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什麽?’


    ‘竟然是十萬兩!’


    楊琳的話宛如一聲驚雷,在沈有容與何喬遠心中炸開。


    隔了許久,沈有容才問道:“如此一來貴眾豈不是吃了大虧。”


    他可不認為以官府區區三萬兩不到的稅額,澳洲人能壓榨出更多,而且那樣一來不是竭澤而漁麽?他們不該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何況稅收之事終歸還是要在月港等地施為,多少還得靠著那些坐地戶。縱然督餉官下麵的人肯定不止這點進項,但那都是別人嘴裏的肉動不得,怎麽看都不明白澳洲人如何把這多出來的七萬多兩拿得迴來,更遑論賺得更多。


    而若是打著稽查走私的名目去針對私港,且不論那些海商背後都有地方大族站台,就算真要能夠控製得住,耗費的成本也不會比收到的銀子少上多少的,是以對此沈有容也並不看好。


    楊琳卻未作理會,繼續道:“我元老院念閩省百姓勞苦,多出來的部分便算是替他們給的遼餉了。”


    萬曆四十六年開始加征的遼餉,福建的派額為四萬六千九百七十八兩七錢五分二厘。加上本省的商稅至多一年也不會超過八萬兩,十萬兩的確是足以打動一幹地方大員的價碼了。而且如此一來遼餉加派便能從這筆銀子中來出,不必盤剝小民,此話一出沈有容明顯頗為動容。


    當然以大明地方官吏的尿性,收了這筆包稅銀子,該加派的照樣加派恐怕才是常態,但至少沈有容從中看到了澳洲人的誠意和態度。


    而在元老院的推演中包稅一世卻有著更深一層的戰略考量。


    這些銀子放在元老院的金庫中並無用處,從日本和大明各地的原材料采購一直受到許多限製,無法集起大宗。雖然在外人看來都已算得是極大數額的交易,但於元老院治下的工業機器而言,依然是如塞牙縫而已。


    而到南洋和台灣等澳宋治下港口貿易的商人,按照海關要求都要先行兌換大宋寶鈔方能購貨,實際上算是變著法子的以貨易貨,絕不會有人傻到直接又兌迴銀子離開的。


    如此一來,即便加上鑄造銀幣的需用,這兩年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中央銀行白銀儲備也還有數百萬兩之巨,與其讓這些銀子在金庫中積灰倒不如用在這種事情上。


    楊琳曾在三司做過專門分析,認為花費如此小的代價換取對福建的經濟控製實在是值得。


    而且一旦地方上真的同意這一方案,無疑也是為伏波軍直接打擊大明沿海的走私港口提供了更便捷的理由以及大陸上的情報支持。雖然以如今海軍的戰力並不畏懼任何海上勢力,但關鍵還是在於大明的人口實在太多,通過軍事占領一時間很難消化還容易牽製自身的力量。


    沈有容光看到澳洲人每年要多花數萬兩銀子當個冤大頭,卻不知楊琳的打算是要就此推動大宋中央銀行的鈔票擴大使用範圍,一旦福建的海商們認可了官府對澳洲人包攬商稅的背書而接受使用紙幣向澳洲人繳納原歸於福建的‘商稅’,那也就意味著在軍事占領之前,澳宋已經完成了對福建的金融占領,到那時就算每年再多付出十萬兩也不會虧,因為這些銀子最終會通過商人迴到元老院手中,而付出不過是些成本極低的工業產品,還順帶消耗了產能,形成了壟斷。


    相信大明的官吏是決計算不到這一層的,至少短時間內看不到如此長遠的布局。


    而這種潛移默化的入侵顯然成本更低,破壞更小,這也是元老院內關於大的戰略方向一直爭論的焦點。


    既然在當下,放開手腳先與西方殖民者爭奪地盤的唿聲更高,大明這邊也就隻有如此操作才好,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把族群內部的事情留給時間,先與非我族類去競爭有限的空間。


    至於後金屬不屬於中國,元老院中尚有爭論,但若是能借此稍微幫到遼東的漢人,楊琳的本心也沒有什麽不願意的。


    沈有容卻還在想著楊琳方才的話,“此話當真?”


    “自然。”


    “可恕我直言,以貴眾外路人的身份,恐怕就算談成了包攬,也難在福建收足銀子。”


    他的意思明白不過,論船堅炮利,雖然我沈有容尚未親見你等火器威力,但光看大鐵船便知道不差。然而若是到了大陸收稅,那又是另一迴事。


    不過楊琳的迴答卻讓沈有容大感意外,“為何要在福建收足?”


