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逝去,夏風攜帶炙熱的巨浪緩緩離去,秋老虎驟然襲來,氣溫猛然下降。
季風的軌跡飄忽不定,忽而攜帶海量雨水侵襲而來,忽而莽衝直撞,飄向內陸,傾灑大地。水田裏的稻米早已收割殆盡,趁著晴朗天氣,將未曾脫去稻殼的米粒置於空地上晾曬,收入穀倉。稻花魚隨著水田內的流水遊向缺口處,村民事先放置的魚籠之中,滿是活蹦亂跳的魚兒,糯米稻花魚,最是饞人。
收獲的季節令人喜悅。
可其中有幾個村子特立獨行,不同常態,家家戶戶使用小推車,從遠處山腳運來沃土,傾倒於水田之內,取來城鎮上才會售賣的鐵製農具,來迴翻新泥土。遠處山坡之上,更多的村民以利斧砍伐樹木,燒去雜草,加入稻殼混作草木灰,澆灌翻新的水田之中。一段時間後,山坡漸漸光禿,坦露一片空地,四周逐漸圍起柵欄,果園的雛形顯露。再等待一段時間,施家提供的種子與植株就能送來。
這幾個月來,施府派來的農匠每隔幾日就會向眾人傳授栽培經濟作物的知識,甚至繪畫圖紙,方便不識字的村民們參考,任何問題皆可上門提問,隨時恭候,這一切,得益於施家小少爺的吩咐。
工廠裏,此時的施哲,正忙於軋棉機的製作。今年的夏日異常炎熱,按照前世的氣候規律,今年的冬季多半氣溫極低,酷寒凍人。因此,施哲建議施順義派人大量收購棉花,今年的冬天,保暖物品必將大賣,而剛入秋的低溫,就已驗證了他的猜想。
施家大量收購棉花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商人跟風購買,許多商行嗅到其中的商機,紛紛加入購買的隊列中。等到冬季降臨,棉製品的需求暴增,這批棉花的價格將翻上幾番,怎麽算都是賺的。
商人們欲要與施家爭奪棉花市場,可他們疏忽了一個重要的因素——棉花製品的製作成本。在洛朝,手工處理棉花最為常見,成本亦是最高,耗時長,可獲得的棉花最為幹淨。商人們被迫接受這種方式,因此市麵上一件棉織品的價格居高不下,一旦入冬,供不應求。
施哲早已想到了解決方法,那便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中發明——軋棉機,一種能將棉花的棉籽與棉絨快速分離的工具,以洛朝現在手工分離的技術,一個技術成熟的工人,每天僅能分離十四至十五斤重的棉花,而軋棉機每天能夠分離四十多斤的棉花,且分離效果更好。一旦軋棉機投入使用,棉衣棉布的製作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屆時其他商行囤積再多的棉花,依然無法與施家爭搶市場。
軋棉機的試驗在工廠內進行,施哲專門讓人修建了一間實驗室,用於研究、試驗各種產品。軋棉機的結構並不複雜,長方體的木盒中安裝尖刺鋸齒,通過一側的曲柄轉動,鋸齒推動棉纖通過小槽孔,將棉籽留在外部,棉籽通過漏鬥排出。設計圖交於先前製造手槍的鐵匠,由他們合力製作,齒輪的精密度越高,互相之間越貼合,軋棉機的效率更高。
其餘時間,施哲忙於撰寫甘蔗、番茄等作物的種植知識,這可是頭等大事,關乎明年能否吃上美食。施哲編寫內容,由幾個書生助理排版、編冊,而後發行至試驗村。
工廠在經曆火災後,停工十五日,全體工人自發用笤帚、簸箕,將滅火的沙土清理幹淨,裝入布袋之中,存入倉庫,以備不時之需。燒黑的白牆,由請來的漆匠翻新,根據施哲的要求,白色的背景牆繪畫彩色的圖案,其中一幅名叫《豬豬俠》的畫,施哲特地吩咐過,必須有。真不知道這施家小少爺的品味,一頭豬也能上牆?
