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繼續。


    說完鈉的化合物的作用後,羅老師向大家展示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讓大家觀察它們之間的異同。


    東晉。


    葛洪看著這兩種物質還有自己的筆記,他想著這兩種東西是否天然存在?還是需要通過其它方式獲得?就像丹砂變成水銀一樣。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羅老師給出的圖片,隱約能看出碳酸鈉是白色的粉末,碳酸氫鈉有點像水晶。


    他在自己的煉丹室裏翻了翻,找到一點類似碳酸鈉的粉末,隻是顏色稍微暗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


    這是他的徒弟之前從別的地方帶迴來的,好像說是在一個鹽礦附近拿到的。


    葛洪也不管了,用容器取了一點出來,看看羅老師後麵要做什麽。


    接著羅老師給大家看了一個小實驗,分別向裝著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試管裏加入幾滴水。


    於是直播屏前還在聽課的人發現,白色粉末狀的碳酸鈉變成了晶體,而且放在試管裏的溫度計顯示溫度上升了。


    裝有碳酸氫鈉的試管裏,加入水後這些晶體狀物質融化了,溫度計下降。


    明朝。


    宋應星觀察著兩隻溫度計,思索片刻。


    他有點不確定,想著:這是不是說明碳酸鈉加水後會放出熱量,碳酸氫鈉加水後會吸收熱量?


    而且,碳酸鈉是不是無法溶解在水中?


    這些變化要是放在平時,可能根本不會有人去注意它的發生原理。但是這樣實驗後,宋應星覺得他平時真的忽略了很多細節。


    視頻裏,做實驗的人繼續向試管裏加入水,然後用力晃了一下試管。


    和宋應星有同樣疑問的人驚奇地發現,本來還是晶體狀的碳酸鈉居然全部溶解在水裏了。


    反倒是裝有碳酸氫鈉的試管裏,變成了渾濁的溶液。


    唐朝。


    李畋默默思考,原來碳酸鈉的溶解性更強嗎?


    著實有趣,不同水量呈現出來的實驗效果居然如此不同。


    接下來是加入酚酞溶液。


    看到這種新物質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有點好奇,這又是什麽東西?為什麽加進去之後試管裏的液體都變色了?


    東晉。


    葛洪的實驗做到這裏就停了,因為他沒有這個酚酞試劑。


    前麵他跟著視頻裏的人同步做實驗,發現得到的大部分結果基本上是一樣的。


    不過他的碳酸鈉粉末沒有視頻裏的純淨,裏麵有其它雜質。而且實驗器皿也沒有後世那麽精細,有點粗糙,不過影響不是很大。


    看完實驗後,羅老師做了一個總結,前麵的外觀比較、吸熱放熱、溶解性等特性和很多人猜測的一樣。


    聽到自己的猜測和羅老師總結的一樣,宋應星、葛洪、李畋等人心裏一喜。


    雖然很多時候聽起來雲裏霧裏的,但是能掌握到其中某點東西,他們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有一點他們不太理解,為什麽加入這個酚酞溶液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顏色變深就表示它們呈現堿性。


    酚酞溶液是測試物質酸堿性的嗎?這要怎麽製作?


    但是有人想到一個問題,課堂上羅老師給他們看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比較明顯,但是兩者其實差異不是很大,要怎麽區分它們呢?


    很快,羅老師就給他們解釋了這個疑惑,她播放了一個加熱兩者的實驗。


    西漢。


    劉安看完實驗 趕緊記筆記,他現在知道了。


    碳酸鈉受熱不易分解,十分穩定;碳酸氫鈉受熱容易分解,沒有碳酸鈉穩定。


    羅老師:“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可用作食用堿或工業用堿。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國家工業、農牧業生產的重要材料。”


    “現在大家隻要到商場或者超市裏麵逛一圈,就能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基本上你們能看到的東西都離不開堿。”


    “色彩繽紛的服裝、蓬鬆軟糯的食品、建材、汽車配件......囊括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涉及到了日常生活、國防、醫藥等領域。沒有堿的話,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極其不便。”


    唐朝。


    李世民聽著羅老師羅列的堿的用途,看著課件上那些和堿有關的物品,隻覺得堿真是一個好東西。


    先不說那些比較高大上的科技了,他看到後世的玻璃的時候就喜歡上了,當時他就好奇這些玻璃是怎麽做出來的。


    大唐雖然已經有了和玻璃有點類似的琉璃,但透明度和玻璃比起來還是差一些的。


    琉璃好看是好看,但實用性不強,而且數量稀少。


    不像後世的玻璃,一個教室就能安裝很多片,更別說他之前在其它視頻裏看到的滿牆都是玻璃的建築了。


    原來玻璃的製作和純堿有很大關係啊。


    本來他對化學這門課的感覺很一般,現在覺得一定要讓人好好聽聽。


    他聽不懂沒關係,涉及到這方麵的人才得好好學,學到多少是多少。


    北宋。


    聽完堿的應用,沈括覺得堿在某些方麵和草木灰淋洗後得到的灰水有點類似。


    他思考片刻,猜測:所以說其實草木灰也可以弄到堿,隻是產量和純度會低很多。


    就說發酵麵粉這個功用,用草木灰確實也能得到同樣的效果。


    而且後世把堿用在食品上好像主要是為了提升食物的口感。


    沈括認為他所在的這個時期,還有大宋之前的朝代,很多人想著吃飽就行了,哪還想得到要把食物變好吃啊?


    要是糧食有多餘的情況,對於堿的需求確實會大一些,不過沈括更關注的是堿的其它用途。


    明朝。


    李時珍比較感興趣的是堿可以作為製藥的原料。


    他認為後世的醫學體係和堿的關係息息相關,不知道能不能和他這個時期的醫學聯係到一起?


    不過羅老師也說了,某些堿的粉塵對人不友好,長時間接觸這些堿溶液的話對人體有影響。


    而且這些堿還可能汙染環境,果然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啊!


    不過隻要能治病,再毒的東西也要嚐試,中草藥裏就有很多可以治病但是毒性很強的東西。


    李時珍覺得這也沒什麽,反正萬物相生相克,能找到解藥就行,總不能怕危害就不研究了吧。


    羅老師:“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很多和堿有關的東西,在以前是極其稀有的。因為當時有製堿技術的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


    “1912年,我國的相關人員去參觀別國的製堿廠時,別人傲慢地對他們說,你們看不懂製堿工藝,看看鍋爐房就可以了。”


    “而且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堿的國家為了獨享科研成果,對製堿法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薯七十二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薯七十二變並收藏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