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過中秋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中旬,正是初夏時節,小院裏又添了兩個新成員。
小黑經過半小時的分娩後,生了兩條小黑貝。
因為是上午十點鍾左右,安宇安宣還在學校裏上課,家裏隻有沈安寧和沈梓希。
姑侄兩個人蹲在倉房裏,看著棉被上累的睡著的小黑和還沒有睜眼的兩隻小狗狗,大黑站在邊上像個忠誠的護衛,保護著他的家人。
“姑姑,這兩隻小狗有點不一樣哎,和大黑小黑不一樣。”
沈安寧聞言笑了笑,解釋道:“它們這是剛生出來呢,毛還沒有長出來,等過段時間,長的大一些了,就和它們的爸爸媽媽一樣了。”
剛出生的小狗很脆弱,小黑也是剛做母親,保護欲強的很,沈安寧帶著沈梓希沒在裏麵多待,把狗窩往裏麵挪了挪,靠在牆角的地方,這樣小黑會更有安全感。
“好啦,希希,咱們先出去吧,小黑待會還要喂它的寶寶呢,咱們做午飯,做好吃的,給小黑補一補好不好?”
“嗯,姑姑,給小黑煮骨頭吃。”沈梓希很是小心地摸了摸兩隻小小黑,不舍地走出倉房。
擔心小黑剛生產完,營養跟不上,沈安寧還從空間裏拿了些狗糧和肉幹魚幹這些東西出來,牛奶粉羊奶粉也準備了,每頓一大碗。
三歲的沈梓希自從家裏添了兩個新成員後,每天忙的不行,隻要一空下來就端著自己的小板凳去倉房裏麵坐著,什麽也不幹,隻是單看著小黑和它的兩個小寶寶,就開心的很。
雖然小丫頭什麽也沒說,但沈安寧看得出來她是想媽媽了,這兩年小家夥和村裏的小朋友交流多了,別人的爸媽都在身邊,她卻需要去農場才能見到,還要對外保密,沈梓希又是那種聰慧的小孩,她雖然小,但卻什麽都懂,每次去農場的時候開開心心,但迴來的路上總是悶悶不樂的。
還有兩年,一切都快了,快結束了。
所有的事兒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沈安寧帶著弟妹和小侄女,平時就是村裏鎮上農場三點一線,自從之前曹璟恆來鎮上住了一個月,沈安寧和他的關係倒是近了不少,平時二人也時常通信,沈安寧給二哥沈安宸寄東西的時候也會想著給他寄一份。
幾個月好像眨眼就過了,家裏的兩隻小狗也在慢慢長大,因為是沈梓希平時對它們很是照顧,所以兩隻小狗也是對她黏糊地緊,每次沈梓希單獨出門就主動喊著跟上,村裏不少人多說小丫頭每次出門就像帶了兩個保鏢一樣,這也讓和她同齡的小孩羨慕不已。
九月,中秋節剛好是趕在了秋收農忙的前幾天,今年的種植方式發生了變化,老天爺也是給力的很,天氣雨水啥的都充足,所以收成很是不錯,村裏人不止一次地說起今年的收成隻怕是會破紀錄。
公社裏也是為了調動今年大家農忙的積極性,請了文工團的人到各個村輪番慰問演出,考慮到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所以先從幾個農場開始,再到下麵的村裏。
沈安寧當然不會放過去和父母見麵團聚的機會,中秋節前幾天,在公社醫院上班的時候,她就和劉佳曼打了招唿,今年她要自己做月餅,等去農場看表演的時候帶給她。
劉佳曼也是個能來事兒的,她知道沈安寧做好吃的手藝,所以她迴家的時候和爸媽一說,家裏人對於安寧同學做的罐頭糕點啥的也是好評多多。
往年過中秋的時候,農場都是要給一些公職人員發福利的,中秋節,肯定是少不了月餅,每年縣裏和公社的供銷社都供不應求,畢竟現在主要還是以發展工業為主,供應會優先那邊,農場肯定是要排在那些廠子後頭的。
因為這個月餅的供應,每年中秋節農場都要和別家搶,還因此讓了不少利,農場裏的菜也要白搭一點出去。
所以當劉佳曼說沈安寧今年準備自己做月餅的時候,劉誌廣心裏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她家閨女和沈安寧是好朋友,他和沈安寧比較熟,每年沈安寧也從農場買不少肉蛋,她想著能不能讓女兒去找了一趟沈安寧。
劉佳曼到村裏的時候,沈安寧正帶著小侄女準備食材呢,九月的東北,已經算是進入深秋了,天氣涼爽,兩個人搬著小板凳和桌子,就坐在放柴火的棚子下麵。
“安寧安寧,你在家吧?我進來了奧。”劉佳曼剛推開院門,就看到站起身拿著瓷盆的沈安寧。
“這是幹啥呢?”
