。


    這個名字,她很熟悉。


    那是一個很著名的文學評論家。


    當時在書店當中也是聽過那兩個年輕人提起過。


    【他隻是一個打醬油的】


    這是刑學林給出的標題。


    ???


    這樣一幅騷操作,看的張苪有些懵逼。


    而同樣的,其他一直都在等著刑學林書評的人也是有點懵。


    怎麽莫名其妙扯出來一個打醬油的?


    隨後他們又想到了書名——局外人。


    按照某種道理上來講,這確實就是打醬油的。


    那麽這麽理解也不錯。


    很多人都開始屏住唿吸往下看去。


    他們並不知道朱鳳清之前給出過評論,但是那篇他們看不到。


    眼下能夠看到的也隻有刑學林的了。


    {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要遵循各種各樣的規則,這些規則一是來自法律的約束,其次是來自道德的製約,在明文規定和約定俗成的律例之外,還有一種更加隱秘的用以衡量人的行為是否正常的標準,即他人通常的行為模式。


    “正常”是個帶有朦朧感的詞匯,並沒有人在這一詞匯上有過特別的定義,其衡量標準是他人的行為。


    而他人是誰?


    多數人。


    然而這一點上也無法量化。


    親人離世要哭泣,朋友聚會要高興,收到禮物要表現出驚喜的神情,別人傷心時要去安慰……


    是誰規定了這些場景下必須體現的情緒,假如不表現出適合的情緒,就會被視為另類或怪胎,會被譴責和質疑,你為什麽不和別人一樣?}


    張苪深深的唿出一口氣。


    這個小說的思路居然是這樣的!


    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而且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有些問題也自然而然的能夠想通了。


    果然是專業的!


    張啟看到這裏的時候,也是十分欣慰的露出了笑容。


    果然葉黨都是會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


    {《局外人》裏的主人公就是個怪胎,默而索是個普普通通的職員,某天,他媽媽死了。


    默而索既沒有哭,也沒有傷心,而是無動於衷地抽煙,埋葬了媽媽後照常和女人做愛,照常上班,交朋友,生活。


    相信諸位在這本書上架發售之前,就對一個詞已經很熟悉了——存在主義!}


    確實!


    張苪點了點頭。


    其他人也是點了點頭。


    所以接下裏就開始正式解讀了?


    {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是認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在葉懷瑾看來,世界僅僅是一片荒原,人類是被無意中拋灑到荒原上的種子,每一粒種子之間都沒有具體的關聯,有些被黃沙掩蓋,有些自顧自生長,而生存的意義便是在這荒原上盡可能地存活,再盡可能順利地死去。


    存活過程中的孤獨、黑暗、絕望和被拋棄,便是整個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條條框框的規則都是無意義不重要的。


    所以不由得能過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默而索並非沒有情感,並非是冷血動物。


    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完全遵循了情感的痕跡,才脫離了社會屬性對他的製約,對媽媽的感情始終潛伏在他內心深處,但另外有一種力量,更加深沉的激情和信仰,讓默而索直麵死亡所帶來的缺失。


    默而索心中的信仰正是虛無。因為認識到生命的無可選擇,生命本身便成了一場虛無,虛無引導默而索走向另一條更加堅定的道路——真實。


    有一句話說的很不錯:“他人即地獄”,這句話認為人的自我意識來自對他人的投射,主體意識基於客體而誕生,從而自我的“存在”時刻都會與他人的“存在”產生劇烈的衝突,這一衝突正是地獄的來源。


    葉懷瑾堅持個人行為的徒勞和無意義,在《局外人》中可以看出,葉懷瑾將默而索塑造成了一個對生活全然無作為的角色,默而索對生活的麻木和冷靜近乎冷血,並且充滿了孩童式的任性和天真。


    正是由於葉懷瑾對於生命態度的超脫,死亡作為生的對立麵和延續麵,成為了他看待生活的重要渠道。


    《局外人》以一句經典的“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作為開頭,開篇便點亮了死亡的主題。


