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利用公孫瓚,兩人會上演怎樣的生死一搏呢?
咱們書接上迴,話說袁紹從韓馥手裏騙取了冀州,但是一切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一個問題,怎麽履行對公孫瓚的承諾。公孫瓚得知袁紹占領冀州,就派遣弟弟公孫越來見袁紹,說好的一人一半,你得說話算數呀,吃到嘴裏的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所以袁紹的態度很值得玩味:讓公孫瓚自己來,這是才有的談,公孫越隻好告辭,可行不到五十裏,道旁閃出一彪軍馬,口稱:我乃董丞相家將也!然後就亂箭射死了公孫越,這就成了一個懸案了。
大家說是誰幹的?如果這是董卓,他都逃到長安了,還有心思大老遠跑到這裏來搞事情,而且他這麽做也沒好處呀,這不是招公孫讚的恨嗎?殺人報名,這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董卓還沒有那麽傻,這是二傻子公孫瓚都看出來是袁紹幹的,公孫瓚大怒道:袁紹誘我起兵攻韓馥,他卻就裏取事。今又詐稱是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報!
公孫瓚這才發現自己被玩了。他認為是袁紹詐稱董卓,袁紹在解決與公孫瓚矛盾這件事上,做法太拙劣又無恥。傻子都看出來是誰在搞事,那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袁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和公孫瓚開戰。
其實按照袁紹本來的計謀更加陰狠,他想的是公孫瓚自己來,這樣就可以一鍋燴了公孫瓚,同時奪取韓馥與公孫瓚的地盤,但是,這種想法就有點天真了,沒有前麵的穩定鋪墊。公孫瓚是不可能第一次就親自冒險來接收成果的。
但公孫瓚派出的是自己的弟弟公孫越,這個規格也不低,袁紹本來就沒有打算分地給公孫瓚。所以他就在路上埋伏人馬,殺死了公孫越,並且讓人傳播消息說是董卓殺的,袁紹假借董卓殺人,有什麽好處呢?既保全了自己的名聲,又激怒了公孫瓚來和自己開戰,讓公孫瓚和董卓背負罵名,這就和袁紹搶占冀州一個套路,明明他在挑事,表麵上還要裝自己是受害者,袁紹的攪屎能力,不服不行呀,而且他這麽做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公孫瓚來進攻,他就可以占盡地理優勢。
不過這裏我要說明一下,這是咱們基於小說的分析。正史中公孫越不是死於伏擊,而是受公孫瓚委派,率領一千騎兵去幫助袁術,和袁紹爭奪豫州,死於亂箭,也正是他的死,導致了公孫瓚和袁紹的戰爭。
咱們書歸正文,公孫瓚殺奔冀州,袁紹率軍應敵,因為本土作戰。袁紹就掌握了主動權,兩軍會於磐河之上。袁紹屯兵磐河橋東,公孫讚屯兵橋西。為什麽袁紹選擇磐河呢?因為公孫瓚軍隊來自北方,以騎兵為主,屯兵磐河,公孫瓚的騎兵優勢就不便展開,這就為他後來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公孫瓚立馬橋上,大唿道:棄信背義的小人,居然敢賣我!麵對公孫瓚的指責。袁紹還理直氣壯,指著公孫瓚道:韓馥無才,願讓冀州於我,與你何幹?人家白給的,我沒有不要的道理啊。再說,說好的一起搶,你也沒出力啊。公孫瓚就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我眼瞎看錯了。昔日以為你忠義,推為盟主,今之所為,真是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麵目利於世間!