    “難道貴眾不打算在福建收足稅銀?”


    “我們原本就不打算在福建收稅,這十萬兩隻當是代福建海商交的,是後貴省海商出海一例免稅便可,我們隻在治下各港口核定征稅。”


    何喬遠在旁按耐不住,“這倒是個解決的法子,隻是商船一旦出海,未必就會到貴眾的港口貿易,那恐怕就更難收到水餉了。”


    楊琳心中暗笑,這自然是因為二人尚不知道元老院如今的‘疆域’,目下航海大都是沿岸而行,少數需要穿越大洋的航道也多固定,隻要控製住一二關鍵節點也就控製了航道。而在這一點上元老院的布局早已開始,從福建出海,往日本的航路無非是經過琉球或朝鮮中轉,如今對琉球和濟州的攻略已經提上日程,最遲年前就會有個結果,而東海和南洋,台灣、呂宋和婆羅洲都已在元老院囊腫,通往安南的航道則有三亞在,鴻基煤礦那邊也已建立起了堡壘與碼頭,海上巡航最遲年內也會建立起來。


    至於還有不長眼的福建商船想要在這些地方尋幾處私港,一旦被伏波軍的巡船查獲,便可以任意施為了。


    如此一來,‘第一島鏈’以內已經沒有什麽真空地帶,無論是福建還是浙江的海商,隻要出海外洋就必然會與澳宋打交道,而一旦有了包稅一事,那麽這片海域的所有福建商船元老院便都可以直接收稅,稅都交了不去澳宋的港口停泊貿易一番便更說不過去了,這正是楊琳打的主意。


    這一點上楊琳當真不用擔心收不到稅,遑論稅收也不是元老院的根本目的,隻是同樣的手段用強也好,但那樣一來難免會引起海商與大明官府的敵視,若到了那時福建方麵來個片板不得過番,總不能將福建沿海的港口全都給放火燒上一遍,是以還是和氣一點更好。


    至於緝私的手段就更不用與沈有容言明,恐怕即便以沈氏這樣老於海防的也決計對伏波軍的遠洋投送能力沒有多少具體的概念,大鐵船固然對其有足夠的震撼,但船堅炮利的外表顯露出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的實力。


    沒等二人消化自己的話,楊琳繼續說道:“自然,另外既已將話說到了這裏,不妨再說開一些,若是沈軍門有心促成此事,這筆銀子我們也可以用部分不可替代的實物予以供應。”


    “不可替代的……實物麽?老夫有些不大明白。”


    “簡單來說不可替代的實物包含了澳宋特產的各色日用、器械、船隻以及……軍火。”


    沈有容聞言肅然道:“閣下的意思是你們願意對大明出手售澳洲火器?”


    楊琳默認般點了點頭,但旋又補充道:“不是對大明,而是對軍門的登州水師。”


    沈有容這迴猶豫了一番,但還是開了口,“不知老夫是否有幸能夠看一看貴眾的火器試射?”


    這一路來他已聽了太多關於澳洲人火器犀利的說法,大鐵船上的‘巨炮’也親眼見過,但終歸還想眼見為實一迴,這既是他個人的堅持,也有為福建海防的擔憂。


    “無妨,我已吩咐人備了便飯,兩位先隨便用些,午後的參觀常經略已經安排,他會在左營恭候。”


    …………


    從商城出來時剛過了未時初刻,除了用飯之外,何喬遠與沈家幾名家丁都可謂滿載而歸。


    家丁們有些買的是澳洲糖果,有些買的是尚未開封的澳洲鋼刀,還有的覺得高雄產的鹿皮靴與皮帶不錯也入手了幾套。


    但何喬遠卻獨愛澳洲人的書與紙,不光一些大明沒有的澳洲奇書,就連大明有的書籍,澳洲人也印製得更為精美,他同樣入手了數套感興趣的,一同購入的還有澳洲人出產的紙本與自來水筆。


