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一臉懵,他望了望金三寶,從後者的神情看出對方同樣很茫然。
昨天他們可是在禦書房裏聽到韓子苒承認韓文清就是她祖父來著。
結果,這江政居然來這麽一招。
他就想揪著江政的衣領問問:“臉呢?你的臉呢?”
可偏偏是這個疑問,卻將安國公給問住了。
黃文昇是生肖組織的人,甚至是當著鎮國公等人說的,這點毫無疑問。
安國公若說是黃文昇告訴他有關韓子苒的身份,那生肖組織幕後主使的身份他就辯解不清了。
可不提起黃文昇,他去哪兒證明顏子苒是韓家餘孽?
這道難題,他根本就無法解答,左右都是錯的!
隻見他漲紅了臉:“她,她就是韓家餘孽!我認得她小時候的樣子。”
江政笑了起來:“宋大人更認識韓家中人,連宋大人都不認得,安國公你怎麽就認得?”
宋禹希莫名又被點了名,隻能微微躬了躬身子。
江政向著景帝躬身道:“還請聖上明鑒,讓安國公拿出證據來證明。”
景帝目光冷冷地看著江政,當初江政都把江珣給他的家書遞給了景帝,上麵明確寫著顏子苒是韓家餘孽。
可如今,江政卻在大堂上反口了,而他這個帝王,貌似還得順著他的話說。
“安國公,你可有證據?”景帝最終在江政的懇請之下,隻能公事公辦了。
“聖上,這可是您將韓家餘孽召迴京城的!”安國公氣鬱地看向倒戈相向的景帝。
景帝一頓,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對,是朕要宣她迴京問訊九龍玉璽下落的。至於韓家餘孽的身份,朕從未提起此事。”
安國公倒吸一口冷氣,明明都是全天下都知道的消息了,結果景帝和江政兩人在這兒裝傻充愣,倒是他們這些跳著腳嚷著要斬韓子苒的人顯得十分可笑。
偏偏,他們又無法證明韓子苒的身份,此時那叫一個難受!
江政掃了安國公一眼,而後沉聲說道:“安國公年紀大了,還是迴去歇歇吧!”
安國公氣得滿臉通紅,隻能幹瞪眼。
“好了,九龍玉璽一案,朕已經命宋硯之和北鎮撫司去查了,諸位愛卿就不必勞心此事了。先說說正事,昨日朕收到了錢塘江衛所送來的一份快報,沿海的倭寇之中,因被江珣掃除了好幾夥,如今正蓄意準備反擊。”
景帝望向朝堂上袞袞諸公:“而督撫江珣因九龍玉璽一案,攜韓……顏氏迴京,無法顧及錢塘江,諸位以為,該派何人去替換其職位?”
在場大臣瞬間又化身為鬥士,在朝堂上吵成一團,都在極力地推薦與自己交好的武將,從而獲得更大的好處。
江政這次沒再開口,畢竟景帝方才已經表態了,在韓子苒的問題上,景帝到底還是選擇跟江家站在同一陣線上。
用一個女子來換取江家父子的支持,這對景帝來說,是最大化的好處。
本來韓子苒的姓氏問題會成為棘手的問題,他沒法給安國公等人一個交待。
可如今江政巧妙地來了一招化解之法,那韓子苒的姓氏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景帝站在江家這一邊就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了。
當然,景帝也沒想過那麽容易就把韓子苒放迴給江家。
畢竟,拿捏著韓子苒來要挾江珣替他賣命,這種感覺也挺不錯的!
江家父子雖然是忠臣,但也得有個拿捏的軟肋才行,不然忠臣未必就能順他的心意行事啊!
至於諸多大臣爭吵的政務,景帝已經沒有多少心思了,隻覺得此時是相當地爽快!
