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原本的後半段,並非江弦筆下所寫的這個樣子。


    它又講述了五龍二代們的故事,還牽扯到了日本人,最後寫成一個惡的宿命。


    後來黃健中準備改編成電影,對剖析過後,認為原著前半部分比後半部分寫得好,所以刪去了後半部分關於第二代的劇情。


    江弦同樣不喜歡那個後半部分,讀起來的割裂感很嚴重,於是《米》在他筆下,就變成了這樣一個現世報的故事,完成了一場惡的循環。


    五龍死了,死於花柳病,死在了滿載著新米、返往楓楊樹村的火車上。


    故事戛然而止。


    孔捷生深吸了一口氣,默默的看完最後一頁,最後一行,而後將這本書合上,將視線重新聚焦在這本的封麵上。


    短時間內,他不想再去讀這本書了。


    他感覺自己的精神世界經曆了一場摧殘。


    還是第一次讀到故事性這麽強的“意識流”習作,江弦對“意識流”的插入堪稱絕妙,每個意象都那麽的晦澀、陰暗,最後鋪墊出通篇的壓抑基調。


    “五龍看見一塊新鮮的紫紅色瘀痕,它像蟲卵似地爬在她的脖子上.”


    孔捷生真不知道,這樣的描寫江弦是怎麽想出來的。


    隻是這樣去寫織雲脖子上的一塊瘀痕,就表達出了五龍內心對織雲強烈的厭惡。


    “怎麽有人能把意識流插入的這樣巧奪天工?”孔捷生一臉頹然的坐在椅子上,苦笑一聲。


    雄渾的筆力、精巧的構思。


    相比於他那些生硬刻意的“意識流”插入,江弦已經可以說是讓“意識流”為他所用,達到信手拈來的地步。


    十年,至少要領先他十年,才能把意識流應用的熟練到這種程度。


    此前他寫出一篇“意識流”習作《海與燈塔》,還沾沾自喜,覺得能在《京城文藝》發表,已是相當了不得的事情。


    讀過這篇《米》之後,孔捷生仿佛遭了一記悶錘。


    他有什麽資格得意?


    江弦和他差不多的年紀,已經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別說追趕了,望其項背都難,那真是不可企及、望塵莫及。


    “捷生同誌?怎麽垂頭喪氣的?”莫伸見天色已晚,孔捷生一個人坐在小會議室,有些詫異,走進來關心一句。


    莫伸是《窗口》的作者,榮獲過全國短篇獎,還是陝西的代表作家,他這個人清瘦、文弱,一點不像刻板印象中的陝西人。


    而且他有種過分的幽默,特別喜歡開有點過分的玩笑,但在文講所裏沒一個人討厭他,心甘情願的誇他是“活lf”。


    因為每到食堂開飯、名家講座、集體乘車.這些時候,莫伸總是主動排在最後。


    除此以外。


    每天早晨,莫伸會不聲不響地幫學員們把走廊裏所有寢室門外的尿盆給倒了。


    把尿盆裏外涮洗得幹幹淨淨,再放迴原處。


    僅憑這一點,莫伸便足以被文講所學員們認作義父。


    “和對象吵架了?”莫伸在孔捷生身旁坐下。


    “不是,來著。”


    孔捷生打了個哈欠,這篇《米》他前後斷斷續續看了一天,才終於熬著夜看完。


    莫伸掃了一眼桌麵,那裏放著一本黑色的書,便伸出手拿起來,“就是這本?”


    “嗯。”


    孔捷生點點頭,他與莫伸的指導老師同為王濛,按捺不住的分享道:“這是江弦出版的一篇新,王濛老師作序,說他寫的比茹誌鵑同誌和王濛老師自己都好。”


    “什麽?”


    莫伸一聽來了興趣,他是最早一個選擇王濛作為指導老師的學員,對王濛的文章頗為欣賞和崇拜。


    這時候孔捷生忽然說江弦寫的比王濛強,而且還說親口承認這一點的是王濛自己,這就讓他相當想讀一讀,江弦所寫的究竟是什麽樣的一篇文章。


    “寫的什麽?”


    “是一篇意識流的習作。”


    “不會是之前王濛老師布置的作業吧?”莫伸忽然想到什麽。


    “.”


    孔捷生怔在原地,如遭雷擊。


    怎麽不是呢?


    他清楚的記得那段日子裏,江弦為了寫這篇作業,整個人灰頭土臉,宛若中了邪。


    他一定就是在寫這篇!


    而他的這個想法,馬上就得到了莫伸驗證。


    因為江弦的自序當中,清清楚楚的寫明了:寫這篇《米》是為了完成王濛的作業,前後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孔捷生讀這篇的時候沒看自序,他不愛看作者的自序,大家都是作家,會有哪個作家喜歡看同行自吹自擂呢?


    “一個月就寫了出來?”


