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院試二
老爺,少爺他浪子迴頭要考科舉 作者:會飛的牛9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惜的是,曆朝曆代很多人爬到上麵時,風太大,一下子就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想清楚了一切後,任俊傑構思一番就下筆了,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再大,沒有平台施展你的才華,那也是白搭。
想要為國家社稷百姓做貢獻,那就要上進,考取功名,建功立業,這就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拒絕躺平式的誇誇其談。
第一道題還算簡單了些,估計也難不倒多少考生,真正難的是第二道題。
揮揮灑灑的寫了一篇小作文後,已經差不多九點多了,任俊傑打算將第二道題也做了再吃飯,下午再將答案搬到卷子上就完美了。
簡單休息了幾分鍾,任俊傑接著就做了下一題。
第二道題: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
任俊傑看到這題就挺懵逼的,這說的是啥?哪裏出過這句話?
現在任俊傑的感覺就像現在有人向你提問,低頭思故鄉的上一句是什麽?
反正就是挺混亂的,你要是順著問,那就簡單多了,但你拆開出來,那考生們就得絞盡腦汁多想想了。
這不,現在有些考生就在揪頭發了。
想了好一會,任俊傑終於是想了起來,嗨,這句話出自《中庸》,要記起來還真不容易。
原句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意思的,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在天下實行,我知道原因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實行的時候超過了它的標準,而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達到它的標準。中庸之道不能為人所明了,我也知道原因了,有德行的人要求太高,做得太過了,沒有德行的人要求又太低,沒有做到。這正像人們沒有誰不吃不喝,但卻很少人有人能夠真正品嚐其滋味”
這段話其實很好理解,何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聰明人”,他們在別人麵前處處想要表現自己,顯得自己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他們不認可任何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也不接受其他人的好心勸告和批評,而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們往往畫蛇添足,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是為了留給自己用的,而不是要顯示給別人看的,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奉行中庸之道,掌握好適度原則,免得造成猶過不及的悔恨。
既然太過聰明的人都做不到中庸了,那愚笨的人自然也做不到了,因為他們無法達到中庸之道的至高境界和人生層次。畢竟聰明人是聰明太過了,而愚笨的人是達不到那個點,所以這就是智者過,愚者不及。
如果一個人品德敗壞,那麽他也永遠達不到中庸之道,因為中庸之道作為一種人生最高層次的智慧和境界,它不僅是人生哲學和處世法則,更是一種道德修養。
換言之,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再怎麽聰明,他也不可能達到中庸之道這種境界。
那品德高尚就一定行了?
品德高尚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才可能達到中庸之道,感悟它的智慧與深刻所在,但是品德高尚得太高了,也不行。
不要以為中庸之道是要求我們做到至善至德,作為賢德之人,你固然應該品行高尚,盡量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不去做損人利己的事,但是也不應該太過賢德,不能對待世間醜陋的事情充耳不聞,置之不理,用所謂的慈悲為懷去包容那些卑鄙之人的所作所為,這樣的賢人也是不可能達到中庸之道。
簡單點說,太過於賢德就是現在所說的聖母,比如唐僧,對待很多作惡的強盜妖怪都采取感化,懷柔的態度,而孫猴子打死他們,卻還被唐僧念緊箍咒,你讓那些被強盜傷害的人怎麽看?留著強盜繼續害人?
