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乎意料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徐鉉迴到金陵,將“以鹽換地”事宜詳細交代,金陵、揚州各自準備換防,八十五石鹽一個月內籌集完畢,陸續運到。
李煜很滿意,幹脆將這件事交給徐鉉主持,目的之一,也是為了進一步籠絡他。
畢竟,徐鉉算是進入自己“核心班底”較晚的一個,通過這麽一個大差事,能讓他更加忠心自己。
少頃,清風迴稟,侯無雙已經與趙、廖、袁、歐陽四家會麵,四個家主了解始末緣由之後,都表示願意奉獻犬馬之勞……順帶著,飛黃騰達。
李煜明白,侯無雙能與其他四家交好,不是因為什麽“誌趣相投”,而是各自經營領域不會重疊,生意上不但不會衝突,還能相互借勢借力。
這也是李煜要求“經營類型也不能衝突”的原因,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白手套”先幹起來,就會束縛住自己的手。
“太子殿下,五家商號正在準備銅錢,午時就能點清。”
“哦?這麽快。”
當然快,這四家急著給李煜交“投名狀”,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這點小錢兒,投資的可是未來的一國之主!
清風說道:“若是侯家一己承擔,自然吃力,可是五家聯合,就水到渠成了。”
此次渡江作戰,池州大營出兵三萬,外加潤州大營五千,賞錢、撫恤金、喪葬費……算下來至少二十萬緡,看來,自己還是小瞧這些商人的家底了。
“備好之後,先送入衛尉寺,交給李平保管。”
李煜雖不諳“帝王之術”,也知道管理學實踐的常規操作,那就是“獎懲配合”,通俗地說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兒”。
池州大營班師迴朝之後,李煜已經下令犒勞將士,好酒好肉伺候著,主要目的是安撫朱令贇。
朱令贇把仗打成那個熊樣,肯定擔心受罰,李煜如果露出一點“追責”的苗頭,他肯定會發動所有關係,想盡一切辦法逃避責任。
究竟誰會保朱令贇呢?太多了,“馮黨”算一個,池州大營的軍餉、軍需由洪州負責撥發,馮延魯位居戶部尚書的位置,手下一眾爪牙,分散在六部、四司、三衙等職位上,全指著克扣軍餉、以次充好撈錢。此外,朱令贇根基深厚,楊吳舊臣家族、南唐開國元勳之中,也有不少人會出麵保朱令贇。
然而,臣子一眾要保朱令贇,並不是最難對付的,最讓李煜頭疼的,正是當今國主、自己的生物老爹李璟!
李璟繼位之後,幾乎沒有重責過大臣,就連犯下滔天大罪的“五鬼首領”宋齊丘,這位可是逼迫李璟退入後宮、交出大權的主兒,就這樣,李璟也僅僅是將他“削官為民”,還他媽“賜金養老”!
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一個好名聲!
大家注意,都看我,我宣布一個事情,我李璟,是個大……好人!
好人做不了好皇帝。
李煜的計劃很簡單,安撫下朱令贇之後,親筆給洪州寫奏表,將朱令贇黃州之戰的失敗說清楚,損兵折將、貽誤戰機,又把“揚州威脅交出二州”的罪名也安在他的頭上。
如此一來,朱令贇必然會被降職,剝奪或削弱一部分兵權,李煜再將心腹盧絳、馬承信、咼彥等人安排到池州大營,就能控製住這一支南唐最大的軍隊。
軍隊在手,天下我有!
