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林如海:賈瓚要避世!
紅樓:開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作者:飄逸的腿毛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瓚一行人來到了西郊大營,點了幾衛人馬,卻是將兩衛騎兵給留了下來。
西南到處都是山地,再加上此戰還需翻越深山老林,騎兵壓根就派不上用場,拉過去也是徒增損耗。
在與永安帝商議之後,他便將兩衛騎兵留下,由高順率領,負責拱衛京師之用。
人數到齊後,即可開營拔寨,出大營而去。
此番南下,他們需要從長安出發經子午道前往漢中,再到利州,乘船經嘉陵江抵達重慶府,最後翻山越嶺進攻播州。
光是從長安到重慶府,便要一個月以上,加上前往播州的時間,怕是要近兩個月都要花在行軍上。
就在折衝軍開拔的同時,皇宮禦書房內,林如海正在向永安帝奏報。
出乎預料的是,林如海本以為皇帝在聽到江南饑荒後會情緒激動,卻是未曾想到,永安帝的反應極其平淡。
顯然他是經過別的渠道,已然知曉了此事。
這讓林如海本來已經準備好的一套說詞沒了用武之地。
不過他還是定下心神,繼續奏報。
直到將自己所知全部和盤托出後,永安帝麵色低沉,卻依舊反應不大,凝眉沉思。
林如海無狀,隻能站在原地躬身待命。
良久,永安帝發出一道疑問:“江南織造局?甄家?”
在林如海的奏報當中,甄家的出鏡頻率相當的高。
這個江南織造局,是內務府下屬的一個部門,專職織造宮廷所需絲織用品,薛家便是這個江南織造局的供貨商之一。
隻是近些年,江南織造局已然漸漸脫離了內務府,隱隱成了個單獨的部門。
這一切都還要歸結於太上皇。
當年太上皇六次下江南,所糜耗錢糧無數,若隻靠國庫,壓根就無法支撐。
因此,這六次在江南所居,都是由江南本地的幾家勳貴豪族接駕,其中賈家與王家分別接駕一次,但這個甄家,卻以一家之力,承擔了後四次的接駕。
王家也是世代豪貴,賈家更是一門二公,如此豪族,接駕一次便無法承受,可甄家接駕了四次卻依舊遊刃有餘,可見其財力之龐大。
也正是如此,太上皇對甄家很是滿意,多次下旨嘉獎,世代掌管江南製造局卻名聲不顯的甄家,這才為世人所熟知。
江南製造局也從此漸漸脫離了內務府的掌控,直接與太上皇接上了頭。
“他們是這些鹽商之首?”,永安帝問道。
林如海苦笑道:“以甄家的權勢,豈會看得上這群銅臭之人,鹽商之首談不上,頂多隻是利用罷了。”
“據臣所知,江南鹽商的生意,大都有甄家參股,其中比例不知,具體每年流入到甄家手裏的銀子,外界也無從得知,但必然不會是個小數目。”
“江南大批良田改稻為桑,打的便是江南製造局織造禦用織物的旗號,這些鹽商從中出錢出力,很是殷勤,但甄家卻並未領多少情,這些人前去拜訪,卻連門都不讓進。”
永安帝緩緩點頭,眉頭緊緊鎖成一團。
他著實是對江南了解不多,要不然也不會想起來將林如海招進京城問詢。
錦衣府號稱監聽天下無孔不入,可實際上,江南一直都是內廠的天下。
在他未登基之前,錦衣府便已經與內廠爭奪江南多年,卻一直都沒什麽成果,他登基之後,在太上皇的刻意防備之下,江南更是對永安帝絕緣。
這個甄家在永安帝的印象當中,不過是一個很有錢的豪族罷了,若非是林如海的描述,他還不知道,甄家在江南的能量竟然如此之大。
永安帝深邃的目光中,冒出絲絲的殺意,暗討:看來要動江南,這個甄家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了。
暗中瞅著永安帝的臉色,林如海輕歎一聲,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對陛下稟報。”
“嗯?講吧”,永安帝迴神道。
林如海從袖中取出一張紙條,雙手遞出:“還請陛下看看此詩。”
一旁的李進忠上前取過紙條,呈到永安帝麵前。
便聽林如海道:“此詩乃是由長平侯在家中所作,為小女無意間得到,這才為臣所知。”
“詩中有避世消極之意,臣以為,應是長平侯內心實感。”
永安帝眉頭皺的更深了,打開紙條仔細看了一遍,頓時麵露不悅之色。
道:“賈瓚年紀輕輕,正是建功立業的年齡,怎會做出這般暮氣沉沉的詩句?”
