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千帆過江,百舸爭流。今日的淮河河麵之上,斷斷續續地傳來嬉笑、歡語之聲,賓客推杯換盞,吟詩頌詞,好不熱鬧。
渡船到達彼岸,接受朝廷軍隊的籠統檢查,富商、貴人們出示事先向京都討來的通行文書,與為首的幾名官員打過招唿,送上一疊銀票,帶著一眾家仆,越過被朝廷當作最後一道屏障的淮河,正式踏上北方的土地,在瘟疫未曾結束前,富商、貴人們不會返迴南方。
北逃的隊伍結伴而行,本就善於與人交談、阿諛奉承的富商們,期間結識了不少京都權貴的子嗣、親朋好友,看來逃難的好處體現的淋漓盡致啊。
隊伍過淮河,入東山省,而後轉向兩河省,直達京都,這是大部分人的既定路線,還有部分家族向西行進,前去投奔山海、山西的富貴親戚。
隊伍行進速度極慢,似乎是在照顧馬車內驕奢慣養、身子抱恙的富家小姐,既然已經出了南方的地界,眾人早就不是原先那副慌張逃竄的臉麵。習慣於奢侈生活的富商們,每到一處地方,便會大肆花費銀兩,包下當地最奢華的酒樓,請同行的貴人們入住,這份來之不易的機會,對於以勢利眼著稱的富商來說,自然是結交善緣的天賜良機。
酒桌之上,眾人談天說地,講那家鄉的風土人情,聊那京都的達官權貴,因瘟疫之事臉色劇變,為之後怕。最後提到永嘉的施哲,人人扼腕歎息,施家停泊在永嘉港口的商船,隻需一聲令下,揚帆起航,施家少爺早就超越他們的隊伍,抵達天津港口,安然無恙地進入京都。眾人感歎施哲的不惜命,可也讚歎其舍身為人的勇氣。
隻不過瘟疫之後,不知是否還能有幸看見施家出廠的琉璃製品。想必無需太久時間,市麵上的施家琉璃,將會被炒至一個天價。
同一時間,淮河以北聚集了大量的外國商人,尤其是事先與施家簽訂過琉璃生意的商隊,焦躁不安,擔心施哲死於瘟疫之中,到頭來,一紙協議就成了一筆空談。逃出東海省的各國商人更是帶出了不好的消息,令所有人的神經緊繃,約莫還有幾日,瘟疫將吞噬永嘉。
與異國商人一同滯留的還有太後的懿旨,鎮守淮河防線的將軍聽過頒旨太監的來意,可也不敢放行,一旦太監以及一眾皇宮侍衛進入永嘉後,便不可再迴京都複命,甚至不可返迴淮河一線。在將軍的勸阻下,太監攜旨原路返迴,想來太後娘娘也不會為了此事而發難,隻是可惜了年紀輕輕的翰林大人,怎會做出如此不要命的傻事呢。
沒人理解施哲的想法,施順義不讚同他的做法,安大、胡安然以及一眾助理疑惑少爺的行為,可能與施哲每日相處的溫淑會有些感受,隻有遠在隨州的施和,才知道哥哥為什麽做“傻事”。
幾年前施和與哥哥上街閑逛,在一處菜攤前遇見賣菜的大娘與一名買菜的少女爭吵,圍觀群眾亦是不少,奔著吃瓜的念頭,施哲拉著施和蹲在一旁,俯視兩人,吃著兜中的瓜果。
原來那日少女家中的娘親生病,今日由她上街買些日常食用的蔬菜,在娘親的吩咐下,來了這處菜攤。挑選了幾樣蔬菜,講好了價格,可就在賣菜的大娘稱重時,趁著少女不注意,將一顆損壞的青菜與少女挑選的好青菜替換,事後少女迴到家中,被娘親發現,臭罵了一通,少女氣不過,這才返迴菜攤理論。
可初出茅廬的少女哪裏是身經百戰的大娘的對手,任由著大娘潑肮髒水,憋紅了臉,就是要換迴原來那顆青菜。大娘見著這等場景,知道了少女軟弱的性格,嘴中惡毒的話滔滔不絕,請四周的攤販作證,自己的買賣絕對公正。雙方就這麽僵持著。
一旁的施哲看得津津有味,笑著與施和打賭,旁邊這些攤販必然是向著那個賣菜的大娘,道理很簡單,不管在何處,這些攤販自會抱作一團,日常裏會是競爭關係,可若是承認了此事,損壞的隻會是整條街的名聲。往來的顧客懷有戒心,生怕攤販做些暗地的小動作,日子一長,懷疑心愈重,即使其他攤販誠實經營,落在顧客眼中,隻會覺得他們收斂了不少,被強行扣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所以,當下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死不承認即可,槍口一致對向少女,讓人群認為少女是個貪小便宜的小人。