值得一提的是,南唐軍隊係統,李煜也是搞了很久……也沒徹底搞明白。
事實上,整個五代十國時期,各個割據勢力的軍隊番號、編製並不統一,大多是在盛唐時期軍隊係統基礎上分化、演變出來的。
就拿軍隊番號為例,就比較混亂,後周有“天雄軍”,節度使為符彥卿、鎮守冀州,而南唐也有“天雄軍”。馬氏《南唐書·卷十九》記載,“烈祖以文進為天雄統軍,宣潤州節度使。”這就是說,南唐在李昪時期就建立了“天雄軍”,而天雄軍駐守潤州,到了李煜這會兒,林仁肇的潤州大營就是天雄軍。
相對應的,朱令贇手下的神衛軍,也就是池州大營。
整體上,南唐軍力包括“六軍”,分別是神衛軍(朱令贇)、天雄軍(林仁肇)、龍衛軍(柴克宏)、天威軍(何敬洙)、雄武軍(李宗)、神武軍(李弘義)。“六軍”的設置,都是以一萬人以上為標準的,設置統軍一名(可以缺位),分為左右兩廂,各自設置統製、都虞侯、指揮使等職務。其中雄武軍、神武軍實力較弱,基本不參加對外作戰,尤其在“淮南之戰”發生後,主要承擔金陵戍衛的職責,目前合稱為“江寧大營”。
除了“六軍”之外,南唐還有一個武裝係統就是侍衛諸軍,那就比較雜亂了,什麽宣武軍、淩波軍、奉節軍等,要麽屬於洪州“四十二路兵馬”序列,如李元清的神威軍,要麽掌握在各地節度使手中,如武昌節度使王崇文手中的龍翔軍(右廂)。
對於李煜來說,目前他已經掌控潤州大營、江寧大營,以及神威軍、龍翔軍、玄衣衛及部分節度使,隻要把池州大營攥到手裏,就能掌握南唐一半的軍事力量!
等到洪州的罪責詔令批下來,李煜再帶著賞錢去池州大營,借機拉攏各位將領,架空朱令贇。
李煜對朱令贇沒有惡意,畢竟是曆史上殉國的將軍,比那些“軟骨頭”“叛國賊”強多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德不配位,反遭其累!
朱令贇,你實在不是一個當大將的材料。
翌日,樞密院參議大夫劉政諮趕來,麵容忐忑地交給李煜一份文書。
“劉卿,臉色那麽難看?”
“太子殿下,這是洪州方麵的迴複。”
在滿懷期待中,李煜展開,剛讀了幾句,李煜的臉色就陰沉下來了。
這封迴表,不是懲戒朱令贇的,甚至都沒提褒獎盧絳、王暉、李平等人的事情,一股濃濃的興師問罪味道,矛頭指向了自己!
李煜的罪名,就是窮兵黷武,強迫池州大營將領,貿然攻打黃州、蘄州,無端挑起戰事,致國家於危難之間!
而迴表中更多的內容,則是為朱令贇開脫的,什麽“良將苦勸,一意孤行”,什麽“勞師動眾,勞民傷財”,總之把自己貶低的一無是處。
“劉卿,這封迴表,是從哪裏發出來的?!”
劉政諮擦了下汗,說道:“洪州樞密院、兵部簽發的。”
李煜眯起眼睛,冷冷地說:“馮延魯,肯定是他搞的鬼。”
“太子殿下怎麽想?”
李煜把迴表扔在一邊,說道:“兵部尚書盧儔,絕對不會參與這份迴表的簽發,因為盧絳也參與了這次作戰行動。至於樞密院,哼,掌管樞密院的是從善,唉,這個蠢弟弟!”
劉政諮小心翼翼地詢問:“太子的意思是,紀國公是被馮黨的人欺瞞了?”
“還有其他原因嗎?”
自李煜被冊立為太子之後,李從善一直不服,鍾謨強諫要李璟改立太子,結果被貶,李從善也從鄭王貶為國公。
如今,李煜在金陵戍守長江方向,幹的越來越好,李從善必然心生嫉妒,這也就會給人以可乘之機,而此時的洪州,能夠左右朝堂的一撥人,也隻有“隨主南巡”的馮黨了。
“殿下,你看此事如何應對,要不要……”
李煜已經冷靜下來,笑道:“要不要什麽?我自己寫個罪己詔。”
“臣該死,不是那個意思!”
李煜擺擺手,說道:“你是想讓我給國主上書,好好解釋一番,對吧。”
劉政諮點頭。
“沒有必要,我向國主、國後,未必知道這件事兒。”
想了想,李煜眼神又淩厲了一些,按照黃州、蘄州的作戰時間推算,洪州那邊不可能知道的這麽詳細,如今迴表如此精準地點出自己的“罪狀”,隻有一種解釋。
出征之前,朱令贇就已經向洪州方麵通氣了。
朱令贇,我小看你了!
“殿下,此事不可掉以輕心啊,一應計劃剛剛展開實施,萬一……殿下被剝奪監國之權,功虧一簣!”