沈安寧笑了笑,“準備做月餅的東西呢,你怎麽這時候來了,廚房有板凳,自己去端過來,正好這棚子底下能擋著太陽,還有穿堂風,舒服的很。”
看著桌子地上放著的豐盛的不行的食材,劉佳曼就知道這一趟自己算是來對了。
“嗨,就那啥,我爸,不是聽說你要自己做月餅嗎,他想讓我過來問問你,能不能給農場做一批,當成員工的中秋福利,這個可能不太好給你錢,不過可以換雞蛋鴨蛋,還有鵝蛋,今年農場養了不少大鵝,還有肉,反正還有幾個月就是元旦,過年了,到時候你要什麽肉,就從這兒扣,咋樣?”
沈安寧聽了,想了想,廚房裏靠牆角的地方搭了一個烤爐,是之前沈安宸休假在這兒沒事的時候弄得,為的就是讓沈安寧平時擺弄點兒吃的,反正都做弄,而且她的空間裏還有那種老式的烤箱,自家吃的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提供給農場的就用廚房裏的土爐,這樣也不會被看出來。
“行啊,但是這爐子也有限,還有三天就要過中秋了,還有我手裏的糖票也沒那麽多,糧食和配料倒是夠的,估計最多也就能有個三四十斤,夠不夠啊?”
劉佳曼一聽,立刻點頭迴道:“夠,夠呢,供銷社那邊也會給一部分,就是每年他們都是優先給大廠裏,分到農場的配額很少,而且你做的肯定比外麵的好吃多了。”
劉佳曼對於自己小姐妹的手藝那是相當的自信。
被人誇沈安寧當然也是高興的,“行,到時候做好了你得過來幫我,太多了我自行車載不了,還有安宇安宣呢,我們要一起去看演出。”
“行,沒問題。”
約好了時間,劉佳曼也就迴去了,等著中秋節那天吃完午飯過來接她們去農場看慰問演出。
小黑經過半小時的分娩後,生了兩條小黑貝。
因為是上午十點鍾左右,安宇安宣還在學校裏上課,家裏隻有沈安寧和沈梓希。
姑侄兩個人蹲在倉房裏,看著棉被上累的睡著的小黑和還沒有睜眼的兩隻小狗狗,大黑站在邊上像個忠誠的護衛,保護著他的家人。
“姑姑,這兩隻小狗有點不一樣哎,和大黑小黑不一樣。”
沈安寧聞言笑了笑,解釋道:“它們這是剛生出來呢,毛還沒有長出來,等過段時間,長的大一些了,就和它們的爸爸媽媽一樣了。”
剛出生的小狗很脆弱,小黑也是剛做母親,保護欲強的很,沈安寧帶著沈梓希沒在裏麵多待,把狗窩往裏麵挪了挪,靠在牆角的地方,這樣小黑會更有安全感。
“好啦,希希,咱們先出去吧,小黑待會還要喂它的寶寶呢,咱們做午飯,做好吃的,給小黑補一補好不好?”