當時年幼的施和壓根不知道如何分析人性,也不知道市井之人的品性如何,可腦子中突然想起了教書先生的一句話,脫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他覺得少女如此可憐,大家不至於針對一個女孩吧。
一向奉行“性本惡”理念的施哲,與施和訂下一包桂花糕點的賭約。
片刻後,施和高高興興地捧著一包桂花糕點,蹦蹦跳跳地與施哲離開鋪子,反觀施哲,臉上無半點懊惱之意,笑著與施和要了幾塊桂花糕,說是投降輸一半。
年紀幼小的施和,在那時才知道眼前這個寵愛自己的哥哥,原來看待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惡意。
臨江縣縣令元嘉年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城外道觀內的道士同意開壇做法,超度死難亡魂,地點設在衙門。但是道士們認為自身修為尚淺,做不得高深的法事,若是元縣令有其他需求,怕是難以滿足。
元嘉年點頭同意,此事任由道長決定,法會的一切開銷都由衙門支出,衙役會在一旁協助,隻管吩咐就是。道士們開始著手準備相關法器、符紙,開壇時間定在後日。
元嘉年懸著的心終於落地,前生來世,今生已經難求,隻希望那些無辜的百姓早日登往極樂世界,投個好胎,至於他元嘉年嘛,隻要靈兒在世一日,他便爭取多活一日。
衙役們得了元嘉年的同意,對某些家中已無活人的房屋進行清理打掃,撒上石灰粉末。若是清理中發現金銀,衙役們安心收下,用作大夥兒的酒菜錢,若是某戶人家一貧如洗,也不會故意翻箱倒櫃,找些值錢的物件。
衣物、糧食經過處理後,一一分配給存活的百姓,地裏的莊稼無人看管,想來下半年的收成不會好到哪去,這些糧食,隻能緩解燃眉之急。
令元嘉年擔憂的是,去年兩河省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大批難民湧入南方各省份,為了緩解南方的糧食壓力,從蜀川之地調取了大量的糧食,導致目前的糧倉處於空虛狀態。
若是尚未爆發這場瘟疫,等到下半年的豐收,蜀川之地的糧食足以自產自足,可如今田地荒廢,糧倉已空,恐怕瘟疫之後又將是一場饑荒。隻希望洛朝他處安然無恙,否則蜀川省將孤立無援。
渡船到達彼岸,接受朝廷軍隊的籠統檢查,富商、貴人們出示事先向京都討來的通行文書,與為首的幾名官員打過招唿,送上一疊銀票,帶著一眾家仆,越過被朝廷當作最後一道屏障的淮河,正式踏上北方的土地,在瘟疫未曾結束前,富商、貴人們不會返迴南方。
北逃的隊伍結伴而行,本就善於與人交談、阿諛奉承的富商們,期間結識了不少京都權貴的子嗣、親朋好友,看來逃難的好處體現的淋漓盡致啊。
隊伍過淮河,入東山省,而後轉向兩河省,直達京都,這是大部分人的既定路線,還有部分家族向西行進,前去投奔山海、山西的富貴親戚。
隊伍行進速度極慢,似乎是在照顧馬車內驕奢慣養、身子抱恙的富家小姐,既然已經出了南方的地界,眾人早就不是原先那副慌張逃竄的臉麵。習慣於奢侈生活的富商們,每到一處地方,便會大肆花費銀兩,包下當地最奢華的酒樓,請同行的貴人們入住,這份來之不易的機會,對於以勢利眼著稱的富商來說,自然是結交善緣的天賜良機。
酒桌之上,眾人談天說地,講那家鄉的風土人情,聊那京都的達官權貴,因瘟疫之事臉色劇變,為之後怕。最後提到永嘉的施哲,人人扼腕歎息,施家停泊在永嘉港口的商船,隻需一聲令下,揚帆起航,施家少爺早就超越他們的隊伍,抵達天津港口,安然無恙地進入京都。眾人感歎施哲的不惜命,可也讚歎其舍身為人的勇氣。
隻不過瘟疫之後,不知是否還能有幸看見施家出廠的琉璃製品。想必無需太久時間,市麵上的施家琉璃,將會被炒至一個天價。
同一時間,淮河以北聚集了大量的外國商人,尤其是事先與施家簽訂過琉璃生意的商隊,焦躁不安,擔心施哲死於瘟疫之中,到頭來,一紙協議就成了一筆空談。逃出東海省的各國商人更是帶出了不好的消息,令所有人的神經緊繃,約莫還有幾日,瘟疫將吞噬永嘉。
與異國商人一同滯留的還有太後的懿旨,鎮守淮河防線的將軍聽過頒旨太監的來意,可也不敢放行,一旦太監以及一眾皇宮侍衛進入永嘉後,便不可再迴京都複命,甚至不可返迴淮河一線。在將軍的勸阻下,太監攜旨原路返迴,想來太後娘娘也不會為了此事而發難,隻是可惜了年紀輕輕的翰林大人,怎會做出如此不要命的傻事呢。
