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京中但凡殷實人家都會供上月餅瓜果之類,待月上焚香後便開始賞月飲食,甚而通宵達旦。至於剩下的月餅便會整收於幹燥風涼之處,到了歲末再與全家分用,謂之團圓餅。
但對於此時月餅這種高油高糖的食物王星平並無胃口,而團圓也遠遠說不上,好在貴陽時時有書信往來,家中一切都還安好京中除了一個伯父便並未別的親人,是日也隻是小聚了一番而已。
況且王星平此時心思也不在佳節上頭。
方一迴京,他便從好幾個個渠道收到一條重要消息。
——皇帝病重!
初聞此信,王星平很想加個又字。
原來八月初十,也即是王星平離京之後不久,皇帝便一病不起,連第二天的萬壽聖節慶典也因此取消。
坊間傳言是先皇貴妃鄭氏竟然一口氣給朱常洛送去八名侍姬,導致皇帝夜禦多女患上了虛乏之症。對於這樣的傳言沒有證據王星平不會輕易相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常洛的確是縱欲過度了。這也難怪,換作任何一人在太子位上戰戰兢兢坐了這許多年,驟登大寶又沒了他人掣肘也難免不會放縱自己一迴。
當年他父親朱翊鈞也是如此,要不是有李太後這個親媽和張居正管教恐怕還不如朱常洛的心性,至於鄭氏獻侍姬之事說不好也隻是為尊者諱而已,找了個名聲並不太好的更年期老太太來頂缸,當然鄭貴妃恐怕既不會也不敢如當年的李太後管教朱翊鈞一般管教朱常洛這個名義上的兒子。
是以在王星平看來恐怕朱常洛的病更多還是心理原因所致,至少不單是身體抱恙,隻不過有時候心理原因對病情同樣有著嚴重的幹擾。
然而這事情傳到昨天,聽到王星平耳中就變成了另外五個字——‘崔文升作死’。
說起來這崔太監王星平並不陌生,前些年還打過些交道,其人酷愛醫藥丹道之術,仔細說來也不算什麽壞人,但就是對自己不知道從何處參悟的一套醫理過於自負,也是因為這個不安定的因素王星平最終才會選擇了與李可灼合作,不然以情報而論一個內官顯然比鴻臚寺丞更為得用。
早年間其一直是鄭貴妃身邊的親信太監,朱常洛即位之後才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皇帝身邊的太監多少懂得些醫藥調攝之道,尤其在男女之事上往往比禦醫更為親近也更讓皇帝信重,這也說得過去,據說讓崔文升診治便是朱常洛自己的意思。本來皇帝身體抱恙讓親近內官施治也就是求個安心,他學著外麵的禦醫獻個溫養補益的方子求個無功無過倒也罷了,可他偏偏給朱常洛進了一劑大黃,也不知是哪來的自信。
是日皇帝用過他的通利藥後,果然效果顯著,據說一晝夜間朱常洛連瀉三四十次,幾乎昏厥,這其實就是重度脫水導致器官近於衰竭的征兆。
此事雖然剛剛傳出,但王星平相信朝裏朝外恐怕又要有不小的風波了。
雖然按照曆史進程,恐怕這迴朱常洛兇多吉少,但考慮到這曆史進程本身已經被改變了不少,他在此事上也不打算過分投機,還是先將自己的幾樁重要事情一一做好才是。
第二天一早,王星平早早便帶著禮物去了國子監,今年北壅的入學考試早已過了,王星平因為情況特殊,專門為他和其他幾個類似的學生準備了考試,對於王星平而言倒也不難。也正因如此他雖然早已‘報道’,但還是住在自賃的宅子中,要等到入學考試通過之後錄了六堂通知文簿,才會入住國子監專為學生們準備的齋社,隻有到那時才算一名真正的國子監生。
不過考試的時間是定在十日之後,今日趕上秋節他是專程去拜訪吳宗達的。
吳宗達不是外人,早在王星平初次上京時他便專門拜會過的。
吳老爺如今的正式官職是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說來也是曾經的東宮一係,雖然眼下還不是正經任命的國子監祭酒,但也隻是差了一道任命而已,如今國子監的事情已都是他在打理。
此人還有個好處乃是王尊德的同年,還是那一科的探花郎,這層關係雖然說不上多麽親密,但光是麵皮上至少過得。
吳進士一直是在學政一係中往來,得中進士後便在翰林院充任編修,然後是東宮官,如今又進了國子監,算是很清貴的路子,其人脾氣也很不錯,算是寬嚴適度處事果斷的正人君子,但又不似東林中許多人那般迂直。
