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閱兵方隊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 作者:紅薯七十二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段話,觀看直播的人若有所思。
秦朝,秦始皇:複興中華民族?這從何說起?是因為z國前的朝代很不堪嗎?
唐朝,李世民:人民的軍隊,專門為了人民服務的嗎?不為統治者,隻為人民?
清朝,雍正:複興中華民族,我記得我們大清後就是這個z國了,能用上複興這個詞,我們大清在後世人的眼裏是有多拉跨啊?不過我還挺喜歡中華民族這個詞的,不是漢族,也不是滿族,是整個華夏民族。後世的民族融合做得一定非常好。
直升機的畫麵還沒看夠,視頻又變了。
先是一個遠鏡頭,一條寬闊的大街上迎麵走來很多支方方正正的隊伍,隨著鏡頭越來越近,古人們看到最前方的三人是之前扛著旗幟的三個人。
鏡頭拉近之後,激揚的女聲響起。
【正在走來的十五個地麵徒步方隊,來自戰略戰役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諸精兵總部隊、院校科研單位等,這種組合方式體現了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
這一轉鏡頭,觀看直播的人看到的就是方隊的正麵,隊伍昂首挺胸、精神抖擻,隻是觀看就已經覺得一股壓迫的力量從對麵襲來。
秦朝,秦始皇:這些服裝是不是就代表了不同軍種,沒想到居然還有民兵。
唐朝,李世民:後世還真的是做到了兵民一體,這種重大的活動竟能夠讓民眾參與其中。
【鮮紅的旗幟迎風招展,z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高擎黨*旗、國旗、軍旗闊步走來。】
就在眾人沉浸在整齊步調的方陣中的時候,一聲清亮的聲音嚇了他們一跳。
【正步~走~】
原來是隊伍換了步型,由原來的踏步走換成了另外一種步伐。
士兵們的大長腿抬高後重重落到了地麵上,這麽多鏗鏘有力的步子一起落在地麵上後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這聲音像大錘一樣衝擊著他們的內心。
【人民軍隊永遠是......永遠是國家的扞衛者,永遠是社會主義的扞衛者,永遠是人民利益的扞衛者。】
四個“永遠”,深深地砸進了看視頻人的心中。
【向右~看~~一二】
看到方隊整齊地向著主席台行注目禮,古人們被這個氣勢所懾。
戰國時期,白起:後世的士兵是這個樣子嗎?感覺比我秦國的士兵還要有氣勢,有這樣的軍隊,六國被滅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西漢,霍去病:光這樣看就覺軍威震天,每個士兵的精氣神都如此之好,我大漢要是也能有這樣的軍隊就好了,匈奴被收複是遲早的事。
南宋,嶽飛:士氣高昂,步調一致,這比我嶽家軍看起來還紀律嚴明,不知道後世是如何訓練這些士兵的?
看著長安大街上氣勢雄渾的閱兵方隊,古代的帝王們和將領們眼裏都露出了火熱的表情。
民國時期的人看著視頻裏精神麵貌良好的群眾,氣勢激昂的士兵,眼含熱淚,這是真的強大起來了。
看到這裏,高老師就暫停了:“研究閱兵方陣整體運動時,能把方陣看作一個質點嗎?方陣中的每個士兵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秦朝,秦始皇:我現在也有點嫌棄你了,高老師。
西漢,劉徹:你怎麽老是喜歡插話啊?就不能放完嗎?
不過還有人記得這是在上課。
春秋時期,墨子:可以可以,研究整個隊伍運動時就可以。
高老師:“士兵一步步踏在地上是運動的,但他們動作規範、標準、一致,他們相對來說就是靜止的,前麵的直升機也是一樣的。這裏我們要要引入一個概念,參考係,參考係是......”
春秋時期,墨子:懂你的意思了,比如說我和老友同步走在路上,我們步伐和速度一致,那我們兩人相對來說就是沒有運動的。
北宋,沈括:就是選擇一個參照物和它比較的意思嘛,參照物可以動,也可以不動。
高老師:“運動是絕對的,但描述某個物體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總是相對於參考係而言的。大家再看一個視頻,聽一下這個歌,研究一下這裏麵的參考係。”
看到不是閱兵視頻,很多人很不滿意,不過也有人被這個新的視頻吸引住了,主要是覺得這個歌聲有點特別。
視頻裏,一個年紀有點大的老人站在一張竹筏上,前麵坐著一個小孩,兩人手上拿著篙奮力劃水,還有背景音。
【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革命重擔挑肩上......】
春秋時期,墨子:是想講竹筏和青山相對靜止和運動嗎?
西漢,劉徹:青山為什麽會走?你這不是亂講嗎?給我看閱兵。
北宋,蘇軾:這歌曲和竹筏都挺有意思的,等哪天叫上好友也去劃一下,應該會很不錯。
明朝,朱棣:原以為是一個簡單的民歌,怎麽這裏麵還有革命這樣的字眼啊?
高老師:“為什麽青山會兩岸走,這裏是以主人公自己為參考係來說的,相對他們來說,青山就是在往後移動的......”
唐朝,李白:這個我懂,我有時候於江上劃船,會看到萬重山走過輕舟,這就是一樣的道理嘛。我能聽懂後世的物理課了,哈哈。
為了加強同學們對參考係的印象,高老師陸續舉了很多例子。
在一些人的不滿和一些人學到知識的快樂中,熟悉的下課鈴聲響了起來。
不過這次古人們沒有看到學生搶飯的場景了,因為高老師他拖堂了。
秦朝,秦始皇:複興中華民族?這從何說起?是因為z國前的朝代很不堪嗎?