    孔捷生一臉頹然,聲音沮喪,“一個月就寫了一部這麽好的長篇。”


    他一個月連部短篇都憋不出來。


    “行了,跟誰比不好,非跟江弦比幹嘛。”莫伸勸慰一句。


    見孔捷生如此作態,他心中對這篇所寫內容,便更加好奇。


    時間一晃,過去兩天。


    這天的文講所,沒了那位“無名英雄”倒尿盆,各宿舍隻好艱難的選派出一人。


    孔捷生就成了那個倒黴蛋。


    別人宿舍是四個人住,抓到的概率都是四分之一,他們宿舍攏共就仨人,抓個揪,直接抓到了他腦袋上。


    孔捷生把尿盆洗涮幹淨,出去剛好撞上了莫伸。


    莫伸精神有點兒差。


    孔捷生把他攔住,“看完沒?”


    “看完了,昨晚熬夜看完了。”他迴答說。


    這兩天課程緊張,這本《米》他逮著空閑就看,看的那叫個牽腸掛肚。


    “如何?”孔捷生帶著期待問道。


    莫伸沉吟許久,眼神搖晃不定,最後悠悠的蹦出來一句。


    “王濛老師還是太保守了。”


    他不得不承認,江弦這篇《米》寫的,絕對要比王濛、茹誌鵑兩位同誌高超出許多。


    “弟子不必不如師。”莫伸感歎一句。


    他什麽意思,孔捷生心知肚明,“我昨天給《米》寫了一份文學評論,莫伸同誌你幫我看看。”


    孔捷生遞過一頁信紙,莫伸掃了一眼


    ——《當欲望和絕望一樣灼烈——讀有感》


    江弦的洗衣機買迴來了,確切的說,不是他買的,是朱琳父母買的,算他們老倆的一片心意。


    這是台小天鵝牌雙桶洗衣機,鋁製機身,顏色是這個年代特有的綠色,江弦也不知道這會兒的家電為什麽非要抹成綠色,一點兒也不美觀,新的看著都跟舊的似得。


    雙桶洗衣機可能都沒人見過,一共兩個桶,一個桶裏洗完,要把衣服取出來,放進另一個桶裏甩幹,甩幹的時候,洗衣機會很誇張的“咣咣咣”作響,甩的洗衣機自己能在地上走起太空步來。


    “咱這‘三轉一響’可夠豪華的。”


    江弦穿個白背心,扶著洗衣機,“別人是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咱倆是空調、洗衣機、冰箱.嗯,差個彩電。”


    朱琳她們家給弄了台洗衣機,江弦他爹媽自然也得表示表示,就給弄了台電冰箱。


    “三轉一響哪有這樣說的?”朱琳輕笑一聲,繼續翻看著複習資料,她那考試快臨近了,以她的性格,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行。


    《京城文藝》那邊手續走完,江弦進入編輯部任職編委。


    入職的第一天,他很鄭重的過去轉了一圈,他和這邊的編輯很熟,也不用互相介紹。


    大辦公室。


    因為江弦的到來,編委們一塊兒開了個小會。


    “江弦同誌,歡迎加入《京城文藝》。”


    首先是楊沫熱切的和江弦握了握手,“希望今後共同工作順利。”


    “您多多照顧。”江弦客氣的答應一嘴,餘光瞥見她那秘書也坐了個位置旁聽,這人隻是楊沫的私人秘書。


    周燕如給江弦講了下今後的工作,《京城文藝》的編委,有著負責監督編輯工作、確定刊發方針、稿件質量控製、協調內外關係、宣傳推廣、組稿選題一係列的職責。


    “江弦老師”章德寧悻悻的和他打了個招唿。


    唉,今時不同往日。


    前幾天還想著江弦管不到她頭上,今天這還真就管上了。


    “德寧老師,怎麽忽然這樣說話,太陌生了。”江弦笑了笑。


    玩笑歸玩笑,章德寧總歸是他的老戰友,他自是不想兩人關係漸漸生分的。


    見江弦還是當初那個江弦,章德寧臉色一下子自然許多,“我看過你那篇《米》了。”


    “如何?”


    章德寧笑了笑,“恐怕我要有足夠大的勇氣,才能再看一遍,這麽壓抑的,真難想象你是怎麽寫出來的。”


    “我寫的時候也很痛苦,每天都感覺在和另外一個自己打架.”


    章德寧忍不住打斷他,分享道:“伱知道你這篇現在有多火麽?


    讀者老看你在《京城文藝》發文章,還以為這篇《米》也是我們《京城文藝》安排出版,給你寫的信都發到我們這兒來了,整理了足足兩麻袋出來,待會兒你可記得收拾迴去。”


    “是麽?”江弦吃了一驚。


    《米》才出版了一周,便在市場上受到了這麽熱烈的歡迎?


    他最近不常去文講所,消息閉塞,教務處的陳珊珊老師撞見他,趕忙跟他說了“指導老師”的事情。


    “所裏給你請的指導老師是.”


    “曹禺先生。”


    江弦準備了一肚子的話全都咽迴嘴裏。


    還說什麽?


    得償所願已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8合成係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想吃薯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想吃薯片並收藏1978合成係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