沒人理解施哲的想法,施順義不讚同他的做法,安大、胡安然以及一眾助理疑惑少爺的行為,可能與施哲每日相處的溫淑會有些感受,隻有遠在隨州的施和,才知道哥哥為什麽做“傻事”。
幾年前施和與哥哥上街閑逛,在一處菜攤前遇見賣菜的大娘與一名買菜的少女爭吵,圍觀群眾亦是不少,奔著吃瓜的念頭,施哲拉著施和蹲在一旁,俯視兩人,吃著兜中的瓜果。
原來那日少女家中的娘親生病,今日由她上街買些日常食用的蔬菜,在娘親的吩咐下,來了這處菜攤。挑選了幾樣蔬菜,講好了價格,可就在賣菜的大娘稱重時,趁著少女不注意,將一顆損壞的青菜與少女挑選的好青菜替換,事後少女迴到家中,被娘親發現,臭罵了一通,少女氣不過,這才返迴菜攤理論。
可初出茅廬的少女哪裏是身經百戰的大娘的對手,任由著大娘潑肮髒水,憋紅了臉,就是要換迴原來那顆青菜。大娘見著這等場景,知道了少女軟弱的性格,嘴中惡毒的話滔滔不絕,請四周的攤販作證,自己的買賣絕對公正。雙方就這麽僵持著。
一旁的施哲看得津津有味,笑著與施和打賭,旁邊這些攤販必然是向著那個賣菜的大娘,道理很簡單,不管在何處,這些攤販自會抱作一團,日常裏會是競爭關係,可若是承認了此事,損壞的隻會是整條街的名聲。往來的顧客懷有戒心,生怕攤販做些暗地的小動作,日子一長,懷疑心愈重,即使其他攤販誠實經營,落在顧客眼中,隻會覺得他們收斂了不少,被強行扣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所以,當下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死不承認即可,槍口一致對向少女,讓人群認為少女是個貪小便宜的小人。
當時年幼的施和壓根不知道如何分析人性,也不知道市井之人的品性如何,可腦子中突然想起了教書先生的一句話,脫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他覺得少女如此可憐,大家不至於針對一個女孩吧。
一向奉行“性本惡”理念的施哲,與施和訂下一包桂花糕點的賭約。
片刻後,施和高高興興地捧著一包桂花糕點,蹦蹦跳跳地與施哲離開鋪子,反觀施哲,臉上無半點懊惱之意,笑著與施和要了幾塊桂花糕,說是投降輸一半。
年紀幼小的施和,在那時才知道眼前這個寵愛自己的哥哥,原來看待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惡意。
臨江縣縣令元嘉年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城外道觀內的道士同意開壇做法,超度死難亡魂,地點設在衙門。但是道士們認為自身修為尚淺,做不得高深的法事,若是元縣令有其他需求,怕是難以滿足。
元嘉年點頭同意,此事任由道長決定,法會的一切開銷都由衙門支出,衙役會在一旁協助,隻管吩咐就是。道士們開始著手準備相關法器、符紙,開壇時間定在後日。
元嘉年懸著的心終於落地,前生來世,今生已經難求,隻希望那些無辜的百姓早日登往極樂世界,投個好胎,至於他元嘉年嘛,隻要靈兒在世一日,他便爭取多活一日。
衙役們得了元嘉年的同意,對某些家中已無活人的房屋進行清理打掃,撒上石灰粉末。若是清理中發現金銀,衙役們安心收下,用作大夥兒的酒菜錢,若是某戶人家一貧如洗,也不會故意翻箱倒櫃,找些值錢的物件。
衣物、糧食經過處理後,一一分配給存活的百姓,地裏的莊稼無人看管,想來下半年的收成不會好到哪去,這些糧食,隻能緩解燃眉之急。
令元嘉年擔憂的是,去年兩河省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大批難民湧入南方各省份,為了緩解南方的糧食壓力,從蜀川之地調取了大量的糧食,導致目前的糧倉處於空虛狀態。
若是尚未爆發這場瘟疫,等到下半年的豐收,蜀川之地的糧食足以自產自足,可如今田地荒廢,糧倉已空,恐怕瘟疫之後又將是一場饑荒。隻希望洛朝他處安然無恙,否則蜀川省將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