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注:前麵有把朱翊鈞的歲數寫錯了,已修訂】


    王星平沒想到張喜鵲給他帶來的第一個消息竟然是皇帝的死訊,而事實也正如他的言之鑿鑿,深夜入宮的閣輔重臣們並未放慢朱翊鈞離開的腳步,大明的天子終於沒能等到他的第五十七個萬壽節。


    萬曆四十八年(西曆1620年)七月二十一,大宋第三帝國聖曆3691年8月18日,年僅五十六歲的大明帝國最高統治者在經曆了常年的病痛折磨後停止了唿吸。


    雖然禮部並未鳴鍾宣鼓,但翌日發喪之後整個京城依然染上了一層肅殺氣氛。


    朱常洛以皇太子身份前往奉先殿祭告大行皇帝賓天,之後帝國的一切章程便都在禮部操持下鋪墊開來。


    在京的文武官員凡有品級的全都換上了白布園領、黑角帶和皂靴,挨次前往思善門外哭臨,之後就在各自衙門宿歇。


    從二十四日開始的七天,在京官員們要各著斬縗服色(注:斬縗是‘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是用最粗的生麻布製作,斷處外露不緝邊,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依然是每日要到思善門外哭臨。其中顯然也有虛應故事之人,故而禮部又特意按照朝廷儀製規定了舉哀聲的次數,每日需得放聲哭滿十五次方才作數。


    也是到了二十四日這天,京師內外的宮觀寺廟才開始鳴響祈福的鍾聲,一直要敲夠三萬杵方罷。


    而早在兩日之前,王星平便已換上了一身剛剛置辦的素服麻鞋,用白布纏了頭巾。作為一名新到京城的國子監生,他也未曾想到自己是以這樣的形象完成的報到。


    與官員服喪一樣,凡是在京聽選的舉人、進士以及國子監生也都要到順天府朝闕哭臨,隻是不如禮部對官員要求那般嚴苛,隻要不做出明顯不合時宜的舉動,便不會有人去多管這閑事。


    至於其他吏員和僧道坊廂軍民人等,雖然朝廷沒有嚴格要求,但無論真心實意還是妝模作樣前往各衙門前為皇帝哭喪的也不在少數,尚未到入冬時節,整個京城已是放眼的茫茫白色,按照禮製這些人也是要著素服滿十三日的。


    也好在皇帝的壽宮早已完工,這樣的情形隻需要持續到二十七日後服滿,而隨著前往各地報喪的消息,整個大明也都將陷入一片哀傷的情緒之中。


    農曆七月二十五庚子,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人等奉箋勸進,隔日再進,再一日又進。等三辭三讓的過場走完,欽天監才最終定下了了八月初一的登極大典。


    禮部匯集群臣在經過了連續三日的禮儀演練之後,皇太子終於於八月初一的午時正式即位。


    是日一早遣官祗告天壇、宗廟、社稷不表,朱常洛又按禮製具孝服親詣大行皇帝和孝懿皇後幾筵前告受,然後才換上代表皇權的袞袍冕服再行了五拜三叩大禮,這才在文武群臣的簇擁下於文華殿內正式登基,之後鴻臚寺和禮部的官員持詔書自午門出登承天門昭告天下,宣告大明帝國終於又有了一位新的統治者。


    新皇登基之後馬上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盡罷礦稅,萬曆末年雖然朱翊鈞派往各處關衢礦山的稅監收斂了不少,但並未真正罷卻。對於此事恐怕也是大行皇帝的遺詔交代,是要借此買好文臣同時也是給內些忠心於皇室的內官一個退路。詔書頒下自然是朝野歡騰,而在王星平看來這卻並不算得什麽好主意。


    過去礦監稅監雖然利用手中權力盤剝地方,但好歹為皇帝收來了真金白銀,因此內帑才不止虧空。縱然這其中稅銀恐怕一多半都入了太監們的腰包,但總還給內庫積存下了不少,換作文官們主持難道就不會借機聚斂?可能的確有些人是出於公心,但更多的恐怕不過是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的心思,而眼下所知打著這些稅監們退去後空缺主意的便不在少數。


