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物體運動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 作者:紅薯七十二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上午最後一節課是物理。
看到高老師,觀看直播的部分人感覺異常開心,終於又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課程了。
春秋末期,墨子想到上次物理課上說到的,物理學這門學說研究的主要內容,他就興奮,物理學涉及到的很多東西都是他在研究的,對於這門課他是十分期待的。
高老師:“物理學的創立是從研究運動開始的,所以我們物理學的學習也是從運動開始的。我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描述物體的運動,二是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
春秋時期,墨子:正合我意,我看看後世對於力的想法是不是和我所思一致。
秦朝,秦始皇:又是這門物理學嗎?後世真的很看重這門學科了,以後收羅官員得多注意這方麵的人才了。
唐朝,李世民:其實仔細品味過後,後世這種學科設置還是挺有意思的。
北宋,沈括:我對於力其實也是感興趣的,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講述一下後世對於聲、光、磁的看法?
高老師:“運動在中文裏有很多含義,我們這裏所說的運動是機械運動,即物體的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它是自然界裏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
春秋時期,墨子: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此刻我站在這裏,下一刻我在十裏之外的那棵樹下,我移動的這個過程就是運動,這種運動確實是最簡單的。
西漢,劉徹:什麽機械不機械的,動就是動唄,需要分成那麽多種嗎?
高老師:“生活中的運動十分常見,比如說奔跑的人、飛翔的鳥、行駛的汽車、被風吹動的樹葉等,連我們腳下的地球都在時刻進行著自轉和公轉。”
秦朝,秦始皇:汽車?這和馬車有什麽不同嗎?
東漢,張衡:這個公轉是不是就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動啊?之前我一直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動,誰知道居然是相反的,自轉就是地球自己在轉動咯,想上地理課了。
高老師:“我們要怎麽準確地描述這些運動呢?”
春秋時期,墨子:說實話,這應該不好描述。就說空中飛行的小鳥,它在向前飛的過程中,翅膀和頭部、腳部也是在動著的,湖邊的柳條、行駛的車馬等這些東西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不太好歸納概括。
唐朝,李世民:每一種物品動起來都不一樣,要描述的話情形會不會太多了一點?
高老師:“我們都知道,要準確地描述物體的運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在於不同物體它的形狀和大小不一樣,運動起來肯定也是不一樣的。為此,我們從不同角度切入,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春秋時期,墨子:就是這個理,所以我更好奇後世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高老師:“如何描述運動實際要看我們關注的問題是什麽,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看,這輛汽車在美麗的湖畔道路上行駛,這個角度看過去這輛車的大小、形狀是不是都看不出來了。”
他給大家播放了一個視頻,視頻裏,一個小黑點在一條蜿蜒的公路上飛馳。
東漢,張衡:忽略物體本身來看它運動嗎?就像我們在地麵上看太陽和月亮一樣?這個角度確實可以解決物體不同的問題,妙哉!
秦朝,秦始皇:這就是汽車嗎?具體樣子都看不到。不過這條路修的真好,又長又規整,而且居然可以穿越如此多的奇山峻嶺,一定需要很多人力吧,不對,光靠人力很難修成這個樣子,他們肯定用了什麽工具。
高老師:“我們如果隻研究它運動的軌跡或者它從這個位置到這個位置所需要的時間呢?”高老師一邊說著,一邊在視頻裏的兩個位置上指了指。
春秋時期,墨子:這樣就不用考慮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了,這就是他說的得看關注的問題是什麽了。嗯,嗯,這確實可以簡化問題,原來後世是這樣思考問題的,學到了。
高老師:“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人在跑步時候的運動......”
墨子:跑步時候的運動更複雜了,可是如果用剛剛說的簡化方法的話,也可以把人看作是一個點在運動,這樣來描述運動的話的確是簡單多了。
說完這些例子,高老師做了一個總結:“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當我們在研究這類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不用考慮物體的大小、形狀,可以用一個點代替物體。”
春秋時期,墨子:就是關注局部運動和關注整體運動的問題,關注整體運動的話確實不用考慮那麽細致。
西漢,劉徹:咦,我居然聽懂了?這樣講解挺清晰明了的,有點興致了。
高老師:“根據剛剛講解的內容,請同學們舉例說一下,哪些情況可以把物體看作一個點。
秦朝,秦始皇:朕乘坐馬車出行, 從鹹陽到泰山的這段過程。
西漢,劉徹:嗯?衛青現在從長安騎一匹快馬到匈奴的地界也可以算吧?
衛青:。。。。。。陛下,您怕不是在為難我?
成吉思汗:我在地上射一隻大雕,它從天上落到地上算嗎?
