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好大……”沈有容倒吸一口冷氣。
天罡級‘重型’巡洋艦露出水線的高度堪比泉州府的城牆,不,隻怕比泉州的城牆還要高些,至於體積更是龐大無比。他倒不在意鐵船的名頭,畢竟壬辰倭亂時李朝便出現過包裹鐵甲的戰船,在沈有容想來所謂鐵船恐怕也大抵如此,至少在近距離觀察完眼前的黑船船體後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了,事實上天罡級巡洋艦也的確隻是鐵‘甲’艦。
而讓他倒吸冷氣的則是這船的動力,此船體積即便是佛郎機人的大夾板船也大有不足,而且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美感,但卻能不靠風力與潮流在波濤中任意縱橫。他看得明白,雖然大鐵船上立有桅杆,但卻並未掛帆,這種依靠神秘的自有動力在海中移動的能力在實戰中意味著什麽,深諳水戰之道的沈有容不會不明白。
在這個看似龐然大物的東西麵前,自己的水師戰船更像是飄蕩在海中的死魚。
更何況他從那大船的甲板上看到了比先前更為令人畏懼的巨型火器——應該是大炮——他這樣認為,而且是迄今為止他從未見過的強大火炮,此外還有站在船舷兩側背手挺胸的那些水手,或者按照船主的說法——伏波軍。如果說方才看到巡船上的水手時,他的感覺是澳洲人戰力可觀,那現在他的感受完全可以歸結為八個字,三國時名將鍾會在他的《移蜀將吏士民檄》中最為出彩的句子。
——王者之師,有征無戰。
這樣的‘大鐵船’一次就出現了兩艘,若是船上的火炮威力不下於佛郎機人的紅夷大炮,那福建一省的水師恐怕都不夠澳洲人看的。
若是此刻海軍的元老有一人在場,並告訴沈老爺這兩艘不過是今年新下水的六艘天罡級之二,同樣的巡洋艦伏波軍已經有了十八艘之多,而地煞級的‘輕’巡也造了一般數量,至於真正的大鐵船更是全都在南洋未曾北上,恐怕沈老爺會當場驚掉下巴,那他也不用再往登州上任了。
不過好在破界號和旅人號都隻是在做海試而已,船上的人並未察覺到不遠處‘小’船上客人的特殊身份。
如此一來,等軍艦一過,福船也得以順利通行,算是讓眾人虛驚了一場。
因為這場‘意外’,沈有容變得更加仔細,之後便一直盯著岸上看來看去,“那裏是一處炮台?”
他忽然指著遠處打狗山上靠海的一處突出山峰問道。
眾人順著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見那山頂有一處人工建築,隔得遠看不真切,但看上麵支出的一截金屬管子倒的確像是炮台,但以如此遠的距離這管子若真是大炮恐怕其大小已經到了讓人咋舌的地步。隻是澳洲人為何在此設置炮台沈有容有些想不明白,此地並不靠著港口,想來海匪也不會在這等暗礁錯雜的海岸登陸。他又繼續仔細觀察,發現此地視野的確不錯,無論突入海中的地形還是礁石山的高度都可以觀察到前方的高雄港和方才經過的那處水營。
但是,光是能夠觀察到的話,隨便附近哪處山峰撒下些暗探巡查也就夠了,放一座炮台上去難不成還真能護住兩處港口不成,如今高雄港在船主指點下已經在望,以沈有容以往的海上經驗,距離至少也有六七裏上下,而早已甩在身後的那處港灣恐怕少說也有十裏上下的海程了。這麽遠的距離真能射及?過去他在文官的奏疏中也曾見過紅夷一炮糜爛十數裏的說法,實話說他並不以為然,就算是紅夷大炮,隻是想聲聞十裏都未必做得到,像他這樣有著實戰經驗的水軍將領自然難以敷衍。
但若不是有如此威力沈有容又實在想不通為何澳洲人會在此地設置一處炮台,在這種地形上作如此施工,所費可不是小數。
好在沈老爺的思考並未持續太久,因為高雄港已經到了。
與其他商船一樣,沈有容乘坐的福船很快也靠上了高雄港的碼頭――天然的大石堤經過整修之後向港灣內伸出十多道木製棧橋,作為高雄的客貨碼頭,中小型船隻可以直接靠在棧橋邊上下旅客和裝卸貨物,他們這艘福船也不例外。
