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的時間,林管事從陸和裕的書房中取來了藥丸,交給郎中。
病床上的陸和裕雙目緊閉,喃喃自語,手指輕微張合,仿佛做了個噩夢。看來這慢性毒藥亦是影響了陸和裕的神經係統,使其產生了幻覺。
郎中將從瓶中倒出一粒藥丸,攤在手掌中。藥丸如黃豆大小,整體黝黑,散發些許臭味。郎中用力將藥丸碾碎成小塊,湊近聞了聞,一股刺鼻的味道直衝天靈蓋,腥臭無比,多半是其中摻雜了某種未曾處理過的牲畜血液、髒器碎塊。
“在下行醫二十餘載,見過諸多民間偏方、道門丹藥,曾遇見過與這藥丸類似的丹藥,是那道門的道士將鹿血作為主藥,混合些山間藥材,礦石粉末,研磨而成。鹿血確實有壯陽之功效,卻無令人重獲生育之能的藥效。因此在下可以肯定,這藥丸並不能使陸家主有那再生之力。”
郎中如實說道,至於這藥丸是否是那慢性毒藥,仍是需要他迴去慢慢試驗一番。
知曉了事實,王氏心中最後一縷期盼煙消雲散,目光兇狠,對著林管事吩咐道。
“派人看住那個賤婢,陸府的家規不能壞在她的身上。”
“是,夫人。”
“林管事,藥丸一事皆是由你經手,馬上帶上幾個府上護衛,去將那名道士抓來,暫時不要驚動官府。”王氏繼續吩咐道,陸和裕與施家向來不對付,多次布局損害施哲的名聲,而永嘉縣縣令又與施哲交好,一旦被韓令全獲知此事,不就等於將這個天大的醜聞告知施哲,成為其抨擊自家老爺的絕佳機會嗎。
“是,夫人。”林管事點頭迴道。
“夫人,這藥丸可容在下帶迴藥鋪,細細查驗一番?”郎中等王氏說完,開口詢問道。
“有勞先生了。”王氏行了個萬福,親自將郎中送出門去。
京都。
近日來京都熱點話題再次被書生一案霸榜。刑部重新接管此事,且案件已到尾聲,將在不日後公之於眾。查案的大致過程在刑部官員的泄露下,不脛而走,幾乎半個京都的官員、貴人提前得知了案件的真相。
原來是內務府造辦處的女官與那書生是舊識,算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書生意外得知女官在宮中任職,便想通過這層關係,進宮謀取個職位。在書生的哄騙之下,女官鬼使神差地點頭答應下來,甚至將太後寢宮內的那方珍貴的天蠶絲繡帕偷盜出宮,贈予書生。
然而太後寢宮的侍女似乎有所察覺,暗中調查繡帕丟失一事。女官得了風聲,以家中親人離世為由,向內務府造辦處的總管太監請了個長假,實際上打算帶著這幾年的積蓄逃離京都,並且在離宮之後,前去尋找書生,要他與她一同離去。可書生哪裏會再願意迴到那貧苦的家鄉做個碌碌無為的教書匠,便拒絕了此事。
這女官對那書生可真是真愛啊,見書生拒絕,便決定與他住在一處,每日好言相勸,懇請書生與她離去。直至一個月後,女官的長假到期,若是再不離開京都,宮中便要派人前往她的家鄉尋人。於是有一天,女官以要事相商為由,將書生約至城外破廟,索取那方昂貴的繡帕。
與此同時,女官花費重金,聘請兩名強壯男子,藏伏在破廟中,隻等書生拒絕歸還手帕,兩名男子便會現身,以繩索捆住書生。女官趁機搜尋繡帕蹤跡,卻未曾在書生身上尋到,氣急敗壞之下,命兩名男子毆打書生,嚴刑逼供,可書生也是個貪財不要命的主,亦是不敢相信女官真會取他性命。
再三逼問無果之下,女官給兩名男子付了剩下的賞金,讓兩人先行離去,而後以利刃割破書生喉嚨,致其死亡,心中憤恨無處發泄,便割掉其命根子,防止日後書生被人認出,便劃破其臉龐。
這便是書生一案的全部過程,據說那名女官已被逮捕入獄,畫押認罪,正在刑部大牢之中,至於那兩名男子幫兇,仍在搜查之中。因為此事牽連昭陽宮、內務府造辦處,一眾總管、女官亦是遭受牽連,就連太後身邊的侍女,也被送入刑部,接受調查。京都之內更是有不少嘴巴不嚴之人,以造謠之罪被逮捕入獄,涉及皇家顏麵,怕是下場不會太好。