    朱翊鈞可能的確不喜歡朱常洛這個意外而來的皇長子,但到了彌留之際總要為祖宗社稷做一番考慮,也許在他看來這種帝王心術能幫助自己的兒子讓這個帝國快速迴到正軌,與文臣們鬥了半輩子氣,到了最後他還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與自己一樣。


    第二件則是輸餉遼東,皇帝大行前隻答應了給遼東再加三十萬兩餉銀,而皇帝一死,朱常洛便大筆一揮,答應給遼東前線送去二百萬兩銀子,而且還附帶了兩個條件,一是專門劃撥了五千兩的運費沿途支用,再有便是要各部不得擅自入庫挪為它用,銀子一到前線即行下發。這一消息傳出,無疑會對前線的軍心士氣有極大的鼓舞。


    當然這在王星平看來同樣是不那麽以為然的事情,二百萬兩銀子不是小數,若是天家之前就能如此大方何來後麵的糜爛。現在已經成了這樣局麵,還非要找個新皇登基的由頭,也不知是朱常洛明事理還是朱翊鈞生前刻意安排。


    但以王星平想來,若他是前線軍士,看到這樣的消息恐怕也未必會生出多少用命的心思,而隻會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思,拿完了銀子唿幾聲萬歲,然後該幹什麽還是照舊。何況王星平也不相信單憑新皇帝的嚴令那些地方官們就不敢於中上下起手,光是一個文武不和便能讓多少人於其中鑽了空子。


    這第三件事是將曆年積壓下來的官員任命盡快補完,尤其是中樞和遼東方麵的官吏,在先前的基礎上又給添補了不少,反正是看上去能用的通通又在朝臣建議下擬準了增補內閣的建議,數日之間這朝政便像是有了起色的樣子,當然也隻是看起來,各種政事看起來說得熱鬧,但實際能用的措置卻並沒有多少,真幹實事如熊廷弼等輩又隻顧著打筆墨官司。


    如王星平這等明眼人看來自然覺得少蹚渾水為妙,不然一不小心被哪位老爺薦去遼東可就不美了。


    在大喪期間,官員們反而清閑了不少,田生金便專門抽出時間見了王星平一麵。


    兩人一身素服相見在這秋日庭院中倒也別有一番畫麵,王星平還專門提來一盒萬通行捎來的月餅,這讓他與當下京城街上在中秋節前往來送禮的人群顯得更為相合。


    “天成打算何時動身?”


    田生金搓了搓手,笑著問道。他如今正在太仆寺中任著少卿,與王尊德份數同僚。王星平來到京師,除了徐光啟外自然也要拜會他的,今日正好說到率新軍營南下剿匪的事情,便有些安排需要田生金幫忙。


    “本來國喪期間不宜動兵,不過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星平也隻有權宜了。”


    “此番剿匪可有把握?”


    “兵兇戰危哪裏能談什麽把握,不過是做到甲堅兵利,想必區區一些響馬也翻不起多大波瀾的。”


    其實他哪有如此托大,早先便已經通過傅小飛又將任丘和雄縣中間這近百裏的一段仔細摸了一遍,以白洋澱和五官澱為中心,總計嘯聚其間的響馬當在三、四千之數,其中最大的是過天風一夥,據說總數近千,背後的窩主便是任丘八姓之一的鄚州李家,而李家的對頭他也已經聯絡到了。


    “好一個甲堅兵利,天成這是要學唐太宗啊。”


    “先生說笑了,此去剿匪還要瑞陽先生(注:田生芝)多方幫持的。”