沈有容站在甲板上,看著這忽然間變得欣欣向榮的東番,眼中有些迷離――打狗港他過去從未來過,什麽樣子還是從陳第那裏聽來,但絕不是眼前景象。在陳第的口中,那裏的婦人衣不蔽體,雖然喜愛漢女服飾,甚至得一布片也會珍藏,但卻絕不會傳在身上,無論鹿皮還是草裙,僅僅是微蔽下體而已。男子更是漁獵為生,所使器物不過飛鏢一種,鹽鐵皆賴於漢人。而此地的漢民也好不到哪去,不過是海那邊逃荒來的破落戶,最多比番人更會種地一些,其餘也無甚所長。如打狗這裏的港口沈有容這些年三入東番陸續也去過一些,雖未深入,但僅從沿海情形來看也大致如陳第所言。
然而,他自東行以來已經不止一次打破了自己的認知。
港灣裏的船隻很多,但是排列得極是整齊,一艘接著一艘停泊在棧橋兩旁。他注意到此處水麵雖然不大,但是船隻停泊顯然是經過區域劃分的,水麵上用彩色浮標記畫出來,船隻進港出港則各有航路,看上去井井有條。
而朝著港內望去,鱗次櫛比的市鎮也早沒了蠻荒之地的影子,與福建沿海的一些私港相比也毫不遜色。而且從規整上似乎還更勝一籌,通往內地的河口兩側都被用木板和石料壘起了防洪的堤壩,而遠遠望去那市鎮也像是一個個方塊,似乎各有功能。
因為是福建短途,對沈有容一行的檢疫相對簡單,隻要船上無人感染時疫或是死人,也不用隔離數日到數周進行觀察,例行的消毒措施後他們便能得以上岸。
不過對貨物的清點和搜檢也還必要,如果船上備有自衛用的火器更要一體封存,是以雖然這船早早便掛起了海軍的堪合旗,到港報關之前還是會有伏波軍上船再查一遍,對於這樣的事情,船主雖說不會有事,但沈有容還是保持著幾分警惕。
看著一隊伏波軍登上甲板,倒是頗有章法,上船的人分散到船艙各處出口把手,然後才是幾名像是書手的人拿著紙筆上來一一登記。
“沈軍門?”當沈有容正仔細觀察著上船之人的所為時,一個聲音忽然在他身側響起。
沈有容轉頭看去,卻是一個短毛澳洲兵正在對他說話。
“你是……”被撞破身份,沈有容心頭一驚,但看著那人卻覺得有些麵善,隻是一時想不起來。
那澳洲兵見沈有容沒有認出自己,倒不氣壘,趕緊自報家門,“拙者是明石道友,軍門可還記得?”
“是你?你為何這身打扮?”沈有容看了好一會才確定眼前這個髡發短衣的男子正是當年與自己有過一番交道的‘倭寇’明石道友,但此刻他的一身衣著卻分明是澳洲人的伏波軍才對。
疑惑之間,這位自稱明石道友的伏波軍軍官已經示意,如今自己是在執行公務,請沈有容告知在港中的落腳之處,等他晚上下值之後再去拜訪。
正如船主所言,上船檢貨的伏波軍並未收取賄賂,船主倒是對這位沈老爺居然認識伏波軍的軍官大感意外。加上方才進港時還看到一艘被拖進來的破損大船,明石道友告訴他那是新近在海上遇難的朝鮮商船,碰巧被伏波軍的巡船遇到便給救了迴來,此事更是讓澳洲人的仁義形象深深印在了沈有容一行心頭。
沈老爺又感到有些慚愧,自己這個名義上的福建水師最高將領實際上能夠管到的地方有限得很,他想起九年前安南商人裴光袍的三艘商船遭遇風暴漂泊至福建鳳凰洋時,那些齊齊跪在他師船上的數十名親信,若不是他堅持不允並立下嚴令,恐怕那一百餘名安南商人與水手早都被當成‘倭寇’做了手下升進的功勞了。
即便身邊家丁都是如此,更遑論區區外海島嶼上的守島軍士了,而眼前的伏波軍則讓他大開眼界,即便是自己手下的水營也絕不可拿來與之相提並論的,而從明石道友來看顯然不是澳洲人一類,既然這所謂‘伏波軍’多係土著或倭寇之屬,澳洲人又是如何做到將這些人也調教得如此規矩的呢?這不禁讓他又生出不少好奇。再想想他雖然數年未入東番,但關於海東的消息從來未曾斷絕,這才多久,甚至連自己的各種耳目都未來得及有足夠反應,此地便已經有了這樣規模的港市,看起來澳洲人在此地已經站穩了腳跟,這可跟以往進入此地的勢力大不相同的。
至少當年他率軍入東番驅逐倭寇,除了斬首沉船之外,還救出了被擄男女三百七十餘人,得勝之後連東番土人都獻鹿奉酒以賀,但看如今福建移民對東番趨之若鶩的勢頭和澳洲人治下港市的生活,這樣的景象就不用再想了。
