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村裏買家具
重迴七零,改變一家命運 作者:一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安寧將帶來的行李打開,一床薄被,幾身現在穿著正合適的薄棉服,牙膏牙刷,幾刀紙,肥皂香皂,蛤蜊油,雪花膏,春娟黃芪霜,這些都是姑姑給她準備的,很全乎。
趁著弟弟妹妹沒注意,沈安寧又從空間裏拿了些點心罐頭出來。
把點心打開放在炕上,罐頭也開了一瓶,從背包裏找出勺子,沈安寧看著弟弟妹妹,商量道:“你們兩個在家裏吃東西,看家,姐姐趁著現在有空去村裏木匠那兒看看,給咱們家裏添些用的東西行不?”
雙胞胎雖然很想跟著,但是家裏也不好不留人,現在的大門還沒掛上鎖,沒辦法就隻能讓沈安寧一個人去了。
木匠家並不難找,為了方便從山上運輸木頭,他家住的地兒靠近山腳,也靠近河邊。
沈安寧到木匠家的時候,知青點的幾個人已經開始在那兒挑東西了。
看到沈安寧,許紅霞招手讓她過去。
“哎,安寧你快過來,快看看,王大叔的手藝真好,這櫃子啥的都很實用,我都挺喜歡的,隻可惜屋裏放不下。”許紅霞很是惋惜地歎氣,她父母都有工作,不缺錢,是因為家裏的弟弟妹妹剛小學畢業,她又沒找到一份工作,所以才下鄉來當知青的,家裏給的錢票挺多的。
看著幾個女知青有些糾結的樣子,沈安寧勸道:“買些實用的就行,我看你們都沒帶盆,記得買木盆。”經過沈安寧的提醒,幾個知青挑的都是她們目前需要又實用的,因為幾個人一起,買的東西也挺多的,所以木匠王根發的大兒子用板車幫她們拉迴去的。
看著知青點的人都走了,沈安寧才慢慢開始挑東西,沒人了她才好辦事。
看著屋裏剩下的東西,沈安寧抬頭問道:“叔,我要買的東西雜又多,您這兒打好的家具所有都在這裏了嗎?”
王根發是知道村裏有個知青人沒來就蓋房的,看著沈安寧說道,“你是沈知青吧,這間屋子都是小件,隔壁的倉房裏打的是大件,這段時間忙著育苗,過兩月結婚的人多,家具提前打了不少,你先看看,不夠的話你把要求告訴我,我再給你打新的,等半個月就成。”
沈安寧挑挑撿撿買了兩個吃飯用的炕桌,三個衣櫃(一大兩小),一排立式櫃,兩張高腳長桌,六把配套的椅子,一個裝糧食用的糧食櫃,一個大洗澡桶,三個木盆,兩個木桶,兩個能放下木盆的架子。
買的多,木匠叔還送了她一根扁擔,一個切菜的案板,一把筷子和一個筷籠。
等了一會兒,送東西去知青點的板車迴來,木匠叔和他兒子兩個人幫著去送,還幫著搬進屋裏,按照沈安寧的要求擺放好。
這一趟買家具花了五十多塊,這些錢不全是木匠的,其中有一部分是要給村裏的,王根發知道她們這些下鄉知青手裏有票,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提出想便宜點錢,換些票。“那個,沈知青,我大兒子過幾個月結婚,你有沒有布票或者工業券啥的,就用你這些家具用票抵錢行不?”