李煜默不作聲,心中已經在醞釀一個大膽的計劃了。
李煜很滿意,幹脆將這件事交給徐鉉主持,目的之一,也是為了進一步籠絡他。
畢竟,徐鉉算是進入自己“核心班底”較晚的一個,通過這麽一個大差事,能讓他更加忠心自己。
少頃,清風迴稟,侯無雙已經與趙、廖、袁、歐陽四家會麵,四個家主了解始末緣由之後,都表示願意奉獻犬馬之勞……順帶著,飛黃騰達。
李煜明白,侯無雙能與其他四家交好,不是因為什麽“誌趣相投”,而是各自經營領域不會重疊,生意上不但不會衝突,還能相互借勢借力。
這也是李煜要求“經營類型也不能衝突”的原因,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白手套”先幹起來,就會束縛住自己的手。
“太子殿下,五家商號正在準備銅錢,午時就能點清。”
“哦?這麽快。”
當然快,這四家急著給李煜交“投名狀”,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這點小錢兒,投資的可是未來的一國之主!
清風說道:“若是侯家一己承擔,自然吃力,可是五家聯合,就水到渠成了。”
此次渡江作戰,池州大營出兵三萬,外加潤州大營五千,賞錢、撫恤金、喪葬費……算下來至少二十萬緡,看來,自己還是小瞧這些商人的家底了。
“備好之後,先送入衛尉寺,交給李平保管。”
李煜雖不諳“帝王之術”,也知道管理學實踐的常規操作,那就是“獎懲配合”,通俗地說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兒”。
池州大營班師迴朝之後,李煜已經下令犒勞將士,好酒好肉伺候著,主要目的是安撫朱令贇。
朱令贇把仗打成那個熊樣,肯定擔心受罰,李煜如果露出一點“追責”的苗頭,他肯定會發動所有關係,想盡一切辦法逃避責任。
究竟誰會保朱令贇呢?太多了,“馮黨”算一個,池州大營的軍餉、軍需由洪州負責撥發,馮延魯位居戶部尚書的位置,手下一眾爪牙,分散在六部、四司、三衙等職位上,全指著克扣軍餉、以次充好撈錢。此外,朱令贇根基深厚,楊吳舊臣家族、南唐開國元勳之中,也有不少人會出麵保朱令贇。
然而,臣子一眾要保朱令贇,並不是最難對付的,最讓李煜頭疼的,正是當今國主、自己的生物老爹李璟!
李璟繼位之後,幾乎沒有重責過大臣,就連犯下滔天大罪的“五鬼首領”宋齊丘,這位可是逼迫李璟退入後宮、交出大權的主兒,就這樣,李璟也僅僅是將他“削官為民”,還他媽“賜金養老”!
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一個好名聲!
大家注意,都看我,我宣布一個事情,我李璟,是個大……好人!
好人做不了好皇帝。
李煜的計劃很簡單,安撫下朱令贇之後,親筆給洪州寫奏表,將朱令贇黃州之戰的失敗說清楚,損兵折將、貽誤戰機,又把“揚州威脅交出二州”的罪名也安在他的頭上。
如此一來,朱令贇必然會被降職,剝奪或削弱一部分兵權,李煜再將心腹盧絳、馬承信、咼彥等人安排到池州大營,就能控製住這一支南唐最大的軍隊。
軍隊在手,天下我有!