江政撐到退朝之後,走出了宮門,江珣立即迎了上來。
隻因他身上還掛著浙江督撫的名頭,屬於外派的官員,不好去參與朝會,故而隻能在這天闕門外候著。
“父親,如何了?”江珣攙扶著江政上了馬車,問道。
江政笑著衝他點了點頭:“聖上那兒已經擺平了,隻是你昨日太衝動,隻怕如今反而沒那麽容易把苒兒接出來。”
昨天他得知江珣迴京後,便趕去找江珣。
本來當時就想著,帶上江珣一同求見聖上,把他多日來想的破解之法一並說出。
不曾想,禦書房裏的韓子苒也是個倔脾氣的,顯然把景帝給招惹了,以至於江珣挨了一頓板子,他隻好裝暈,先平息一下景帝的怒火。
如今在朝堂上,突然提出自己的破解之法,也虧得聖上對他們江家還是頗為倚重的,這才得以順利進行。
江珣卻是笑了笑,輕聲道:“不管如何,孩兒都得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與其拿功績來求賞賜,總有個上限。用來換苒兒的平安喜樂,才是最好的迴報。”
江政頓了頓,失聲笑道:“你倒是比為父想得更通透,將劍柄給了聖上,如此他才能無所顧忌地用你。”
“昨日也確實有些衝動,但看到苒兒被宋硯之帶去昭獄後,孩兒就冷靜了下來。孩兒必須要保住苒兒,那就隻能取信於聖上。”
江珣待江政坐穩之後,輕聲道:“昨夜孩兒去見過宋硯之,他說及聖上的意思,顯然不是執意要殺,但也不肯放,恐怕就是想著借此鉗製我江家。”
江政撫須思索了一下,輕聲道:“景帝頗有幾分帝王手段,但也頗為多疑,這與他常年被許太後和安國公保持朝政有關。總之,你昨日做得很好,讓景帝看出你重情重義,看出苒兒的價值,苒兒就不會這麽容易被推上處刑台。”
江珣點了點頭,而後讓馬車將江政送去了刑部,自個兒又去找了宋硯之。
他已經跟景帝商議過,尋迴九龍玉璽,可以替韓子苒延遲三個月的壽命。
如今督撫的職位已經讓他人替代了,那他就得迴大理寺之中,擔任左少卿的差事,同時也能抽空想辦法攜住宋硯之。
而此時此刻,宋硯之在北鎮撫司之中,正在審訊著韓子苒和衛衡。
衛衡被關進來將近一個月,因為隱衛的身份,被繡衣使打過幾迴,身上的衣裳布滿了血條,整個人都憔悴了十倍不止。
看到韓子苒的時候,衛衡的眼眸微微一愣,隨後歎了口氣。
“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嗎?”
昨天他們可是在禦書房裏聽到韓子苒承認韓文清就是她祖父來著。
結果,這江政居然來這麽一招。
他就想揪著江政的衣領問問:“臉呢?你的臉呢?”
可偏偏是這個疑問,卻將安國公給問住了。
黃文昇是生肖組織的人,甚至是當著鎮國公等人說的,這點毫無疑問。
安國公若說是黃文昇告訴他有關韓子苒的身份,那生肖組織幕後主使的身份他就辯解不清了。
可不提起黃文昇,他去哪兒證明顏子苒是韓家餘孽?
這道難題,他根本就無法解答,左右都是錯的!
隻見他漲紅了臉:“她,她就是韓家餘孽!我認得她小時候的樣子。”
江政笑了起來:“宋大人更認識韓家中人,連宋大人都不認得,安國公你怎麽就認得?”
宋禹希莫名又被點了名,隻能微微躬了躬身子。
江政向著景帝躬身道:“還請聖上明鑒,讓安國公拿出證據來證明。”
景帝目光冷冷地看著江政,當初江政都把江珣給他的家書遞給了景帝,上麵明確寫著顏子苒是韓家餘孽。
可如今,江政卻在大堂上反口了,而他這個帝王,貌似還得順著他的話說。
“安國公,你可有證據?”景帝最終在江政的懇請之下,隻能公事公辦了。
“聖上,這可是您將韓家餘孽召迴京城的!”安國公氣鬱地看向倒戈相向的景帝。
景帝一頓,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對,是朕要宣她迴京問訊九龍玉璽下落的。至於韓家餘孽的身份,朕從未提起此事。”
安國公倒吸一口冷氣,明明都是全天下都知道的消息了,結果景帝和江政兩人在這兒裝傻充愣,倒是他們這些跳著腳嚷著要斬韓子苒的人顯得十分可笑。
偏偏,他們又無法證明韓子苒的身份,此時那叫一個難受!
江政掃了安國公一眼,而後沉聲說道:“安國公年紀大了,還是迴去歇歇吧!”
