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迴 陳壽亭的野望
人在民國我要將飛虎牌賣遍全世界 作者:鄉間小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非也,在下張店盧氏。”
“哦,盧老爺您好。您的大名早就在周村一帶傳遍了。聽聞您有一位公子出國留洋了是吧?”
沒想到周飛鳳還挺八卦。
“你是周村的?哪家染坊?將來倒是可以去實地看看。”
“張店城裏也有染坊,你還大老遠跑到周村去買布啊?”
盧母不合時宜的話又傳來了。
倒不是反感,隻是大家確實差距挺大的。
“你這個人,您別在意,方便透露嗎?”
“周村通和染坊,歡迎盧老爺蒞臨。”
“這三位是令郎令愛?”
“對,你們仨擠擠,讓個空位給盧老爺!”
柱子直接跑到陳六子大腿上,采芹靠著窗口,感覺到陳六子緊緊挨著自己,嘴角帶笑。
“那就叨擾了。”
盧家的丫鬟送了一些冬天才有的水果,比如沾化冬棗,還有濰坊梨子。
周家人幾聲吃過這個?
周飛鳳看了眼妻子,妻子連忙推脫不要。
這種場合也隻有女人說得上話了。
“那位太太要不要過來坐坐?他們男人有話要說,我們女人摻和著不方便!你們也是去濟南嗎?”
看著周家座位底下頂上塞滿的大包小包,盧母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客套了一句。
“是的,去濟南走親戚。”
走親戚?
難不成是苗家的窮親戚?
聽說濟南苗家有自己的麵粉廠,難道沒有自己的染廠嗎?
盧老爺和盧母都來了興趣,各自詢問打探起來。
“娘家姓趙,在濟南開了一家三元染廠。”
“就是那家三元染廠?”
盧老爺這下也跟著不淡定了。
濟南三元染廠的名頭可不小,至少比起他們盧家來那是大的沒譜了。
盧母也覺得自己眼拙了,光從人家身上穿著就武斷猜測,合著人家娘家有實力啊!
光是從自家男人口中就聽到過好幾次有關三元染廠的事情了。
雖說沒法和苗家比較,但也是不錯了。
“對,俺姥爺就是三元染廠的。”
周采芹張口就答了出來。
陳六子不著痕跡的扯了扯她的袖口,示意她不要那麽大聲。
倒不是在意她沒見過世麵,出門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至少防人之心不可無。
小胖妹沒有什麽防人之心,覺得人家對她好,就是好人。
陳六子準備以後有時間再好好調教了。
兩家女主人還挺有話聊的,盧母從一開始的輕視,慢慢轉變,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
周母也是出自書香門第的,識文解字並不輸給周飛鳳。
至於盧母的娘家可是武將世家,她爹可是追隨過左宗棠遠征伊犁的。
陳六子之所以記得這些,都是電視劇盧家駒對二太太王桂珍說過那番嘲諷的話裏得知的。
【結交盧府(主線)已完成,進階任務已激活,盡可能多的給盧老爺留下好的印象,促成周家和盧家在青島的合營,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獎勵】
“周兄這幾個孩子看著挺文靜的,多大了?”
“你們自己說!”
“啟稟盧老爺,我叫陳六子,過了年15了,這是我妹子周采芹今年14,我弟柱子也12了。”
“不卑不亢,好小子!”
剛開始盧老爺還跟周飛鳳聊一些詩詞上的東西,接著就往染織廠上麵靠。
“我們通和就是一家小染坊,幫人染個布還行,那些大染廠的事情...”
“爹,您不是老教我們不能過分謙虛嗎?染廠怎麽了?在我看來,跟咱小作坊的套路也是差不多的。”
周飛鳳沒有阻攔陳六子大放厥詞,反而饒有興致的聆聽著。
盧老爺更是來了興趣。
“怪不得你小子出門還帶著皮囊,真的想去洋行弄點染料迴去試試?”
“爹,之前王師傅給的方子,我也反複嚐試了,總覺得顏色方麵不夠鮮亮,光是不掉色這一個噱頭顯然是不夠的。當然周村是小地方,老百姓隻要衣服有個顏色就好,穿爛了明年還會繼續染。但是咱通和不可能永遠都窩在小地方一輩子的。”
“你繼續說!”
