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我去
女兒,上馬守疆,下馬定邦 作者:出走的夏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如畫一時沒明白叢昱什麽意思,疑惑道:“嗯?”
叢昱進一步解釋道:“我不隻是一個四品中郎將,駐守此地是有聖上策封,而且策封聖旨中有‘無旨不得擅離封地’的明示。”
蘇如畫這才明白,這人手中有五萬囤軍,隻要不想造反就不能帶兵離開封地一步——這是給封印了!
她看看在座兩人,說:“我頭上倒是有個副指揮使的頭銜,雖然有太大動作不行,帶個萬數以內的軍隊行動倒是不礙的。而且我想著,應該不用出烏州。穩住烏州我就迴來。”
江成覺得可行,點頭道:“萬數多少有些踩著聖上的底線了,我覺得柏將軍帶兩千人去安全些。”
蘇如畫對此沒有意見:“好!就兩千人。”又問:“賑災的糧從哪來?”
叢昱提出:“軍中每人每天口糧是一斤,每人挪出二兩問題是不大的。”
蘇如畫算了算,一天就能挪出一萬六千斤,十天就是十六萬斤,這些帶去賑災應該夠用了。
叢昱搖頭苦笑,“遠遠不夠,給你帶三十萬斤。”
蘇如畫是押運過糧草的,心中一算,“三十萬斤是一百五十車糧,就算路上沒有損耗,兩千人的隊伍拉出去一天就得一車糧。餘下的能算出可以放幾天粥嗎?”
江成心中盤著開口:“這樣每天熬粥,最少可以留住烏州現在還沒有走的人,不再加入流民隊伍,大約能挺一個月。”
“大約?”蘇如畫不解。
“前期隻是你駐紮地周圍的災民,後期人會越來越多。”江成搖著手中折扇,“就不太好算了。”
江成又問,“還有,想讓災民與帶出去的隊伍不起衝突嗎?”
“當然!”蘇如畫點頭。這還用問,他們要打起來,又傷人又傷糧的,那可容易出大事。
江成看著蘇如畫停了手中扇子,非常鄭重的道:“那兩千人一天就不能消耗一車糧。”
“啊?”蘇如畫完全沒明白,“光讓牛拉車,不給牛吃草?”
“不是不給吃,是不能吃飽。留下的駐軍可以每天八兩,帶出去的每天最多隻能給六兩。災民每天隻能給二到三兩,災民吃不飽,兵士全能吃飽,才容易出事。”
“啊?這……”蘇如畫頓了一下才道:“那兵卒能幹嗎?不會餓得反了我,搶了糧?”
叢昱輕輕地拍了拍蘇如畫的肩,安慰道:“這個你放心,兵卒不會的。以前陵域關這沒囤軍,糧草不夠時,什麽時候西陵來襲擾,有仗打才管兵卒一頓飽的,沒仗打時都能十天半個月的早食一頓粥,晚食一餐飯。”
蘇如畫簡直不敢相信,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問道:“那兵卒都沒跑、沒反?!!”
叢昱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和無奈:“所以說,沒有人反複鼓動,隻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會反,是真的不會。”
蘇如畫的心中充滿了震撼和同情。她無法想象那些士兵們在饑餓和絕望中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更無法想象他們是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忠誠和勇氣。
這可是看多少兵書,都沒有提到過的。
蘇如畫點頭,眼神堅定,“既然要挨餓,那末將就要與兵卒說明白。”
她作為一名將領,必須時刻考慮士兵的安危,不能讓他們在饑餓中掙紮。
她不願!
叢昱皺起眉頭,他不讚成這位柏將軍的做法。
江成則陷入沉思,他想那些無助的災民。最終,他抬起頭來,看著叢昱,“成覺得可以。”
叢昱也不能說什麽,畢竟柏瑜在帶走的是竇家軍。
從主營出來,蘇如畫立即通知竇家軍校場集合。
她站在高台之上,看著台下密密麻麻的士兵,心情沉重而又激動。
她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本將軍要帶兩千人出去烏州賑災,留在陵域關的人每天口糧八兩,雖然吃不到很飽,但是基本不會挨餓。跟本將軍出去的兩千人,每天最多六兩,挨餓是肯定的,所以大家自願。”
她的話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了一陣嘈雜聲。士兵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來:“我是烏州人,我去!”