入秋之前,食鹽製造廠順利完工,過濾器與陶鍋等設備開始應用,工人是幾個附近縣鎮流浪的孩子,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隻有七歲,經曆過長期的饑餓、虐待,這些孩子對成年人總是投以膽怯、害怕、排斥的目光,若不是施哲同樣身為小孩,使其放下防備心,否則這些孩子的思想工作極難進行。
施哲原本打算將這些孩子送往隔壁的學校,由教書先生傳授知識,這些孩子集體搖頭拒絕,他們並不認為讀書能夠讓他們吃上飽飯,隻想留在工廠內有一份安穩工作,食堂吃飯時聽過工廠內工人的閑聊,每月不僅能拿一百五十文工錢,還能每天免費吃飯,領取一套溫暖的棉被、幹淨的衣服、舒適的鞋子,這是流浪幾年的孩子們夢寐以求的生活。
談到最後,孩子們的態度堅決,施哲實在沒有辦法,隻能將這些流浪兒聘請為食鹽廠房的工人,親手教會他們如何製鹽。精鹽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操作難度低,危險性極小,很適合這些孩子工作。隻是聘請童工,不知道在洛朝犯不犯法。
這些孩子很聰慧,更多的是在封建社會下艱苦生存而培養出的狡黠,不過一日,就已掌握食鹽的製作工藝,他們的宿舍施哲專門派人建造,宿舍牆壁上繪畫動漫壁紙,整體布置趨向兒童的房間,希望這裏將成為他們溫馨的家。至於孩子們的背景,無需調查,都是父母雙亡、無親無故的孤兒,平日裏互相依偎、照顧,謹慎處事,一致對外,免得遭遇外人欺負。
生產的食鹽包裹在油紙中,裝在幹燥的陶罐裏,密封保存,藏於秘密修建的倉庫中,這不單單是調味品,還是一罐罐亮閃閃的白銀,是施哲的後備隱藏能源。
東海省,永嘉縣,縣衙。
“韓縣令,已經過去一月有餘,施家工廠縱火案依舊毫無線索?”
李子昂正襟危坐於高堂之上,目光始終注視案桌之上的卷宗,開口問道。
“迴大人,府衙內所有的官差都已派出,挨家挨戶尋找線索,目前依舊毫無頭緒。”韓令全恭敬迴道,早已收起對上位者的諂媚姿態,隻因眼前之人官居刑部侍郎,為人剛正不阿,一旦自己做出任何令其不滿之事,遭其細細調查一番,別說腦袋上的官帽,就是腦袋能否不落地,都是人家一句話的事。
施家向朝廷上報工廠縱火案,朝野震怒,洛帝隨即下旨,派遣刑部侍郎於三月內查清此案,將幕後兇手繩之以法。麵對剛到永嘉縣的李子昂,韓令全一如既往地使用官場中的待人套路,旁敲側擊,抓人喜好,結果非但沒拍上馬屁,差點落了把柄,尋人替罪之事被查出,幸好與縱火案無關,被責罰幾句罷了。
大致摸清了李子昂的品性,韓令全收斂不少,將阿諛奉承的話爛在肚子裏,全力配合朝廷查案,但是萬萬不敢供出鍾家,兩者在縱火案後斷了聯係,心照不宣,互不拆穿。一旦鍾家落網,汙蔑韓令全縱容其放火,輕則官職不保,重則人頭落地,耽誤賑災糧食的生產,與貪汙賑災銀兩,性質無異。
“皇帝給以三月查案時間,如今已過去兩月有餘,如若再無結果,你我官職難保。”李子昂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話,如巨石砸入韓令全的心湖,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個常年接觸刑事案件的官員,李子昂的洞察力超乎常人,僅僅一個照麵,便知曉韓令全即便未參與縱火案,但也脫不了幹係。
厚重的官服封存身體散發的熱量,同時吸收韓令全不由自主冒出的冷汗,他是個聰明人,不然何以做得縣令二十餘載,死道友不死貧道。
