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兵發黃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攻打黃州、蘄州,板上釘釘。
最興奮的是盧絳,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誰知,李煜卻澆了他一桶涼水。
“此番攻打黃州、蘄州,隻要朱令贇出手即可,江寧大營、潤州大營都不許動。”
劉政諮、孫晟等人反應一般,盧絳卻不幹了,他一皺眉說道:“太子殿下,莫非是覺得末將廢物一個?”
李煜趕緊安撫:“盧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本王豈敢輕視將軍?隻是,黃州、蘄州位於金陵上遊,距離朱令贇的防區最近,何必要舍近求遠?”
朱令贇部駐紮在池州-銅陵一線,確實距離黃州更近,這個理由,說給徐鉉、陳喬聽還行,而對於熟悉軍事的劉政諮、盧絳,就太過於糊弄了。
因為,武昌節度使王崇文距離黃州、江州指揮使胡則距離黃州更近,李煜這樣安排,肯定是有深意的。
見盧絳不依不饒,劉政諮趕緊插話:“太子殿下,盧將軍報國心切,難能可貴,不如就隨軍同行吧!”
話是偏向盧絳說,實際上,卻是給李煜“打助攻”。
所謂“隨軍同行”,意思是,盧絳算是從潤州大營借調的,他必須聽從朱令贇的安排。
但從朱令贇的角度看,盧絳如果隨軍同行,就好像是被安排了一個“監視者”,心裏肯定不會舒服。但是,朱令贇不能拒絕,這倒不是因為李煜身為太子,能夠強製命令。
因為,潤州大營五萬餘人,除了大部分換防到荊溪-丹陽湖一帶之外,另有五千多人馬,被分配給了朱令贇,名義上,李煜是為了增強朱令贇的防守力量,實際上,是為了撬動神衛軍鐵板一塊的局麵。
盧絳進入朱令贇的作戰體係之後,他可以直接指揮那五千原潤州大營的人馬,造成事實上的兵權分割。
李煜聽出了弦外之音,問道:“盧將軍,你意下如何?”
“隻要能上陣殺敵足矣!”
李煜一笑,果然是性情中人。
隻不過,無論是佯攻黃州,還是實打蘄州,都沒有多少仗可以打。
郭榮在世的時候,黃州、蘄州一直都不是後周的戰略重點,隻是在淮南之戰時,為了遏製湖口(鄱陽湖)南唐水師出兵,也預防南唐渡江之後,沿著大別山脈進入中原腹地。
如今,後周內亂,趙匡胤兵力收縮,這兩個地方的守軍加起來九千有餘,黃州五千,蘄州四千。
朱令贇手中十幾萬大軍,去打這兩個地方,名副其實的“大炮轟蚊子”。
目標已經確定,剩下的問題,就簡單多了,備足糧草、點兵點將,開拔!
朱令贇接到攻打黃州的命令,先是震驚,再是鬱悶,後是憤怒。
震驚的原因,是認為李煜太大膽了!盡管江北局勢緩和,長江防線的壓力減輕了,可他卻患上了“恐周症”,江寧大營、潤州大營都跟後周幹過好幾次了,他卻守著自己的防線,一直歲月靜好。猛然接到主動進攻的命令,真懷疑李煜是神經錯亂。
鬱悶的原因,是潤州大營調遣的士兵,指揮權交給了盧絳,對於盧絳這個人,朱令贇是知道的,猛人一個。但是,猛人通常脾氣不好。論官位,盧絳是淩波都虞候兼沿江都郡署,而自己隻是神衛軍都虞侯,盧絳要比自己高一級。但是,盧絳指揮的軍隊規模,常年在五千到一萬左右,自己卻指揮十萬大軍!盧絳能服嗎?這也沒辦法,誰讓朱令贇攤上了好爺爺、好爸爸!
朱令贇的祖父是朱延壽,輔佐楊行密建立了南吳,而且,楊行密還娶了朱延壽的姐姐。朱令贇的父親是朱匡業,三朝元老,官至神武統軍、中書令。李璟看在朱令贇祖上有功,還封了他一個“江陰侯”,雖然是個虛職,也夠唬人了。
憤怒的原因,是李煜區別對待!憑什麽江寧大營、潤州大營有肉吃?!現在要打仗了,倒是想起我來了,活該我是大冤種?
