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五大商號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商人,在古代社會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群體。
“士農工商”,商人的社會地位排在末位,可商人普遍有錢,經濟地位又比較高,這就造成了“身份撕裂”的現象,所以攀附權貴、賄賂官員、拉幫結派這種事情,商人是最熱衷於去做的。
清風(侯青鋒)幼年被送入宮中,侯家又拉關係、鋪路子,本質上,就是為了在朝廷中安排人手,為家族生意尋求政治力量庇護。
如今,能夠攀上李煜這個“高枝兒”,侯家自然喜不勝收,同時,侯無雙也知道,自此家族的命運與太子的命運會緊緊綁定在一起,當李煜問起其他合作商賈時,他毫不猶豫地推薦最適合的人選。
“小民經商多年,這四家商號,絕對值得信賴!”
“為何如此篤定?”
侯無雙信心滿滿,說道:“此前,這四家與小民一樣,在江北都有生意,自周人占據淮南之後,我等五家一同撤出,避免無意資敵。”
李煜點點頭,這倒是一種愛國行為。
商人逐利,天經地義!
然而,兩國若處於敵對狀態,一國商人向敵國販賣商品,相當於保障對方的戰爭資源供應係統,這種事情毫不新鮮,春秋的秦國滅趙,明末的建奴入侵中原,背後都有商人集團的影子。
“你且說說。”
“是,太子殿下,這四家商號,分別是汝南袁氏、申丘廖氏、廬陽趙氏、長樂司馬。”
侯無雙所說的四家當中,前三家都屬於“衣冠南渡”的家族,更具體地說,屬於是門閥家族。而“長樂司馬”則屬於北上的案例,司馬家族原本是閩國望族,素來與王氏(王審知、王延翰等)政權有矛盾,閩國滅亡之前,為躲避迫
害就遷移到了南唐。
迴顧曆史,“門閥”興起於東漢,繁榮於三國,衰敗於隋唐,消亡於五代。
昔日的名門望族,在曆史潮流當中,不僅規模日益縮小,也逐漸淡出了權力體係,憑借著祖上積累的財富,轉變成了商人身份。
汝南袁氏,主要從事藥材、香料、茶樓、酒肆、客棧等生意,在金陵有一家車馬行。
申丘廖氏,從事販運木材、陶瓷、磚瓦、燒炭等行業,有自己的營造隊伍,南唐好佛,金陵及周邊很多寺廟的修建,廖氏家族都有參與。
廬陽趙氏,主要從事豢養織工、收購絲綢的商業活動,大本營在潤州。公元960年左右,中國的絲綢產地集中在吳越、南唐兩國,尤其是潤州,更是先進絲綢工藝及人才的輸出地,著名的“水波綾”就產自潤州。
長樂歐陽,歐陽氏的基本盤是長樂府(福建),主要從事海外貿易,對外輸出茶葉、陶瓷、絲綢、漆器等產品,換迴海外香料、玻璃、象牙等奢侈品。
李煜了解了大致情況,還算滿意,但也有遺憾。
比如,那個“長樂歐陽”家族,業務範圍完全可以放寬一些,不要專盯著奢侈品,更重要的是農產品、礦石。
最遺憾的,就是沒有一家是從事漕鹽生意的。
“侯家主,有一件事,本王必須確認,這四家人,有沒有與朝中官員存在利益綁定?”
一問之下,侯無雙有些局促,不安地說:“太子殿下,若說毫無關聯,必定是謊話,經商之人難免要……賄賂一些官員。”
李煜一笑,說道:“賄賂不算,我所說的是超越一般錢權交易的東西。”
自己找的“白手套”,不能是別人提前用過的。
“這點殿下放心,雖說經商之人,不得不與朝中官員攀附關係,卻不代表是自願如此,況且,我等五家的生意規模都不大,隻不過是花錢消災,隻為了經商過程中少些麻煩。”
“那就好!”
李煜說著,舉起酒杯,侯無雙趕緊起身。
“侯家主,此一杯酒,我敬你,有些事情我不便出麵,就拜托你了。”
侯無雙誠惶誠恐,再三感謝。
臨行之前,李煜交代了第一個任務,聯合其他四家,先兌換出一批精銅錢,自己要用來獎勵三軍,至於交換,就從侯家保管的私庫中兌換金銀。
送走侯無雙之後,清風趕緊迴到東宮,見李煜屹立園囿之中,
手頭那點錢,很快就折騰幹淨了,還得想辦法搞錢啊!
加稅?自己沒那個權利,況且,老百姓賦稅很重了,自己不喜歡掙窮人的錢。
當然是誰有錢掙誰的!
孫晟調查的大富商、地主及地方豪強的名單,可以派上用場了。
汝南袁氏、申丘廖氏、廬陽趙氏、長樂司馬,再加上金陵侯氏,一共五大商號,要助力他們做大做強,成為自己手中的五把利劍。
“殿下,夜涼露重,早迴殿中吧。”
李煜不為所動,自言自語地說:“明日,徐鉉就要迴來了,以後本王不會再派任何人前往江北!”
