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已至四月底。
更名為第五期文學講習所以後,學員們的創作熱情高漲許多,不開課,也不開飯的時候,各自找地方埋頭苦作。
講習所集中了這麽一大批新時期文學的中堅分子,前來約稿的編輯自然是絡繹不絕。
江弦也接到了很多編輯的邀約,他一一婉拒,實在是約不過來。
他時間緊張,《車水馬龍》邊拍邊改,與此同時,要給謝晉的《棋王》劇本也尚未寫好,還有一部“意識流”的長篇沒有寫出。
最痛苦的就是這部。
堪稱折磨心靈!僅是作為一名讀者閱讀,江弦都忍不住脊背生寒,寫起來便更加痛苦不堪,仿佛在與魔鬼對話。
五一之前,王扶給江弦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優秀評選的作品集單行本出版了,基礎稿酬馬上就會發到他們作家的手裏。
緊接著的一個早上,江弦便被喊去簽收掛號信,同行的還有蔣子龍、陳世旭。
掛號信是稿費單,《人民文學》的出版的《優秀作品集》基礎稿酬發下來了。
蔣子龍先拆開,仨人同時看一眼,320塊。
陳世旭奇怪,“子龍同誌,少了吧?”
“不少,《喬廠長上任記》的稿費就這麽多。”
“你不是還有一部中篇獲獎麽?”
“這本作品集選錄入作品,我那部中篇沒被選入。”
“原來如此。”
陳世旭點了點頭,拆開自個兒的掛號信,稍微比他多一些,380塊。
“占了點字數的便宜。”
“恭喜恭喜。”江弦這貨作揖道賀,就是不見他拆自個兒的掛號信。
倆人齊刷刷看向他。
“你多少啊?”
蔣子龍心裏大概知道,這小子的錢,絕對不在少數,估計比他和陳世旭加起來都多。
“沒多少。”江弦搖搖頭。
“江弦同誌,你不厚道啊!我倆可都給伱看了!”蔣子龍譴責起來。
“真沒多少。”
“陳世旭同誌,這小子不老實,架住他。”
倆人擼胳膊挽袖子,作勢動手,陳世旭是莊稼漢,他想架住江弦這小子,絕對輕輕鬆鬆。
“你們倆不講武德!隨便拎出一個歲數比我鞋碼都大,欺負我一個年輕人!你們好自為之。”
“快拿出來看看。”
“唉。”
江弦一臉無奈、不情不願的拆開手上的掛號信,從中取出稿酬單。
蔣子龍、陳世旭馬上湊去看一眼,登時眉毛一跳,心髒一縮。
2050塊錢!
整整2050塊錢!
這是什麽概念呢?
可以給一個參考,從1980年開始,我們國家就要征收個人所得稅了,9月起執行,公布的稅率表:
起征點月收入800元,第二級月收入801元-1500元,稅率5%,第三級月收入1501元-3000元,稅率10%
蔣子龍和陳世旭倆人加一塊兒,都夠不著起征點,再看江弦這小子,一個人就衝到第三級去了!
“我就多餘看這一眼。”蔣子龍痛心疾首,悔不當初。
不看難受,看了更難受。
陳世旭更多的是震撼。
江弦這稿酬,看似很多,實則也真的不少。
他這輩子都沒賺到過這麽多稿費!
他發表作品極少,幾乎就沒寫出過什麽作品,這次是僥幸寫出一篇好的,極為幸運的拿下了全國優秀短篇獎項,被作品集收錄進去。
這會兒看了江弦的稿費單,才意識到,他距離那些真正的作家,說天差地別可能有點誇張,但說差了一位數,就毫無不妥之處。
“我都說你倆別看。”江弦嘟囔一嘴,把稿費單裝好,迴頭還得拿著這單子,上銀行去取一趟錢。
“你倆啥時候上銀行去,記得告我一聲,咱仨一塊兒,萬一出點意外,互相也能有個照應。”
“.”