李煜早就猜到,朱令贇接到命令後會憤怒,攻占南平,奪了“高賴子”的家產之後,李煜發了一筆大大的橫財,命令侯家專供軍需,好酒好肉讓將士們吃了三天,這三天裏,朱令贇就隻能聞味兒。
沒錯,侯家總管也去池州大營送酒送肉,但說的很清楚,是送給潤州大營的兄弟們的,你們別搶!
朱令贇氣的七竅生煙,又無可奈何,難道去質問李煜?他不敢,再說,朱令贇聽令洪州,池州大營軍需自然也由洪州供給,不過,就以戶部尚書馮延魯的德行,他會不克扣軍餉?還想吃肉,吃屁吧。
李煜是成心這麽幹的,一是要讓軍士對朱令贇產生不滿,不要小看一頓肉、一頓酒的威力,池州大營一個月也未必能吃上一頓!二是要讓朱令贇好好接受一次“挫折教育”,明白站隊的重要性,在李煜看來,這廝命太好了,十萬大軍,那可是南唐壓箱底的家當!結果呢,金陵一戰,全部葬送!
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勸誡:“將帥,太子殿下統領江防,軍令既然下達,還是盡早做準備,省的被人抓住把柄。”
戰棹都監劉崇諒心中鄙夷,對朱令贇憤慨嗤之以鼻,於是拱火道:“將帥,王指揮所言極對,打下黃州,才不是草包啊。”
劉崇諒有揶揄朱令贇的資本,他父親是南唐大將劉仁瞻,紫金山一戰之後,劉仁瞻手下將士假借他的名義,投降了後周,此時劉仁瞻已經病死,莫名其妙地被安上一個“投遞叛國、膽小如鼠”的帽子。後來,郭榮還追封劉仁瞻為“彭城郡王”,這嚴重影響了劉崇諒。所以,一看到能力平平、官位平平卻身居高位的朱令贇,心裏就窩火。
朱令贇不爽歸不爽,他也知道,軍令如山,更何況,盧絳還在一邊看著呢!
憋著一口氣,那就發兵!
朱令贇親率水師三萬,另加上潤州大營五千人,對外號稱五萬大軍,直撲黃、蘄二州!
與此同時,鄱陽湖口、九江、江州、武昌等地南唐守將,也收到了消息,眾人全都納悶,用得著這麽大陣仗?
用得著,而且,很必要。
黃、蘄州不難打,李煜此舉,主要是為了造聲勢,最好讓“許州政權”的將領都認為,南唐這是要準備大反攻了。
隻有這樣,才能牽製趙匡胤,迫使他放棄攻打亳州、截斷兩淮的計劃。
趙點檢,別忘了,江南這邊還有一位虎視眈眈的主兒!
時間線迴到“亳州之戰”,在尹崇珂獨木難支的緊急關頭,石守信、曹彬、高懷德等人倉促退兵。
原因就是,趙匡胤收到王仁鎬、張瓊等人的緊急軍情,報告南唐舉兵進犯,趙匡胤這才想起來,江南那邊被自己忽視了。
尤其是聽說,黃州、蘄州被困是李煜搞的鬼,趙匡胤牙都快咬碎了,好你個李六郎,幹破壞老子的好事兒!
老子遲早打過長江,滅了南唐宗廟,還要把你小姨子奪過來!
發狠歸發狠,軍情最要緊。
趙匡胤不是那種被負麵情緒左右的人,如今,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淮南絕對不能出現岔子,他立即下令收兵,但僅僅是退出亳州,並沒有徹底放棄渦河一線。
石守信、曹彬、高懷德撤出亳州之後,兵分三路,石守信占領了鹿邑,曹彬繼續南下,控製了淝河、桑營、洪山三鎮,高懷德馳援趙匡胤,從柘城東邊進攻。
如此一來,潘美、王侁不敵,想要退迴柘城已經不可能了,隻能沿著黃河故道,一路向北撤退,有驚無險地迴到宋州。
許州政權、汴梁政權一番大戰,最終在南唐這個“外部因素”之下,加快了結束進程,結果呢?
三方好像都獲利了。
趙匡胤一方,雖然沒有拿到亳州,但鹿邑、柘城及渦河南岸數鎮到手,擴大了在黃淮的地盤。
潘美一方,雖然戰敗,但宋州、亳州得以保全,這兩個城池的重要性,遠比鹿邑、柘城要高,汴梁那邊也有所嘉獎。
李煜這邊,便宜就賺大發了,原因就是,盧絳太猛了!
