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哥,你有所不知,我那娘親……她在我爹爹最後一年趕考時,與那知縣勾搭成奸,拋下了我和爹。她不配為人母。”蘇見黎道。
顧暘聽了大驚,顫聲道:“為什麽?”
蘇見黎淡淡地道:“沒有為什麽。我隻知道她無情無義,我恨她。”
顧暘道:“你娘說不定也有甚麽苦衷。”
蘇見黎聽得,瞪了他一眼,道:“她負了我爹,與別的男人成奸,她能有甚麽苦衷?”
顧暘道:“她是跟誰成奸?”
蘇見黎咬著牙根道:“正是那昆山知縣冷觀,這名字我絕不會忘記。”
顧暘一愣,正要問這昆山在何處,蘇見黎便道:“這昆山縣隸屬江蘇省蘇州府。”
顧暘沉吟道:“你們是江蘇人氏?難怪你們姓蘇。”
“哎呀!”蘇見黎輕輕打了他肚子一拳,嗔道,“這姓蘇跟江蘇又有啥關係嘛!”
顧暘摸摸肚子,笑道:“我傻了。你且說說當年是怎麽一迴事。”
蘇見黎道:“一言難盡。說起來,我蘇家祖上本是山東一耕織人家,隻是百年之前,門裏有人考中進士,一躍而為京津望族。數代之後,子弟荒侈,外加政敵構陷,故而被朝廷查抄,家道中落,爺爺憂憤而死。我們一家三口拖著奶奶、姥爺、姥姥三個老人,輾轉流落至蘇州府昆山縣安平村為民。爹爹曾說,爺爺臨死之前,握住他手,囑他定要把蘇門複興。”
“故而爹爹傾心於科舉,一意定要考上。趕考九年不中,九年之間總是離多歸少,每年隻在大年三十迴家來,住上十數日便走,這十數日之間,卻又每日被那些個家長裏短鬧得雞飛狗跳,苦不堪言。”
顧暘道:“卻是為些甚麽爭吵?”
蘇見黎道:“我那時還小,記不太清,隻記得最後那年爹爹帶迴來隻青花瓷碗,送與我娘,被她失手摔了。我趴在裏屋牆邊,見爹爹隻是責怪了一句,我娘竟大吵大鬧起來,一連摔了十幾隻碗。”
“那時爹爹便道:‘隻是說你一句,何必無理取鬧,動如此大肝火?’”
“娘叫道:‘你一去九年,討不得個一官半職,直連累得我幾口老弱,在這異鄉受盡人欺。摔你個碗又怎麽?也值得怪罪?’”
“爹道:‘我給人家教書,半年才買得這隻碗來,你頃刻摔了,我卻說不得?’”
“娘便道:‘你正是說不得。你在外麵出風頭,可知我在這家裏受盡多少罪麽?’”
“爹便怒道:‘你道我在外麵便風光麽?一年裏掙幾文破錢,走南去北,打點結交名流,你道我便容易麽?我卻為的甚麽?還不是為這個家?我漂泊於那市井街頭,忍饑受凍時,又有誰記掛著我來?’”
“娘道:‘你這九年,卻給這個家帶來些甚麽?你可曾金榜高中了?’”
“爹便道:‘不曾。這之間的委曲,你也應知道。’”
“娘道:‘那又如何?你不如老老實實迴鄉來種地,或是做些生意,莫癡想著甚麽高官厚祿。這些話我每年都說,早說得倦了。’”
“爹怒道:‘爹臨死之時,你也曾在身旁,這如何便是癡想了?’”
“娘道:‘你兩次三番中了,便不是癡想,九年不中,換別人家媳婦,有你這等丈夫,早些年就跑了,隻有我這般老實的,跟你受苦!’”
“爹大怒,站起身來,往娘臉上打了一掌。娘捂著臉大哭大叫,似瘋似癲,道:‘你打我,你打我!你不讓我說,我偏說!這些年來,我跟著你過得是甚麽日子?你把家一拋,倒是利索,你卻闖出個名堂來哇?舍下我們這孤兒寡母的,三個老人也一個接一個送終了,我做媳婦的該受的苦都受了!要不是還有這個丫頭,我早一頭碰死了……你要打我們娘倆,就打罷!我先把這丫頭掐死,你打我罷!’我聽得趕忙跑到床底去了。”
“爹聽了卻懊悔,飲了一碗酒,那碗又被娘摔了。爹便出門去天井望了一陣月亮,娘坐在堂屋哭。爹迴來時給娘賠了一夜不是,並許諾說這一年必定考上,若再考不上,便迴來種田、做生意,又或是允她改嫁。”
蘇見黎說得這一大篇,演得栩栩如生,顧暘雖隻見過蘇父,未見過她娘其人,被她這大唿小叫一頓演,便如看見了她爹娘二人爭吵的場景似的。
聽她說到此處,顧暘便喜道:“蘇大人最後一年卻考上了呀!你娘不用改嫁了。”
蘇見黎道:“本來是應當如此。第二日,來了位姓徐的官大人投宿,還帶著個跟我差不多歲數的男孩。我爹既有意入仕,必然用心相待。那徐大人自稱是朝廷來的鴻臚寺少卿,鬆江府上海縣人氏,逢年迴鄉探親,不料路遇洪水,便繞行至我們村裏投宿。”
顧暘暈乎乎地道:“莫非是此人禍害了你娘?”
蘇見黎搖頭道:“顧大哥,你且聽我說。這日到了傍晚,又來了一個官員投宿,你道他是誰?便是我們那昆山縣知縣,冷觀。”
顧暘驚愕道:“是他!”