郭榮,我對你最後的敬意,已經讓徐鉉傳達了,你聽到了嗎?
時間線迴到一天前,也就是徐鉉被姚鳳恭、韓通帶入“揚州皇宮”,討論完關於黃州、蘄州的話題之後,徐鉉拿出來一篇祭文。
“符太後,此乃大唐太子親筆所做,以祭奠大周聖主。”
符太後一聽,內心一暖,又想起“逃亡一路”之上,自己備受藥娘、陳喬等人的“照顧”,深受感動。
【大姐,你是被迷藥熏壞腦子了。】
祭祀文書,通常是六部之中的禮部準備,雖然鄭重,可本質上就是一份官方文件,走走樣子而已。
一國太子親自撰寫,實在是超越規製了,甚至說有些“僭越本國”,畢竟李煜的生物學父親李璟還活著,能寫出祭司宗主國的東西,看來是真的將郭榮視為“君父”一樣的存在。
南唐的人,果然是對大周忠心耿耿!
隻不過,這種事情對於李煜來說,實在……無所謂。
一個擁有現代靈魂的人,一個時常被迫寫工作報告、拍領導馬屁的物流社畜,寫這種東西,就跟網上發帖子一樣不經意。
“唐國太子有心了,來人,呈上來哀家看看。”
太監呈上去,符太後仔細閱讀——
邢州望族,汴梁皇家。
少年坎坷,器貌英奇,
……
亂世存高誌,誠毅韻流芳。
功績絕千古,英名昭日月。
……
勵精圖治,立三十之宏願。
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
為政清肅,乾佑而立太子。
英姿勃勃,顯德而登大寶。
……
決戰高平,一戰挫戎狄之銳氣。
兵發晉陽,三軍滅劉漢之囂張。
……
總之,李煜就是一頓彩虹屁,其中還不乏揶揄貶低自己的,什麽“天兵既到,淮南為之歸附”“北伐幽燕,三州重歸漢土”,這些當然是李煜從曆史的角度出發,對郭榮這個雄才大帝的敬佩。
但話鋒一轉,祭祀文書中重要的一句——
趙逆擁兵自重,據許州而妄圖帝州。
叛軍虎視眈眈,占淮北而覬覦淮南!
這句話,實則是說給“揚州政權”所有人聽的,郭榮自己是聽不見了。
李煜就差舉個大喇叭,在李重進、韓通、趙鍠等人腦袋前喊,迷瞪啥呢,趙匡胤隨時都來滅了你們!
“士農工商”,商人的社會地位排在末位,可商人普遍有錢,經濟地位又比較高,這就造成了“身份撕裂”的現象,所以攀附權貴、賄賂官員、拉幫結派這種事情,商人是最熱衷於去做的。
清風(侯青鋒)幼年被送入宮中,侯家又拉關係、鋪路子,本質上,就是為了在朝廷中安排人手,為家族生意尋求政治力量庇護。
如今,能夠攀上李煜這個“高枝兒”,侯家自然喜不勝收,同時,侯無雙也知道,自此家族的命運與太子的命運會緊緊綁定在一起,當李煜問起其他合作商賈時,他毫不猶豫地推薦最適合的人選。
“小民經商多年,這四家商號,絕對值得信賴!”
“為何如此篤定?”
侯無雙信心滿滿,說道:“此前,這四家與小民一樣,在江北都有生意,自周人占據淮南之後,我等五家一同撤出,避免無意資敵。”
李煜點點頭,這倒是一種愛國行為。
商人逐利,天經地義!
然而,兩國若處於敵對狀態,一國商人向敵國販賣商品,相當於保障對方的戰爭資源供應係統,這種事情毫不新鮮,春秋的秦國滅趙,明末的建奴入侵中原,背後都有商人集團的影子。
“你且說說。”
“是,太子殿下,這四家商號,分別是汝南袁氏、申丘廖氏、廬陽趙氏、長樂司馬。”
侯無雙所說的四家當中,前三家都屬於“衣冠南渡”的家族,更具體地說,屬於是門閥家族。而“長樂司馬”則屬於北上的案例,司馬家族原本是閩國望族,素來與王氏(王審知、王延翰等)政權有矛盾,閩國滅亡之前,為躲避迫
害就遷移到了南唐。
迴顧曆史,“門閥”興起於東漢,繁榮於三國,衰敗於隋唐,消亡於五代。
昔日的名門望族,在曆史潮流當中,不僅規模日益縮小,也逐漸淡出了權力體係,憑借著祖上積累的財富,轉變成了商人身份。
汝南袁氏,主要從事藥材、香料、茶樓、酒肆、客棧等生意,在金陵有一家車馬行。
申丘廖氏,從事販運木材、陶瓷、磚瓦、燒炭等行業,有自己的營造隊伍,南唐好佛,金陵及周邊很多寺廟的修建,廖氏家族都有參與。
廬陽趙氏,主要從事豢養織工、收購絲綢的商業活動,大本營在潤州。公元960年左右,中國的絲綢產地集中在吳越、南唐兩國,尤其是潤州,更是先進絲綢工藝及人才的輸出地,著名的“水波綾”就產自潤州。
長樂歐陽,歐陽氏的基本盤是長樂府(福建),主要從事海外貿易,對外輸出茶葉、陶瓷、絲綢、漆器等產品,換迴海外香料、玻璃、象牙等奢侈品。
李煜了解了大致情況,還算滿意,但也有遺憾。
比如,那個“長樂歐陽”家族,業務範圍完全可以放寬一些,不要專盯著奢侈品,更重要的是農產品、礦石。
最遺憾的,就是沒有一家是從事漕鹽生意的。
“侯家主,有一件事,本王必須確認,這四家人,有沒有與朝中官員存在利益綁定?”