三國演義中的對戰模式一般都是這樣:有理無理,雙方先罵個痛快再說,然後主將單挑,最後率兵掩殺,袁紹本就理虧,當然罵不贏了。大怒道:我不和你吵吵,咱們打一架再說,話沒說完,文醜策馬挺槍,直接殺上橋,公孫瓚也死莽,居然自己就上了,然後和文醜戰不到十餘合就敗陣而走,打架公孫瓚從來沒慫過,但是也從來沒贏過。
再說他作為主公,這樣衝鋒陷陣真的好嗎?萬一被弄死了,他的地盤不就白白送人了。公孫瓚和韓馥剛好是對立的性格,一個太軟,一個太莽,兩個極端。公孫瓚在前麵跑,文醜在後麵追,然後文醜殺入公孫瓚的中軍,如入無人之境。
公孫瓚手下四員健將迎戰文醜,連名字都沒有,一看就沒有戰鬥力。文醜刺死一個,擊退三個,繼續追殺公孫瓚,文醜一口氣把公孫讚攆出軍陣。公孫瓚隻好向山穀而逃。想想是不是有點好笑,感情公孫瓚的人馬都是擺設。
顯然三國演義誇張了,就是想表現文醜的牛皮,好給後文關二爺做鋪墊,文醜邊追邊喊:快下馬受降。你有本事來打仗,有本事你別跑呀。公孫瓚這個狼狽呀,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頭散發,一路跑一路丟東西,剛剛跑過山坡,馬失前蹄,翻身落於坡下,眼瞅著文醜的槍,距離公孫瓚的咽喉隻有零點零一公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草坡左側衝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醜。公孫瓚撿了一條性命,爬上坡去。然後公孫瓚就站在坡上,欣賞那濃眉大眼的英俊少年與文醜幹仗。這小夥人長得帥,功夫還了得,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後來公孫瓚的救兵趕到,文醜隻好撤退了。
那麽這位救了公孫瓚性命的人是誰呢?公孫瓚慌忙從土坡上下來,問少年性別,少年欠身答道:我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我本是袁紹轄下之人,因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想要投您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這就是趙雲的首秀。
正史中,趙雲沒有搭救過兵敗的公孫瓚,但是他投奔公孫瓚的理由卻是真的。趙雲也是底層出身,就因勇武善戰,在冀州做了低級官吏。麵對趙雲的投奔,公孫瓚十分的懷疑,冀州人都跟著袁紹,為什麽偏偏你來投奔我呢?
趙雲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常山人經過討論,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在三國的將領中,趙雲絕對是異類,他不追隨任何人,也不求榮華富貴,他追隨真理,真理是什麽?就是仁政,就是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思想境界。
可是這樣的人,公孫瓚不敢用。根據趙雲的話,他公孫瓚肯定不合格呀。因為他也不是一個對百姓仁慈的人。三國演義保留了趙雲投奔公孫瓚的動機,卻改變了投奔公孫瓚的方式,一是為表現他的戰鬥力。二是為後文單騎救主做了預演,以後這個活就是趙雲全包了。最後趙雲的長相是闊麵重頤,闊麵是方臉,重頤就是雙下巴。
也就是說,趙雲應該很壯,絕對的猛男形象,把趙雲搞成瓜子臉絕對偏離事實。次日,公孫瓚重新整頓兵馬,要和袁紹大幹一架,公孫瓚吸取昨天被人追著跑的教訓。這次他調整了陣型,公孫瓚以三萬步兵列陣,兩翼配騎兵五千餘人,大半皆是白馬。
從高空來看,就像是展開了兩扇白色的翅膀。這支部隊就是著名的白馬義從,是精銳中的精銳,戰力驚人。公孫讚號稱白馬將軍,手下的白馬義從,是羌族等遊牧民族的克星。公孫瓚拿出家底要和袁紹拚上一拚,因為他不信任新來的趙雲,讓趙雲領一軍殿後,讓大將嚴綱為先鋒,自己位列中軍,立馬橋上,挑著大紅圈金線帥子旗,擂鼓叫陣。
咱們再看袁紹如何應對,他令顏良、文醜為先鋒,各引弓弩手一千,也分作左右兩隊,左隊射公孫瓚右軍,右隊射公孫瓚左軍,形成交叉火力網,再讓麴義引八百弓手,步兵一萬五千位於中間,麴義讓弓手都伏於遮箭牌下,隻聽炮響發箭。袁紹領兵數萬,在最後接應,如果大家想更好的了解陣型,可以玩一下三國群英傳這款遊戲。
袁紹要用自己的弓箭手對陣公孫瓚的騎兵。我們來對比下。袁紹手下有強弩兵、步兵軍團和鐵騎兵,可攻可守,但公孫瓚手下兵種太過單一,強弩兵更是白馬義從的個性。所以這場火拚的結局已經可以預見了。咱們知道弓箭手是不可能發動衝鋒的。
所以無論公孫瓚怎麽罵,袁紹就是紋絲不動,高手過招比的就是耐力,誰先動誰就輸了。公孫瓚的先鋒嚴綱忍耐不住,發動了衝鋒,麴義可高興壞了,傳我將領都不許動,等敵人靠近給我狠狠的射,隻聽一聲炮響,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
嚴綱要跑,被麴義拍馬舞刀,斬於馬下,公孫讚左右兩軍,想要來救應,但被顏良、文醜的交叉火力網阻隔,袁紹軍團保持射擊陣型前進,一直殺到界橋邊,麴義一馬當先,先斬執旗將,再砍帥字旗。帥旗是全軍的靈魂所在。公孫瓚見敗局已定,迴馬下橋二次逃,
正史上把這場戰鬥叫做界橋之戰,是弓弩擊破騎兵的經典戰例。小說完美的還原了戰鬥過程。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幾乎全殲,十數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袁紹軍團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本可以一舉消滅公孫瓚,可是袁紹卻喪失了這個時機,這又是怎麽迴事呢?