縱觀整個書生案件,從案發之初到即將結案,刑部官員最為可憐,上頭沒人支持,在皇宮與諸多大臣之間搖尾乞憐,受盡冷眼,苦苦尋求幫助。而那前往蜀川省處理瘟疫一事的刑部尚書大人,迴京路上竟是染了瘟疫,無法醫治而死,頓時令京都的官員們察覺到一絲詭異氣息。
在整個事件之中,獲益最大的乃是刑部侍郎李子昂,官升至刑部尚書,而諸多老牌的刑部官員因未能如期勘破此案而遭到朝廷的免職處理,李子昂十分順利地在刑部培養起他的親信勢力,掌控這天下刑罰歸屬之地。李子昂是誰,當下可是皇帝的臂膀之一啊。
至於刑部給出的書生案真相,也就糊弄糊弄京都的百姓罷了,這場鬧劇自始至終,皆是由皇宮中的那兩位所謀劃,既然汪永波不願安安靜靜地辭官迴鄉養老,交出大權,那心急的皇帝陛下,隻能下出這一手棋了。京都中立派的官員們心中感到一陣惡寒,昨日的刑部尚書未嚐不能是明日的他們,看來得盡快選擇隊伍站立,否則戰火燃起,最先倒黴的可是他們。
皇城,昭陽宮。
天下最尊貴的一對母子依靠在沙發之上,手捧朱漆描金龍鳳紋手爐,京都的十二月份,比及往年,依然寒冷。
“皇兒,朝堂之上的氣話,切莫不可當真。”太後閉目揉了揉眉宇一側的太陽穴,近日來太後失眠不止,胃口不佳,腦袋亦是昏沉。
“母後,並非兒臣說氣話,隻是這晏宜年與一眾大臣皆認為施哲尚且年幼,難以勝任新商路的主官一職。”見狀,皇帝起身,走到太後身後,親自為母後揉肩,這等母慈子孝的場景,可不多見。
“昔日施哲上奏,請朝廷在洛朝各地修建新商路,開通洛朝邊境,允許異國商人往來,陛下可否還記得,為何答應了施哲的請求?”太後緩緩擺正身體,任由皇帝為其揉肩。
“兒臣記得施哲奏折之中提到,修建新商路一事無需朝廷出資,隻需派遣工部路政司、戶部各司官員前往永嘉,助其規劃工程、計算錢糧支出即可。另外下旨命各地官員做好準備,在民間招攬修路工人,工錢全由施家支付。奏折中還曾提到,新商路修建完成後,並非免費使用,若是商隊行走在商路之上,需收取一小部分的銀兩,作為過路費,亦是作為朝廷的收入。”
“且新商路也可作為官道,運送各地的奏章。其中諸多章程,兒臣並未細看,交由戶部與工部的官員敲定剩餘細節。既然施哲信誓旦旦地告知兒臣,此事無需朝廷出錢,兒臣便答應下來,如今國庫空虛,赤燭虎視眈眈,正是需要銀兩的時候。”
太後睜開眼睛,點了點頭,說道。
“母後亦是如此考慮。施哲請求朝廷開放邊境商貿,是為他施家商行牟利,可細細一想,未嚐不是為陛下解憂呢。洛朝走在新商路上的商隊多了,朝廷的收益亦會隨之增長,異國商人帶來的可不隻是商品,更是兩國間的友誼。幾十年來,東北林立諸國皆是保持中立姿態,不參與洛朝與赤燭兩國之間的鬥爭,新商路一事,便是契機。”
“可是母後,施哲的奏折之中寫到,要想新商路順利開辟,必須推行科舉一製,以此作為那些出資修路的商人的獎賞,給其後代入仕的機會,如今科舉一事困難重重,新商路一事又遭大臣阻攔,怎能令兒臣不著急啊。”皇帝滿臉為難,歎了口氣。
“而且那施哲,已將修建新商路的完整章程送入宮中,戶部與工部細細閱覽後並無意見,丞相亦是如此,讚成新商路的開辟。永嘉的港口在年前便能完工,屆時通往天津港的商船往來將再無阻攔,海上新商路已然建成,可這陸上卻是遙遙無期。母後可知,如今的永嘉聚集諸多異國商人,皆是為了施家工廠的食鹽、琉璃、烈酒等商品,而京都之內的大臣,還在為了施哲是否有那謀逆之心,互相爭吵。難道真要等到赤燭軍隊兵臨城下的那一日,再將那些個文官派去戰場,揮舞筆墨殺敵嗎?”