所以這也就是賢者過,不肖者不及。
想清楚一切後,任俊傑笑了笑,轉了下脖子就提著筆寫了起來。
直到中午十二點半的時候,任俊傑才將第二道題給做完了。
此時的任俊傑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肚子剛剛就已經在咕咕作響了。
收拾好桌麵後,任俊傑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他那幾十塊碎餅子吃了起來,早上在等開考的時候,任俊傑還無聊的數了數。
嘿,您猜怎麽著?5塊大餅變成了63塊小餅。這衙役的服務還真周到。
少頃,享受完大餐後,任俊傑喝了口水,伸了下懶腰,一時吃太飽,腦袋昏沉沉的。
休息一刻鍾後,任俊傑又動筆了,這次他將兩道題的答案譽抄到卷子上,第一場他就大功告成了。
酉時一到,太陽也快要下山了,試院如約而至的傳來了一陣陣鼓聲,院試第一場正式結束了,再敢動筆,按作弊處理。
收卷的小吏將任俊傑的卷子糊名收走後,任俊傑也隨著隊伍排著隊慢慢的走出去。
茫茫人海幾千人中,還真是緣分,任俊傑看到了書院的兩個學子,一個表情還算是淡定,一個就不太行了,嘴巴嘟嘟的,看起來估計是覺得自己這次考砸了。
還在試院內,任俊傑也沒跟他們打招唿,他現在就隻想迴去睡大覺。
今天是八月十三,第一場放榜得到八月十七日,能過的話,八月十八再去考第二場。
...
八月十七日,還沒到午時呢,試院外已經裏一層,外二層,圍得水泄不通,三千名考生就是為了看幾張榜單。
這一迴,任俊傑和張建英就真的擠不進去了,隻好在茶館裏等著人少一些再讓阿福他們去看,這還得虧他們早早來,要不然他們連茶館都占不到位置,人實在是太多了。
院試第一場是沒報喜的,隻有最後一場中了秀才才有去家裏報喜。
前兩天是中秋節,任俊傑是第一次在府城過中秋,本著第一次,王博超他們帶著任俊傑去見識了府城光彩奪人的中秋夜。
任俊傑別的不知道,那一夜,炮聲幾乎就沒停過,府城的有錢人真多,還有文會,尤其現在是院試期間,那青年才俊比比皆是,俏麗佳人也不少。
不過那一夜,任俊傑想的是家裏人的中秋過來怎麽樣?家裏沒有他的中秋節應該很冷清吧?
事實是任俊傑想多了,有他沒他都一樣,任老爹和任老娘直接大手一揮,邀了三五好友來任家燒烤,開起了小宴會,場麵熱鬧極了,幾乎都忘了還有個在考試的兒子。
想清楚了一切後,任俊傑構思一番就下筆了,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再大,沒有平台施展你的才華,那也是白搭。
想要為國家社稷百姓做貢獻,那就要上進,考取功名,建功立業,這就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拒絕躺平式的誇誇其談。
第一道題還算簡單了些,估計也難不倒多少考生,真正難的是第二道題。
揮揮灑灑的寫了一篇小作文後,已經差不多九點多了,任俊傑打算將第二道題也做了再吃飯,下午再將答案搬到卷子上就完美了。
簡單休息了幾分鍾,任俊傑接著就做了下一題。
第二道題: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
任俊傑看到這題就挺懵逼的,這說的是啥?哪裏出過這句話?
現在任俊傑的感覺就像現在有人向你提問,低頭思故鄉的上一句是什麽?
反正就是挺混亂的,你要是順著問,那就簡單多了,但你拆開出來,那考生們就得絞盡腦汁多想想了。
這不,現在有些考生就在揪頭發了。
想了好一會,任俊傑終於是想了起來,嗨,這句話出自《中庸》,要記起來還真不容易。
原句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意思的,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在天下實行,我知道原因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實行的時候超過了它的標準,而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達到它的標準。中庸之道不能為人所明了,我也知道原因了,有德行的人要求太高,做得太過了,沒有德行的人要求又太低,沒有做到。這正像人們沒有誰不吃不喝,但卻很少人有人能夠真正品嚐其滋味”
這段話其實很好理解,何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聰明人”,他們在別人麵前處處想要表現自己,顯得自己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他們不認可任何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也不接受其他人的好心勸告和批評,而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們往往畫蛇添足,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是為了留給自己用的,而不是要顯示給別人看的,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奉行中庸之道,掌握好適度原則,免得造成猶過不及的悔恨。
既然太過聰明的人都做不到中庸了,那愚笨的人自然也做不到了,因為他們無法達到中庸之道的至高境界和人生層次。畢竟聰明人是聰明太過了,而愚笨的人是達不到那個點,所以這就是智者過,愚者不及。
如果一個人品德敗壞,那麽他也永遠達不到中庸之道,因為中庸之道作為一種人生最高層次的智慧和境界,它不僅是人生哲學和處世法則,更是一種道德修養。
換言之,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再怎麽聰明,他也不可能達到中庸之道這種境界。
那品德高尚就一定行了?