    故事中有三段死亡,媽媽的死,阿拉伯人的死,默而索的死,從前到後依次表明了葉懷瑾三個核心的觀念,自然,荒誕,真理。


    默而索對媽媽之死的麻木,源於對自然的全盤接受。媽媽是荒原上的另一粒種子,枯萎是必經的過程,像咖啡的香氣,夜晚及鮮花的氣味一樣自然。是事物存在和流逝的狀態,無從更改和控製,隻能以旁觀者的麵目看待。


    阿拉伯人的死,則是葉懷瑾對“偶然”的諷刺,是荒誕式的處理後果,默而索槍殺阿拉伯人,僅僅因為他擋住了陽光,而陽光和大海是默而索最熱愛的事物。


    默而索對生命是漠然的,他也不存在道德的自我審判,因此這一殺人事件對他而言,就如同撥開遮住陽光的葉子。


    之後的審訊中,默而索依舊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他人對自己的指控,審訊過程,默而索在媽媽死後的表現成為了人們指責他的重要判斷標準,在他人眼中,一個沒有在媽媽葬禮上哭泣的人,毫無疑問是個冷血動物,殘忍的殺人犯。


    檢察官甚至說了這麽一句:“我控告這個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親。”也就是說,在一樁刑事案件中,道德標尺成為了重要指標,成了人們排除異己的工具。


    我的老師,朱鳳清認為存在主義強調的道德是群居社會的產物,是維持群體利益的工具,是扼殺個性和個人意識的,是會限製人的自由並抹殺人的本性的。


    這方麵看來老師和葉懷瑾的思想不謀而合,葉懷瑾將默而索置於集體審判的平台上,一方麵激化了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的對立衝突,另一方麵又使默而索以局外人的冷靜視角看待全部的衝突過程,依舊是以“無作為”對抗激烈的道德抨擊。


    默而索被判死刑是種必然,但這並不意味著默而索的“存在”遭受了毀滅。事實上,在對抗中,默而索獲得了勝利。社會意識的目的從來不是毀滅異己,而是同化異己。


    諷刺的是,對默而索而言,毀滅他的生命恰恰使得他走向了幸福之路。正是在自我的存在麵臨死亡的時刻,默而索找到了真理,而真理是,他存在過,他對此有絕對的把握,至於其他,皆是無意義的虛無。


    劊子手的刀鋒自以為劃開了他的喉嚨,實際上劃開的,確是默而索通向真理的大門。


    默而索以局外人的身份活著,依舊以局外人的身份幸福地死去。套用很流行的一句話,他高高興興提著醬油瓶來了這世界,打滿了醬油就走了。——你們是死是活,與我有什麽相幹?我心中的火焰自我內心燃起,也將自我內心熄滅,我的愛從我意識裏而生,也可以隨時不見。


    所有的規則皆是跳房子的格子線,我隻需蹦著跳著越過去,有什麽不可以。


    還記得之前和劉溫延聊天的時候,聽劉溫延說,葉懷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幸福和荒誕是同一塊土地上的兩個兒子。”


    那麽對於默而索而言,生命的本身是荒誕的,但存在的幸福感是真實的。


    《局外人》的結尾,默而索有這麽一段獨白:


    “我好像是兩手空空。但是我對我自己有把握,對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對我的生命和那即將到來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隻有這麽一點兒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這個真理,正如這個真理抓住了我一樣……”


    我認為這是我讀過的最美好的結尾。


    不是俗套的happyending,不是懸而未決的謎題,也不是痛徹心扉的大悲劇,就是一個人,一個真實的人,活過了真實的一生,終於在真實的死亡麵前發現了真實的真理。一切都如此完美。}


    唿~


    此時外麵的太陽已經高高的升起。


    房間當中的溫度也是在迅速的上升。


    而張苪躺在床上手腳冰涼。


    她確實感到了一陣後怕。


    怕的是這個人,就是葉懷瑾,居然會寫出這樣的東西出來。


    他還是人嗎?!


    而刑學林的長篇大論之後,感到腦子膨脹的也不隻有張苪一個人。


    很多人看完之後,都望向了窗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看來,這個人,已經真正的,擋不住他走向巔峰的步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壇締造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海捉魚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海捉魚鱉並收藏文壇締造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