太後麵容嚴肅,沉默不語,腦中梳理整個事件的脈絡。
修建新商路將耗費大量銀兩,但是施哲承諾,不需要朝廷出資,由他牽頭,帶領地方富商土紳出錢修路,可這前提是朝廷推行科舉製,並且打破商人後代不得入仕的政令。新商路修建後,使用權收歸於朝廷,收益亦是如此,而朝廷要做的,就是開放邊境,放任異國商人進入洛朝自由貿易,此舉也會增加新商路的收益,充盈國庫。
整個計劃中,朝廷隻管收錢,派遣官員從旁協助即可,並無損失。而施哲,借助永嘉港口與工廠的商品,收斂錢財。各地商人的後代可入仕為官,新商路方便了各地貿易往來,增長朝廷賦稅。還有其他益處,如修路可為地方提供工作崗位,安撫民心;科舉製可為朝廷招攬人才,為皇帝、太後所用,扼製朝中大臣;洛朝經濟加速發展,亦是邊境百萬將士的堅實後盾。
短期看來,是個三贏的局麵,更何況施哲還將永嘉港口的幾成收益作為禮物,獻給皇帝與太後娘娘,作為私人財物,那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啊,誰能不動心。以此看來,唯一丟了利益的隻有京都的大臣與一眾地方官員,可這筆錢,本就名不正言不順。
“明日早會之上,皇兒與大臣再作商議,若是仍有阻力,母後自會出麵,與尤丞相合力推動此事,新商路也好,科舉也罷,洛朝確實需要有所改變了。”
片刻後,太後給出答複,皇帝心中一喜,笑著說道。
“多謝母後。”
“開辟新商路一事,還是交由翰林院士施哲全權負責,至於晏宜年,歲數已高,無力擔任翰林院的要職,陛下尋個理由,讓其告老還鄉即可,切不可如那汪尚書,病死在歸途之中。”太後淡淡吩咐道,抬起手拍了拍皇帝搭在其肩上的手,示意陛下可以歇息了。
皇帝心中一緊,臉色瞬間陰沉,而後迅速變換為笑臉,輕聲迴道。
“知道了,母後。”
病床上的陸和裕雙目緊閉,喃喃自語,手指輕微張合,仿佛做了個噩夢。看來這慢性毒藥亦是影響了陸和裕的神經係統,使其產生了幻覺。
郎中將從瓶中倒出一粒藥丸,攤在手掌中。藥丸如黃豆大小,整體黝黑,散發些許臭味。郎中用力將藥丸碾碎成小塊,湊近聞了聞,一股刺鼻的味道直衝天靈蓋,腥臭無比,多半是其中摻雜了某種未曾處理過的牲畜血液、髒器碎塊。
“在下行醫二十餘載,見過諸多民間偏方、道門丹藥,曾遇見過與這藥丸類似的丹藥,是那道門的道士將鹿血作為主藥,混合些山間藥材,礦石粉末,研磨而成。鹿血確實有壯陽之功效,卻無令人重獲生育之能的藥效。因此在下可以肯定,這藥丸並不能使陸家主有那再生之力。”
郎中如實說道,至於這藥丸是否是那慢性毒藥,仍是需要他迴去慢慢試驗一番。
知曉了事實,王氏心中最後一縷期盼煙消雲散,目光兇狠,對著林管事吩咐道。
“派人看住那個賤婢,陸府的家規不能壞在她的身上。”
“是,夫人。”
“林管事,藥丸一事皆是由你經手,馬上帶上幾個府上護衛,去將那名道士抓來,暫時不要驚動官府。”王氏繼續吩咐道,陸和裕與施家向來不對付,多次布局損害施哲的名聲,而永嘉縣縣令又與施哲交好,一旦被韓令全獲知此事,不就等於將這個天大的醜聞告知施哲,成為其抨擊自家老爺的絕佳機會嗎。
“是,夫人。”林管事點頭迴道。
“夫人,這藥丸可容在下帶迴藥鋪,細細查驗一番?”郎中等王氏說完,開口詢問道。
“有勞先生了。”王氏行了個萬福,親自將郎中送出門去。
京都。
近日來京都熱點話題再次被書生一案霸榜。刑部重新接管此事,且案件已到尾聲,將在不日後公之於眾。查案的大致過程在刑部官員的泄露下,不脛而走,幾乎半個京都的官員、貴人提前得知了案件的真相。