咱們書接上迴,話說袁紹從韓馥手裏騙取了冀州,但是一切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一個問題,怎麽履行對公孫瓚的承諾。公孫瓚得知袁紹占領冀州,就派遣弟弟公孫越來見袁紹,說好的一人一半,你得說話算數呀,吃到嘴裏的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所以袁紹的態度很值得玩味:讓公孫瓚自己來,這是才有的談,公孫越隻好告辭,可行不到五十裏,道旁閃出一彪軍馬,口稱:我乃董丞相家將也!然後就亂箭射死了公孫越,這就成了一個懸案了。
大家說是誰幹的?如果這是董卓,他都逃到長安了,還有心思大老遠跑到這裏來搞事情,而且他這麽做也沒好處呀,這不是招公孫讚的恨嗎?殺人報名,這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董卓還沒有那麽傻,這是二傻子公孫瓚都看出來是袁紹幹的,公孫瓚大怒道:袁紹誘我起兵攻韓馥,他卻就裏取事。今又詐稱是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報!
公孫瓚這才發現自己被玩了。他認為是袁紹詐稱董卓,袁紹在解決與公孫瓚矛盾這件事上,做法太拙劣又無恥。傻子都看出來是誰在搞事,那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袁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和公孫瓚開戰。
其實按照袁紹本來的計謀更加陰狠,他想的是公孫瓚自己來,這樣就可以一鍋燴了公孫瓚,同時奪取韓馥與公孫瓚的地盤,但是,這種想法就有點天真了,沒有前麵的穩定鋪墊。公孫瓚是不可能第一次就親自冒險來接收成果的。
但公孫瓚派出的是自己的弟弟公孫越,這個規格也不低,袁紹本來就沒有打算分地給公孫瓚。所以他就在路上埋伏人馬,殺死了公孫越,並且讓人傳播消息說是董卓殺的,袁紹假借董卓殺人,有什麽好處呢?既保全了自己的名聲,又激怒了公孫瓚來和自己開戰,讓公孫瓚和董卓背負罵名,這就和袁紹搶占冀州一個套路,明明他在挑事,表麵上還要裝自己是受害者,袁紹的攪屎能力,不服不行呀,而且他這麽做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公孫瓚來進攻,他就可以占盡地理優勢。
不過這裏我要說明一下,這是咱們基於小說的分析。正史中公孫越不是死於伏擊,而是受公孫瓚委派,率領一千騎兵去幫助袁術,和袁紹爭奪豫州,死於亂箭,也正是他的死,導致了公孫瓚和袁紹的戰爭。
咱們書歸正文,公孫瓚殺奔冀州,袁紹率軍應敵,因為本土作戰。袁紹就掌握了主動權,兩軍會於磐河之上。袁紹屯兵磐河橋東,公孫讚屯兵橋西。為什麽袁紹選擇磐河呢?因為公孫瓚軍隊來自北方,以騎兵為主,屯兵磐河,公孫瓚的騎兵優勢就不便展開,這就為他後來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公孫瓚立馬橋上,大唿道:棄信背義的小人,居然敢賣我!麵對公孫瓚的指責。袁紹還理直氣壯,指著公孫瓚道:韓馥無才,願讓冀州於我,與你何幹?人家白給的,我沒有不要的道理啊。再說,說好的一起搶,你也沒出力啊。公孫瓚就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我眼瞎看錯了。昔日以為你忠義,推為盟主,今之所為,真是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麵目利於世間!