王星平去見吳宗達自有特殊目的。
因為一旦正式入學,他便要麵臨國子監的各種規矩。
而國子監日常的考核便有坐堂、考課、積分三種,又有六堂之分,這便是國子監學籍證明也即是通知文薄中‘六堂’二字的來源。國子監內分三級,初級有正義、崇誌、廣業三堂,修道、誠心二堂為中級,到了高級便隻有率性一堂。
大抵坐堂便是要在監中讀書坐滿一年半以上,多則要七百餘日,這一般是指單獨一級的學時,如果升入高一級學堂則又要另外坐堂。於坐堂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考課,隻有坐堂與考課均能合格,才能升到高級別的率性堂。
進入率性堂後考試則會更加頻繁,通常都是一季三考,孟月試本經義一道,仲月試論一道、詔告表章內科一道,季月試經史策一道、判語兩條。
更為麻煩的是這種考試采用的居然是類似後世的學分製,每次成績均分三等,文理(理指義理,並非理科)兼優為上等得一分,理優文劣為中等得半分,文理紕繆者為下等不得分,全年考課要得滿八分才算中格,方能從率性堂出監到朝中充任官職。
雖然監生中若有才學超異者可以不拘年限,奏請上裁破格錄用,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
雖然王星平要的不是以貢監身份得官,隻是求個參加順天府鄉試的名額,但時間上也會存在很大問題。
如果不考慮破格的特殊情況則王星平麵臨的便是至少一年半的坐堂讀書以及嚴苛的考課要求,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報考明年順天府鄉試的機會,即便他真對自己的才學有些信心,但時時的考試還是會耽擱他的許多正事,故而他一開始便沒打算在監中正經讀書。
見到吳老爺,王星平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將話題扯到了學業上,這也是他最為關注的問題。
“去年一別,沒想到天成居然也進了國子監。”吳宗達一貫的慈眉善目,邊把玩著王星平送上的一副澳洲放大鏡邊說道,“存思(王尊德)前些日子還專門關照,你既有心進學,相信入學試定是難不倒的。”
“學生此來一是謝青門(吳宗達別號)先生當日教誨,二則是有些事情還想勞請先生恩準。”
“有何事你直說便是不必見外。”吳老爺性子憨直,並不覺得說話繞彎子有多少意思,作為曾經的太子如今的皇帝的身邊之人,他平日也忙得很的。
“其實是學生想要先生準我監外實習曆事。”
吳宗達聞聽此言卻眉頭一皺,他原本聽王尊德、楊師孔和徐光啟等人竭力推薦,加之以往又有過一麵之緣,覺得就算有言過其實之處恐怕也是個願讀書的,卻不想此番見麵這少年開口居然便說的是此事,眉宇間不禁有些不悅。
所謂監外實習曆事,又稱監外曆練政事,是洪武朝便有的定製。國初急需人才,故而國子監生在讀書之餘也允許甚至鼓勵其在朝中各部和地方上曆練政事,頗似後世的實習製度。
原本實習曆事製度援有定例,中樞各部的曆事生人數都是相對固定,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及通政、行人二司和五軍都督府總共員額不到四百名。
試想可知,雖然實習曆事一樣要參與具體政務的考核,列在下等的同樣算作無法中格通過監中考試,但政務考核相對於在監考課的標準更難量化,中間也摻雜了更多的人情世故。尤其到了最近幾年,有些背景的監生打著實習曆事的名號在京中九門尋個看門的勾當混日子簡直過得不要太過愜意,其實隻是虛應故事方便在外享樂而已。
是以吳宗達一聽王星平說要在監外實習曆事便將他也當作了那等紈絝子弟,這種事情也來求他,自然心中有些不快。
但他養氣功夫十足,還是壓下了一絲不耐問道:“不知天成是想到哪裏曆練?如今在京的各部可都沒有什麽空缺的。”
吳宗達此話倒是沒有胡說,雖然萬曆朝各部缺員許多沒有添補,但新皇登極以來,各方勢力都在忙於補占勢要,該填的缺早已填得差不多了,而且就算尚有開缺也都是主官或者佐貳角色,尋常的曆事生職位的確是從來不缺的,不然也不至有人要去守門。
吳老爺已經打算等王星平說了想法便先敷衍過去,這種事情他自會再去求自家伯父,也免得他這個新任國子監祭酒惹來物議。
