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這位是……?”


    陳燮進來時蹇守智還來不及介紹,忙上前道:“此是內弟。”


    “王星平。”少年拱手道。


    “哦?”陳燮聞言眼睛一亮,“可是在赤水河邊一人助喇嘛們滅了上百番賊的王星平?”


    一迴重慶陳燮便聽了不少半年多來本地的‘新聞’,其中就有關於這位王星平的各種段子,今日看到少年樣貌又聽了介紹便鬼使神差的脫口而出。


    王星平無奈的一笑,心道這都給傳成了什麽樣子。


    倒是蹇守智笑道:“小平你名聲在外了。”


    王星平不以為然,“市井中胡亂傳說罷了,當不得真。”


    陳燮聞言卻來了興趣,拱手道:“原來果然是你,尚未請教賢弟的表字。”


    “小弟表字天成。”


    陳燮此時才又仔細端詳起來,“當真是一表人才,不想卻是蹇兄的內弟。”


    “柔之你如何忘了,蹇夫人的娘家就是姓王。”又有人在旁提醒。


    “蹇兄結親都過了多久了,如何記得清。”


    陳燮說完便像是為了證明人人的記憶都不會太好一般對王星平解釋,“族叔祖的名諱是實功,不是功實。”


    迴答讓王星平略感尷尬,但模糊的記憶反而有些清晰起來,大體上的確沒有記錯。


    如今陳燮帶迴的這本醫書的確是以前在課本上曾被提起過的那本中國古代外科著作之一,隻是王星平把作者的名字給記反了,不過話說迴來,若是沒人念出書名,他還當真想不起來這個名字,沒想到《外科正宗》居然是今年成的書。


    雖然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而言《外科正宗》並不算是多麽高明的醫書,就連《本草綱目》中都還收錄了不少迷信的糟粕。但從此世而言,有人能夠安下心來在外科領域著書立說,並將其整理出版,便已經是難得了。


    因為一個意外的話題挑起了話頭王星平與陳燮也熟絡了起來,其他人沒說幾句便又將話題扯迴到這天氣來了。


    家中做著茶葉生意的沈清任道:“說來也怪,近些年的天氣是益發的怪異了,連著我家這茶葉生意也是不好。”


    嚴士鈜聞言笑道:“是了,年前有迴聽說令尊還拿著開水給茶聖頭上澆了個透,也不知有沒有用。”


    做茶的商家往往都要供奉一尊茶聖陸羽的瓷像,生意好時便泡上一碗好茶供奉,若是生意不好便以開水澆灌偶像,以為‘煞神’之意,實為脅迫勒索仙家的手段,也是後世茶寵的起源。王星平先前聽說過農人祈雨不成也有以荊條抽打龍王像的,蓋中國傳統中的迷信還是像在與神仙做生意一般,聽起來便有幾分有趣。


    陳燮也道:“不光四川一處,我這迴去南京時路過江西便是大旱,迴來時江西又遇上了大水,一路又是逆流著實不好走,聽說在鄱陽湖島上種桔子的農戶因為大水的緣故就有斷糧餓死的。”


    “看來今年秋後是難吃到江西的蜜桔了,可惜。”


    江西蜜桔的口味冠絕當世,建昌府南豐縣的出產更是貢物,每年都要經南直隸采辦送往北京大內,是以馳名。但若是果農受損如此之大,想必到了九、十月間這蜜桔的價錢就要漲到天上去了。


    “聽聞廣西今年也是大旱,入秋後廣西的狆賊想必又要禍害到外省了。”


    “天災固然是一樁,也還有人禍,今年南京市麵上的遼參價錢可是翻了一倍還多。”


    “怎麽會漲得這麽多?”


    一旁的王星平聞言卻道:“是因為遼東的局勢不穩吧?”