“嗯,姑姑,給小黑煮骨頭吃。”沈梓希很是小心地摸了摸兩隻小小黑,不舍地走出倉房。
擔心小黑剛生產完,營養跟不上,沈安寧還從空間裏拿了些狗糧和肉幹魚幹這些東西出來,牛奶粉羊奶粉也準備了,每頓一大碗。
三歲的沈梓希自從家裏添了兩個新成員後,每天忙的不行,隻要一空下來就端著自己的小板凳去倉房裏麵坐著,什麽也不幹,隻是單看著小黑和它的兩個小寶寶,就開心的很。
雖然小丫頭什麽也沒說,但沈安寧看得出來她是想媽媽了,這兩年小家夥和村裏的小朋友交流多了,別人的爸媽都在身邊,她卻需要去農場才能見到,還要對外保密,沈梓希又是那種聰慧的小孩,她雖然小,但卻什麽都懂,每次去農場的時候開開心心,但迴來的路上總是悶悶不樂的。
還有兩年,一切都快了,快結束了。
所有的事兒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沈安寧帶著弟妹和小侄女,平時就是村裏鎮上農場三點一線,自從之前曹璟恆來鎮上住了一個月,沈安寧和他的關係倒是近了不少,平時二人也時常通信,沈安寧給二哥沈安宸寄東西的時候也會想著給他寄一份。
幾個月好像眨眼就過了,家裏的兩隻小狗也在慢慢長大,因為是沈梓希平時對它們很是照顧,所以兩隻小狗也是對她黏糊地緊,每次沈梓希單獨出門就主動喊著跟上,村裏不少人多說小丫頭每次出門就像帶了兩個保鏢一樣,這也讓和她同齡的小孩羨慕不已。
九月,中秋節剛好是趕在了秋收農忙的前幾天,今年的種植方式發生了變化,老天爺也是給力的很,天氣雨水啥的都充足,所以收成很是不錯,村裏人不止一次地說起今年的收成隻怕是會破紀錄。
公社裏也是為了調動今年大家農忙的積極性,請了文工團的人到各個村輪番慰問演出,考慮到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所以先從幾個農場開始,再到下麵的村裏。
沈安寧當然不會放過去和父母見麵團聚的機會,中秋節前幾天,在公社醫院上班的時候,她就和劉佳曼打了招唿,今年她要自己做月餅,等去農場看表演的時候帶給她。
劉佳曼也是個能來事兒的,她知道沈安寧做好吃的手藝,所以她迴家的時候和爸媽一說,家裏人對於安寧同學做的罐頭糕點啥的也是好評多多。
往年過中秋的時候,農場都是要給一些公職人員發福利的,中秋節,肯定是少不了月餅,每年縣裏和公社的供銷社都供不應求,畢竟現在主要還是以發展工業為主,供應會優先那邊,農場肯定是要排在那些廠子後頭的。
因為這個月餅的供應,每年中秋節農場都要和別家搶,還因此讓了不少利,農場裏的菜也要白搭一點出去。
所以當劉佳曼說沈安寧今年準備自己做月餅的時候,劉誌廣心裏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她家閨女和沈安寧是好朋友,他和沈安寧比較熟,每年沈安寧也從農場買不少肉蛋,她想著能不能讓女兒去找了一趟沈安寧。
劉佳曼到村裏的時候,沈安寧正帶著小侄女準備食材呢,九月的東北,已經算是進入深秋了,天氣涼爽,兩個人搬著小板凳和桌子,就坐在放柴火的棚子下麵。
“安寧安寧,你在家吧?我進來了奧。”劉佳曼剛推開院門,就看到站起身拿著瓷盆的沈安寧。
“這是幹啥呢?”
沈安寧笑了笑,“準備做月餅的東西呢,你怎麽這時候來了,廚房有板凳,自己去端過來,正好這棚子底下能擋著太陽,還有穿堂風,舒服的很。”
看著桌子地上放著的豐盛的不行的食材,劉佳曼就知道這一趟自己算是來對了。
“嗨,就那啥,我爸,不是聽說你要自己做月餅嗎,他想讓我過來問問你,能不能給農場做一批,當成員工的中秋福利,這個可能不太好給你錢,不過可以換雞蛋鴨蛋,還有鵝蛋,今年農場養了不少大鵝,還有肉,反正還有幾個月就是元旦,過年了,到時候你要什麽肉,就從這兒扣,咋樣?”
沈安寧聽了,想了想,廚房裏靠牆角的地方搭了一個烤爐,是之前沈安宸休假在這兒沒事的時候弄得,為的就是讓沈安寧平時擺弄點兒吃的,反正都做弄,而且她的空間裏還有那種老式的烤箱,自家吃的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提供給農場的就用廚房裏的土爐,這樣也不會被看出來。
“行啊,但是這爐子也有限,還有三天就要過中秋了,還有我手裏的糖票也沒那麽多,糧食和配料倒是夠的,估計最多也就能有個三四十斤,夠不夠啊?”
劉佳曼一聽,立刻點頭迴道:“夠,夠呢,供銷社那邊也會給一部分,就是每年他們都是優先給大廠裏,分到農場的配額很少,而且你做的肯定比外麵的好吃多了。”
劉佳曼對於自己小姐妹的手藝那是相當的自信。
被人誇沈安寧當然也是高興的,“行,到時候做好了你得過來幫我,太多了我自行車載不了,還有安宇安宣呢,我們要一起去看演出。”
“行,沒問題。”
約好了時間,劉佳曼也就迴去了,等著中秋節那天吃完午飯過來接她們去農場看慰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