再來說這明石道友,也是大有來曆之人,他原本是長崎代官村山等安的家臣,村山等安原也是切支丹大名,隻是元和元年(西元1615年)之後幕府禁教愈嚴,村山家又受了岡本大八事件波及,為表心跡等安不得不通過長崎奉行長穀川藤廣的關係向幕府討了個‘高砂國度航船朱印狀’,意圖染指台灣貿易。
本來村山等安此舉乃是兩頭下注之計,進可以代幕府經營台灣島,算是一份功勞,若是因為奉教緣故事有不逮也好有個退身之所。是以次年三月,等安便命其子秋安率兵船十三艘南下,隻是天公不作美,艦隊路遇風暴飄散各處,明石道友所率的兩艘戰艦便流落到了福建洋麵,因為失散海上各船都隻能盤踞海上,並四處劫掠以求補給。
而三年前單獨前往王崎澳與明石道友談判通商一事的正是沈有容,談判之時他親自為明石道友佩刀以示誠意,又以自己座船護送道友等人到定海千戶所,此舉讓明石道友大為感動。而沈有容也覺明石道友為人頗正直,更借他書信不費一兵一卒便逼退了其餘眾倭,是以兩人之間頗存了些情分在。
隻是他還有不少疑惑,此人為何會出現在此地,還換上了一身澳洲人的軍服。
看來一切隻能等到入夜之後見麵再說,至少如此看來此地並無宵禁一說,倒是可以好生觀察一番。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5?司徒何鏡山先生喬遠》
6、《明史?沈有容傳》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0、《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1、《閩書》何喬遠
12、《泉州府誌》
13、《東番記》陳第
14、《閩海贈言》沈有容
15、《沈有容三入東番“殲倭驅荷”考》陳九如、姚永森
“好大……”沈有容倒吸一口冷氣。
天罡級‘重型’巡洋艦露出水線的高度堪比泉州府的城牆,不,隻怕比泉州的城牆還要高些,至於體積更是龐大無比。他倒不在意鐵船的名頭,畢竟壬辰倭亂時李朝便出現過包裹鐵甲的戰船,在沈有容想來所謂鐵船恐怕也大抵如此,至少在近距離觀察完眼前的黑船船體後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了,事實上天罡級巡洋艦也的確隻是鐵‘甲’艦。
而讓他倒吸冷氣的則是這船的動力,此船體積即便是佛郎機人的大夾板船也大有不足,而且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美感,但卻能不靠風力與潮流在波濤中任意縱橫。他看得明白,雖然大鐵船上立有桅杆,但卻並未掛帆,這種依靠神秘的自有動力在海中移動的能力在實戰中意味著什麽,深諳水戰之道的沈有容不會不明白。
在這個看似龐然大物的東西麵前,自己的水師戰船更像是飄蕩在海中的死魚。
更何況他從那大船的甲板上看到了比先前更為令人畏懼的巨型火器——應該是大炮——他這樣認為,而且是迄今為止他從未見過的強大火炮,此外還有站在船舷兩側背手挺胸的那些水手,或者按照船主的說法——伏波軍。如果說方才看到巡船上的水手時,他的感覺是澳洲人戰力可觀,那現在他的感受完全可以歸結為八個字,三國時名將鍾會在他的《移蜀將吏士民檄》中最為出彩的句子。
——王者之師,有征無戰。
這樣的‘大鐵船’一次就出現了兩艘,若是船上的火炮威力不下於佛郎機人的紅夷大炮,那福建一省的水師恐怕都不夠澳洲人看的。
若是此刻海軍的元老有一人在場,並告訴沈老爺這兩艘不過是今年新下水的六艘天罡級之二,同樣的巡洋艦伏波軍已經有了十八艘之多,而地煞級的‘輕’巡也造了一般數量,至於真正的大鐵船更是全都在南洋未曾北上,恐怕沈老爺會當場驚掉下巴,那他也不用再往登州上任了。
不過好在破界號和旅人號都隻是在做海試而已,船上的人並未察覺到不遠處‘小’船上客人的特殊身份。
如此一來,等軍艦一過,福船也得以順利通行,算是讓眾人虛驚了一場。
因為這場‘意外’,沈有容變得更加仔細,之後便一直盯著岸上看來看去,“那裏是一處炮台?”