但王星平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的性子,哪裏又會讓吳宗達問住,“其實星平已經有了個曆事差遣,故而特來告請先生知道,還望先生準與在監中備查。”
“哦?已經有了曆事差遣?”這一迴輪到吳宗達大感意外了,他從王星平的言談中迅速排除掉了守城門這等醃臢的差事,等待對方繼續說下去。
“學生先前得徐練臣看重幫他調教天津的新軍,如今頗有些成效。前些日子在白洋澱剿匪,前後五六仗斬首一百三十餘級,俘獲也頗多,錦衣衛還順勢在任丘縣破獲了一家為響馬窩贓的大族,估計不日任丘和固安兩縣便會將此事報到兵部和刑部了,故而練臣想留學生就在彼處曆練軍事。”
其實消息早都到了,隻不過一來中秋佳節,二來他吳宗達並未管著兵部或是通政司自然消息沒有這般靈通。但斬首一百餘級還是讓吳老爺頗為動容,若這些都是真實的首級功,那完完全全可以稱作大捷了,即便這大捷隻是剿匪,畢竟王星平的年紀並沒多大,若是當真做了曆事生後還能有這樣的戰績,給個上等考績是絕無問題的。而且此事居然還牽扯到了錦衣衛,這王家小子還真是深藏不露。
吳宗達聞言沉吟起來,過了許久才淡淡道,“你為何會想著練兵?”
這個問題的確讓吳老爺好奇,畢竟比起京中的差遣,在外練兵可不是什麽輕鬆的事情,即便隻是在天津,更遑論親臨戰陣所麵臨的風險。
王星平正色道,“想我大明泱泱大國惶惶天朝,如今卻處處聞警,張老相公在貴陽時曾想要改土歸流,終歸最後沒能全功,星平也是想將老相公的宏願發揚光大。至於練臣一心想要振作遼東,學生能於中幫襯一二自是榮幸,再說年輕人就是要吃些苦方能曆練,此也即《孟子》中‘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本意所在。”
王星平用演練過不知多少次無比真誠的眼神看向吳宗達,他希望自己的話能夠觸動這位看起來與東林撇不清關係的‘清流’。
又是一陣沉默,吳老爺緩緩問道:“明年的順天府鄉試看來你並不打算放棄?”
這是吳宗達剛剛想到的一層,他記得上一迴見麵時王星平便提起過要走科舉正途的想法,如今又費了好一番周章要走曆事生的路子,若隻是為了練兵完全沒有必要來國子監的,既入了國子監,自然也是為了能夠進用,而通過監生身份直接參加來年的北直隸鄉試並不是什麽非同尋常的路數,他那老師徐光啟便是如此得的解元。
“還望先生成全。”王星平並不隱瞞。
“也罷,你行的也是正道,我便答應你了,不過練兵歸練兵,功課可不能落下,不然曆事的考核能過,鄉試卻不會看你兵練得如何的。”
“學生明白。”
這場入學前的麵試看來是圓滿通過了。
剛剛從吳府迴到自己宅子,一位尊客已經久等。
望著眼幹瘦的老者,王星平習慣性地一揖,“客卿親自登門,不知所謂何事。”
來人正是李可灼。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明史?列傳第八》
6、《明史?列傳第八十一》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宛署雜記》沈榜
10、《明代國子監立簿稽查製度探析》楊萬賀
11、《明代國子監初探》閆立軍
12、《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3、《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4、《明代國子監的坐監積分與實習曆事製度》王淩皓、劉淑蘭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京中但凡殷實人家都會供上月餅瓜果之類,待月上焚香後便開始賞月飲食,甚而通宵達旦。至於剩下的月餅便會整收於幹燥風涼之處,到了歲末再與全家分用,謂之團圓餅。
但對於此時月餅這種高油高糖的食物王星平並無胃口,而團圓也遠遠說不上,好在貴陽時時有書信往來,家中一切都還安好京中除了一個伯父便並未別的親人,是日也隻是小聚了一番而已。
況且王星平此時心思也不在佳節上頭。
方一迴京,他便從好幾個個渠道收到一條重要消息。
——皇帝病重!
