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過程、結果也不同。


    譬如,趙鍠、姚鳳恭這樣的後周大臣,他們看待南唐與吳越,就像兩個爭寵的孩子,拚命地表現,隻希望從後周那裏獲得一句誇獎、一塊糖果,至於李煜與錢俶,就像兩個短劇中的舔狗,奉獻上自己的一切,隻希望“後周女神”看自己一眼。


    又譬如,李煜看待後周、吳越,態度與對待高麗、大遼、北漢、南漢等這些國家是一樣的,概括起來就三個字——都得死!


    又又譬如,錢俶看待南唐、後周,態度倒是清晰明了,就是“排斥南唐、依附後周”。


    進一步說,吳越與南唐,如同一個班級裏的第一名、第二名,在他們麵前,隻有一個保送清北的名額,誰能得到,黃金屋裏藏嬌,誰若失去,乖乖迴家種地。


    很顯然,後周這個“班主任”,對於“南唐同學”的表現更為滿意,這孩子,會來事,送的多。


    “吳越同學”該怎麽辦?還能怎麽辦!加碼!


    錢弘億聽了錢俶的話,微微蹙眉,上前說道:“王兄,以江陰軍動向判斷李煜加碼支援揚州,臣弟覺得有失公允。”


    “哦?延世,你有何顧慮?”


    “王兄請想,唐國支援揚州,最合理的選項,應該是從江陰上遊派兵渡江,和州增兵如此,鎮江增兵如此,如今,江陰軍增兵,怕是針對我吳越而來的。”


    錢俶眼神一動,仔細思量,錢弘億說得也沒錯,若是支援泰州、泰興等地,江陰軍的位置最合適,渡江目的地就在對麵。


    若是以揚州為目的,或者逆流而上,從京杭運河進入揚州,或先在靖江登陸,再沿江岸走上二百多裏路,才能到達揚州。


    “延世,你的意思是,李煜圖謀不軌,有意挑起兩國事端?”


    “王兄,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旁的潘審燔不以為意,笑道:“丞相多慮了,江陰軍增兵之舉,根本無需多慮。”


    “哦,庾林,你有何見解?”


    “王上所料南唐加碼支援,誠然不錯,但李煜狡詐,故意多此一舉,無非是想要多邀功而已,也說明唐國兵力,捉襟見肘了。”


    “何謂邀功?何謂捉襟見肘?”


    潘審燔胸有成竹,分析說道——


    “一來,李煜先後派出兩萬多人,耗費資財無數,原本想要以此為功勞,哄騙周主,要挾我吳越割讓福清。然而,沈承禮帶兵支援,周主就收迴成命,李煜竹籃打水一場空,自然是心有不甘,故意折騰一番,目的就是引起周主的關注。”


    “二來,江陰軍就算增兵,總兵力也不過五千,即便真的圖謀不軌,也不敵中吳節度使孫承佑手下兩萬之眾,考慮到整個長江防禦,南唐的兵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何必杞人憂天?”


    錢弘億皺眉,反問道:“潘指揮,你莫忘了潤州大營。”


    “潤州大營常規兵力三萬多人,丞相莫非不知道?昔日,李煜平定清源軍、征討劉鋹,以及更早平定荊南、馬楚之地,主要消耗的就是潤州大營的精銳,如今算下來,最多一萬多人而已。”


    錢俶點點頭,看著錢弘億,希望他能再找出點理由反駁,畢竟,國家大事、兼聽則明。


    錢弘億明顯是底氣不足,潘審燔說得都是事實,隻能說道:“江寧大營、池州大營,兵力若是調動呢?”


    潘審燔更為得意,說道:“李煜削減軍隊之事,想必丞相也有耳聞,江寧、池州大營各剩下三萬多兵力,其中,江寧大營又分出一部分,協防和州,至於池州大營,距離我吳越太遠不說,光是湖口、丹陽等地的駐防,就無法抽身。”


    錢弘億不說話了,臉色卻沒有緩和多少,他隻覺得,潘審燔的言論之中,充滿了剛愎自用。


    說得對嗎?都對,可這個“對”是建立在公開信息之上的,就像進入冬季了,有人告訴你天氣會越來越冷一樣。


    可是,一國軍事信息,怎麽可能都是公開化的?南唐在長江一線,究竟隱藏了多少軍隊?戰力如何?軍備如何?誰能全部了解!


    如同“龍翔軍”,就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這支軍隊建立之後,一共就打了一場仗,還是夜裏,打完之後,立即隱匿起來。


    【李煜:小錢錢,朕的打算你猜不透。】


    “好,潘指揮,本王也同意你的說法,既然如此,咱們商量一下增兵江北的事情。”


    錢弘億好像沒聽見,沒有任何表態。


    潘審燔激動壞了,說道:“王上英明!吳越幸甚!”