顧暘聽了大驚,顫聲道:“為什麽?”
蘇見黎淡淡地道:“沒有為什麽。我隻知道她無情無義,我恨她。”
顧暘道:“你娘說不定也有甚麽苦衷。”
蘇見黎聽得,瞪了他一眼,道:“她負了我爹,與別的男人成奸,她能有甚麽苦衷?”
顧暘道:“她是跟誰成奸?”
蘇見黎咬著牙根道:“正是那昆山知縣冷觀,這名字我絕不會忘記。”
顧暘一愣,正要問這昆山在何處,蘇見黎便道:“這昆山縣隸屬江蘇省蘇州府。”
顧暘沉吟道:“你們是江蘇人氏?難怪你們姓蘇。”
“哎呀!”蘇見黎輕輕打了他肚子一拳,嗔道,“這姓蘇跟江蘇又有啥關係嘛!”
顧暘摸摸肚子,笑道:“我傻了。你且說說當年是怎麽一迴事。”
蘇見黎道:“一言難盡。說起來,我蘇家祖上本是山東一耕織人家,隻是百年之前,門裏有人考中進士,一躍而為京津望族。數代之後,子弟荒侈,外加政敵構陷,故而被朝廷查抄,家道中落,爺爺憂憤而死。我們一家三口拖著奶奶、姥爺、姥姥三個老人,輾轉流落至蘇州府昆山縣安平村為民。爹爹曾說,爺爺臨死之前,握住他手,囑他定要把蘇門複興。”
“故而爹爹傾心於科舉,一意定要考上。趕考九年不中,九年之間總是離多歸少,每年隻在大年三十迴家來,住上十數日便走,這十數日之間,卻又每日被那些個家長裏短鬧得雞飛狗跳,苦不堪言。”
顧暘道:“卻是為些甚麽爭吵?”
蘇見黎道:“我那時還小,記不太清,隻記得最後那年爹爹帶迴來隻青花瓷碗,送與我娘,被她失手摔了。我趴在裏屋牆邊,見爹爹隻是責怪了一句,我娘竟大吵大鬧起來,一連摔了十幾隻碗。”
“那時爹爹便道:‘隻是說你一句,何必無理取鬧,動如此大肝火?’”
“娘叫道:‘你一去九年,討不得個一官半職,直連累得我幾口老弱,在這異鄉受盡人欺。摔你個碗又怎麽?也值得怪罪?’”
“爹道:‘我給人家教書,半年才買得這隻碗來,你頃刻摔了,我卻說不得?’”
“娘便道:‘你正是說不得。你在外麵出風頭,可知我在這家裏受盡多少罪麽?’”
“爹便怒道:‘你道我在外麵便風光麽?一年裏掙幾文破錢,走南去北,打點結交名流,你道我便容易麽?我卻為的甚麽?還不是為這個家?我漂泊於那市井街頭,忍饑受凍時,又有誰記掛著我來?’”
“娘道:‘你這九年,卻給這個家帶來些甚麽?你可曾金榜高中了?’”
“爹便道:‘不曾。這之間的委曲,你也應知道。’”
“娘道:‘那又如何?你不如老老實實迴鄉來種地,或是做些生意,莫癡想著甚麽高官厚祿。這些話我每年都說,早說得倦了。’”
“爹怒道:‘爹臨死之時,你也曾在身旁,這如何便是癡想了?’”
“娘道:‘你兩次三番中了,便不是癡想,九年不中,換別人家媳婦,有你這等丈夫,早些年就跑了,隻有我這般老實的,跟你受苦!’”
“爹大怒,站起身來,往娘臉上打了一掌。娘捂著臉大哭大叫,似瘋似癲,道:‘你打我,你打我!你不讓我說,我偏說!這些年來,我跟著你過得是甚麽日子?你把家一拋,倒是利索,你卻闖出個名堂來哇?舍下我們這孤兒寡母的,三個老人也一個接一個送終了,我做媳婦的該受的苦都受了!要不是還有這個丫頭,我早一頭碰死了……你要打我們娘倆,就打罷!我先把這丫頭掐死,你打我罷!’我聽得趕忙跑到床底去了。”
“爹聽了卻懊悔,飲了一碗酒,那碗又被娘摔了。爹便出門去天井望了一陣月亮,娘坐在堂屋哭。爹迴來時給娘賠了一夜不是,並許諾說這一年必定考上,若再考不上,便迴來種田、做生意,又或是允她改嫁。”
蘇見黎說得這一大篇,演得栩栩如生,顧暘雖隻見過蘇父,未見過她娘其人,被她這大唿小叫一頓演,便如看見了她爹娘二人爭吵的場景似的。
聽她說到此處,顧暘便喜道:“蘇大人最後一年卻考上了呀!你娘不用改嫁了。”
蘇見黎道:“本來是應當如此。第二日,來了位姓徐的官大人投宿,還帶著個跟我差不多歲數的男孩。我爹既有意入仕,必然用心相待。那徐大人自稱是朝廷來的鴻臚寺少卿,鬆江府上海縣人氏,逢年迴鄉探親,不料路遇洪水,便繞行至我們村裏投宿。”
顧暘暈乎乎地道:“莫非是此人禍害了你娘?”
蘇見黎搖頭道:“顧大哥,你且聽我說。這日到了傍晚,又來了一個官員投宿,你道他是誰?便是我們那昆山縣知縣,冷觀。”
顧暘驚愕道:“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