沈安寧想了想沒拒絕,她們剛來,手裏多多少少都有些東西,拒絕有點不像話,而且東西她也不缺,“木匠叔,我有兩張工業券,沒有布票,但是我的行李裏麵有塊紅色的布,能做身衣服,還有一塊軍綠色的布,也就一件襯衫的量,您要是看的上等我把行李取迴來就給您送來。”
王根發聽了很高興,當就即表示便宜六塊錢,就當買這兩塊布和兩張工業券的了,現在的工業券隻有工人會有,還是按工資的,不同地方每個月十塊或者二十塊錢工資配一張工業券,所以農村的人想要買暖水瓶和飯盒這些需要工業券的很是不容易。
把人送走,沈安寧看著擺好家具的房間,北屋東西兩間房她和妹妹安宣住,中間的地方做客廳,靠北牆擺著一排立式櫃,上麵可以放些東西,櫃子裏也能放些吃的和用的。
一張桌子和四把椅子擺在正廳,吃飯或者休閑都能坐。
東廂房靠北的那間給安宇住,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擺在外間,留給雙胞胎學習用,洗澡桶和木盆木桶就先放在倉房裏。
這樣看看,好像還缺幾個小櫃子,放在各自的房間裏收些東西,等下午送布去木匠叔家再說吧。
廚房的鍋連著東邊屋裏的炕,一大一小兩個灶,家裏大體上東西差不多了,剩下的小件等她下午去鎮上再弄吧。
正想著中午怎麽湊合吃兩口,許紅霞拎著糧食過來了,“安寧,快過來,這是你這個月的口糧,因為這個月就剩下來十天,所以村裏給批了一人十斤,我給你送過來了,婉麗姐給你做了幾個苞米餅子。”
沈安寧心裏暖暖的,“謝謝你啊,紅霞,我剛剛還在想著去大隊部看看呢。”沈安寧接過糧食看了看,三斤白麵,七斤苞米和大碴子。
“哎,村長說因為我們是知青才有這幾斤細糧,村民就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白麵大米呢。”許紅霞也挺愁的,隻有第一年才能有補助,現在四月,十月秋收,十一月分糧,她們這幾個月要是不好好幹活,明年可就沒飯吃了。
“放心吧,隻要咱們每天都上工,不偷懶,肯定能掙夠吃的糧食,再說了,你家裏麵再讚助一些,不會餓著的。”
“我下午去鎮上拿行李,你們那兒有要一起的嗎?”沈安寧看著躺在炕上的許紅霞,遞了塊牛舌餅給她。
“去啊,我還想去供銷社看看買點東西,來的時候我爸媽給的錢票,東西太多了,一些日用品他們就沒給我放。”許紅霞也沒有多待,約好了兩點鍾村口集合。
趁著弟弟妹妹沒注意,沈安寧又從空間裏拿了些點心罐頭出來。
把點心打開放在炕上,罐頭也開了一瓶,從背包裏找出勺子,沈安寧看著弟弟妹妹,商量道:“你們兩個在家裏吃東西,看家,姐姐趁著現在有空去村裏木匠那兒看看,給咱們家裏添些用的東西行不?”
雙胞胎雖然很想跟著,但是家裏也不好不留人,現在的大門還沒掛上鎖,沒辦法就隻能讓沈安寧一個人去了。
木匠家並不難找,為了方便從山上運輸木頭,他家住的地兒靠近山腳,也靠近河邊。
沈安寧到木匠家的時候,知青點的幾個人已經開始在那兒挑東西了。
看到沈安寧,許紅霞招手讓她過去。
“哎,安寧你快過來,快看看,王大叔的手藝真好,這櫃子啥的都很實用,我都挺喜歡的,隻可惜屋裏放不下。”許紅霞很是惋惜地歎氣,她父母都有工作,不缺錢,是因為家裏的弟弟妹妹剛小學畢業,她又沒找到一份工作,所以才下鄉來當知青的,家裏給的錢票挺多的。
看著幾個女知青有些糾結的樣子,沈安寧勸道:“買些實用的就行,我看你們都沒帶盆,記得買木盆。”經過沈安寧的提醒,幾個知青挑的都是她們目前需要又實用的,因為幾個人一起,買的東西也挺多的,所以木匠王根發的大兒子用板車幫她們拉迴去的。
看著知青點的人都走了,沈安寧才慢慢開始挑東西,沒人了她才好辦事。
看著屋裏剩下的東西,沈安寧抬頭問道:“叔,我要買的東西雜又多,您這兒打好的家具所有都在這裏了嗎?”