鍾家,自佑多福吧。
季風的軌跡飄忽不定,忽而攜帶海量雨水侵襲而來,忽而莽衝直撞,飄向內陸,傾灑大地。水田裏的稻米早已收割殆盡,趁著晴朗天氣,將未曾脫去稻殼的米粒置於空地上晾曬,收入穀倉。稻花魚隨著水田內的流水遊向缺口處,村民事先放置的魚籠之中,滿是活蹦亂跳的魚兒,糯米稻花魚,最是饞人。
收獲的季節令人喜悅。
可其中有幾個村子特立獨行,不同常態,家家戶戶使用小推車,從遠處山腳運來沃土,傾倒於水田之內,取來城鎮上才會售賣的鐵製農具,來迴翻新泥土。遠處山坡之上,更多的村民以利斧砍伐樹木,燒去雜草,加入稻殼混作草木灰,澆灌翻新的水田之中。一段時間後,山坡漸漸光禿,坦露一片空地,四周逐漸圍起柵欄,果園的雛形顯露。再等待一段時間,施家提供的種子與植株就能送來。
這幾個月來,施府派來的農匠每隔幾日就會向眾人傳授栽培經濟作物的知識,甚至繪畫圖紙,方便不識字的村民們參考,任何問題皆可上門提問,隨時恭候,這一切,得益於施家小少爺的吩咐。
工廠裏,此時的施哲,正忙於軋棉機的製作。今年的夏日異常炎熱,按照前世的氣候規律,今年的冬季多半氣溫極低,酷寒凍人。因此,施哲建議施順義派人大量收購棉花,今年的冬天,保暖物品必將大賣,而剛入秋的低溫,就已驗證了他的猜想。
施家大量收購棉花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商人跟風購買,許多商行嗅到其中的商機,紛紛加入購買的隊列中。等到冬季降臨,棉製品的需求暴增,這批棉花的價格將翻上幾番,怎麽算都是賺的。
商人們欲要與施家爭奪棉花市場,可他們疏忽了一個重要的因素——棉花製品的製作成本。在洛朝,手工處理棉花最為常見,成本亦是最高,耗時長,可獲得的棉花最為幹淨。商人們被迫接受這種方式,因此市麵上一件棉織品的價格居高不下,一旦入冬,供不應求。
施哲早已想到了解決方法,那便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中發明——軋棉機,一種能將棉花的棉籽與棉絨快速分離的工具,以洛朝現在手工分離的技術,一個技術成熟的工人,每天僅能分離十四至十五斤重的棉花,而軋棉機每天能夠分離四十多斤的棉花,且分離效果更好。一旦軋棉機投入使用,棉衣棉布的製作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屆時其他商行囤積再多的棉花,依然無法與施家爭搶市場。
軋棉機的試驗在工廠內進行,施哲專門讓人修建了一間實驗室,用於研究、試驗各種產品。軋棉機的結構並不複雜,長方體的木盒中安裝尖刺鋸齒,通過一側的曲柄轉動,鋸齒推動棉纖通過小槽孔,將棉籽留在外部,棉籽通過漏鬥排出。設計圖交於先前製造手槍的鐵匠,由他們合力製作,齒輪的精密度越高,互相之間越貼合,軋棉機的效率更高。
其餘時間,施哲忙於撰寫甘蔗、番茄等作物的種植知識,這可是頭等大事,關乎明年能否吃上美食。施哲編寫內容,由幾個書生助理排版、編冊,而後發行至試驗村。
工廠在經曆火災後,停工十五日,全體工人自發用笤帚、簸箕,將滅火的沙土清理幹淨,裝入布袋之中,存入倉庫,以備不時之需。燒黑的白牆,由請來的漆匠翻新,根據施哲的要求,白色的背景牆繪畫彩色的圖案,其中一幅名叫《豬豬俠》的畫,施哲特地吩咐過,必須有。真不知道這施家小少爺的品味,一頭豬也能上牆?