最興奮的是盧絳,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誰知,李煜卻澆了他一桶涼水。
“此番攻打黃州、蘄州,隻要朱令贇出手即可,江寧大營、潤州大營都不許動。”
劉政諮、孫晟等人反應一般,盧絳卻不幹了,他一皺眉說道:“太子殿下,莫非是覺得末將廢物一個?”
李煜趕緊安撫:“盧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本王豈敢輕視將軍?隻是,黃州、蘄州位於金陵上遊,距離朱令贇的防區最近,何必要舍近求遠?”
朱令贇部駐紮在池州-銅陵一線,確實距離黃州更近,這個理由,說給徐鉉、陳喬聽還行,而對於熟悉軍事的劉政諮、盧絳,就太過於糊弄了。
因為,武昌節度使王崇文距離黃州、江州指揮使胡則距離黃州更近,李煜這樣安排,肯定是有深意的。
見盧絳不依不饒,劉政諮趕緊插話:“太子殿下,盧將軍報國心切,難能可貴,不如就隨軍同行吧!”
話是偏向盧絳說,實際上,卻是給李煜“打助攻”。
所謂“隨軍同行”,意思是,盧絳算是從潤州大營借調的,他必須聽從朱令贇的安排。
但從朱令贇的角度看,盧絳如果隨軍同行,就好像是被安排了一個“監視者”,心裏肯定不會舒服。但是,朱令贇不能拒絕,這倒不是因為李煜身為太子,能夠強製命令。
因為,潤州大營五萬餘人,除了大部分換防到荊溪-丹陽湖一帶之外,另有五千多人馬,被分配給了朱令贇,名義上,李煜是為了增強朱令贇的防守力量,實際上,是為了撬動神衛軍鐵板一塊的局麵。
盧絳進入朱令贇的作戰體係之後,他可以直接指揮那五千原潤州大營的人馬,造成事實上的兵權分割。
李煜聽出了弦外之音,問道:“盧將軍,你意下如何?”
“隻要能上陣殺敵足矣!”
李煜一笑,果然是性情中人。
隻不過,無論是佯攻黃州,還是實打蘄州,都沒有多少仗可以打。
郭榮在世的時候,黃州、蘄州一直都不是後周的戰略重點,隻是在淮南之戰時,為了遏製湖口(鄱陽湖)南唐水師出兵,也預防南唐渡江之後,沿著大別山脈進入中原腹地。
如今,後周內亂,趙匡胤兵力收縮,這兩個地方的守軍加起來九千有餘,黃州五千,蘄州四千。
朱令贇手中十幾萬大軍,去打這兩個地方,名副其實的“大炮轟蚊子”。
目標已經確定,剩下的問題,就簡單多了,備足糧草、點兵點將,開拔!
朱令贇接到攻打黃州的命令,先是震驚,再是鬱悶,後是憤怒。
震驚的原因,是認為李煜太大膽了!盡管江北局勢緩和,長江防線的壓力減輕了,可他卻患上了“恐周症”,江寧大營、潤州大營都跟後周幹過好幾次了,他卻守著自己的防線,一直歲月靜好。猛然接到主動進攻的命令,真懷疑李煜是神經錯亂。
鬱悶的原因,是潤州大營調遣的士兵,指揮權交給了盧絳,對於盧絳這個人,朱令贇是知道的,猛人一個。但是,猛人通常脾氣不好。論官位,盧絳是淩波都虞候兼沿江都郡署,而自己隻是神衛軍都虞侯,盧絳要比自己高一級。但是,盧絳指揮的軍隊規模,常年在五千到一萬左右,自己卻指揮十萬大軍!盧絳能服嗎?這也沒辦法,誰讓朱令贇攤上了好爺爺、好爸爸!
朱令贇的祖父是朱延壽,輔佐楊行密建立了南吳,而且,楊行密還娶了朱延壽的姐姐。朱令贇的父親是朱匡業,三朝元老,官至神武統軍、中書令。李璟看在朱令贇祖上有功,還封了他一個“江陰侯”,雖然是個虛職,也夠唬人了。
憤怒的原因,是李煜區別對待!憑什麽江寧大營、潤州大營有肉吃?!現在要打仗了,倒是想起我來了,活該我是大冤種?