初聞此信,王星平很想加個又字。
原來八月初十,也即是王星平離京之後不久,皇帝便一病不起,連第二天的萬壽聖節慶典也因此取消。
坊間傳言是先皇貴妃鄭氏竟然一口氣給朱常洛送去八名侍姬,導致皇帝夜禦多女患上了虛乏之症。對於這樣的傳言沒有證據王星平不會輕易相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常洛的確是縱欲過度了。這也難怪,換作任何一人在太子位上戰戰兢兢坐了這許多年,驟登大寶又沒了他人掣肘也難免不會放縱自己一迴。
當年他父親朱翊鈞也是如此,要不是有李太後這個親媽和張居正管教恐怕還不如朱常洛的心性,至於鄭氏獻侍姬之事說不好也隻是為尊者諱而已,找了個名聲並不太好的更年期老太太來頂缸,當然鄭貴妃恐怕既不會也不敢如當年的李太後管教朱翊鈞一般管教朱常洛這個名義上的兒子。
是以在王星平看來恐怕朱常洛的病更多還是心理原因所致,至少不單是身體抱恙,隻不過有時候心理原因對病情同樣有著嚴重的幹擾。
然而這事情傳到昨天,聽到王星平耳中就變成了另外五個字——‘崔文升作死’。
說起來這崔太監王星平並不陌生,前些年還打過些交道,其人酷愛醫藥丹道之術,仔細說來也不算什麽壞人,但就是對自己不知道從何處參悟的一套醫理過於自負,也是因為這個不安定的因素王星平最終才會選擇了與李可灼合作,不然以情報而論一個內官顯然比鴻臚寺丞更為得用。
早年間其一直是鄭貴妃身邊的親信太監,朱常洛即位之後才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皇帝身邊的太監多少懂得些醫藥調攝之道,尤其在男女之事上往往比禦醫更為親近也更讓皇帝信重,這也說得過去,據說讓崔文升診治便是朱常洛自己的意思。本來皇帝身體抱恙讓親近內官施治也就是求個安心,他學著外麵的禦醫獻個溫養補益的方子求個無功無過倒也罷了,可他偏偏給朱常洛進了一劑大黃,也不知是哪來的自信。
是日皇帝用過他的通利藥後,果然效果顯著,據說一晝夜間朱常洛連瀉三四十次,幾乎昏厥,這其實就是重度脫水導致器官近於衰竭的征兆。
此事雖然剛剛傳出,但王星平相信朝裏朝外恐怕又要有不小的風波了。
雖然按照曆史進程,恐怕這迴朱常洛兇多吉少,但考慮到這曆史進程本身已經被改變了不少,他在此事上也不打算過分投機,還是先將自己的幾樁重要事情一一做好才是。
第二天一早,王星平早早便帶著禮物去了國子監,今年北壅的入學考試早已過了,王星平因為情況特殊,專門為他和其他幾個類似的學生準備了考試,對於王星平而言倒也不難。也正因如此他雖然早已‘報道’,但還是住在自賃的宅子中,要等到入學考試通過之後錄了六堂通知文簿,才會入住國子監專為學生們準備的齋社,隻有到那時才算一名真正的國子監生。
不過考試的時間是定在十日之後,今日趕上秋節他是專程去拜訪吳宗達的。
吳宗達不是外人,早在王星平初次上京時他便專門拜會過的。
吳老爺如今的正式官職是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說來也是曾經的東宮一係,雖然眼下還不是正經任命的國子監祭酒,但也隻是差了一道任命而已,如今國子監的事情已都是他在打理。
此人還有個好處乃是王尊德的同年,還是那一科的探花郎,這層關係雖然說不上多麽親密,但光是麵皮上至少過得。
吳進士一直是在學政一係中往來,得中進士後便在翰林院充任編修,然後是東宮官,如今又進了國子監,算是很清貴的路子,其人脾氣也很不錯,算是寬嚴適度處事果斷的正人君子,但又不似東林中許多人那般迂直。
王星平去見吳宗達自有特殊目的。
因為一旦正式入學,他便要麵臨國子監的各種規矩。
而國子監日常的考核便有坐堂、考課、積分三種,又有六堂之分,這便是國子監學籍證明也即是通知文薄中‘六堂’二字的來源。國子監內分三級,初級有正義、崇誌、廣業三堂,修道、誠心二堂為中級,到了高級便隻有率性一堂。