教室裏迴答的聲音此起彼伏,公屏上也劃過一條條答案,還能看到有人在給別人糾正錯誤迴答,恍惚讓人覺得這是現代學生在上網課。
也有人在公屏上問;是不是隻要物體比較小,研究它的運動時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點?
有人說可以,也有人說不可以,公屏上討論得熱火朝天,裴姝看了一下大部分迴答,很多人都是在湊熱鬧而已,亂發的。
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一條字數很多的迴答,迴答人是墨子:你調皮不聽勸,令堂脫掉腳下的鞋子抽你,掄起鞋子轉圈抽你、直接抽過去和從遠處把鞋子拋過去,這樣的情況是不能把小小的鞋子看作一個點的。
大家都有點被墨子舉的這個例子給唬住了,不過高老師很快就應和了他,也舉了一個類似的例子。
高老師:“我們打過乒乓球的同學都知道。為了很好地控製乒乓球,我們需要考慮它的旋轉,會打出上旋球、下旋球等技巧,如果你把這個小小的乒乓球當作一個點的話,這些乒乓球技巧就無法研究了。”
看著高老師放出來的一張乒乓球的動態圖,有的人眼前一亮。
北宋,趙佶:這種運動有點新奇,居然在一張桌子上就可以完成。那個拍子是用什麽東西做的?中間還要加一個網子,嗯,可以找人來試試,這也可以分成兩隊比賽。
明朝,朱厚照:乒乓球?是因為會發出乒啷乓啷的聲音才這樣叫嗎?嘿嘿,這個好玩。
高老師:“反過來問,研究體積很大的物體運動時,能不能將它看成一個點?”
東漢,張衡:自是可以的,比方說看太陽東升西落的軌跡,這種就可以看作一個點,不過如果是看它本身的運動,應該就不可以看作一個點了。
接下來,觀看直播的人再次見識到了地球圍著太陽轉的奇觀,看著明顯比太陽小很多的地球,古人們感歎,果然他們還是離太陽太遠了,肉眼看到的太陽很小,實際上誰能想到它居然那麽大呢?
關於把物體看作一個點來研究運動的這部分內容,聽得懂的人覺得思路十分清晰,聽不懂的人就一頭霧水,始終搞不清什麽時候該把物體看作一個點,什麽時候不該看作一個點,這部分人覺得他們從開始上課的時候就已經被繞暈了。
物理課果然是有的人在公屏上說的那樣,是一門天書。
看到高老師,觀看直播的部分人感覺異常開心,終於又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課程了。
春秋末期,墨子想到上次物理課上說到的,物理學這門學說研究的主要內容,他就興奮,物理學涉及到的很多東西都是他在研究的,對於這門課他是十分期待的。
高老師:“物理學的創立是從研究運動開始的,所以我們物理學的學習也是從運動開始的。我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描述物體的運動,二是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
春秋時期,墨子:正合我意,我看看後世對於力的想法是不是和我所思一致。
秦朝,秦始皇:又是這門物理學嗎?後世真的很看重這門學科了,以後收羅官員得多注意這方麵的人才了。
唐朝,李世民:其實仔細品味過後,後世這種學科設置還是挺有意思的。
北宋,沈括:我對於力其實也是感興趣的,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講述一下後世對於聲、光、磁的看法?
高老師:“運動在中文裏有很多含義,我們這裏所說的運動是機械運動,即物體的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它是自然界裏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
春秋時期,墨子: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此刻我站在這裏,下一刻我在十裏之外的那棵樹下,我移動的這個過程就是運動,這種運動確實是最簡單的。
西漢,劉徹:什麽機械不機械的,動就是動唄,需要分成那麽多種嗎?
高老師:“生活中的運動十分常見,比如說奔跑的人、飛翔的鳥、行駛的汽車、被風吹動的樹葉等,連我們腳下的地球都在時刻進行著自轉和公轉。”
秦朝,秦始皇:汽車?這和馬車有什麽不同嗎?
東漢,張衡:這個公轉是不是就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動啊?之前我一直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動,誰知道居然是相反的,自轉就是地球自己在轉動咯,想上地理課了。
高老師:“我們要怎麽準確地描述這些運動呢?”
春秋時期,墨子:說實話,這應該不好描述。就說空中飛行的小鳥,它在向前飛的過程中,翅膀和頭部、腳部也是在動著的,湖邊的柳條、行駛的車馬等這些東西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不太好歸納概括。
唐朝,李世民:每一種物品動起來都不一樣,要描述的話情形會不會太多了一點?