李煜早就猜到,朱令贇接到命令後會憤怒,攻占南平,奪了“高賴子”的家產之後,李煜發了一筆大大的橫財,命令侯家專供軍需,好酒好肉讓將士們吃了三天,這三天裏,朱令贇就隻能聞味兒。
沒錯,侯家總管也去池州大營送酒送肉,但說的很清楚,是送給潤州大營的兄弟們的,你們別搶!
朱令贇氣的七竅生煙,又無可奈何,難道去質問李煜?他不敢,再說,朱令贇聽令洪州,池州大營軍需自然也由洪州供給,不過,就以戶部尚書馮延魯的德行,他會不克扣軍餉?還想吃肉,吃屁吧。
李煜是成心這麽幹的,一是要讓軍士對朱令贇產生不滿,不要小看一頓肉、一頓酒的威力,池州大營一個月也未必能吃上一頓!二是要讓朱令贇好好接受一次“挫折教育”,明白站隊的重要性,在李煜看來,這廝命太好了,十萬大軍,那可是南唐壓箱底的家當!結果呢,金陵一戰,全部葬送!
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勸誡:“將帥,太子殿下統領江防,軍令既然下達,還是盡早做準備,省的被人抓住把柄。”
戰棹都監劉崇諒心中鄙夷,對朱令贇憤慨嗤之以鼻,於是拱火道:“將帥,王指揮所言極對,打下黃州,才不是草包啊。”
劉崇諒有揶揄朱令贇的資本,他父親是南唐大將劉仁瞻,紫金山一戰之後,劉仁瞻手下將士假借他的名義,投降了後周,此時劉仁瞻已經病死,莫名其妙地被安上一個“投遞叛國、膽小如鼠”的帽子。後來,郭榮還追封劉仁瞻為“彭城郡王”,這嚴重影響了劉崇諒。所以,一看到能力平平、官位平平卻身居高位的朱令贇,心裏就窩火。
朱令贇不爽歸不爽,他也知道,軍令如山,更何況,盧絳還在一邊看著呢!
憋著一口氣,那就發兵!
朱令贇親率水師三萬,另加上潤州大營五千人,對外號稱五萬大軍,直撲黃、蘄二州!
與此同時,鄱陽湖口、九江、江州、武昌等地南唐守將,也收到了消息,眾人全都納悶,用得著這麽大陣仗?
用得著,而且,很必要。
黃、蘄州不難打,李煜此舉,主要是為了造聲勢,最好讓“許州政權”的將領都認為,南唐這是要準備大反攻了。
隻有這樣,才能牽製趙匡胤,迫使他放棄攻打亳州、截斷兩淮的計劃。
趙點檢,別忘了,江南這邊還有一位虎視眈眈的主兒!
時間線迴到“亳州之戰”,在尹崇珂獨木難支的緊急關頭,石守信、曹彬、高懷德等人倉促退兵。
原因就是,趙匡胤收到王仁鎬、張瓊等人的緊急軍情,報告南唐舉兵進犯,趙匡胤這才想起來,江南那邊被自己忽視了。
尤其是聽說,黃州、蘄州被困是李煜搞的鬼,趙匡胤牙都快咬碎了,好你個李六郎,幹破壞老子的好事兒!
老子遲早打過長江,滅了南唐宗廟,還要把你小姨子奪過來!
發狠歸發狠,軍情最要緊。
趙匡胤不是那種被負麵情緒左右的人,如今,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淮南絕對不能出現岔子,他立即下令收兵,但僅僅是退出亳州,並沒有徹底放棄渦河一線。
石守信、曹彬、高懷德撤出亳州之後,兵分三路,石守信占領了鹿邑,曹彬繼續南下,控製了淝河、桑營、洪山三鎮,高懷德馳援趙匡胤,從柘城東邊進攻。
如此一來,潘美、王侁不敵,想要退迴柘城已經不可能了,隻能沿著黃河故道,一路向北撤退,有驚無險地迴到宋州。
許州政權、汴梁政權一番大戰,最終在南唐這個“外部因素”之下,加快了結束進程,結果呢?
三方好像都獲利了。
趙匡胤一方,雖然沒有拿到亳州,但鹿邑、柘城及渦河南岸數鎮到手,擴大了在黃淮的地盤。
潘美一方,雖然戰敗,但宋州、亳州得以保全,這兩個城池的重要性,遠比鹿邑、柘城要高,汴梁那邊也有所嘉獎。
李煜這邊,便宜就賺大發了,原因就是,盧絳太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