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上,安國公一脈的官員與江政一脈的官員吵得麵紅耳赤。
起因是安國公一脈的官員,調查到江珣在清江鎮裏私自丈量土地,強行改變稅法,激起民變,導致剛剛接任沒多久的高縣令被暴動的百姓當街打死。
百姓當街打死朝廷命官,這是一件十分嚴峻的事情。
這意味著清江縣的百姓可能發起暴亂了,需要調動軍隊前去鎮壓或者安撫。
可安國公一脈的官員並不急於思索應對之策,反而追究其根源,一口咬定就是江珣在清江縣的一切政策所引起的惡果,紛紛要求景帝懲治江珣。
江政一派的官員自然是為江珣開脫的,而且拿出了清江縣蒸蒸日上的事實,反駁安國公一脈的官員。
朝會上吵得不可開交,景帝隻覺得一個腦袋兩個大。
在這大殿上的都不是傻子,誰都知道安國公一脈這是在故意給江珣添堵,想要通過清江縣的事情來逼迫江珣放棄調查喬家一案。
不得不說,這事情的確有幾分嚴峻,連一地縣令都被打死了,若是置之不理,那朝廷威望便會蕩然無存。
爭吵了半天,雙方都沒法占據上風,景帝最終不得不向首輔宋禹希問詢。
“宋愛卿,依你之見,江少卿在清江縣所為,是對是錯?”
一直閉目養神的宋禹希,此時才睜開眼睛,看了景帝一眼,略作思忖道:“依老臣之見,江少卿所作所為,並無過錯,但……”
景帝立即伸手打斷:“既然宋首輔都認為沒錯,那就商議一下該如何處置這件事吧。”
安國公一脈的官員都氣惱地看向宋禹希。
宋禹希眯了眯眼,將剩下的話都收了迴去。
“諸位愛卿,清江縣高縣令被害一案,誰可擔任欽差,前往巡視?”
景帝滿懷希冀地看向朝會中眾人。
安國公一脈的人頓時紛紛出來自薦,江政一脈的人也不甘人後。
隻有一些在京中擔任重要職責,實在走不開的官員才站在原地不動彈。
當然,還有宋禹希一脈的官員,此時也是穩如泰山,就看著前麵兩方人員差點掐起來的戲碼。
最後,雲夢行省的巡檢一職,落在了宋禹希一脈的官員手中。
畢竟安國公和江政兩脈的官員,互不相讓,最後隻能妥協,讓第三方的宋禹希一脈官員擔任,如此才能通過這次政議。
江珣在府中得知情況時,已經是午後時分了。
“清江縣居然有百姓暴動,這怎麽可能?”顏子苒最是無法理解,當年江珣在清江縣時可是極其受百姓擁戴的。
江珣則冷靜了許多,輕聲說道:“百姓暴動是安國公一脈的官員強加之詞。依我看,應該是幾名商賈,雇了些不要命的,趁著高縣令落單,將他打死。”
白淺竹在一旁說道:“甚至有可能就是安國公派人去偽裝成平民,打死高縣令的。”
顏子苒微微頷首,那安國公為了阻止江珣繼續查喬家之案,什麽手段都有可能用出來。
“好在聖上英明,沒有因此怪罪珣兒。”白淺竹鬆了口氣。
江珣不置可否,隻是手指輕輕地敲著扶手:“關鍵是,如今太後娘娘否認害過喬家,康氏死了,那小順子也離奇失蹤。明明已經到了最後一步,可我卻感覺忽略了很多東西。”
顏子苒跟著點頭附和:“我也有這種感覺。尤其是康氏背後的鳳凰紋身,我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鳳凰紋身?你是說刺青吧?”白淺竹有些驚訝地看著顏子苒,“妖琴她身上還有這玩意的嗎?”
“白姨,你以前可有見過她的後背?”顏子苒連忙詢問道,“可知道這鳳凰刺青有什麽緣由嗎?”
白淺竹搖搖頭:“以前跟她一同戲水,沒見她背後有刺青,應該是後來紋上的。至於有何緣由,那我就不清楚了。”
顏子苒沉默不語,思索著康氏身上其他線索。
就在這時,有下人前來稟報,陳鬆偉與寧非池來了。
江珣和顏子苒隻得出去相迎,同時也打算問問他們的看法。
“顏老爹呢?”江珣看到兩人後,愣了一下。
寧非池不解地望向了陳鬆偉,而陳鬆偉看了一眼顏子苒,默不作聲。
“怎麽迴事?”江珣不由扭頭看著顏子苒,感覺顏子苒好像瞞著她做了些別的事。
“我怕爹來了京城之後,反而不安全,所以讓陳先生將他安排到了一處隱蔽之地。”
顏子苒如實答道,清澈的雙眸看向江珣:“有些事情,我不想牽連太多的人,能少一個是一個。”
江珣瞬間明白顏子苒的心思,笑道:“好,依你就是。”
本來他讓顏子苒把顏鬆柏哄來京城,就是為了保護顏鬆柏的。既然顏子苒有其他打算,那他也不勉強,反倒是顏子苒的做法,讓江家和他少一份擔憂。
“先到房裏坐著聊。”顏子苒對著陳鬆偉和寧非池說道。
幾人一同迴了正房,見過了白淺竹後,江珣便詢問起清江縣的情況。
本以為他們兩人剛從煙台府過來,對清江縣的情況應該略有知曉,沒想到兩人聽了反而先是嚇了一跳。
“高縣令死了?”寧非池不敢置信地反複詢問著。
陳鬆偉則露出一絲思索的神色:“看來,應該是有人在唆使清江縣的長工惡仆幹的。”
“但願不會壞了大人在清江縣部署好的政策。”寧非池擔憂地說著,恨不得立刻迴到清江縣主持工作。
江珣神色淡然地說道:“無妨,清江縣的政策,是好是壞,百姓們已經有了兩年多的經驗,最是了解不過。隻要本官還在,恢複當地的政策不過是一紙文書的事。”
顏子苒跟著點頭應道:“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將喬家一案定下最終結果。如此他人就是再想使壞也沒有辦法。”
眾人跟著點了點頭,尹茯苓低聲道:“隻是,不知如何才能查到許太後下令害死喬家滿門的鐵證。”
“不知曉太後與喬家的恩怨瓜葛,也就不曉得她的動機。我甚至都無法確認喬家一案的幕後主使就是許太後。”
陳鬆偉臉色閃過一絲猶豫,而後才緩緩開口道:“此事,可能與鎮北侯有關!”