蔣子龍和陳世旭心情複雜,並不大想理他,甚至恨不得現在就出點意外。
翌日,清晨,倆人腰裏別著榔頭,喊上江弦,一塊請了會兒假,坐18路公交進城。
蔣子龍和陳世旭先把錢取出、存好,再一塊陪著江弦,小心翼翼把這筆巨款取出、存好。
小金庫:2245元2角7分。
倆人一臉緊張,小心提防四周,搞的江弦心裏還挺感動。
二話不說,抓住他倆胳膊,“走,上姆們家吃點果脯、喝點茶水兒。”
蔣子龍都不好意思。
“不用、不用,江弦同誌你太客氣了。”
“不喝了吧,上午還有課呢,咱們早點迴去吧。”陳世旭也不好意思的客套。
“別介,中國有句古話,來都來了。”
倆人無奈,跟著江弦一路迴到家裏。
嗯,景山東胡同。
看著近在咫尺的紫禁城,蔣子龍感覺他整個人都不好了,“你那院子在這兒?”
“就這條胡同。”
“這叫什麽胡同?”
“景山東胡同,以前叫三眼井胡同。”
江弦一路走,一路講解。
還特意領著倆人,拐去北邊的吉安所東夾道7號,後來改叫吉安所左巷8號,一院200多平的小院兒,他指指北邊兒三間正房,這會兒還住了人。
“這兒是他老人家在京城的故居。”
蔣子龍、陳世旭又大吃一驚。
仨人溜溜達達,踩了一圈,想象著他初次來到京城這座大城市,在這院子裏的身影,唏噓感慨許久,才又迴到景山東胡同。
一路去到扇朱紅色大門前。
蔣子龍和陳世旭登時傻眼。
“子龍兄,世旭兄,請。”
“咕咚。”
光是看著倆氣勢十足的抱鼓石,蔣子龍喉結就忍不住滾了一下。
推門進去,入目山水影壁,上修有磚簷,壁心菱形鋪砌,正中雕刻一個大字“福”。
影壁古稱蕭牆,也有叫照壁的,不過江弦偏向稱臨街影壁為照壁,院兒裏的叫影壁。
從前院過垂花門進到內院兒,門窗一新,梁柱、後簷柱、牆麵的柱、垂花門上這些外露的大木作、小木作已重新油漆,五彩斑斕,眼前一亮。
“可以啊!弄得跟王府大院似得。”蔣子龍蹲下看看。
地麵重新鋪過一遍,青磚墁地,地磚桐油刷塗過,灰縫很細,一眼望去平整光潔。
從中間以十字鋪開,四個角兒空出四片兒花園。
“這槐樹胸徑夠粗的。”陳世旭驚歎,“有些年頭了吧?”
“原本就種著,剪了剪。”江弦答。
那是原本就種著的大國槐,重新修剪過了,煥然一新,屋子後麵多種了一株榆樹,榆樹的果實叫榆錢,淺黃色,能吃。
前院兒、內院兒的角角落落,別出心裁的移栽了幾畦潔白玉簪。
一眼望去,真是滿園春色。
“這一院子沒其他住戶?”蔣子龍滿臉驚詫。
“沒了,這也是前兩天才剛修好。”
他們家這幾天正從虎坊路15號往這兒搬著,進度不快,不過已經能住進來了。
饒月梅這會正拿個雞毛撣子在北房撣著呢,瞅著院兒裏站著仨人,出來招唿一聲。
江弦分別介紹過,托他媽燒杯茶水,又領倆人在院兒裏轉了一圈兒。
修的還不算完整,好些東西沒來得及弄,什麽天棚、金魚缸、石榴樹、鳥籠子、貓貓狗狗.