    錢俶趁著他高興,說道:“本王欲封你為淮南征討使、奉周平叛都統,全權負責支援大周的事務,你可願意?”


    潘審燔的笑容瞬間凝固了,結結巴巴地說:“我……屬下若是征討淮南,這東府誰來鎮守?”


    潘審燔是東府戍衛營指揮使,這個職務,在吳越已經是很高的官職了,相當於軍區司令,最主要的是,待在紹興這個地方,多舒服啊,誰願意去淮南玩命?


    對,就是這樣,主戰是主戰,但秉承的原則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沈承禮那樣的蠢蛋,去了也就去了,我怎麽能去呢?


    錢俶冷笑一聲:“就由延世暫時取代你的職務,順便說一句,本王也打算遷迴西都(杭州)。”


    錢弘億神色一動,猛然間明白了兄長的安排,這是趁機拿走兵權!


    吳越開國以來,兵權大部分都在錢氏王族的手中,以節度使為例,從公元907年錢鏐擔任鎮海節度使之後,餘下的六十多年中,外姓將領獲得節度使(含觀察使、知府事等職務)的,絕對不超過十個,比較有名的,如皮光業、孫承佑、杜叔詹等,其餘的姓名列出來,全都是“錢xx”。


    王兄都開口了,錢弘億也是懂事的,立即上前:“臣弟遵命,定然保障東府無虞!”


    “好,本王相信你,潘指揮,不,潘總督,你覺得此番渡江,帶多少人馬合適?”


    潘審燔心裏苦,你們兄弟倆幾句話,我就交出兵權啦?東府“全捷係”“崇節係”“雄節係”“威果係”四大營,上萬人的編製,就這麽沒了!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


    木已成舟,看來,自己勢必要前往淮南的,見如此,帶兵多少?自然是越多越好!


    “王上,趙匡胤在濠泗一戰,已經投入兵力十萬,情報顯示,又有二十萬兵力正在支援,且不論反攻如何,要守住揚州,至少需要五萬以上兵力。”


    “揚州潘美、李重進、孫承佑在東、北、西三個方向,總兵力已經有了五萬。”


    “非也,屬下的意思是,僅戍衛揚州,就需要五萬人,而眼下,還有三萬缺口。”


    錢俶眉頭一皺,吳越常設軍力,也就十萬出頭,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守城軍隊、廂軍及地方武裝,也不包括水軍及海軍編製。


    “潘都統,三萬人馬,你認為從哪裏調用最為合適呢?”


    這句話,在潘審燔在腦子裏迅速地思考、分析,對啊,從哪調呢?


    “王上,武勝軍(婺州)、奉國軍(明州)兩部之外,可從秀州、台州、處州、衢州四地,調遣一萬兩千人。”


    這個迴答,錢俶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以上所說的地盤,在吳越軍事安全角度說,都不是重點。


    相對應的,如湖州、蘇州、福州、越州、杭州等地,是吳越國的重要城池,更是關鍵戰略節點,潘審燔也不敢調動這些地方的兵源。


    “很好,本王準奏。潘都統,支援後周如何安排,你可有計劃?”


    你不是連發了幾個奏折,要求出兵嗎?現在就看你,到底是深思熟慮,還是腦子一熱,跟風作秀。


    潘審燔倒是鬆了一口氣,對答如流:“三萬人馬,分三軍支援,中路軍一萬五,奏請進駐揚州城內防禦,左路軍五千,越過邗江、真州,會同六合周軍、協同滁州郭守文,右路軍一萬人,可北上支援雄州。”


    錢俶點頭,潘審燔還真是深思熟慮過的。


    證明就在於,他沒有說,讓三萬人都進入到揚州去,這是不可能的!


    郭宗訓不懂事兒,符太後會不懂事?你們吳越三萬人進來,我們的人才兩萬多,到底誰聽誰的!


    其實,潘審燔是在不經意之間,給自己謀取一個好差事,中軍一萬五,那肯定是自己坐鎮,進入揚州,安全係數更高啊!


    “如此安排,倒也妥當,將領方麵,延世、庾林,你們看好誰?”


    錢俶的權謀之術,就在一句話中體現出來了,選擇將領,要求錢弘億也發表意見,絕對不能讓潘審燔一個人說了算。


    潘審燔還有啥不明白的,他沒等錢弘億開口,直接說道:“此番渡江作戰,不能小看叛軍,趙匡胤雖名氣不大,卻是大周禁軍中的佼佼者,臣希望趙承泰、孫讚明、鮑修讓、王子惟、杜叔詹等人帶兵,若是能讓崔仁冀為總監軍,再好不過。”


    潘審燔夠意思了,他說的五個將領、一個“總監軍”,都是外姓,沒有一個姓錢的!


    但是,崔仁冀是錢俶最忠誠的幕僚,最信任的人之一。


    放心吧,敬愛的王上,絕對不讓你們王族吃掛落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