    當然,那賓館中出恭時用得極舒適的澳洲手紙他也在商城中見到,竟然出乎意料的便宜,於是幹脆也買了好幾箱準備迴泉州後慢慢使用,為此又臨時兌換了不少銀子。


    出得門來,天氣正是一日中最熱的時節,但商城外的小小廣場上依然人流如織。


    沈有容這才注意到,在廣場北麵邊緣沿著一路樹著許多木製牌子,上麵都用俗體大字寫著各種地名,粗略看去,就有港區、火車站、前金、鳳山、大寮等十餘個。每一麵牌子下麵此時都聚著不少漢番鄉民,旁邊地上則堆著應是他們的挑擔背簍,裏麵全是捆好的家禽與打包的日用,而這些人中又夾雜著一些髡發的短毛,據明石說都是歸化民,在此地地位超然,不同於一般漢人番人。


    眾人正看得有趣,忽然道路那頭的一排房子裏便傳出了吹哨的聲音,一輛由四頭公牛分前後兩兩並肩牽引的大車隨著聲音緩緩出現在了大路上。牛車車廂不同於馬車外形的圓潤,如一個扁長箱子,比之馬車更為高大些,六個輪子都超過了人的肩膀。兩個馭者坐在車前,一塊寫著‘鳳山’的牌子同樣懸在車頭。


    ‘注意,注意,發往鳳山的班車即將進站,都退到安全線後排隊上車。’


    一個穿著灰布褂子的短毛男子走了出來,站在路邊的一條白線外,手中的鐵皮‘漏鬥’甕聲甕氣,但聲音卻極大,方才的一番言語便是從這漏鬥中傳出,沈有容覺得此物若是在海戰中使用倒是比旗語好用些。那短毛男子不時還猛吹一下掛在胸前的哨子,似在提醒。


    牛車慢慢靠在寫有鳳山二字的牌子下麵停住,候著的人群一陣騷動,前擁後推向牛車前湧去。


    拿著鐵皮漏鬥的人不斷地厲聲喊著:“莫擠!莫擠!”


    然而顯然男子的喊話並未起效,那些人還是繼續向前擠著。擠到前麵去做甚?難道這牛車類於大明的粥棚,上麵裝著的東西是要施舍不成?可看那牌子下麵的人都是大包小包,並不像是赤貧之人,沈有容又想起方才那男子的話,難不成這些人都是要坐車的?


    此時廣場上道路一側又聞聲跑出幾個頭戴鬥笠腰懸短棍之人,就見這些身著玄色褂子的人揮著手中木棍不停喊叫,人群的秩序終於開始漸漸恢複,隊列也稍微成型,看得出這裏的人對這些鬥笠上寫著‘警察’二字的公人頗為畏懼。


    直到此刻,那牛車上的馭者才施施然爬下車來,放下疊在車廂一側的鐵製腳梯,打開車門。排隊的人群見了終於開始依次登車,上車之後又沿著車廂兩邊整理坐好,另一名馭者則早已進了車廂,挨次從那些人手中接過一張張紙牌驗過,還不忘用剪刀在每張紙牌上麵剪去一角。忙完了這些那馭者又將一個簡易油布陽棚支了起來,貨物挑擔則就用掛在車廂外壁上的鐵環和繩索加以固定,再收好了腳梯關上車門,這才又迴到車前的坐位與另一名馭者共同驅動起來。


    明石道友見沈有容這樣關心,便向他說起高雄的公共牛車來,如今元老院治下但凡超過半年的地方都有了這種便捷的交通工具。無論遠近都是兩文的起價,常坐的還可辦理月票,實在是廉價得很,這倒真是在做善事了。


    但沈有容轉念之間便又明白了澳洲人的用意,這些短毛重商,看起來牛車做的是虧本買賣,但如此一來遠近的商貨得以流通,這其中產生的好處便不可泛泛而論了,隻是對於具體情形他尚不清楚,故而不好結論,但對於澳洲人的治理手筆他也是歎服不已,日積月累,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馬車向北而去,緩緩駛過一座碉堡,照明石所言過了這裏便出了府治所在。


    而就在此時,沈有容與何喬遠卻一同驚訝地發現那碉堡上竟然掛著幾具屍體。


    來到東番之後,這還是他第一迴看見死人,而且顯見得是澳洲人自己動的手。


    明石見他這般模樣,卻不以為意道:“幾個來獵番膏的奸人,死不足惜。”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5?司徒何鏡山先生喬遠》


    6、《明史?沈有容傳》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0、《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1、《閩書》何喬遠


    12、《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炎武


    13、《東西洋考》張燮


    14、《萬曆礦監稅使原因再探》林楓


    15、《神廟留中奏疏匯要》董其昌


    16、《萬曆後期的礦稅之禍》周遠康


    17、《明代中後期的市舶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標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老爺並收藏標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