高老師:“我們都知道,要準確地描述物體的運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在於不同物體它的形狀和大小不一樣,運動起來肯定也是不一樣的。為此,我們從不同角度切入,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春秋時期,墨子:就是這個理,所以我更好奇後世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高老師:“如何描述運動實際要看我們關注的問題是什麽,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看,這輛汽車在美麗的湖畔道路上行駛,這個角度看過去這輛車的大小、形狀是不是都看不出來了。”
他給大家播放了一個視頻,視頻裏,一個小黑點在一條蜿蜒的公路上飛馳。
東漢,張衡:忽略物體本身來看它運動嗎?就像我們在地麵上看太陽和月亮一樣?這個角度確實可以解決物體不同的問題,妙哉!
秦朝,秦始皇:這就是汽車嗎?具體樣子都看不到。不過這條路修的真好,又長又規整,而且居然可以穿越如此多的奇山峻嶺,一定需要很多人力吧,不對,光靠人力很難修成這個樣子,他們肯定用了什麽工具。
高老師:“我們如果隻研究它運動的軌跡或者它從這個位置到這個位置所需要的時間呢?”高老師一邊說著,一邊在視頻裏的兩個位置上指了指。
春秋時期,墨子:這樣就不用考慮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了,這就是他說的得看關注的問題是什麽了。嗯,嗯,這確實可以簡化問題,原來後世是這樣思考問題的,學到了。
高老師:“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人在跑步時候的運動......”
墨子:跑步時候的運動更複雜了,可是如果用剛剛說的簡化方法的話,也可以把人看作是一個點在運動,這樣來描述運動的話的確是簡單多了。
說完這些例子,高老師做了一個總結:“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當我們在研究這類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不用考慮物體的大小、形狀,可以用一個點代替物體。”
春秋時期,墨子:就是關注局部運動和關注整體運動的問題,關注整體運動的話確實不用考慮那麽細致。
西漢,劉徹:咦,我居然聽懂了?這樣講解挺清晰明了的,有點興致了。
高老師:“根據剛剛講解的內容,請同學們舉例說一下,哪些情況可以把物體看作一個點。
秦朝,秦始皇:朕乘坐馬車出行, 從鹹陽到泰山的這段過程。
西漢,劉徹:嗯?衛青現在從長安騎一匹快馬到匈奴的地界也可以算吧?
衛青:。。。。。。陛下,您怕不是在為難我?
成吉思汗:我在地上射一隻大雕,它從天上落到地上算嗎?
教室裏迴答的聲音此起彼伏,公屏上也劃過一條條答案,還能看到有人在給別人糾正錯誤迴答,恍惚讓人覺得這是現代學生在上網課。
也有人在公屏上問;是不是隻要物體比較小,研究它的運動時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點?
有人說可以,也有人說不可以,公屏上討論得熱火朝天,裴姝看了一下大部分迴答,很多人都是在湊熱鬧而已,亂發的。
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一條字數很多的迴答,迴答人是墨子:你調皮不聽勸,令堂脫掉腳下的鞋子抽你,掄起鞋子轉圈抽你、直接抽過去和從遠處把鞋子拋過去,這樣的情況是不能把小小的鞋子看作一個點的。
大家都有點被墨子舉的這個例子給唬住了,不過高老師很快就應和了他,也舉了一個類似的例子。
高老師:“我們打過乒乓球的同學都知道。為了很好地控製乒乓球,我們需要考慮它的旋轉,會打出上旋球、下旋球等技巧,如果你把這個小小的乒乓球當作一個點的話,這些乒乓球技巧就無法研究了。”
看著高老師放出來的一張乒乓球的動態圖,有的人眼前一亮。
北宋,趙佶:這種運動有點新奇,居然在一張桌子上就可以完成。那個拍子是用什麽東西做的?中間還要加一個網子,嗯,可以找人來試試,這也可以分成兩隊比賽。
明朝,朱厚照:乒乓球?是因為會發出乒啷乓啷的聲音才這樣叫嗎?嘿嘿,這個好玩。
高老師:“反過來問,研究體積很大的物體運動時,能不能將它看成一個點?”
東漢,張衡:自是可以的,比方說看太陽東升西落的軌跡,這種就可以看作一個點,不過如果是看它本身的運動,應該就不可以看作一個點了。
接下來,觀看直播的人再次見識到了地球圍著太陽轉的奇觀,看著明顯比太陽小很多的地球,古人們感歎,果然他們還是離太陽太遠了,肉眼看到的太陽很小,實際上誰能想到它居然那麽大呢?
關於把物體看作一個點來研究運動的這部分內容,聽得懂的人覺得思路十分清晰,聽不懂的人就一頭霧水,始終搞不清什麽時候該把物體看作一個點,什麽時候不該看作一個點,這部分人覺得他們從開始上課的時候就已經被繞暈了。
物理課果然是有的人在公屏上說的那樣,是一門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