大抵坐堂便是要在監中讀書坐滿一年半以上,多則要七百餘日,這一般是指單獨一級的學時,如果升入高一級學堂則又要另外坐堂。於坐堂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考課,隻有坐堂與考課均能合格,才能升到高級別的率性堂。
進入率性堂後考試則會更加頻繁,通常都是一季三考,孟月試本經義一道,仲月試論一道、詔告表章內科一道,季月試經史策一道、判語兩條。
更為麻煩的是這種考試采用的居然是類似後世的學分製,每次成績均分三等,文理(理指義理,並非理科)兼優為上等得一分,理優文劣為中等得半分,文理紕繆者為下等不得分,全年考課要得滿八分才算中格,方能從率性堂出監到朝中充任官職。
雖然監生中若有才學超異者可以不拘年限,奏請上裁破格錄用,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
雖然王星平要的不是以貢監身份得官,隻是求個參加順天府鄉試的名額,但時間上也會存在很大問題。
如果不考慮破格的特殊情況則王星平麵臨的便是至少一年半的坐堂讀書以及嚴苛的考課要求,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報考明年順天府鄉試的機會,即便他真對自己的才學有些信心,但時時的考試還是會耽擱他的許多正事,故而他一開始便沒打算在監中正經讀書。
見到吳老爺,王星平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將話題扯到了學業上,這也是他最為關注的問題。
“去年一別,沒想到天成居然也進了國子監。”吳宗達一貫的慈眉善目,邊把玩著王星平送上的一副澳洲放大鏡邊說道,“存思(王尊德)前些日子還專門關照,你既有心進學,相信入學試定是難不倒的。”
“學生此來一是謝青門(吳宗達別號)先生當日教誨,二則是有些事情還想勞請先生恩準。”
“有何事你直說便是不必見外。”吳老爺性子憨直,並不覺得說話繞彎子有多少意思,作為曾經的太子如今的皇帝的身邊之人,他平日也忙得很的。
“其實是學生想要先生準我監外實習曆事。”
吳宗達聞聽此言卻眉頭一皺,他原本聽王尊德、楊師孔和徐光啟等人竭力推薦,加之以往又有過一麵之緣,覺得就算有言過其實之處恐怕也是個願讀書的,卻不想此番見麵這少年開口居然便說的是此事,眉宇間不禁有些不悅。
所謂監外實習曆事,又稱監外曆練政事,是洪武朝便有的定製。國初急需人才,故而國子監生在讀書之餘也允許甚至鼓勵其在朝中各部和地方上曆練政事,頗似後世的實習製度。
原本實習曆事製度援有定例,中樞各部的曆事生人數都是相對固定,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及通政、行人二司和五軍都督府總共員額不到四百名。
試想可知,雖然實習曆事一樣要參與具體政務的考核,列在下等的同樣算作無法中格通過監中考試,但政務考核相對於在監考課的標準更難量化,中間也摻雜了更多的人情世故。尤其到了最近幾年,有些背景的監生打著實習曆事的名號在京中九門尋個看門的勾當混日子簡直過得不要太過愜意,其實隻是虛應故事方便在外享樂而已。
是以吳宗達一聽王星平說要在監外實習曆事便將他也當作了那等紈絝子弟,這種事情也來求他,自然心中有些不快。
但他養氣功夫十足,還是壓下了一絲不耐問道:“不知天成是想到哪裏曆練?如今在京的各部可都沒有什麽空缺的。”
吳宗達此話倒是沒有胡說,雖然萬曆朝各部缺員許多沒有添補,但新皇登極以來,各方勢力都在忙於補占勢要,該填的缺早已填得差不多了,而且就算尚有開缺也都是主官或者佐貳角色,尋常的曆事生職位的確是從來不缺的,不然也不至有人要去守門。