他忽然指著遠處打狗山上靠海的一處突出山峰問道。
眾人順著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見那山頂有一處人工建築,隔得遠看不真切,但看上麵支出的一截金屬管子倒的確像是炮台,但以如此遠的距離這管子若真是大炮恐怕其大小已經到了讓人咋舌的地步。隻是澳洲人為何在此設置炮台沈有容有些想不明白,此地並不靠著港口,想來海匪也不會在這等暗礁錯雜的海岸登陸。他又繼續仔細觀察,發現此地視野的確不錯,無論突入海中的地形還是礁石山的高度都可以觀察到前方的高雄港和方才經過的那處水營。
但是,光是能夠觀察到的話,隨便附近哪處山峰撒下些暗探巡查也就夠了,放一座炮台上去難不成還真能護住兩處港口不成,如今高雄港在船主指點下已經在望,以沈有容以往的海上經驗,距離至少也有六七裏上下,而早已甩在身後的那處港灣恐怕少說也有十裏上下的海程了。這麽遠的距離真能射及?過去他在文官的奏疏中也曾見過紅夷一炮糜爛十數裏的說法,實話說他並不以為然,就算是紅夷大炮,隻是想聲聞十裏都未必做得到,像他這樣有著實戰經驗的水軍將領自然難以敷衍。
但若不是有如此威力沈有容又實在想不通為何澳洲人會在此地設置一處炮台,在這種地形上作如此施工,所費可不是小數。
好在沈老爺的思考並未持續太久,因為高雄港已經到了。
與其他商船一樣,沈有容乘坐的福船很快也靠上了高雄港的碼頭――天然的大石堤經過整修之後向港灣內伸出十多道木製棧橋,作為高雄的客貨碼頭,中小型船隻可以直接靠在棧橋邊上下旅客和裝卸貨物,他們這艘福船也不例外。
沈有容站在甲板上,看著這忽然間變得欣欣向榮的東番,眼中有些迷離――打狗港他過去從未來過,什麽樣子還是從陳第那裏聽來,但絕不是眼前景象。在陳第的口中,那裏的婦人衣不蔽體,雖然喜愛漢女服飾,甚至得一布片也會珍藏,但卻絕不會傳在身上,無論鹿皮還是草裙,僅僅是微蔽下體而已。男子更是漁獵為生,所使器物不過飛鏢一種,鹽鐵皆賴於漢人。而此地的漢民也好不到哪去,不過是海那邊逃荒來的破落戶,最多比番人更會種地一些,其餘也無甚所長。如打狗這裏的港口沈有容這些年三入東番陸續也去過一些,雖未深入,但僅從沿海情形來看也大致如陳第所言。
然而,他自東行以來已經不止一次打破了自己的認知。
港灣裏的船隻很多,但是排列得極是整齊,一艘接著一艘停泊在棧橋兩旁。他注意到此處水麵雖然不大,但是船隻停泊顯然是經過區域劃分的,水麵上用彩色浮標記畫出來,船隻進港出港則各有航路,看上去井井有條。
而朝著港內望去,鱗次櫛比的市鎮也早沒了蠻荒之地的影子,與福建沿海的一些私港相比也毫不遜色。而且從規整上似乎還更勝一籌,通往內地的河口兩側都被用木板和石料壘起了防洪的堤壩,而遠遠望去那市鎮也像是一個個方塊,似乎各有功能。
因為是福建短途,對沈有容一行的檢疫相對簡單,隻要船上無人感染時疫或是死人,也不用隔離數日到數周進行觀察,例行的消毒措施後他們便能得以上岸。
不過對貨物的清點和搜檢也還必要,如果船上備有自衛用的火器更要一體封存,是以雖然這船早早便掛起了海軍的堪合旗,到港報關之前還是會有伏波軍上船再查一遍,對於這樣的事情,船主雖說不會有事,但沈有容還是保持著幾分警惕。
看著一隊伏波軍登上甲板,倒是頗有章法,上船的人分散到船艙各處出口把手,然後才是幾名像是書手的人拿著紙筆上來一一登記。
“沈軍門?”當沈有容正仔細觀察著上船之人的所為時,一個聲音忽然在他身側響起。
沈有容轉頭看去,卻是一個短毛澳洲兵正在對他說話。
“你是……”被撞破身份,沈有容心頭一驚,但看著那人卻覺得有些麵善,隻是一時想不起來。
那澳洲兵見沈有容沒有認出自己,倒不氣壘,趕緊自報家門,“拙者是明石道友,軍門可還記得?”
