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雖然不用完全隱秘,但是尋芳還是走到沒什麽人的地方拆開來看了信。


    信上,沈清玉說會給他十萬兩,甚至還附上了銀票。


    這信是沈家派人專門送過來的,練兵的地方不許外人隨意進入,所以安排了沈家下人在外麵大堂內坐著喝茶。


    尋芳打聽了來人的位置,便親自過去會了沈家的下人,說了些感謝的話,還招待那人吃飯。


    然而沈家派過來的那人自覺是僕人,不敢跟尋芳在一起同桌用餐,尋芳知道這時候的規矩,也就沒有再勉強。


    吩咐下人給來人做了一頓好的吃食,然後自己快速迴去寫了一封信,讓人帶過去給沈清玉。


    寫信內容還是表達一下自己跟沈清玉的感情親密,並且說了約定的事情不會忘記,沒有具體詳說,但是也夠讓沈清玉明白就是了。


    沈清玉既然給了他銀子,那麽他自然就會跟沈家統一戰線。


    寫好信件後,就親自去交給了沈家的下人。


    「這兩日你先住在這裏,稍作歇息。等過兩天我會讓人安排好船隻送你離開的,一路而來,你也辛苦了。」


    那沈家的下人見尋芳這麽說,連說了幾聲「應該的」。


    而後尋芳就找了人幫忙安排送人離開的事宜,自己又重新投入了忙碌當中。


    然而今日似乎是尋芳的幸運日,不隻是沈家的人找過來送了銀票給尋芳,讓尋芳徹底解決了金錢上的煩惱,葉家那邊也來了人。


    準確的說,是不止葉家來了人,而是丹城來了許多人。很多都是尋芳相熟的。


    去年才跟葉家人離別,原以為今生見麵的次數已經是有一次少一次了,誰能想到尋芳如今被派到南方來主持練兵。


    葉家的人一聽說這些,便幫著尋芳在丹城召集了一班人馬,之後便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尋芳到省城也還一月不到,練兵場地問題也才剛解決好,連房間都還是空蕩蕩的,除了桌椅外還沒什麽擺設,這都是因為剛安頓下來還沒來得及安置。


    結果就是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葉家的人就已經集結了數百人的隊伍,朝尋芳這裏趕了過來支援他。


    有家人過來,尋芳聽說後,還不知道家裏來的是誰,便等不及親自跑過去迎接了。


    第184章


    從丹城來的是葉尋萇, 他從丹城帶了五六百人過來,其中還有之前參加過丹城守衛的黃達等人。


    這些人在守住丹城之後並沒有南下迴家,因為原本就是全家逃難而來的, 就直接在丹城立了根。


    南邊兒常年不太平,迴老家也是不放心,當初尋芳答應讓他們安頓下來,之後很多人都遷到丹城來了。


    丹城來了五六百人, 尋芳要見也不可能一下就見五六百人, 所以隻是跟他們幾個代表見了麵。


    首先自家兄弟當然是最要緊的, 尋芳去見葉尋萇, 聽說葉尋萇都定了婚, 這次來是專門見見尋芳,迴家就差不多要成親了。


    並且葉尋萇還送了些銀子過來, 說是家裏討論出來, 覺得他可能會缺錢, 各家捐了些錢,就當是為國捐錢了, 送了一千來兩銀子過來。


    這一千兩銀子就是均分到各家也是幾十兩銀子。如今南蠻又沒有打過來,家裏這麽做完全就是為了支持葉尋芳。


    尋芳強忍著激動,跟眾人寒暄了一番。


    黃達長得壯實, 拍拍胸脯對尋芳說道:「我們這些人沒有銀子。沒法兒給大人提供錢上的資助,便把這一腔熱血都上交給大人了!我們都是來參軍的!」


    尋芳走過去拍了拍黃達的肩膀,說道:「黃大哥!夠義氣!」


    他跟黃達這也算是革1命友誼了,當初在丹城的時候, 大家也算是不打不相識,後來拚死守城,兩邊兒都死了不少的兄弟。


    葉家的親戚戰死了許多, 黃達從家鄉帶過來,以及逃難路上相互扶持過來的兄弟也去了許多。


    大家都是保過丹城的人,許多危險情況下,真的能把命交給戰友。所以雖然大家階級方麵可能相差許多,但是確實再見已經是可以稱兄道弟的關係了。


    黃達了解尋芳如今是統管全局的人,就是尋芳真叫他一聲「大哥」,他也隻是以「大人」稱唿尋芳,這是為了維繫他在軍中的威嚴。


    黃達自知自己雖然力氣很大,打架厲害,但是到底現在還沒有立下什麽軍工,當初在丹城打仗,說是為了保護城中百姓,其實為了贖罪反而更多。


    要不是他們攻打進丹城又讓尋芳他們守城的話,尋芳他們可能早就逃了,家裏也不用犧牲這麽些人。


    但是尋芳能夠不計前嫌,選擇原諒他們,並且還以「大哥」稱唿自己,黃達的心早在丹城沒有威脅後就被尋芳給收服了,他是真心實意的佩服尋芳。


    雖然他黃達是一界草莽,不過他是個特別有領袖氣質的人,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兩個領導者相遇,一定要兩個中選擇一個來領導,那肯定要讓另外一個徹底服氣,甘願被支配。


    黃達從心底裏發自內心去佩服的人少有幾個,而葉尋芳就是其中之一。


    黃達跟葉尋萇帶來的人,基本都是當初在丹城參與過戰爭的人,丹城平定之後,他們的愛國熱情高漲。大家一直都有參軍的想法,就算尋芳這次不南下,估計大多數人也是打算去參軍的。


    如今尋芳正好要為朝廷打仗,自然他們都到尋芳這裏來參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功名路[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繞骨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繞骨生並收藏庶子功名路[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