    “哦?天成你知道?”見麵之後王星平第二次給了他不俗的印象,開始居然知道遠在江南的叔祖名諱,如今還道出了遼東的局勢。陳燮也算是走南闖北了幾迴,並不似讀死書的學究,關於王星平的傳言雖然會恭維幾句,其實並未當真。不過自己引出的話題才剛剛開了個頭這位少年便給點破了,驚訝之餘陳燮又提起了興趣。


    “邸抄上看來的。”王星平輕描淡寫,拜後世的曆史知識所賜,他才得以從簡單的邸抄中勾勒出了東北的局勢。


    而此刻後金的那位天命汗努爾哈赤則正帶著他的主力攻在東海女真各部攻城略地,兵鋒所向更是早已越過韃靼海峽踏上了庫頁島的土地,從全國各地紛亂的信息中搜檢出來關於遼東的隻言片語已經表明,這個大明最大的威脅公開發難也就隻是時間問題了,重慶這裏天遠地遠還好,但商人的嗅覺從來敏銳,既然當地的特產已經漲價,這局勢還會好麽?


    沒等陳燮繼續問話,王星平反而問起,“那不知陳兄到底進了遼參沒有?”


    “怎麽能不進,家中還指著這參做富戶的生意,更況遼參也不好作偽。”


    “作偽?”


    “對,薺苨【注:沙參的一種,此時常被奸商冒充人參】和人參愚兄自問還能分得出來。”


    “隻要是真的就好,星平先恭喜柔之學兄了。”


    王星平想著遼東局勢,這遼參的價錢隻會越來越高,但陳燮卻是不明就裏。


    倒是一旁的候居光來了精神,對王星平打趣道:“說起這造假,也就藥行之中最多,天成想必不知,不如讓柔之兄好生說說。”


    王星平道:“其實這藥材造假我倒是聽過一些。”


    他心下暗道比起後世的各種玩出花來的手段,大明奸商的這點伎倆實在是算個屁。


    眾人聞言一喜,“天成說來聽聽?”


    於是王星平便將這些日子流連市井之中從各處聽來的關於那些掛著‘南北道地川廣生熟藥材’牌子生藥鋪的段子講了起來,什麽以酸醋洗過的臭黃冒充雄黃,以黑醋煮過的山嵂根冒充巴戟天……似乎這大明的假藥販子像是跟醋對上了眼。


    聽王星平說了幾樣,陳燮益發的敬重這位少年的博聞,道:“天成說的還是死物,我從南京迴來路上還聽說活物也有做偽的。”


    原來有捕蠍的藥商,將捕來的蠍子裝入罐中在日下暴曬,再將青泥與蠍子喂食,待蠍子吃飽了濕泥便用猛火焙死,為的是增加份量,但這樣一來便少了藥性,好在也好分辨,但凡是顏色赤紅的蠍子多是此法製成。


    就如每一次與蹇守智的朋友們高談闊論一樣,陳燮雖是第一次與王星平見麵,卻也被他的學問風度折服。


    王之麟向來對這個本家小弟也極有興趣,乃問道:“天成愛讀邸抄,不知這幾日還有什麽趣聞麽?”


    “趣聞倒是沒有,不過昨夜看到最新的邸抄上有饒撫軍提請開鑄新錢的奏章。”


    “饒景暉到任了?”嚴士鈜問道。


    這迴是楊煦開口,“到任有些日子了,不過這提奏倒是沒聽說。”


    “我也是剛剛看到。”


    “說了些什麽?”


    “還能是什麽,我猜還是老生常談,可在川中推行鑄錢難啊。”李星耀在旁不知是幫腔還是調侃。


    王星平笑道:“其實此事說難也難,但要是說透了,其實也易。”


    眾人聞言先是一凜,繼而一起問道:“天成有何高見?”


    這些日子的表現,王星平有什麽觀點都不會讓這些學兄們輕視了。


    “也不是什麽高見,不過是以理推之。”


    一直沒有說話的林培厚心道這王星平聽說不是陽明書院的弟子麽,怎麽心學門生也說起程朱的東西來了,但細聽下來便發覺是自己想差了。


    “川中缺錢,其實全國各地都是一般,柔之學兄這半年在南直遊曆,那裏想必也是一樣。”


    這話倒是不假,如今的大宗貨物貿易,十宗中倒有九宗都是白銀交易,剩下的也是實物,銅錢除了小額的零售倒是極為少見了,況都還是城市的情況,鄉裏就更不會有了。


    得到了陳燮肯定的迴應,王星平繼續說起。


    “自宋季以降,中國便從來都缺錢,宋時還好,各朝都在鑄錢,而本朝鑄錢卻是絕少。”


    “何故啊?”