還打算進門後沿著垂花門兩側設抄手遊廊,沿著院子的外緣,連接東西廂房,作為貫各房屋的通道。
碰上雨雪天氣,直接在遊廊行走,不怕被淋濕,大太陽的天兒也能遮遮陽光,很有閑情雅致。
更名為第五期文學講習所以後,學員們的創作熱情高漲許多,不開課,也不開飯的時候,各自找地方埋頭苦作。
講習所集中了這麽一大批新時期文學的中堅分子,前來約稿的編輯自然是絡繹不絕。
江弦也接到了很多編輯的邀約,他一一婉拒,實在是約不過來。
他時間緊張,《車水馬龍》邊拍邊改,與此同時,要給謝晉的《棋王》劇本也尚未寫好,還有一部“意識流”的長篇沒有寫出。
最痛苦的就是這部。
堪稱折磨心靈!僅是作為一名讀者閱讀,江弦都忍不住脊背生寒,寫起來便更加痛苦不堪,仿佛在與魔鬼對話。
五一之前,王扶給江弦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優秀評選的作品集單行本出版了,基礎稿酬馬上就會發到他們作家的手裏。
緊接著的一個早上,江弦便被喊去簽收掛號信,同行的還有蔣子龍、陳世旭。
掛號信是稿費單,《人民文學》的出版的《優秀作品集》基礎稿酬發下來了。
蔣子龍先拆開,仨人同時看一眼,320塊。
陳世旭奇怪,“子龍同誌,少了吧?”
“不少,《喬廠長上任記》的稿費就這麽多。”
“你不是還有一部中篇獲獎麽?”
“這本作品集選錄入作品,我那部中篇沒被選入。”
“原來如此。”
陳世旭點了點頭,拆開自個兒的掛號信,稍微比他多一些,380塊。
“占了點字數的便宜。”
“恭喜恭喜。”江弦這貨作揖道賀,就是不見他拆自個兒的掛號信。
倆人齊刷刷看向他。
“你多少啊?”
蔣子龍心裏大概知道,這小子的錢,絕對不在少數,估計比他和陳世旭加起來都多。
“沒多少。”江弦搖搖頭。
“江弦同誌,你不厚道啊!我倆可都給伱看了!”蔣子龍譴責起來。
“真沒多少。”
“陳世旭同誌,這小子不老實,架住他。”
倆人擼胳膊挽袖子,作勢動手,陳世旭是莊稼漢,他想架住江弦這小子,絕對輕輕鬆鬆。
“你們倆不講武德!隨便拎出一個歲數比我鞋碼都大,欺負我一個年輕人!你們好自為之。”
“快拿出來看看。”
“唉。”
江弦一臉無奈、不情不願的拆開手上的掛號信,從中取出稿酬單。
蔣子龍、陳世旭馬上湊去看一眼,登時眉毛一跳,心髒一縮。
2050塊錢!
整整2050塊錢!
這是什麽概念呢?
可以給一個參考,從1980年開始,我們國家就要征收個人所得稅了,9月起執行,公布的稅率表:
起征點月收入800元,第二級月收入801元-1500元,稅率5%,第三級月收入1501元-3000元,稅率10%
蔣子龍和陳世旭倆人加一塊兒,都夠不著起征點,再看江弦這小子,一個人就衝到第三級去了!
“我就多餘看這一眼。”蔣子龍痛心疾首,悔不當初。
不看難受,看了更難受。
陳世旭更多的是震撼。
江弦這稿酬,看似很多,實則也真的不少。
他這輩子都沒賺到過這麽多稿費!
他發表作品極少,幾乎就沒寫出過什麽作品,這次是僥幸寫出一篇好的,極為幸運的拿下了全國優秀短篇獎項,被作品集收錄進去。
這會兒看了江弦的稿費單,才意識到,他距離那些真正的作家,說天差地別可能有點誇張,但說差了一位數,就毫無不妥之處。
“我都說你倆別看。”江弦嘟囔一嘴,把稿費單裝好,迴頭還得拿著這單子,上銀行去取一趟錢。
“你倆啥時候上銀行去,記得告我一聲,咱仨一塊兒,萬一出點意外,互相也能有個照應。”
“.”