接著,又有一個聲音響起:“我是將軍親衛隊的,死活要跟著將軍。”
烏州兵卒的喊話,讓在場的人都議論紛紛。他們心中都有著對家鄉的思念和擔憂,而此時的烏州災民更是讓他們感同身受。
“我去我去,我家是徐州的,再不賑災,我家地皮都讓烏州災民啃了。”一個年輕的兵卒站了出來,他的聲音中帶著無限悲涼。
“我家也是烏州的。”另一個兵卒也站了出來,他看著點將台上的蘇如畫,大聲說:“將軍,烏州是我們的家鄉,就是挨餓我也願去賑災。”
“我家也是徐州的。”又一個兵卒站了出來,看得出他的焦急都持在臉上。
“娘的,俺也去,俺他娘是四淵的!”一個洪亮的嗓門喊出這句話,不用看,聽這聲音蘇如畫也知道是於二驢。
這一聲喊得蘇如畫心情激蕩,眼淚差點掉下來。
而於二驢此言一出,四下一靜。
所有人都看向這個自稱是四淵的五大三粗的人。
一瞬的安靜之後,忽然滿場嘩然!
“將軍,我是四淵的!”
“我也是四淵的!”
“俺也是四淵的!”
……
兵卒們紛紛響應,聲音響徹雲霄。
蘇如畫看著台下群情激昂的士兵,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這些士兵都是為了幫助受災的百姓,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他向士兵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救助災民,讓他們早日重建家園。”
台下的士兵們紛紛向蘇如畫迴禮,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信心。
蘇如畫轉過身去,掩飾眼中的淚意。
舉起一隻手,“點兵四千騎,隨本將軍趕往烏州中部,到達指定地點,兩千人帶四千馬匹迴營。
此次出去的兩千人全員步行賑災。
包括本將軍!”
叢昱進一步解釋道:“我不隻是一個四品中郎將,駐守此地是有聖上策封,而且策封聖旨中有‘無旨不得擅離封地’的明示。”
蘇如畫這才明白,這人手中有五萬囤軍,隻要不想造反就不能帶兵離開封地一步——這是給封印了!
她看看在座兩人,說:“我頭上倒是有個副指揮使的頭銜,雖然有太大動作不行,帶個萬數以內的軍隊行動倒是不礙的。而且我想著,應該不用出烏州。穩住烏州我就迴來。”
江成覺得可行,點頭道:“萬數多少有些踩著聖上的底線了,我覺得柏將軍帶兩千人去安全些。”
蘇如畫對此沒有意見:“好!就兩千人。”又問:“賑災的糧從哪來?”
叢昱提出:“軍中每人每天口糧是一斤,每人挪出二兩問題是不大的。”
蘇如畫算了算,一天就能挪出一萬六千斤,十天就是十六萬斤,這些帶去賑災應該夠用了。
叢昱搖頭苦笑,“遠遠不夠,給你帶三十萬斤。”
蘇如畫是押運過糧草的,心中一算,“三十萬斤是一百五十車糧,就算路上沒有損耗,兩千人的隊伍拉出去一天就得一車糧。餘下的能算出可以放幾天粥嗎?”
江成心中盤著開口:“這樣每天熬粥,最少可以留住烏州現在還沒有走的人,不再加入流民隊伍,大約能挺一個月。”
“大約?”蘇如畫不解。
“前期隻是你駐紮地周圍的災民,後期人會越來越多。”江成搖著手中折扇,“就不太好算了。”
江成又問,“還有,想讓災民與帶出去的隊伍不起衝突嗎?”
“當然!”蘇如畫點頭。這還用問,他們要打起來,又傷人又傷糧的,那可容易出大事。
江成看著蘇如畫停了手中扇子,非常鄭重的道:“那兩千人一天就不能消耗一車糧。”
“啊?”蘇如畫完全沒明白,“光讓牛拉車,不給牛吃草?”
