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接到太子李煜迴轉洪州的詔令,表麵上平平無奇,可細細揣摩一下,頓感城府之深、殺氣騰騰!


    詔令很簡單,僅要求林仁肇率領親信衛隊,火速趕往撫州,屆時與太子、侍衛親軍都指揮李元清、天策軍都虞侯張雄等匯合。


    這有什麽可怕的?


    注意,朱令贇留在了嶺南,陳誨、桂卿留在了閩南,何敬洙身在湖南,鍾林、邱鄴留在了泉州,劉崇諒留在了莆田,陳濱、高審思、陳況、周曄、宋暘等人經過嶺南一戰之後,獲得大量輜重與恩賜,正式編入了太子“南征”的戰鬥序列。


    從金陵帶過去的數萬兵馬,太子僅僅帶了五千天策軍隨行,其餘全都留在了嶺南及閩南地區。


    留下來的軍隊,包括天威軍、天命軍、神衛軍、江寧大營、潤州大營……一句話,都屬於“金陵嫡係”,都受過太子殿下的恩惠。


    換句話說,自撫州以南,直至入海,廣袤的南唐國土之上,太子派出去、收進來的軍事力量,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


    別人才是“班師迴朝”,太子則是“揮師入駐”。


    林仁肇收起詔令,擦了擦汗,按照現在的形勢,太子的命令,絕對比國主要好使。


    啥也別說,啥也別問,老老實實收拾行李,帶著潘謝彥、崇徹、黃損前往撫州,以後好好給太子殿下當差!


    五月初六,李煜發出最後一封密信,率領天策軍啟程,趕往撫州。


    密信是發給陳誨的,李煜認為,這位與“林虎子”齊名的“陳鐵頭”,一定能夠在閩南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密信內容,濃縮為八個字,就是“有逆必誅,便宜行事”。


    這封密信就相當於聖旨。


    洪州也好,金陵也好,距離海濱太遠了,一旦閩南地區再發生叛亂事件,必須有一個人能夠當機立斷,在最短時間內誅滅。


    天命軍都虞侯鍾林,天威軍都虞侯劉崇諒,也擔任著同樣的使命,即“維穩”。


    陳洪進,你最好老實一點,也能活的長久一點。


    五月初六,天策軍開拔,李煜的心思瞬間轉變,下意識地去摸了一下懷中那份南都樞密院鈞發的“朝覲承旨”。


    外患未除,內憂再起!


    李從善,我的好七弟,你比史書上記載的還要愚蠢,你想當太子,直接來跟我說就好了啊!反正我又不同意。


    沒有了行軍羈絆、糧草運輸等羈絆,李煜一眾的前進速度很快。


    五月十五,已經兵臨撫州城下,林仁肇距離更近一些,早兩天趕到了。


    聽說太子兵至撫州之後,林仁肇、馬崇義、謝彥等人懸著的心,才穩妥落地,雙方見麵之後,少不了一番唏噓。


    客氣完了,就是要緊事。


    此番南下,馬崇義駐守撫州還充當了“軍事中轉站”的功能,金陵發來的情報、公文等,都會先送到撫州,然後由馬崇義及行軍參謀鑒別,不重要的內容,就不再向嶺南、閩南發送。


    如今,行軍營帳當中,已經積壓了不少東西,需要李煜親自批閱。


    李煜翻閱了一遍,大部分都是關於長江防線、淮北紛爭的情報,對南唐這邊的影響不大,但有三分情報,李煜格外關注。


    第一,是契丹方麵,已經將今年交易的戰馬、猛火油、皮革等,運送到了金陵,劉政諮在情報中大罵吳越錢俶,這老小子又想趁火打劫,盧絳也因此差點率軍開戰。幸虧陳喬從中周旋,拉上了“揚州政權”李重進,許諾了一些好處,事情才圓滿結束。末了,劉政諮奉命,將荊罕儒交給了契丹,荊罕儒迴去招供之後,契丹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風波。


    李煜對吳越錢俶的行為,絲毫不感到奇怪,他要是不搶劫才怪,反倒是李重進“和稀泥”和“打秋風”的行為,引起了他的思考。眼下,李重進與趙匡胤勢同水火,“汴梁政權”的張永德、“定難政權”的李筠基本指望不上,李重進也想要戰馬,苦於沒有與契丹合作的渠道。


    在淮南十四州沒有丟失之前,南唐與契丹的貿易,可以通過罌油山港口(江蘇連雲港境內)周轉,現在地盤正控製在李重進的手裏……這一點,或許可以利用。


    第二,是何敬洙方麵,嶺南之戰中“西路軍”本來是打醬油的角色,可凡事都有意外,何敬洙自己的能力雖然不怎樣,可他碰到了比較生猛的盧郢,這位爺也不是喜歡聽話的主兒,按照任務分配,他應該據守衡陽。


    然而,衡陽距離郴州太近了,何敬洙經過萍鄉、一入湖南不久,盧郢就知道了,立即派兵前來匯合。結果,兩人一路向南,竟然攻破了郴州!


    從戰爭成果角度說,這絕對是好事,可從整個戰局視角看,那就未必了。


    此前,朱令贇已經打下汝城,馬承信、馬仁裕駐守在這裏,相當於給南漢紮了一針,疼也就疼一下,南漢的反應不會太劇烈。


    如今郴州已破,與汝城連城一片,相當於給南漢當頭一棒!嶺南五嶺,其中大庾嶺、騎田嶺的天險就失效了,南漢想要不注意都難,一定會集中兵力去爭奪。


    看來,何敬洙、盧郢暫時要駐守在那兒了。


    第三,是發生在幾日前的一件事,正在湖南境內肅清馬楚叛軍的一部分人馬,突然來到了撫州。


    這件事情,引起了李煜強烈的警覺!


    李煜問道:“馬指揮,領軍之人是誰?”


    “末將多方打聽,是洪州方麵派出去的三個監軍,據說,是接到了樞密院的調令。”


    李煜眯起眼睛,表情極為嚴厲,沉聲說道:“我若猜的不錯,這三個人,此時應該在昭武軍節度使李建勳的治所。”


    馬崇義立即肯定:“太子說的不錯,不僅他們在撫州城中,就連所帶的三千人馬,也沒有在城外紮營。”


    此話一出,林仁肇、李元清都察覺到了異常之處。


    按照常理來說,外部兵馬是不允許私自出現在某地節度使的治轄境內的,就拿馬崇義手下的五千人,也是金陵樞密院發出調令之後,才允許停留在撫州地界。


    更別提,這一夥人馬竟然能夠進城!


    李元清說道:“太子殿下,這其中有蹊蹺,試想,鄭彥華作為平定荊南總指揮,怎麽會允許屬下私自離隊?”


    馬崇義一聽,反問:“李指揮的意思是,這夥人是逃兵?!”


    李煜搖了搖頭,說道:“問題不在這兒。眼下,鄭彥華多部雖然縱橫馬楚故地、由北向南遊擊,最近的距離已經到了萍鄉,可別忘了,他們出發的時候走的是九江湖口。”


    還不明白?


    李煜進一步解釋:“也就是說,在征討武平、荊南的過程中,鄭彥華手下的全部軍隊,暫列入長江防線,根本就不受洪州方麵指揮。即便洪州樞密院要調兵,也必須先通知金陵方麵,懂了嗎?”


    林仁肇早就想到了,隻是按照這一邏輯往下推測,事態就太過於嚴重了。


    “林將軍,看你欲言又止,想到什麽說出來。”


    林仁肇環顧一圈,小心翼翼地說:“這夥兒人,是衝著太子殿下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