以二十歲的年紀,便已經位極人臣,榮耀一時,現在你跟我說他想避世?
林如海解釋道:“陛下,長平侯年紀雖小,卻飽經風霜,遍嚐人間冷暖,未免不會有這般心思。”
永安帝一愣,細細迴想賈瓚的經曆,哪怕依舊不相信這是賈瓚所作,卻依舊認為林如海的想法不無道理。
換做是他,幾經起落,心中也會唏噓不已。
可賈瓚若是跑到深山老林去了,那大梁怎麽辦?
想及此處,永安帝便生出一股煩躁之意,不耐煩道:“你獻上此詩,究竟想說些什麽?”
林如海麵生苦笑:“陛下欲徹查江南,臣絕對支持,可臣以為,這個人選,陛下還是另選其人的好。”
“朝中江南士人甚多,一旦江南有變,必然會對長平侯極盡攻訐之能事,時間一久,未免不會令長平侯心生厭倦之意。”
他是真的害怕賈瓚的心態被那幫人給搞崩了,拍拍屁股走人不玩了。
真到了這個時候,對大梁絕不是什麽好事。
永安帝露出沉思之色。
不得不承認,他被林如海說的話有些嚇到了。
好不容易朝廷有了些許的起色,賈瓚若是跑了,他手底下可就真沒幾個人能用了。
想了一會兒,永安帝擺擺手,道:“愛卿先迴去,待朕考慮一番。”
“是,臣告退”,林如海躬身一禮,緩緩退了下去。
出了殿門,他又轉身抬頭瞧了一眼乾明殿,長歎一聲,心中暗道:但願今日這番話,能讓陛下另派他人吧。
哪怕賈瓚好用,你也不能光逮著他一個人用。
在晉地的時候,他便已經被罵過一次,若在江南再來一迴,賈瓚就可不僅僅是在官場上名聲不好那麽簡單了。
西南到處都是山地,再加上此戰還需翻越深山老林,騎兵壓根就派不上用場,拉過去也是徒增損耗。
在與永安帝商議之後,他便將兩衛騎兵留下,由高順率領,負責拱衛京師之用。
人數到齊後,即可開營拔寨,出大營而去。
此番南下,他們需要從長安出發經子午道前往漢中,再到利州,乘船經嘉陵江抵達重慶府,最後翻山越嶺進攻播州。
光是從長安到重慶府,便要一個月以上,加上前往播州的時間,怕是要近兩個月都要花在行軍上。
就在折衝軍開拔的同時,皇宮禦書房內,林如海正在向永安帝奏報。
出乎預料的是,林如海本以為皇帝在聽到江南饑荒後會情緒激動,卻是未曾想到,永安帝的反應極其平淡。
顯然他是經過別的渠道,已然知曉了此事。
這讓林如海本來已經準備好的一套說詞沒了用武之地。
不過他還是定下心神,繼續奏報。
直到將自己所知全部和盤托出後,永安帝麵色低沉,卻依舊反應不大,凝眉沉思。
林如海無狀,隻能站在原地躬身待命。
良久,永安帝發出一道疑問:“江南織造局?甄家?”