吳老爺已經打算等王星平說了想法便先敷衍過去,這種事情他自會再去求自家伯父,也免得他這個新任國子監祭酒惹來物議。
但王星平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的性子,哪裏又會讓吳宗達問住,“其實星平已經有了個曆事差遣,故而特來告請先生知道,還望先生準與在監中備查。”
“哦?已經有了曆事差遣?”這一迴輪到吳宗達大感意外了,他從王星平的言談中迅速排除掉了守城門這等醃臢的差事,等待對方繼續說下去。
“學生先前得徐練臣看重幫他調教天津的新軍,如今頗有些成效。前些日子在白洋澱剿匪,前後五六仗斬首一百三十餘級,俘獲也頗多,錦衣衛還順勢在任丘縣破獲了一家為響馬窩贓的大族,估計不日任丘和固安兩縣便會將此事報到兵部和刑部了,故而練臣想留學生就在彼處曆練軍事。”
其實消息早都到了,隻不過一來中秋佳節,二來他吳宗達並未管著兵部或是通政司自然消息沒有這般靈通。但斬首一百餘級還是讓吳老爺頗為動容,若這些都是真實的首級功,那完完全全可以稱作大捷了,即便這大捷隻是剿匪,畢竟王星平的年紀並沒多大,若是當真做了曆事生後還能有這樣的戰績,給個上等考績是絕無問題的。而且此事居然還牽扯到了錦衣衛,這王家小子還真是深藏不露。
吳宗達聞言沉吟起來,過了許久才淡淡道,“你為何會想著練兵?”
這個問題的確讓吳老爺好奇,畢竟比起京中的差遣,在外練兵可不是什麽輕鬆的事情,即便隻是在天津,更遑論親臨戰陣所麵臨的風險。
王星平正色道,“想我大明泱泱大國惶惶天朝,如今卻處處聞警,張老相公在貴陽時曾想要改土歸流,終歸最後沒能全功,星平也是想將老相公的宏願發揚光大。至於練臣一心想要振作遼東,學生能於中幫襯一二自是榮幸,再說年輕人就是要吃些苦方能曆練,此也即《孟子》中‘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本意所在。”
王星平用演練過不知多少次無比真誠的眼神看向吳宗達,他希望自己的話能夠觸動這位看起來與東林撇不清關係的‘清流’。
又是一陣沉默,吳老爺緩緩問道:“明年的順天府鄉試看來你並不打算放棄?”
這是吳宗達剛剛想到的一層,他記得上一迴見麵時王星平便提起過要走科舉正途的想法,如今又費了好一番周章要走曆事生的路子,若隻是為了練兵完全沒有必要來國子監的,既入了國子監,自然也是為了能夠進用,而通過監生身份直接參加來年的北直隸鄉試並不是什麽非同尋常的路數,他那老師徐光啟便是如此得的解元。
“還望先生成全。”王星平並不隱瞞。
“也罷,你行的也是正道,我便答應你了,不過練兵歸練兵,功課可不能落下,不然曆事的考核能過,鄉試卻不會看你兵練得如何的。”
“學生明白。”
這場入學前的麵試看來是圓滿通過了。
剛剛從吳府迴到自己宅子,一位尊客已經久等。
望著眼幹瘦的老者,王星平習慣性地一揖,“客卿親自登門,不知所謂何事。”
來人正是李可灼。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明史?列傳第八》
6、《明史?列傳第八十一》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宛署雜記》沈榜
10、《明代國子監立簿稽查製度探析》楊萬賀
11、《明代國子監初探》閆立軍
12、《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3、《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4、《明代國子監的坐監積分與實習曆事製度》王淩皓、劉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