王根發是知道村裏有個知青人沒來就蓋房的,看著沈安寧說道,“你是沈知青吧,這間屋子都是小件,隔壁的倉房裏打的是大件,這段時間忙著育苗,過兩月結婚的人多,家具提前打了不少,你先看看,不夠的話你把要求告訴我,我再給你打新的,等半個月就成。”
沈安寧挑挑撿撿買了兩個吃飯用的炕桌,三個衣櫃(一大兩小),一排立式櫃,兩張高腳長桌,六把配套的椅子,一個裝糧食用的糧食櫃,一個大洗澡桶,三個木盆,兩個木桶,兩個能放下木盆的架子。
買的多,木匠叔還送了她一根扁擔,一個切菜的案板,一把筷子和一個筷籠。
等了一會兒,送東西去知青點的板車迴來,木匠叔和他兒子兩個人幫著去送,還幫著搬進屋裏,按照沈安寧的要求擺放好。
這一趟買家具花了五十多塊,這些錢不全是木匠的,其中有一部分是要給村裏的,王根發知道她們這些下鄉知青手裏有票,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提出想便宜點錢,換些票。“那個,沈知青,我大兒子過幾個月結婚,你有沒有布票或者工業券啥的,就用你這些家具用票抵錢行不?”
沈安寧想了想沒拒絕,她們剛來,手裏多多少少都有些東西,拒絕有點不像話,而且東西她也不缺,“木匠叔,我有兩張工業券,沒有布票,但是我的行李裏麵有塊紅色的布,能做身衣服,還有一塊軍綠色的布,也就一件襯衫的量,您要是看的上等我把行李取迴來就給您送來。”
王根發聽了很高興,當就即表示便宜六塊錢,就當買這兩塊布和兩張工業券的了,現在的工業券隻有工人會有,還是按工資的,不同地方每個月十塊或者二十塊錢工資配一張工業券,所以農村的人想要買暖水瓶和飯盒這些需要工業券的很是不容易。
把人送走,沈安寧看著擺好家具的房間,北屋東西兩間房她和妹妹安宣住,中間的地方做客廳,靠北牆擺著一排立式櫃,上麵可以放些東西,櫃子裏也能放些吃的和用的。
一張桌子和四把椅子擺在正廳,吃飯或者休閑都能坐。
東廂房靠北的那間給安宇住,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擺在外間,留給雙胞胎學習用,洗澡桶和木盆木桶就先放在倉房裏。
這樣看看,好像還缺幾個小櫃子,放在各自的房間裏收些東西,等下午送布去木匠叔家再說吧。
廚房的鍋連著東邊屋裏的炕,一大一小兩個灶,家裏大體上東西差不多了,剩下的小件等她下午去鎮上再弄吧。
正想著中午怎麽湊合吃兩口,許紅霞拎著糧食過來了,“安寧,快過來,這是你這個月的口糧,因為這個月就剩下來十天,所以村裏給批了一人十斤,我給你送過來了,婉麗姐給你做了幾個苞米餅子。”
沈安寧心裏暖暖的,“謝謝你啊,紅霞,我剛剛還在想著去大隊部看看呢。”沈安寧接過糧食看了看,三斤白麵,七斤苞米和大碴子。
“哎,村長說因為我們是知青才有這幾斤細糧,村民就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白麵大米呢。”許紅霞也挺愁的,隻有第一年才能有補助,現在四月,十月秋收,十一月分糧,她們這幾個月要是不好好幹活,明年可就沒飯吃了。
“放心吧,隻要咱們每天都上工,不偷懶,肯定能掙夠吃的糧食,再說了,你家裏麵再讚助一些,不會餓著的。”
“我下午去鎮上拿行李,你們那兒有要一起的嗎?”沈安寧看著躺在炕上的許紅霞,遞了塊牛舌餅給她。
“去啊,我還想去供銷社看看買點東西,來的時候我爸媽給的錢票,東西太多了,一些日用品他們就沒給我放。”許紅霞也沒有多待,約好了兩點鍾村口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