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孫忌的分析,李從善感覺成功的底氣,又增加幾分。


    總結來說,鍾謨、孫忌、張巒三人的計劃,概括起來就是“請進來+打悶棍+扣帽子”,這一套政變模式在古代社會屢試不爽,用了都說好(指勝利者)。


    事實上,這一套政變模式想要成功,有一個前置條件,那就是“候選人”身份要足夠高貴。


    比如,趙高、李斯假傳聖旨之後,殺死扶蘇,擁立胡亥,胡亥是秦始皇的兒子,身份方麵是沒問題的,他上台之後可以給政變行為洗白。


    反過來說,如果采取這一模式發動政變之前,沒有合適的“候選人”,或者“候選人”身份太賤,成功的幾率就會大打折扣,如東漢末年的那幾位,做了皇帝之後,天下也沒幾個人服的,照樣軍閥混戰。


    李從善的身份,絕對沒問題。


    李璟一共有十個兒子,但是,包括嫡長子李弘冀在內的前五名,可謂“來得早、走得早”,按照順序繼位,李煜是當仁不讓的。


    按照這一邏輯推導,如果李煜掛了,那麽李從善做登基是水到渠成的。


    當然,經常造反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一套政變模式的致命缺陷,就是“不可確定性”,比如,萬一太子李煜就不進城呢?萬一李璟突然病好了召見李煜呢?萬一截殺的時候,李煜逃走了呢?


    “孫卿所言,都是鐵板釘釘的事實,太子賴不掉,國主也不能置之不理,唯一的問題——”李從善頓了一下,猶豫地開口:“國後那裏,肯定會想辦法給太子開脫。”


    如果李煜成功斃命於順化門,萬事大吉,反正,後續的故事隨便編,如果李煜僥幸逃脫,他還有一個護身符,便是鍾國後!


    鍾國後護犢子,天下皆知。


    鍾謨不會那麽天真,隻把成功的希望寄托於一千死士身上,要將各種突發事件都扼殺在搖籃裏,他們還需要尋找其他幫手。


    切入點,仍然在李從善身上。


    “國公殿下,樞密院方麵,可有能助力之人?”


    李從善是樞密使,這句話問得沒毛病。


    可是,鍾謨為什麽偏偏關注樞密院的人?原因有兩個。


    一是樞密院是最高的決策機構,也是文人集團的基本盤,南唐又采取的是“以文製武”的方式,文官的力量不可小覷。


    二是“政變”最應該爭取兵部的人,可如今洪州方麵,兵部尚書是盧儔!他兒子盧絳都在太子麾下,不僅不能找他結盟,還必須絕對保密!


    另外,鍾謨關注樞密院,還有一個滿朝文武心照不宣的理由,那就是樞密副使魏國忠是“馮黨”的人。


    鍾謨與“馮黨”勢不兩立,他本人也被馮延巳、宋齊丘等人陷害過,隻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馮黨”也不樂見李煜上台。


    不結盟,不代表不合作,隻要能爭取“馮黨”暗中相助,幹掉李煜的幾率就大很多。


    李從善思索片刻,說道:“樞密院能用的人不少,卻大多隻限於朝堂之上,不過,魏國忠倒是可以爭取一下。”


    孫忌、張巒二人覺得紮耳朵,他們也不喜歡“馮黨”,可眼下,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孫忌問道:“殿下,魏國忠能提供什麽助力?”


    李從善眼神一凜,說了三個人的名字:“魏文虎、範識宇、徐艦!”


    這三個人,自然也是“馮黨”集團的骨幹,此時,他們並不在洪州,而是跟著鄭彥華在湖南打遊擊,充當監軍,名義上“為國征戰”,實則,是馮黨派出去的眼線。


    監軍,也是可以帶兵的。


    張巒說道:“這三個人是馮延魯的擁躉,恐怕,魏國忠指揮不動吧!”


    鍾謨歎口氣,說道:“張司業,你覺得,此事若是魏國忠知道,馮延魯還會蒙在鼓裏?”


    魏國忠就連去廁所先拉屎、先撒尿、還是先放屁這種事情,都會先去請示一下馮延魯!


    李從善在“禦前會議”的時候(第50章),已經領教過馮延魯的手段,對於魏、範、徐三人也有一些了解,這夥人是屬狗皮膏藥的,用了就甩不掉!


    “眾卿,我的意見是,即便要獲得馮延魯的支持,也絕不能引兵入城!”


    鍾謨點了點頭,李從善的顧慮很到位,弄巧成拙的話,洪州請來的就是“董卓”!


    從上帝視角出發,這可是五代十國呀,華夏曆史上最混亂的時期,沒有之一。


    馮延魯若是翻臉不認人,真可能趁著國主李璟病重的機會,隨便指定一個王爺,比如默默無聞的李從慶,執行逼宮。


    張巒問道:“國公殿下,若馮延魯答應相助,應該引兵何處?”


    這句話,倒是難住李從善了,既要考慮不能入城,又要考慮魏、範、徐三人對洪州形成支援效果。


    鍾謨說道:“據我打探,鄭彥華部現在駐守醴陵,魏、範、徐三人若要調動兵馬,最快的路線是走宜新官道,不許入城的話,最好的選擇就是撫州。”


    李從善不解,反問為何。


    鍾謨有些無奈,心裏感歎,這位國公爺實在有些遲鈍,解釋道:“駐守撫州的昭武軍節度使李建勳,曾經是馮延巳的擁躉……”


    馮延巳、馮延魯,“二馮”的手伸得真夠長的!


    李從善聞聽此言,心中有些振動,默默地盤算,自己上位之後如何剪去“馮黨”的黨羽。


    孫忌也歎口氣,說道:“洪州城中,倒是有一些事情,真得魏國忠出麵。”


    “哦,孫卿,何事?”


    孫忌指了指洪州城防圖,說道:“順化門禁衛軍統領史守衝,曾經是魏國忠的部下,早在金陵的時候,微臣就聽說他們交情莫逆,似乎還有聯姻關係,若是伏擊地點選擇在順化門,就需要史守衝的協助。”


    一方麵,要讓史守衝想辦法將李煜送進來,不能引起任何懷疑,更不能警告。另一方麵,送進來之後,要保證第一時間關上城門,否則李煜發現情況不對,一定會迅速逃離。


    李從善沉吟良久,說道:“這件事,我親自去辦!”


    鍾謨等人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總不能隻在幕後。


    三人見李從善表情平靜,內心也越發踏實了,一年前沒有辦成的事情,這次,務必要馬到功成!


    千裏之外,泉州衙署。


    李煜進駐泉州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大赦清源軍,包括仍在龍岩駐守的張漢思、王忠順,命令他們向九州的林仁肇投降,交接兵權。


    說起來,最幸運的就是張漢思了,不愧是老將(老狐狸),帶兵最多的是他,一仗不打的也是他,到了最後大赦境內,功勞最大的也是他!


    李煜看著“赦書”都不免發笑,要知道,這個張漢思在曆史上是很慘的,被陳洪進活活窩囊死。


    不日之間,天威、天命軍也從莆田迴防泉州,邱鄴帶兵與李弘義幹了幹了一仗,打出了1:10以上的戰損比。


    南方弱馬,遇到重裝騎兵,實在是沒有什麽懸念。


    天策、天命、天威三軍匯合泉州之後,留從效、留邵鎡,以及被朱令贇押送來的留從願,內心最後一絲希望之火熄滅了。


    在迴轉洪州之前,李煜要解決的隻有一件事——


    如何安置陳洪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