品德高尚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才可能達到中庸之道,感悟它的智慧與深刻所在,但是品德高尚得太高了,也不行。
不要以為中庸之道是要求我們做到至善至德,作為賢德之人,你固然應該品行高尚,盡量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不去做損人利己的事,但是也不應該太過賢德,不能對待世間醜陋的事情充耳不聞,置之不理,用所謂的慈悲為懷去包容那些卑鄙之人的所作所為,這樣的賢人也是不可能達到中庸之道。
簡單點說,太過於賢德就是現在所說的聖母,比如唐僧,對待很多作惡的強盜妖怪都采取感化,懷柔的態度,而孫猴子打死他們,卻還被唐僧念緊箍咒,你讓那些被強盜傷害的人怎麽看?留著強盜繼續害人?
所以這也就是賢者過,不肖者不及。
想清楚一切後,任俊傑笑了笑,轉了下脖子就提著筆寫了起來。
直到中午十二點半的時候,任俊傑才將第二道題給做完了。
此時的任俊傑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肚子剛剛就已經在咕咕作響了。
收拾好桌麵後,任俊傑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他那幾十塊碎餅子吃了起來,早上在等開考的時候,任俊傑還無聊的數了數。
嘿,您猜怎麽著?5塊大餅變成了63塊小餅。這衙役的服務還真周到。
少頃,享受完大餐後,任俊傑喝了口水,伸了下懶腰,一時吃太飽,腦袋昏沉沉的。
休息一刻鍾後,任俊傑又動筆了,這次他將兩道題的答案譽抄到卷子上,第一場他就大功告成了。
酉時一到,太陽也快要下山了,試院如約而至的傳來了一陣陣鼓聲,院試第一場正式結束了,再敢動筆,按作弊處理。
收卷的小吏將任俊傑的卷子糊名收走後,任俊傑也隨著隊伍排著隊慢慢的走出去。
茫茫人海幾千人中,還真是緣分,任俊傑看到了書院的兩個學子,一個表情還算是淡定,一個就不太行了,嘴巴嘟嘟的,看起來估計是覺得自己這次考砸了。
還在試院內,任俊傑也沒跟他們打招唿,他現在就隻想迴去睡大覺。
今天是八月十三,第一場放榜得到八月十七日,能過的話,八月十八再去考第二場。
...
八月十七日,還沒到午時呢,試院外已經裏一層,外二層,圍得水泄不通,三千名考生就是為了看幾張榜單。
這一迴,任俊傑和張建英就真的擠不進去了,隻好在茶館裏等著人少一些再讓阿福他們去看,這還得虧他們早早來,要不然他們連茶館都占不到位置,人實在是太多了。
院試第一場是沒報喜的,隻有最後一場中了秀才才有去家裏報喜。
前兩天是中秋節,任俊傑是第一次在府城過中秋,本著第一次,王博超他們帶著任俊傑去見識了府城光彩奪人的中秋夜。
任俊傑別的不知道,那一夜,炮聲幾乎就沒停過,府城的有錢人真多,還有文會,尤其現在是院試期間,那青年才俊比比皆是,俏麗佳人也不少。
不過那一夜,任俊傑想的是家裏人的中秋過來怎麽樣?家裏沒有他的中秋節應該很冷清吧?
事實是任俊傑想多了,有他沒他都一樣,任老爹和任老娘直接大手一揮,邀了三五好友來任家燒烤,開起了小宴會,場麵熱鬧極了,幾乎都忘了還有個在考試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