這次盧老爺直接示意他接著說下去。
“盧老爺,爹,我聽那些前輩師傅說了,現在好些大城市都有了染廠,他們都是用機器染織的,咱的觀念也得跟上不是?”
“可你有錢嗎?”
“爹,錢眼下沒有,不代表將來沒有,我敢跟你打賭,用不了十年,咱通和就能去大城市開咱自己的染廠,您信不信?”
“爹信你,還不成嗎?在盧老爺麵前大放厥詞,您這是什麽家教啊?”
周飛鳳還是臉一板,語氣加重了。
“爹,我沒有胡說,您給我一點時間,我保證讓您看到一個全新的通和來。將來,別人提到咱周村,第一句話就是通和!”
沒想到,陳六子這番話將來會成真,這都是後話。
接下來的行程,火車一路開得飛快,王村站和章丘站後,平陵城戰沒停,接著停靠曆城北站、黃台站和大明湖站後,就到了濟南了。
“爹,這是濟南火車站?鍾樓去哪裏了?”
“又在那裏渾說什麽?濟南火車站什麽時候有的鍾樓?”
陳六子一拍腦門,這才04年(關於陳壽亭的出生年代這裏要標注一下。陳壽亭屬虎的,不是1890年出生就是1902年出生,但是14歲那年他來到周村染織街還是清末時期,而大清是1912年亡的。所以推斷下來,陳壽亭隻會是1890年出生,14年後就是1904年,同年膠濟鐵路周村站就開通了),鍾樓要到13年才有一個德國人設計建造,那時候鍾樓才是濟南火車站的標誌性建築。
“別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幫你弟妹背點包袱行囊。”
他知道周飛鳳還在迴味剛才在火車上自己說的那番話。
隻是作為長輩,他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
“周兄,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我們先走一步了。”
“盧兄慢走!慢走!”
看著人家盧家一行人坐著人力車和牛車離開。
濟南自清光緒年間就有了人力車,俗稱“洋車”。
“哦,盧老爺您好。您的大名早就在周村一帶傳遍了。聽聞您有一位公子出國留洋了是吧?”
沒想到周飛鳳還挺八卦。
“你是周村的?哪家染坊?將來倒是可以去實地看看。”
“張店城裏也有染坊,你還大老遠跑到周村去買布啊?”
盧母不合時宜的話又傳來了。
倒不是反感,隻是大家確實差距挺大的。
“你這個人,您別在意,方便透露嗎?”
“周村通和染坊,歡迎盧老爺蒞臨。”
“這三位是令郎令愛?”
“對,你們仨擠擠,讓個空位給盧老爺!”
柱子直接跑到陳六子大腿上,采芹靠著窗口,感覺到陳六子緊緊挨著自己,嘴角帶笑。
“那就叨擾了。”
盧家的丫鬟送了一些冬天才有的水果,比如沾化冬棗,還有濰坊梨子。
周家人幾聲吃過這個?
周飛鳳看了眼妻子,妻子連忙推脫不要。
這種場合也隻有女人說得上話了。
“那位太太要不要過來坐坐?他們男人有話要說,我們女人摻和著不方便!你們也是去濟南嗎?”
看著周家座位底下頂上塞滿的大包小包,盧母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客套了一句。
“是的,去濟南走親戚。”
走親戚?
難不成是苗家的窮親戚?
聽說濟南苗家有自己的麵粉廠,難道沒有自己的染廠嗎?
盧老爺和盧母都來了興趣,各自詢問打探起來。
“娘家姓趙,在濟南開了一家三元染廠。”
“就是那家三元染廠?”
盧老爺這下也跟著不淡定了。
濟南三元染廠的名頭可不小,至少比起他們盧家來那是大的沒譜了。
盧母也覺得自己眼拙了,光從人家身上穿著就武斷猜測,合著人家娘家有實力啊!