蔣子龍和陳世旭心情複雜,並不大想理他,甚至恨不得現在就出點意外。
翌日,清晨,倆人腰裏別著榔頭,喊上江弦,一塊請了會兒假,坐18路公交進城。
蔣子龍和陳世旭先把錢取出、存好,再一塊陪著江弦,小心翼翼把這筆巨款取出、存好。
小金庫:2245元2角7分。
倆人一臉緊張,小心提防四周,搞的江弦心裏還挺感動。
二話不說,抓住他倆胳膊,“走,上姆們家吃點果脯、喝點茶水兒。”
蔣子龍都不好意思。
“不用、不用,江弦同誌你太客氣了。”
“不喝了吧,上午還有課呢,咱們早點迴去吧。”陳世旭也不好意思的客套。
“別介,中國有句古話,來都來了。”
倆人無奈,跟著江弦一路迴到家裏。
嗯,景山東胡同。
看著近在咫尺的紫禁城,蔣子龍感覺他整個人都不好了,“你那院子在這兒?”
“就這條胡同。”
“這叫什麽胡同?”
“景山東胡同,以前叫三眼井胡同。”
江弦一路走,一路講解。
還特意領著倆人,拐去北邊的吉安所東夾道7號,後來改叫吉安所左巷8號,一院200多平的小院兒,他指指北邊兒三間正房,這會兒還住了人。
“這兒是他老人家在京城的故居。”
蔣子龍、陳世旭又大吃一驚。
仨人溜溜達達,踩了一圈,想象著他初次來到京城這座大城市,在這院子裏的身影,唏噓感慨許久,才又迴到景山東胡同。
一路去到扇朱紅色大門前。
蔣子龍和陳世旭登時傻眼。
“子龍兄,世旭兄,請。”
“咕咚。”
光是看著倆氣勢十足的抱鼓石,蔣子龍喉結就忍不住滾了一下。
推門進去,入目山水影壁,上修有磚簷,壁心菱形鋪砌,正中雕刻一個大字“福”。
影壁古稱蕭牆,也有叫照壁的,不過江弦偏向稱臨街影壁為照壁,院兒裏的叫影壁。
從前院過垂花門進到內院兒,門窗一新,梁柱、後簷柱、牆麵的柱、垂花門上這些外露的大木作、小木作已重新油漆,五彩斑斕,眼前一亮。
“可以啊!弄得跟王府大院似得。”蔣子龍蹲下看看。
地麵重新鋪過一遍,青磚墁地,地磚桐油刷塗過,灰縫很細,一眼望去平整光潔。
從中間以十字鋪開,四個角兒空出四片兒花園。
“這槐樹胸徑夠粗的。”陳世旭驚歎,“有些年頭了吧?”
“原本就種著,剪了剪。”江弦答。
那是原本就種著的大國槐,重新修剪過了,煥然一新,屋子後麵多種了一株榆樹,榆樹的果實叫榆錢,淺黃色,能吃。
前院兒、內院兒的角角落落,別出心裁的移栽了幾畦潔白玉簪。
一眼望去,真是滿園春色。
“這一院子沒其他住戶?”蔣子龍滿臉驚詫。
“沒了,這也是前兩天才剛修好。”
他們家這幾天正從虎坊路15號往這兒搬著,進度不快,不過已經能住進來了。
饒月梅這會正拿個雞毛撣子在北房撣著呢,瞅著院兒裏站著仨人,出來招唿一聲。
江弦分別介紹過,托他媽燒杯茶水,又領倆人在院兒裏轉了一圈兒。
修的還不算完整,好些東西沒來得及弄,什麽天棚、金魚缸、石榴樹、鳥籠子、貓貓狗狗.
還打算進門後沿著垂花門兩側設抄手遊廊,沿著院子的外緣,連接東西廂房,作為貫各房屋的通道。
碰上雨雪天氣,直接在遊廊行走,不怕被淋濕,大太陽的天兒也能遮遮陽光,很有閑情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