“不是不給吃,是不能吃飽。留下的駐軍可以每天八兩,帶出去的每天最多隻能給六兩。災民每天隻能給二到三兩,災民吃不飽,兵士全能吃飽,才容易出事。”
“啊?這……”蘇如畫頓了一下才道:“那兵卒能幹嗎?不會餓得反了我,搶了糧?”
叢昱輕輕地拍了拍蘇如畫的肩,安慰道:“這個你放心,兵卒不會的。以前陵域關這沒囤軍,糧草不夠時,什麽時候西陵來襲擾,有仗打才管兵卒一頓飽的,沒仗打時都能十天半個月的早食一頓粥,晚食一餐飯。”
蘇如畫簡直不敢相信,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問道:“那兵卒都沒跑、沒反?!!”
叢昱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和無奈:“所以說,沒有人反複鼓動,隻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會反,是真的不會。”
蘇如畫的心中充滿了震撼和同情。她無法想象那些士兵們在饑餓和絕望中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更無法想象他們是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忠誠和勇氣。
這可是看多少兵書,都沒有提到過的。
蘇如畫點頭,眼神堅定,“既然要挨餓,那末將就要與兵卒說明白。”
她作為一名將領,必須時刻考慮士兵的安危,不能讓他們在饑餓中掙紮。
她不願!
叢昱皺起眉頭,他不讚成這位柏將軍的做法。
江成則陷入沉思,他想那些無助的災民。最終,他抬起頭來,看著叢昱,“成覺得可以。”
叢昱也不能說什麽,畢竟柏瑜在帶走的是竇家軍。
從主營出來,蘇如畫立即通知竇家軍校場集合。
她站在高台之上,看著台下密密麻麻的士兵,心情沉重而又激動。
她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本將軍要帶兩千人出去烏州賑災,留在陵域關的人每天口糧八兩,雖然吃不到很飽,但是基本不會挨餓。跟本將軍出去的兩千人,每天最多六兩,挨餓是肯定的,所以大家自願。”
她的話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了一陣嘈雜聲。士兵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來:“我是烏州人,我去!”
接著,又有一個聲音響起:“我是將軍親衛隊的,死活要跟著將軍。”
烏州兵卒的喊話,讓在場的人都議論紛紛。他們心中都有著對家鄉的思念和擔憂,而此時的烏州災民更是讓他們感同身受。
“我去我去,我家是徐州的,再不賑災,我家地皮都讓烏州災民啃了。”一個年輕的兵卒站了出來,他的聲音中帶著無限悲涼。
“我家也是烏州的。”另一個兵卒也站了出來,他看著點將台上的蘇如畫,大聲說:“將軍,烏州是我們的家鄉,就是挨餓我也願去賑災。”
“我家也是徐州的。”又一個兵卒站了出來,看得出他的焦急都持在臉上。
“娘的,俺也去,俺他娘是四淵的!”一個洪亮的嗓門喊出這句話,不用看,聽這聲音蘇如畫也知道是於二驢。
這一聲喊得蘇如畫心情激蕩,眼淚差點掉下來。
而於二驢此言一出,四下一靜。
所有人都看向這個自稱是四淵的五大三粗的人。
一瞬的安靜之後,忽然滿場嘩然!
“將軍,我是四淵的!”
“我也是四淵的!”
“俺也是四淵的!”
……
兵卒們紛紛響應,聲音響徹雲霄。
蘇如畫看著台下群情激昂的士兵,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這些士兵都是為了幫助受災的百姓,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他向士兵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救助災民,讓他們早日重建家園。”
台下的士兵們紛紛向蘇如畫迴禮,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信心。
蘇如畫轉過身去,掩飾眼中的淚意。
舉起一隻手,“點兵四千騎,隨本將軍趕往烏州中部,到達指定地點,兩千人帶四千馬匹迴營。
此次出去的兩千人全員步行賑災。
包括本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