    一陣停頓之後王星平自己解答起來,本也不是什麽秘密。


    “宋時的富戶便有將銅錢埋入墓中的做法,自那時天下間銅錢便越來越少。”


    “到了國朝嘉靖以後,海貿漸興,銅錢更是流入海外。”


    “東海的朝鮮、琉球和日本,國朝的銅錢俱是一例通行,聽聞那日本國中有一位右大臣便是將永樂通寶的圖樣直接印在了軍中大旗上,以張延攬之意。”


    織田信長的名號想必在座的幾位沒人能夠知道,況且以此時風俗,應該稱唿平信長才對,王星平故意以官位相稱也是便於眾人理解,當然在日本將永樂通寶繪上軍旗的不止織田信長一個,但卻是信長最為有名,故而王星平以之說事。


    “還有南洋土邦,以安南、暹羅、爪哇等國最愛明錢,又有人私熔舊錢鑄造器物販於外夷,蓋因錢價不及銅價罷了。”


    這一條也是事實,到了此時,如永樂等錢的銅料價值遠高於錢價本身,故而將銅錢熔煉後重鑄器物販賣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尤其是私冶的爐戶多有參與,雖有嚴刑峻罰也照樣不少人去做。


    “可諸位想過沒有,大明肇始用的既不是銅錢也不是銀子。”


    終於有人想起,“天成說的是寶鈔?”


    “的確,諸位可想過區區一張桑皮紙何以抵得足貫的製錢?”


    馬上便有人反駁,“可自太祖後,官府濫發無度,這寶鈔便一天不如一天值錢了。”


    “的確,不過那日又與陽穀先生【注:葉聯芳的號】說起京中事時聽他提了一些滇地的風俗來。”


    陳夑道:“陽穀先生?可是前任巴縣令?”


    蹇守智道:“正是葉公,先前柔之聽來的市井傳聞其實是葉公的女婿做下的,他女婿許成名是赤水衛指揮使,這次來重慶迎葉公迴鄉順便料理產業,在客船上與小平相識,偏偏又遇上了番賊打劫貢使。”


    “這麽說倒是巧了,不過想來天成的見識居中也定有不少功勞。”


    王星平謙虛道:“小弟不過是僥幸,也幸而有許公和家丁相助,小弟才活得這條性命。”


    林培厚忽又想起,“陽穀先生致仕前是在刑部的雲南司吧?”


    他是個有心科途的,對於本地有涉的官員總是記得醒目。


    “的確是在刑部雲南清吏司,早前說是去年就要致仕,因為考察的緣故又給留用了一年,著實是辛苦。”


    林培厚聞言笑道:“天成可能不知道,雲南司可算得清閑了,多半也是因為要致仕的緣故才被調了去。”


    “載德學兄何以如此說?”


    王星平叫著林培厚的表字問道。


    “那是當然,雲南是邊遠地方嘛,官員隻需考察不用朝覲,是以雖然也是麻煩不過隻要地方的考語和揭帖便可一例定奪了,卻是少了不少關礙,堂官也輕省。”


    “咦?還有這種規矩?”不過王星平想想也是,雲南天遠地遠,估計來迴一趟京城就得一年時間,功夫都耽擱在路上,也就不要想什麽治理地方了,就是不知貴州有沒有一樣的規矩,迴去時倒該要打問一下族叔。


    王之麟在旁催促,“載德兄休要打岔,天成剛才想要說的是什麽事情?”


    王星平聞言恍然,道:“其實是說滇中使用貝幣的事情。”


    若論錢製,西南諸省之中,四川多用茴銀,貴州則是茴銀兼以鹽布,而獨雲南是沿用貝殼作為交易貨幣,自春秋戰國至今從未更易。但雲南本就產銅,布政司也曾幾次試圖在本省鼓鑄貨幣,王星平這樣一說便有人記起來二十年前雲南鄉試中‘策論’一題便是在說財用、鑄錢了,可最後卻還是以失敗告終。


    “滇中產銅,人民卻都用貝,各位學兄可知緣故?”


    見眾人無話,王星平乃道:“星平以為還在一個信字。”


    “‘民無信不立’嘛……”


    眾人正想著這話,卻見王小六從外麵進來遞過一個紙封來。


    “少爺,家中來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標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老爺並收藏標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