入秋之前,食鹽製造廠順利完工,過濾器與陶鍋等設備開始應用,工人是幾個附近縣鎮流浪的孩子,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隻有七歲,經曆過長期的饑餓、虐待,這些孩子對成年人總是投以膽怯、害怕、排斥的目光,若不是施哲同樣身為小孩,使其放下防備心,否則這些孩子的思想工作極難進行。
施哲原本打算將這些孩子送往隔壁的學校,由教書先生傳授知識,這些孩子集體搖頭拒絕,他們並不認為讀書能夠讓他們吃上飽飯,隻想留在工廠內有一份安穩工作,食堂吃飯時聽過工廠內工人的閑聊,每月不僅能拿一百五十文工錢,還能每天免費吃飯,領取一套溫暖的棉被、幹淨的衣服、舒適的鞋子,這是流浪幾年的孩子們夢寐以求的生活。
談到最後,孩子們的態度堅決,施哲實在沒有辦法,隻能將這些流浪兒聘請為食鹽廠房的工人,親手教會他們如何製鹽。精鹽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操作難度低,危險性極小,很適合這些孩子工作。隻是聘請童工,不知道在洛朝犯不犯法。
這些孩子很聰慧,更多的是在封建社會下艱苦生存而培養出的狡黠,不過一日,就已掌握食鹽的製作工藝,他們的宿舍施哲專門派人建造,宿舍牆壁上繪畫動漫壁紙,整體布置趨向兒童的房間,希望這裏將成為他們溫馨的家。至於孩子們的背景,無需調查,都是父母雙亡、無親無故的孤兒,平日裏互相依偎、照顧,謹慎處事,一致對外,免得遭遇外人欺負。
生產的食鹽包裹在油紙中,裝在幹燥的陶罐裏,密封保存,藏於秘密修建的倉庫中,這不單單是調味品,還是一罐罐亮閃閃的白銀,是施哲的後備隱藏能源。
東海省,永嘉縣,縣衙。
“韓縣令,已經過去一月有餘,施家工廠縱火案依舊毫無線索?”
李子昂正襟危坐於高堂之上,目光始終注視案桌之上的卷宗,開口問道。
“迴大人,府衙內所有的官差都已派出,挨家挨戶尋找線索,目前依舊毫無頭緒。”韓令全恭敬迴道,早已收起對上位者的諂媚姿態,隻因眼前之人官居刑部侍郎,為人剛正不阿,一旦自己做出任何令其不滿之事,遭其細細調查一番,別說腦袋上的官帽,就是腦袋能否不落地,都是人家一句話的事。
施家向朝廷上報工廠縱火案,朝野震怒,洛帝隨即下旨,派遣刑部侍郎於三月內查清此案,將幕後兇手繩之以法。麵對剛到永嘉縣的李子昂,韓令全一如既往地使用官場中的待人套路,旁敲側擊,抓人喜好,結果非但沒拍上馬屁,差點落了把柄,尋人替罪之事被查出,幸好與縱火案無關,被責罰幾句罷了。
大致摸清了李子昂的品性,韓令全收斂不少,將阿諛奉承的話爛在肚子裏,全力配合朝廷查案,但是萬萬不敢供出鍾家,兩者在縱火案後斷了聯係,心照不宣,互不拆穿。一旦鍾家落網,汙蔑韓令全縱容其放火,輕則官職不保,重則人頭落地,耽誤賑災糧食的生產,與貪汙賑災銀兩,性質無異。
“皇帝給以三月查案時間,如今已過去兩月有餘,如若再無結果,你我官職難保。”李子昂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話,如巨石砸入韓令全的心湖,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個常年接觸刑事案件的官員,李子昂的洞察力超乎常人,僅僅一個照麵,便知曉韓令全即便未參與縱火案,但也脫不了幹係。
厚重的官服封存身體散發的熱量,同時吸收韓令全不由自主冒出的冷汗,他是個聰明人,不然何以做得縣令二十餘載,死道友不死貧道。
鍾家,自佑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