原來是內務府造辦處的女官與那書生是舊識,算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書生意外得知女官在宮中任職,便想通過這層關係,進宮謀取個職位。在書生的哄騙之下,女官鬼使神差地點頭答應下來,甚至將太後寢宮內的那方珍貴的天蠶絲繡帕偷盜出宮,贈予書生。
然而太後寢宮的侍女似乎有所察覺,暗中調查繡帕丟失一事。女官得了風聲,以家中親人離世為由,向內務府造辦處的總管太監請了個長假,實際上打算帶著這幾年的積蓄逃離京都,並且在離宮之後,前去尋找書生,要他與她一同離去。可書生哪裏會再願意迴到那貧苦的家鄉做個碌碌無為的教書匠,便拒絕了此事。
這女官對那書生可真是真愛啊,見書生拒絕,便決定與他住在一處,每日好言相勸,懇請書生與她離去。直至一個月後,女官的長假到期,若是再不離開京都,宮中便要派人前往她的家鄉尋人。於是有一天,女官以要事相商為由,將書生約至城外破廟,索取那方昂貴的繡帕。
與此同時,女官花費重金,聘請兩名強壯男子,藏伏在破廟中,隻等書生拒絕歸還手帕,兩名男子便會現身,以繩索捆住書生。女官趁機搜尋繡帕蹤跡,卻未曾在書生身上尋到,氣急敗壞之下,命兩名男子毆打書生,嚴刑逼供,可書生也是個貪財不要命的主,亦是不敢相信女官真會取他性命。
再三逼問無果之下,女官給兩名男子付了剩下的賞金,讓兩人先行離去,而後以利刃割破書生喉嚨,致其死亡,心中憤恨無處發泄,便割掉其命根子,防止日後書生被人認出,便劃破其臉龐。
這便是書生一案的全部過程,據說那名女官已被逮捕入獄,畫押認罪,正在刑部大牢之中,至於那兩名男子幫兇,仍在搜查之中。因為此事牽連昭陽宮、內務府造辦處,一眾總管、女官亦是遭受牽連,就連太後身邊的侍女,也被送入刑部,接受調查。京都之內更是有不少嘴巴不嚴之人,以造謠之罪被逮捕入獄,涉及皇家顏麵,怕是下場不會太好。
縱觀整個書生案件,從案發之初到即將結案,刑部官員最為可憐,上頭沒人支持,在皇宮與諸多大臣之間搖尾乞憐,受盡冷眼,苦苦尋求幫助。而那前往蜀川省處理瘟疫一事的刑部尚書大人,迴京路上竟是染了瘟疫,無法醫治而死,頓時令京都的官員們察覺到一絲詭異氣息。
在整個事件之中,獲益最大的乃是刑部侍郎李子昂,官升至刑部尚書,而諸多老牌的刑部官員因未能如期勘破此案而遭到朝廷的免職處理,李子昂十分順利地在刑部培養起他的親信勢力,掌控這天下刑罰歸屬之地。李子昂是誰,當下可是皇帝的臂膀之一啊。
至於刑部給出的書生案真相,也就糊弄糊弄京都的百姓罷了,這場鬧劇自始至終,皆是由皇宮中的那兩位所謀劃,既然汪永波不願安安靜靜地辭官迴鄉養老,交出大權,那心急的皇帝陛下,隻能下出這一手棋了。京都中立派的官員們心中感到一陣惡寒,昨日的刑部尚書未嚐不能是明日的他們,看來得盡快選擇隊伍站立,否則戰火燃起,最先倒黴的可是他們。
皇城,昭陽宮。
天下最尊貴的一對母子依靠在沙發之上,手捧朱漆描金龍鳳紋手爐,京都的十二月份,比及往年,依然寒冷。
“皇兒,朝堂之上的氣話,切莫不可當真。”太後閉目揉了揉眉宇一側的太陽穴,近日來太後失眠不止,胃口不佳,腦袋亦是昏沉。
“母後,並非兒臣說氣話,隻是這晏宜年與一眾大臣皆認為施哲尚且年幼,難以勝任新商路的主官一職。”見狀,皇帝起身,走到太後身後,親自為母後揉肩,這等母慈子孝的場景,可不多見。
“昔日施哲上奏,請朝廷在洛朝各地修建新商路,開通洛朝邊境,允許異國商人往來,陛下可否還記得,為何答應了施哲的請求?”太後緩緩擺正身體,任由皇帝為其揉肩。