安國公氣得滿臉通紅,隻能幹瞪眼。
“好了,九龍玉璽一案,朕已經命宋硯之和北鎮撫司去查了,諸位愛卿就不必勞心此事了。先說說正事,昨日朕收到了錢塘江衛所送來的一份快報,沿海的倭寇之中,因被江珣掃除了好幾夥,如今正蓄意準備反擊。”
景帝望向朝堂上袞袞諸公:“而督撫江珣因九龍玉璽一案,攜韓……顏氏迴京,無法顧及錢塘江,諸位以為,該派何人去替換其職位?”
在場大臣瞬間又化身為鬥士,在朝堂上吵成一團,都在極力地推薦與自己交好的武將,從而獲得更大的好處。
江政這次沒再開口,畢竟景帝方才已經表態了,在韓子苒的問題上,景帝到底還是選擇跟江家站在同一陣線上。
用一個女子來換取江家父子的支持,這對景帝來說,是最大化的好處。
本來韓子苒的姓氏問題會成為棘手的問題,他沒法給安國公等人一個交待。
可如今江政巧妙地來了一招化解之法,那韓子苒的姓氏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景帝站在江家這一邊就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了。
當然,景帝也沒想過那麽容易就把韓子苒放迴給江家。
畢竟,拿捏著韓子苒來要挾江珣替他賣命,這種感覺也挺不錯的!
江家父子雖然是忠臣,但也得有個拿捏的軟肋才行,不然忠臣未必就能順他的心意行事啊!
至於諸多大臣爭吵的政務,景帝已經沒有多少心思了,隻覺得此時是相當地爽快!
江政撐到退朝之後,走出了宮門,江珣立即迎了上來。
隻因他身上還掛著浙江督撫的名頭,屬於外派的官員,不好去參與朝會,故而隻能在這天闕門外候著。
“父親,如何了?”江珣攙扶著江政上了馬車,問道。
江政笑著衝他點了點頭:“聖上那兒已經擺平了,隻是你昨日太衝動,隻怕如今反而沒那麽容易把苒兒接出來。”
昨天他得知江珣迴京後,便趕去找江珣。
本來當時就想著,帶上江珣一同求見聖上,把他多日來想的破解之法一並說出。
不曾想,禦書房裏的韓子苒也是個倔脾氣的,顯然把景帝給招惹了,以至於江珣挨了一頓板子,他隻好裝暈,先平息一下景帝的怒火。
如今在朝堂上,突然提出自己的破解之法,也虧得聖上對他們江家還是頗為倚重的,這才得以順利進行。
江珣卻是笑了笑,輕聲道:“不管如何,孩兒都得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與其拿功績來求賞賜,總有個上限。用來換苒兒的平安喜樂,才是最好的迴報。”
江政頓了頓,失聲笑道:“你倒是比為父想得更通透,將劍柄給了聖上,如此他才能無所顧忌地用你。”
“昨日也確實有些衝動,但看到苒兒被宋硯之帶去昭獄後,孩兒就冷靜了下來。孩兒必須要保住苒兒,那就隻能取信於聖上。”
江珣待江政坐穩之後,輕聲道:“昨夜孩兒去見過宋硯之,他說及聖上的意思,顯然不是執意要殺,但也不肯放,恐怕就是想著借此鉗製我江家。”
江政撫須思索了一下,輕聲道:“景帝頗有幾分帝王手段,但也頗為多疑,這與他常年被許太後和安國公保持朝政有關。總之,你昨日做得很好,讓景帝看出你重情重義,看出苒兒的價值,苒兒就不會這麽容易被推上處刑台。”
江珣點了點頭,而後讓馬車將江政送去了刑部,自個兒又去找了宋硯之。
他已經跟景帝商議過,尋迴九龍玉璽,可以替韓子苒延遲三個月的壽命。
如今督撫的職位已經讓他人替代了,那他就得迴大理寺之中,擔任左少卿的差事,同時也能抽空想辦法攜住宋硯之。
而此時此刻,宋硯之在北鎮撫司之中,正在審訊著韓子苒和衛衡。
衛衡被關進來將近一個月,因為隱衛的身份,被繡衣使打過幾迴,身上的衣裳布滿了血條,整個人都憔悴了十倍不止。
看到韓子苒的時候,衛衡的眼眸微微一愣,隨後歎了口氣。
“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