值得一提的是,南唐軍隊係統,李煜也是搞了很久……也沒徹底搞明白。
事實上,整個五代十國時期,各個割據勢力的軍隊番號、編製並不統一,大多是在盛唐時期軍隊係統基礎上分化、演變出來的。
就拿軍隊番號為例,就比較混亂,後周有“天雄軍”,節度使為符彥卿、鎮守冀州,而南唐也有“天雄軍”。馬氏《南唐書·卷十九》記載,“烈祖以文進為天雄統軍,宣潤州節度使。”這就是說,南唐在李昪時期就建立了“天雄軍”,而天雄軍駐守潤州,到了李煜這會兒,林仁肇的潤州大營就是天雄軍。
相對應的,朱令贇手下的神衛軍,也就是池州大營。
整體上,南唐軍力包括“六軍”,分別是神衛軍(朱令贇)、天雄軍(林仁肇)、龍衛軍(柴克宏)、天威軍(何敬洙)、雄武軍(李宗)、神武軍(李弘義)。“六軍”的設置,都是以一萬人以上為標準的,設置統軍一名(可以缺位),分為左右兩廂,各自設置統製、都虞侯、指揮使等職務。其中雄武軍、神武軍實力較弱,基本不參加對外作戰,尤其在“淮南之戰”發生後,主要承擔金陵戍衛的職責,目前合稱為“江寧大營”。
除了“六軍”之外,南唐還有一個武裝係統就是侍衛諸軍,那就比較雜亂了,什麽宣武軍、淩波軍、奉節軍等,要麽屬於洪州“四十二路兵馬”序列,如李元清的神威軍,要麽掌握在各地節度使手中,如武昌節度使王崇文手中的龍翔軍(右廂)。
對於李煜來說,目前他已經掌控潤州大營、江寧大營,以及神威軍、龍翔軍、玄衣衛及部分節度使,隻要把池州大營攥到手裏,就能掌握南唐一半的軍事力量!
等到洪州的罪責詔令批下來,李煜再帶著賞錢去池州大營,借機拉攏各位將領,架空朱令贇。
李煜對朱令贇沒有惡意,畢竟是曆史上殉國的將軍,比那些“軟骨頭”“叛國賊”強多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德不配位,反遭其累!
朱令贇,你實在不是一個當大將的材料。
翌日,樞密院參議大夫劉政諮趕來,麵容忐忑地交給李煜一份文書。
“劉卿,臉色那麽難看?”
“太子殿下,這是洪州方麵的迴複。”
在滿懷期待中,李煜展開,剛讀了幾句,李煜的臉色就陰沉下來了。
這封迴表,不是懲戒朱令贇的,甚至都沒提褒獎盧絳、王暉、李平等人的事情,一股濃濃的興師問罪味道,矛頭指向了自己!
李煜的罪名,就是窮兵黷武,強迫池州大營將領,貿然攻打黃州、蘄州,無端挑起戰事,致國家於危難之間!
而迴表中更多的內容,則是為朱令贇開脫的,什麽“良將苦勸,一意孤行”,什麽“勞師動眾,勞民傷財”,總之把自己貶低的一無是處。
“劉卿,這封迴表,是從哪裏發出來的?!”
劉政諮擦了下汗,說道:“洪州樞密院、兵部簽發的。”
李煜眯起眼睛,冷冷地說:“馮延魯,肯定是他搞的鬼。”
“太子殿下怎麽想?”
李煜把迴表扔在一邊,說道:“兵部尚書盧儔,絕對不會參與這份迴表的簽發,因為盧絳也參與了這次作戰行動。至於樞密院,哼,掌管樞密院的是從善,唉,這個蠢弟弟!”
劉政諮小心翼翼地詢問:“太子的意思是,紀國公是被馮黨的人欺瞞了?”
“還有其他原因嗎?”
自李煜被冊立為太子之後,李從善一直不服,鍾謨強諫要李璟改立太子,結果被貶,李從善也從鄭王貶為國公。
如今,李煜在金陵戍守長江方向,幹的越來越好,李從善必然心生嫉妒,這也就會給人以可乘之機,而此時的洪州,能夠左右朝堂的一撥人,也隻有“隨主南巡”的馮黨了。
“殿下,你看此事如何應對,要不要……”
李煜已經冷靜下來,笑道:“要不要什麽?我自己寫個罪己詔。”
“臣該死,不是那個意思!”
李煜擺擺手,說道:“你是想讓我給國主上書,好好解釋一番,對吧。”
劉政諮點頭。
“沒有必要,我向國主、國後,未必知道這件事兒。”
想了想,李煜眼神又淩厲了一些,按照黃州、蘄州的作戰時間推算,洪州那邊不可能知道的這麽詳細,如今迴表如此精準地點出自己的“罪狀”,隻有一種解釋。
出征之前,朱令贇就已經向洪州方麵通氣了。
朱令贇,我小看你了!
“殿下,此事不可掉以輕心啊,一應計劃剛剛展開實施,萬一……殿下被剝奪監國之權,功虧一簣!”
李煜默不作聲,心中已經在醞釀一個大膽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