“兒臣記得施哲奏折之中提到,修建新商路一事無需朝廷出資,隻需派遣工部路政司、戶部各司官員前往永嘉,助其規劃工程、計算錢糧支出即可。另外下旨命各地官員做好準備,在民間招攬修路工人,工錢全由施家支付。奏折中還曾提到,新商路修建完成後,並非免費使用,若是商隊行走在商路之上,需收取一小部分的銀兩,作為過路費,亦是作為朝廷的收入。”
“且新商路也可作為官道,運送各地的奏章。其中諸多章程,兒臣並未細看,交由戶部與工部的官員敲定剩餘細節。既然施哲信誓旦旦地告知兒臣,此事無需朝廷出錢,兒臣便答應下來,如今國庫空虛,赤燭虎視眈眈,正是需要銀兩的時候。”
太後睜開眼睛,點了點頭,說道。
“母後亦是如此考慮。施哲請求朝廷開放邊境商貿,是為他施家商行牟利,可細細一想,未嚐不是為陛下解憂呢。洛朝走在新商路上的商隊多了,朝廷的收益亦會隨之增長,異國商人帶來的可不隻是商品,更是兩國間的友誼。幾十年來,東北林立諸國皆是保持中立姿態,不參與洛朝與赤燭兩國之間的鬥爭,新商路一事,便是契機。”
“可是母後,施哲的奏折之中寫到,要想新商路順利開辟,必須推行科舉一製,以此作為那些出資修路的商人的獎賞,給其後代入仕的機會,如今科舉一事困難重重,新商路一事又遭大臣阻攔,怎能令兒臣不著急啊。”皇帝滿臉為難,歎了口氣。
“而且那施哲,已將修建新商路的完整章程送入宮中,戶部與工部細細閱覽後並無意見,丞相亦是如此,讚成新商路的開辟。永嘉的港口在年前便能完工,屆時通往天津港的商船往來將再無阻攔,海上新商路已然建成,可這陸上卻是遙遙無期。母後可知,如今的永嘉聚集諸多異國商人,皆是為了施家工廠的食鹽、琉璃、烈酒等商品,而京都之內的大臣,還在為了施哲是否有那謀逆之心,互相爭吵。難道真要等到赤燭軍隊兵臨城下的那一日,再將那些個文官派去戰場,揮舞筆墨殺敵嗎?”
太後麵容嚴肅,沉默不語,腦中梳理整個事件的脈絡。
修建新商路將耗費大量銀兩,但是施哲承諾,不需要朝廷出資,由他牽頭,帶領地方富商土紳出錢修路,可這前提是朝廷推行科舉製,並且打破商人後代不得入仕的政令。新商路修建後,使用權收歸於朝廷,收益亦是如此,而朝廷要做的,就是開放邊境,放任異國商人進入洛朝自由貿易,此舉也會增加新商路的收益,充盈國庫。
整個計劃中,朝廷隻管收錢,派遣官員從旁協助即可,並無損失。而施哲,借助永嘉港口與工廠的商品,收斂錢財。各地商人的後代可入仕為官,新商路方便了各地貿易往來,增長朝廷賦稅。還有其他益處,如修路可為地方提供工作崗位,安撫民心;科舉製可為朝廷招攬人才,為皇帝、太後所用,扼製朝中大臣;洛朝經濟加速發展,亦是邊境百萬將士的堅實後盾。
短期看來,是個三贏的局麵,更何況施哲還將永嘉港口的幾成收益作為禮物,獻給皇帝與太後娘娘,作為私人財物,那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啊,誰能不動心。以此看來,唯一丟了利益的隻有京都的大臣與一眾地方官員,可這筆錢,本就名不正言不順。
“明日早會之上,皇兒與大臣再作商議,若是仍有阻力,母後自會出麵,與尤丞相合力推動此事,新商路也好,科舉也罷,洛朝確實需要有所改變了。”
片刻後,太後給出答複,皇帝心中一喜,笑著說道。
“多謝母後。”
“開辟新商路一事,還是交由翰林院士施哲全權負責,至於晏宜年,歲數已高,無力擔任翰林院的要職,陛下尋個理由,讓其告老還鄉即可,切不可如那汪尚書,病死在歸途之中。”太後淡淡吩咐道,抬起手拍了拍皇帝搭在其肩上的手,示意陛下可以歇息了。
皇帝心中一緊,臉色瞬間陰沉,而後迅速變換為笑臉,輕聲迴道。
“知道了,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