唐朝,李世民:人民的軍隊,專門為了人民服務的嗎?不為統治者,隻為人民?
清朝,雍正:複興中華民族,我記得我們大清後就是這個z國了,能用上複興這個詞,我們大清在後世人的眼裏是有多拉跨啊?不過我還挺喜歡中華民族這個詞的,不是漢族,也不是滿族,是整個華夏民族。後世的民族融合做得一定非常好。
直升機的畫麵還沒看夠,視頻又變了。
先是一個遠鏡頭,一條寬闊的大街上迎麵走來很多支方方正正的隊伍,隨著鏡頭越來越近,古人們看到最前方的三人是之前扛著旗幟的三個人。
鏡頭拉近之後,激揚的女聲響起。
【正在走來的十五個地麵徒步方隊,來自戰略戰役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諸精兵總部隊、院校科研單位等,這種組合方式體現了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
這一轉鏡頭,觀看直播的人看到的就是方隊的正麵,隊伍昂首挺胸、精神抖擻,隻是觀看就已經覺得一股壓迫的力量從對麵襲來。
秦朝,秦始皇:這些服裝是不是就代表了不同軍種,沒想到居然還有民兵。
唐朝,李世民:後世還真的是做到了兵民一體,這種重大的活動竟能夠讓民眾參與其中。
【鮮紅的旗幟迎風招展,z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高擎黨*旗、國旗、軍旗闊步走來。】
就在眾人沉浸在整齊步調的方陣中的時候,一聲清亮的聲音嚇了他們一跳。
【正步~走~】
原來是隊伍換了步型,由原來的踏步走換成了另外一種步伐。
士兵們的大長腿抬高後重重落到了地麵上,這麽多鏗鏘有力的步子一起落在地麵上後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這聲音像大錘一樣衝擊著他們的內心。
【人民軍隊永遠是......永遠是國家的扞衛者,永遠是社會主義的扞衛者,永遠是人民利益的扞衛者。】
四個“永遠”,深深地砸進了看視頻人的心中。
【向右~看~~一二】
看到方隊整齊地向著主席台行注目禮,古人們被這個氣勢所懾。
戰國時期,白起:後世的士兵是這個樣子嗎?感覺比我秦國的士兵還要有氣勢,有這樣的軍隊,六國被滅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西漢,霍去病:光這樣看就覺軍威震天,每個士兵的精氣神都如此之好,我大漢要是也能有這樣的軍隊就好了,匈奴被收複是遲早的事。
南宋,嶽飛:士氣高昂,步調一致,這比我嶽家軍看起來還紀律嚴明,不知道後世是如何訓練這些士兵的?
看著長安大街上氣勢雄渾的閱兵方隊,古代的帝王們和將領們眼裏都露出了火熱的表情。
民國時期的人看著視頻裏精神麵貌良好的群眾,氣勢激昂的士兵,眼含熱淚,這是真的強大起來了。
看到這裏,高老師就暫停了:“研究閱兵方陣整體運動時,能把方陣看作一個質點嗎?方陣中的每個士兵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秦朝,秦始皇:我現在也有點嫌棄你了,高老師。
西漢,劉徹:你怎麽老是喜歡插話啊?就不能放完嗎?
不過還有人記得這是在上課。
春秋時期,墨子:可以可以,研究整個隊伍運動時就可以。
高老師:“士兵一步步踏在地上是運動的,但他們動作規範、標準、一致,他們相對來說就是靜止的,前麵的直升機也是一樣的。這裏我們要要引入一個概念,參考係,參考係是......”
春秋時期,墨子:懂你的意思了,比如說我和老友同步走在路上,我們步伐和速度一致,那我們兩人相對來說就是沒有運動的。
北宋,沈括:就是選擇一個參照物和它比較的意思嘛,參照物可以動,也可以不動。
高老師:“運動是絕對的,但描述某個物體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總是相對於參考係而言的。大家再看一個視頻,聽一下這個歌,研究一下這裏麵的參考係。”
看到不是閱兵視頻,很多人很不滿意,不過也有人被這個新的視頻吸引住了,主要是覺得這個歌聲有點特別。
視頻裏,一個年紀有點大的老人站在一張竹筏上,前麵坐著一個小孩,兩人手上拿著篙奮力劃水,還有背景音。
【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革命重擔挑肩上......】
春秋時期,墨子:是想講竹筏和青山相對靜止和運動嗎?
西漢,劉徹:青山為什麽會走?你這不是亂講嗎?給我看閱兵。
北宋,蘇軾:這歌曲和竹筏都挺有意思的,等哪天叫上好友也去劃一下,應該會很不錯。
明朝,朱棣:原以為是一個簡單的民歌,怎麽這裏麵還有革命這樣的字眼啊?
高老師:“為什麽青山會兩岸走,這裏是以主人公自己為參考係來說的,相對他們來說,青山就是在往後移動的......”
唐朝,李白:這個我懂,我有時候於江上劃船,會看到萬重山走過輕舟,這就是一樣的道理嘛。我能聽懂後世的物理課了,哈哈。
為了加強同學們對參考係的印象,高老師陸續舉了很多例子。
在一些人的不滿和一些人學到知識的快樂中,熟悉的下課鈴聲響了起來。
不過這次古人們沒有看到學生搶飯的場景了,因為高老師他拖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