一問之下,侯無雙有些局促,不安地說:“太子殿下,若說毫無關聯,必定是謊話,經商之人難免要……賄賂一些官員。”
李煜一笑,說道:“賄賂不算,我所說的是超越一般錢權交易的東西。”
自己找的“白手套”,不能是別人提前用過的。
“這點殿下放心,雖說經商之人,不得不與朝中官員攀附關係,卻不代表是自願如此,況且,我等五家的生意規模都不大,隻不過是花錢消災,隻為了經商過程中少些麻煩。”
“那就好!”
李煜說著,舉起酒杯,侯無雙趕緊起身。
“侯家主,此一杯酒,我敬你,有些事情我不便出麵,就拜托你了。”
侯無雙誠惶誠恐,再三感謝。
臨行之前,李煜交代了第一個任務,聯合其他四家,先兌換出一批精銅錢,自己要用來獎勵三軍,至於交換,就從侯家保管的私庫中兌換金銀。
送走侯無雙之後,清風趕緊迴到東宮,見李煜屹立園囿之中,
手頭那點錢,很快就折騰幹淨了,還得想辦法搞錢啊!
加稅?自己沒那個權利,況且,老百姓賦稅很重了,自己不喜歡掙窮人的錢。
當然是誰有錢掙誰的!
孫晟調查的大富商、地主及地方豪強的名單,可以派上用場了。
汝南袁氏、申丘廖氏、廬陽趙氏、長樂司馬,再加上金陵侯氏,一共五大商號,要助力他們做大做強,成為自己手中的五把利劍。
“殿下,夜涼露重,早迴殿中吧。”
李煜不為所動,自言自語地說:“明日,徐鉉就要迴來了,以後本王不會再派任何人前往江北!”
郭榮,我對你最後的敬意,已經讓徐鉉傳達了,你聽到了嗎?
時間線迴到一天前,也就是徐鉉被姚鳳恭、韓通帶入“揚州皇宮”,討論完關於黃州、蘄州的話題之後,徐鉉拿出來一篇祭文。
“符太後,此乃大唐太子親筆所做,以祭奠大周聖主。”
符太後一聽,內心一暖,又想起“逃亡一路”之上,自己備受藥娘、陳喬等人的“照顧”,深受感動。
【大姐,你是被迷藥熏壞腦子了。】
祭祀文書,通常是六部之中的禮部準備,雖然鄭重,可本質上就是一份官方文件,走走樣子而已。
一國太子親自撰寫,實在是超越規製了,甚至說有些“僭越本國”,畢竟李煜的生物學父親李璟還活著,能寫出祭司宗主國的東西,看來是真的將郭榮視為“君父”一樣的存在。
南唐的人,果然是對大周忠心耿耿!
隻不過,這種事情對於李煜來說,實在……無所謂。
一個擁有現代靈魂的人,一個時常被迫寫工作報告、拍領導馬屁的物流社畜,寫這種東西,就跟網上發帖子一樣不經意。
“唐國太子有心了,來人,呈上來哀家看看。”
太監呈上去,符太後仔細閱讀——
邢州望族,汴梁皇家。
少年坎坷,器貌英奇,
……
亂世存高誌,誠毅韻流芳。
功績絕千古,英名昭日月。
……
勵精圖治,立三十之宏願。
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
為政清肅,乾佑而立太子。
英姿勃勃,顯德而登大寶。
……
決戰高平,一戰挫戎狄之銳氣。
兵發晉陽,三軍滅劉漢之囂張。
……
總之,李煜就是一頓彩虹屁,其中還不乏揶揄貶低自己的,什麽“天兵既到,淮南為之歸附”“北伐幽燕,三州重歸漢土”,這些當然是李煜從曆史的角度出發,對郭榮這個雄才大帝的敬佩。
但話鋒一轉,祭祀文書中重要的一句——
趙逆擁兵自重,據許州而妄圖帝州。
叛軍虎視眈眈,占淮北而覬覦淮南!
這句話,實則是說給“揚州政權”所有人聽的,郭榮自己是聽不見了。
李煜就差舉個大喇叭,在李重進、韓通、趙鍠等人腦袋前喊,迷瞪啥呢,趙匡胤隨時都來滅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