三國演義中的對戰模式一般都是這樣:有理無理,雙方先罵個痛快再說,然後主將單挑,最後率兵掩殺,袁紹本就理虧,當然罵不贏了。大怒道:我不和你吵吵,咱們打一架再說,話沒說完,文醜策馬挺槍,直接殺上橋,公孫瓚也死莽,居然自己就上了,然後和文醜戰不到十餘合就敗陣而走,打架公孫瓚從來沒慫過,但是也從來沒贏過。
再說他作為主公,這樣衝鋒陷陣真的好嗎?萬一被弄死了,他的地盤不就白白送人了。公孫瓚和韓馥剛好是對立的性格,一個太軟,一個太莽,兩個極端。公孫瓚在前麵跑,文醜在後麵追,然後文醜殺入公孫瓚的中軍,如入無人之境。
公孫瓚手下四員健將迎戰文醜,連名字都沒有,一看就沒有戰鬥力。文醜刺死一個,擊退三個,繼續追殺公孫瓚,文醜一口氣把公孫讚攆出軍陣。公孫瓚隻好向山穀而逃。想想是不是有點好笑,感情公孫瓚的人馬都是擺設。
顯然三國演義誇張了,就是想表現文醜的牛皮,好給後文關二爺做鋪墊,文醜邊追邊喊:快下馬受降。你有本事來打仗,有本事你別跑呀。公孫瓚這個狼狽呀,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頭散發,一路跑一路丟東西,剛剛跑過山坡,馬失前蹄,翻身落於坡下,眼瞅著文醜的槍,距離公孫瓚的咽喉隻有零點零一公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草坡左側衝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醜。公孫瓚撿了一條性命,爬上坡去。然後公孫瓚就站在坡上,欣賞那濃眉大眼的英俊少年與文醜幹仗。這小夥人長得帥,功夫還了得,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後來公孫瓚的救兵趕到,文醜隻好撤退了。
那麽這位救了公孫瓚性命的人是誰呢?公孫瓚慌忙從土坡上下來,問少年性別,少年欠身答道:我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我本是袁紹轄下之人,因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想要投您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這就是趙雲的首秀。
正史中,趙雲沒有搭救過兵敗的公孫瓚,但是他投奔公孫瓚的理由卻是真的。趙雲也是底層出身,就因勇武善戰,在冀州做了低級官吏。麵對趙雲的投奔,公孫瓚十分的懷疑,冀州人都跟著袁紹,為什麽偏偏你來投奔我呢?
趙雲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常山人經過討論,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在三國的將領中,趙雲絕對是異類,他不追隨任何人,也不求榮華富貴,他追隨真理,真理是什麽?就是仁政,就是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思想境界。
可是這樣的人,公孫瓚不敢用。根據趙雲的話,他公孫瓚肯定不合格呀。因為他也不是一個對百姓仁慈的人。三國演義保留了趙雲投奔公孫瓚的動機,卻改變了投奔公孫瓚的方式,一是為表現他的戰鬥力。二是為後文單騎救主做了預演,以後這個活就是趙雲全包了。最後趙雲的長相是闊麵重頤,闊麵是方臉,重頤就是雙下巴。
也就是說,趙雲應該很壯,絕對的猛男形象,把趙雲搞成瓜子臉絕對偏離事實。次日,公孫瓚重新整頓兵馬,要和袁紹大幹一架,公孫瓚吸取昨天被人追著跑的教訓。這次他調整了陣型,公孫瓚以三萬步兵列陣,兩翼配騎兵五千餘人,大半皆是白馬。
從高空來看,就像是展開了兩扇白色的翅膀。這支部隊就是著名的白馬義從,是精銳中的精銳,戰力驚人。公孫讚號稱白馬將軍,手下的白馬義從,是羌族等遊牧民族的克星。公孫瓚拿出家底要和袁紹拚上一拚,因為他不信任新來的趙雲,讓趙雲領一軍殿後,讓大將嚴綱為先鋒,自己位列中軍,立馬橋上,挑著大紅圈金線帥子旗,擂鼓叫陣。
咱們再看袁紹如何應對,他令顏良、文醜為先鋒,各引弓弩手一千,也分作左右兩隊,左隊射公孫瓚右軍,右隊射公孫瓚左軍,形成交叉火力網,再讓麴義引八百弓手,步兵一萬五千位於中間,麴義讓弓手都伏於遮箭牌下,隻聽炮響發箭。袁紹領兵數萬,在最後接應,如果大家想更好的了解陣型,可以玩一下三國群英傳這款遊戲。
袁紹要用自己的弓箭手對陣公孫瓚的騎兵。我們來對比下。袁紹手下有強弩兵、步兵軍團和鐵騎兵,可攻可守,但公孫瓚手下兵種太過單一,強弩兵更是白馬義從的個性。所以這場火拚的結局已經可以預見了。咱們知道弓箭手是不可能發動衝鋒的。
所以無論公孫瓚怎麽罵,袁紹就是紋絲不動,高手過招比的就是耐力,誰先動誰就輸了。公孫瓚的先鋒嚴綱忍耐不住,發動了衝鋒,麴義可高興壞了,傳我將領都不許動,等敵人靠近給我狠狠的射,隻聽一聲炮響,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
嚴綱要跑,被麴義拍馬舞刀,斬於馬下,公孫讚左右兩軍,想要來救應,但被顏良、文醜的交叉火力網阻隔,袁紹軍團保持射擊陣型前進,一直殺到界橋邊,麴義一馬當先,先斬執旗將,再砍帥字旗。帥旗是全軍的靈魂所在。公孫瓚見敗局已定,迴馬下橋二次逃,
正史上把這場戰鬥叫做界橋之戰,是弓弩擊破騎兵的經典戰例。小說完美的還原了戰鬥過程。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幾乎全殲,十數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袁紹軍團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本可以一舉消滅公孫瓚,可是袁紹卻喪失了這個時機,這又是怎麽迴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