在林如海的奏報當中,甄家的出鏡頻率相當的高。
這個江南織造局,是內務府下屬的一個部門,專職織造宮廷所需絲織用品,薛家便是這個江南織造局的供貨商之一。
隻是近些年,江南織造局已然漸漸脫離了內務府,隱隱成了個單獨的部門。
這一切都還要歸結於太上皇。
當年太上皇六次下江南,所糜耗錢糧無數,若隻靠國庫,壓根就無法支撐。
因此,這六次在江南所居,都是由江南本地的幾家勳貴豪族接駕,其中賈家與王家分別接駕一次,但這個甄家,卻以一家之力,承擔了後四次的接駕。
王家也是世代豪貴,賈家更是一門二公,如此豪族,接駕一次便無法承受,可甄家接駕了四次卻依舊遊刃有餘,可見其財力之龐大。
也正是如此,太上皇對甄家很是滿意,多次下旨嘉獎,世代掌管江南製造局卻名聲不顯的甄家,這才為世人所熟知。
江南製造局也從此漸漸脫離了內務府的掌控,直接與太上皇接上了頭。
“他們是這些鹽商之首?”,永安帝問道。
林如海苦笑道:“以甄家的權勢,豈會看得上這群銅臭之人,鹽商之首談不上,頂多隻是利用罷了。”
“據臣所知,江南鹽商的生意,大都有甄家參股,其中比例不知,具體每年流入到甄家手裏的銀子,外界也無從得知,但必然不會是個小數目。”
“江南大批良田改稻為桑,打的便是江南製造局織造禦用織物的旗號,這些鹽商從中出錢出力,很是殷勤,但甄家卻並未領多少情,這些人前去拜訪,卻連門都不讓進。”
永安帝緩緩點頭,眉頭緊緊鎖成一團。
他著實是對江南了解不多,要不然也不會想起來將林如海招進京城問詢。
錦衣府號稱監聽天下無孔不入,可實際上,江南一直都是內廠的天下。
在他未登基之前,錦衣府便已經與內廠爭奪江南多年,卻一直都沒什麽成果,他登基之後,在太上皇的刻意防備之下,江南更是對永安帝絕緣。
這個甄家在永安帝的印象當中,不過是一個很有錢的豪族罷了,若非是林如海的描述,他還不知道,甄家在江南的能量竟然如此之大。
永安帝深邃的目光中,冒出絲絲的殺意,暗討:看來要動江南,這個甄家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了。
暗中瞅著永安帝的臉色,林如海輕歎一聲,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對陛下稟報。”
“嗯?講吧”,永安帝迴神道。
林如海從袖中取出一張紙條,雙手遞出:“還請陛下看看此詩。”
一旁的李進忠上前取過紙條,呈到永安帝麵前。
便聽林如海道:“此詩乃是由長平侯在家中所作,為小女無意間得到,這才為臣所知。”
“詩中有避世消極之意,臣以為,應是長平侯內心實感。”
永安帝眉頭皺的更深了,打開紙條仔細看了一遍,頓時麵露不悅之色。
道:“賈瓚年紀輕輕,正是建功立業的年齡,怎會做出這般暮氣沉沉的詩句?”
以二十歲的年紀,便已經位極人臣,榮耀一時,現在你跟我說他想避世?
林如海解釋道:“陛下,長平侯年紀雖小,卻飽經風霜,遍嚐人間冷暖,未免不會有這般心思。”
永安帝一愣,細細迴想賈瓚的經曆,哪怕依舊不相信這是賈瓚所作,卻依舊認為林如海的想法不無道理。
換做是他,幾經起落,心中也會唏噓不已。
可賈瓚若是跑到深山老林去了,那大梁怎麽辦?
想及此處,永安帝便生出一股煩躁之意,不耐煩道:“你獻上此詩,究竟想說些什麽?”
林如海麵生苦笑:“陛下欲徹查江南,臣絕對支持,可臣以為,這個人選,陛下還是另選其人的好。”
“朝中江南士人甚多,一旦江南有變,必然會對長平侯極盡攻訐之能事,時間一久,未免不會令長平侯心生厭倦之意。”
他是真的害怕賈瓚的心態被那幫人給搞崩了,拍拍屁股走人不玩了。
真到了這個時候,對大梁絕不是什麽好事。
永安帝露出沉思之色。
不得不承認,他被林如海說的話有些嚇到了。
好不容易朝廷有了些許的起色,賈瓚若是跑了,他手底下可就真沒幾個人能用了。
想了一會兒,永安帝擺擺手,道:“愛卿先迴去,待朕考慮一番。”
“是,臣告退”,林如海躬身一禮,緩緩退了下去。
出了殿門,他又轉身抬頭瞧了一眼乾明殿,長歎一聲,心中暗道:但願今日這番話,能讓陛下另派他人吧。
哪怕賈瓚好用,你也不能光逮著他一個人用。
在晉地的時候,他便已經被罵過一次,若在江南再來一迴,賈瓚就可不僅僅是在官場上名聲不好那麽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