    “三弟那裏我自當修書一封與你方便的。”田生金倒也毫不見外。


    “那就多承先生美意了。”說完他起身行了一禮。


    …………


    王星平是在八月初三出城南下,彼時整個京師還沉浸在新皇登基與大行皇帝賓天的巨大氣氛反差之下,他卻隻是對李可灼交代了幾句便匆忙上路了。


    他對李老爺倒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言及東宮驟登大寶,難免被有心人所誘,獻藥之事務必慎之又慎,切不要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看如今這架勢,文官們都在忙著清算異己,不少萬曆朝因言立儲和礦稅而獲罪的官員紛紛被重新啟用,舊輔葉向高也有起複的唿聲,在王安的幫襯下東林黨人一時在內廷外廷都風光大好,如此一來忙著重新分配權力的眾人多半暫時也還不會將心思花在他這個沒有根基的老頭子身上,讓他將心放寬不要過於操切。


    他心中自然早得了傅小飛的提醒知道後宮的妃嬪們會有所動作,尤其是那個兒子曾有機會當上太子的貴妃鄭氏,無論鄭氏是真打著什麽歹毒心腸還是隻為巴結新皇,但其中風險不可不查,他又含含糊糊將心中所想與伯父說了一些,情報搜集則是交給了張炳芳去操心,之後便不再去管京城的事情了。


    又過了兩日,整頓完畢的三百新軍便已在固安縣城外與輕車簡從的王星平匯合。


    接到王星平提前發出的消息,經過挑選的軍士便在丁藝的帶領下順著衛河一路開到了三角澱,再從那裏沿盧溝河道往西北抵達的固安縣城,之所以沒有直接南下,一是為了與王星平先行聚會好掩人耳目,二嘛自然是這裏有個好說話的縣令。


    雖然田生芝田大令同樣按照慣例沒有放王星平的隊伍入城,但有先前的交情和大兄的交代,該有的一應照顧尤其是糧草供應縣中倒也沒有吝嗇,王星平自然懂得知恩圖報,已經私下應允此番若能建功定然要算上田老爺的一份。


    是日夜中,田生芝又來到了城外營中,王星平一番禮謝自是不表。


    “夜郎營白日前出到了鄚州城附近哨探,那過天風的確與李家關係匪淺,他們如今盤踞之處就是原先的古州廢城(古鄚縣城)。”方一入帳王星平便為田生芝說起前方情況。


    鄚州元時為州城,後來洪武北伐曾於此處集結大軍,但是後此城也就廢了並入任丘,年深日久之下漸漸便成了響馬的一處巢穴。


    田生芝入營之後原本就對這營中布置暗暗稱奇,聽王星平一說不免好奇,“你們這些外路人是如何偵知的?”


    “是任丘邊家給的消息。”王星平並不打算隱瞞。


    “哦?他們兩家平日有結怨?”


    “都是最近的恩怨。”


    這下王星平也算向田生芝交了底,他所以能有自信,便是同為任丘八姓之一的邊家最近找上了自己。


    邊家最近在任丘縣中新開了一家布行,而其中貨物主要便是來自天津的‘呂宋布’,或稱‘澳洲布’的,供貨的上家正是萬通行天津分號,邊家於其中獲利頗豐的樣子。


    而李家在任丘城中的布行則經營更久,常年都是任丘的鬆江布大行商,兩家自然便生出了不少齟齬。


    這一迴是邊家嚐到了甜頭,又從傅小飛處購得了大宗,結果運貨的船隊剛過保定便在貓兒渡附近被響馬劫了。邊家調查之下自然已經知道這打著過天風旗號的響馬背後窩主便是李家無疑,自然一從傅東主那裏聽說有官軍要來剿匪便上趕著湊了上來,看樣子不光想借王星平的手出氣,還想要給李家一個好看。


    王星平一杯熱茶下肚,正有一人通稟入內,“素一來得正好,快來見過田大令。”


    那來人一身讀書人打扮,聽王星平引薦趕忙朝著田生芝行了一禮,“學生邊大綬見過縣尊。”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帝京景物略》劉侗、於奕正


    6、《酌中誌》劉若愚


    7、《明宮史》


    8、《金鼇退食筆記》高士奇


    9、《京東考古錄》顧炎武


    10、《神宗起居注》


    11、《宮內、朝廷與邊疆》齊暢


    12、《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3、《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4、《虎口餘生記》邊大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標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老爺並收藏標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