“是你?你為何這身打扮?”沈有容看了好一會才確定眼前這個髡發短衣的男子正是當年與自己有過一番交道的‘倭寇’明石道友,但此刻他的一身衣著卻分明是澳洲人的伏波軍才對。
疑惑之間,這位自稱明石道友的伏波軍軍官已經示意,如今自己是在執行公務,請沈有容告知在港中的落腳之處,等他晚上下值之後再去拜訪。
正如船主所言,上船檢貨的伏波軍並未收取賄賂,船主倒是對這位沈老爺居然認識伏波軍的軍官大感意外。加上方才進港時還看到一艘被拖進來的破損大船,明石道友告訴他那是新近在海上遇難的朝鮮商船,碰巧被伏波軍的巡船遇到便給救了迴來,此事更是讓澳洲人的仁義形象深深印在了沈有容一行心頭。
沈老爺又感到有些慚愧,自己這個名義上的福建水師最高將領實際上能夠管到的地方有限得很,他想起九年前安南商人裴光袍的三艘商船遭遇風暴漂泊至福建鳳凰洋時,那些齊齊跪在他師船上的數十名親信,若不是他堅持不允並立下嚴令,恐怕那一百餘名安南商人與水手早都被當成‘倭寇’做了手下升進的功勞了。
即便身邊家丁都是如此,更遑論區區外海島嶼上的守島軍士了,而眼前的伏波軍則讓他大開眼界,即便是自己手下的水營也絕不可拿來與之相提並論的,而從明石道友來看顯然不是澳洲人一類,既然這所謂‘伏波軍’多係土著或倭寇之屬,澳洲人又是如何做到將這些人也調教得如此規矩的呢?這不禁讓他又生出不少好奇。再想想他雖然數年未入東番,但關於海東的消息從來未曾斷絕,這才多久,甚至連自己的各種耳目都未來得及有足夠反應,此地便已經有了這樣規模的港市,看起來澳洲人在此地已經站穩了腳跟,這可跟以往進入此地的勢力大不相同的。
至少當年他率軍入東番驅逐倭寇,除了斬首沉船之外,還救出了被擄男女三百七十餘人,得勝之後連東番土人都獻鹿奉酒以賀,但看如今福建移民對東番趨之若鶩的勢頭和澳洲人治下港市的生活,這樣的景象就不用再想了。
再來說這明石道友,也是大有來曆之人,他原本是長崎代官村山等安的家臣,村山等安原也是切支丹大名,隻是元和元年(西元1615年)之後幕府禁教愈嚴,村山家又受了岡本大八事件波及,為表心跡等安不得不通過長崎奉行長穀川藤廣的關係向幕府討了個‘高砂國度航船朱印狀’,意圖染指台灣貿易。
本來村山等安此舉乃是兩頭下注之計,進可以代幕府經營台灣島,算是一份功勞,若是因為奉教緣故事有不逮也好有個退身之所。是以次年三月,等安便命其子秋安率兵船十三艘南下,隻是天公不作美,艦隊路遇風暴飄散各處,明石道友所率的兩艘戰艦便流落到了福建洋麵,因為失散海上各船都隻能盤踞海上,並四處劫掠以求補給。
而三年前單獨前往王崎澳與明石道友談判通商一事的正是沈有容,談判之時他親自為明石道友佩刀以示誠意,又以自己座船護送道友等人到定海千戶所,此舉讓明石道友大為感動。而沈有容也覺明石道友為人頗正直,更借他書信不費一兵一卒便逼退了其餘眾倭,是以兩人之間頗存了些情分在。
隻是他還有不少疑惑,此人為何會出現在此地,還換上了一身澳洲人的軍服。
看來一切隻能等到入夜之後見麵再說,至少如此看來此地並無宵禁一說,倒是可以好生觀察一番。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5?司徒何鏡山先生喬遠》
6、《明史?沈有容傳》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0、《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1、《閩書》何喬遠
12、《泉州府誌》
13、《東番記》陳第
14、《閩海贈言》沈有容
15、《沈有容三入東番“殲倭驅荷”考》陳九如、姚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