光是從自家男人口中就聽到過好幾次有關三元染廠的事情了。
雖說沒法和苗家比較,但也是不錯了。
“對,俺姥爺就是三元染廠的。”
周采芹張口就答了出來。
陳六子不著痕跡的扯了扯她的袖口,示意她不要那麽大聲。
倒不是在意她沒見過世麵,出門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至少防人之心不可無。
小胖妹沒有什麽防人之心,覺得人家對她好,就是好人。
陳六子準備以後有時間再好好調教了。
兩家女主人還挺有話聊的,盧母從一開始的輕視,慢慢轉變,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
周母也是出自書香門第的,識文解字並不輸給周飛鳳。
至於盧母的娘家可是武將世家,她爹可是追隨過左宗棠遠征伊犁的。
陳六子之所以記得這些,都是電視劇盧家駒對二太太王桂珍說過那番嘲諷的話裏得知的。
【結交盧府(主線)已完成,進階任務已激活,盡可能多的給盧老爺留下好的印象,促成周家和盧家在青島的合營,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獎勵】
“周兄這幾個孩子看著挺文靜的,多大了?”
“你們自己說!”
“啟稟盧老爺,我叫陳六子,過了年15了,這是我妹子周采芹今年14,我弟柱子也12了。”
“不卑不亢,好小子!”
剛開始盧老爺還跟周飛鳳聊一些詩詞上的東西,接著就往染織廠上麵靠。
“我們通和就是一家小染坊,幫人染個布還行,那些大染廠的事情...”
“爹,您不是老教我們不能過分謙虛嗎?染廠怎麽了?在我看來,跟咱小作坊的套路也是差不多的。”
周飛鳳沒有阻攔陳六子大放厥詞,反而饒有興致的聆聽著。
盧老爺更是來了興趣。
“怪不得你小子出門還帶著皮囊,真的想去洋行弄點染料迴去試試?”
“爹,之前王師傅給的方子,我也反複嚐試了,總覺得顏色方麵不夠鮮亮,光是不掉色這一個噱頭顯然是不夠的。當然周村是小地方,老百姓隻要衣服有個顏色就好,穿爛了明年還會繼續染。但是咱通和不可能永遠都窩在小地方一輩子的。”
“你繼續說!”
這次盧老爺直接示意他接著說下去。
“盧老爺,爹,我聽那些前輩師傅說了,現在好些大城市都有了染廠,他們都是用機器染織的,咱的觀念也得跟上不是?”
“可你有錢嗎?”
“爹,錢眼下沒有,不代表將來沒有,我敢跟你打賭,用不了十年,咱通和就能去大城市開咱自己的染廠,您信不信?”
“爹信你,還不成嗎?在盧老爺麵前大放厥詞,您這是什麽家教啊?”
周飛鳳還是臉一板,語氣加重了。
“爹,我沒有胡說,您給我一點時間,我保證讓您看到一個全新的通和來。將來,別人提到咱周村,第一句話就是通和!”
沒想到,陳六子這番話將來會成真,這都是後話。
接下來的行程,火車一路開得飛快,王村站和章丘站後,平陵城戰沒停,接著停靠曆城北站、黃台站和大明湖站後,就到了濟南了。
“爹,這是濟南火車站?鍾樓去哪裏了?”
“又在那裏渾說什麽?濟南火車站什麽時候有的鍾樓?”
陳六子一拍腦門,這才04年(關於陳壽亭的出生年代這裏要標注一下。陳壽亭屬虎的,不是1890年出生就是1902年出生,但是14歲那年他來到周村染織街還是清末時期,而大清是1912年亡的。所以推斷下來,陳壽亭隻會是1890年出生,14年後就是1904年,同年膠濟鐵路周村站就開通了),鍾樓要到13年才有一個德國人設計建造,那時候鍾樓才是濟南火車站的標誌性建築。
“別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幫你弟妹背點包袱行囊。”
他知道周飛鳳還在迴味剛才在火車上自己說的那番話。
隻是作為長輩,他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
“周兄,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我們先走一步了。”
“盧兄慢走!慢走!”
看著人家盧家一行人坐著人力車和牛車離開。
濟南自清光緒年間就有了人力車,俗稱“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