起因是安國公一脈的官員,調查到江珣在清江鎮裏私自丈量土地,強行改變稅法,激起民變,導致剛剛接任沒多久的高縣令被暴動的百姓當街打死。
百姓當街打死朝廷命官,這是一件十分嚴峻的事情。
這意味著清江縣的百姓可能發起暴亂了,需要調動軍隊前去鎮壓或者安撫。
可安國公一脈的官員並不急於思索應對之策,反而追究其根源,一口咬定就是江珣在清江縣的一切政策所引起的惡果,紛紛要求景帝懲治江珣。
江政一派的官員自然是為江珣開脫的,而且拿出了清江縣蒸蒸日上的事實,反駁安國公一脈的官員。
朝會上吵得不可開交,景帝隻覺得一個腦袋兩個大。
在這大殿上的都不是傻子,誰都知道安國公一脈這是在故意給江珣添堵,想要通過清江縣的事情來逼迫江珣放棄調查喬家一案。
不得不說,這事情的確有幾分嚴峻,連一地縣令都被打死了,若是置之不理,那朝廷威望便會蕩然無存。
爭吵了半天,雙方都沒法占據上風,景帝最終不得不向首輔宋禹希問詢。
“宋愛卿,依你之見,江少卿在清江縣所為,是對是錯?”
一直閉目養神的宋禹希,此時才睜開眼睛,看了景帝一眼,略作思忖道:“依老臣之見,江少卿所作所為,並無過錯,但……”
景帝立即伸手打斷:“既然宋首輔都認為沒錯,那就商議一下該如何處置這件事吧。”
安國公一脈的官員都氣惱地看向宋禹希。
宋禹希眯了眯眼,將剩下的話都收了迴去。
“諸位愛卿,清江縣高縣令被害一案,誰可擔任欽差,前往巡視?”
景帝滿懷希冀地看向朝會中眾人。
安國公一脈的人頓時紛紛出來自薦,江政一脈的人也不甘人後。
隻有一些在京中擔任重要職責,實在走不開的官員才站在原地不動彈。
當然,還有宋禹希一脈的官員,此時也是穩如泰山,就看著前麵兩方人員差點掐起來的戲碼。
最後,雲夢行省的巡檢一職,落在了宋禹希一脈的官員手中。
畢竟安國公和江政兩脈的官員,互不相讓,最後隻能妥協,讓第三方的宋禹希一脈官員擔任,如此才能通過這次政議。
江珣在府中得知情況時,已經是午後時分了。
“清江縣居然有百姓暴動,這怎麽可能?”顏子苒最是無法理解,當年江珣在清江縣時可是極其受百姓擁戴的。
江珣則冷靜了許多,輕聲說道:“百姓暴動是安國公一脈的官員強加之詞。依我看,應該是幾名商賈,雇了些不要命的,趁著高縣令落單,將他打死。”
白淺竹在一旁說道:“甚至有可能就是安國公派人去偽裝成平民,打死高縣令的。”
顏子苒微微頷首,那安國公為了阻止江珣繼續查喬家之案,什麽手段都有可能用出來。
“好在聖上英明,沒有因此怪罪珣兒。”白淺竹鬆了口氣。
江珣不置可否,隻是手指輕輕地敲著扶手:“關鍵是,如今太後娘娘否認害過喬家,康氏死了,那小順子也離奇失蹤。明明已經到了最後一步,可我卻感覺忽略了很多東西。”
顏子苒跟著點頭附和:“我也有這種感覺。尤其是康氏背後的鳳凰紋身,我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鳳凰紋身?你是說刺青吧?”白淺竹有些驚訝地看著顏子苒,“妖琴她身上還有這玩意的嗎?”
“白姨,你以前可有見過她的後背?”顏子苒連忙詢問道,“可知道這鳳凰刺青有什麽緣由嗎?”
白淺竹搖搖頭:“以前跟她一同戲水,沒見她背後有刺青,應該是後來紋上的。至於有何緣由,那我就不清楚了。”
顏子苒沉默不語,思索著康氏身上其他線索。
就在這時,有下人前來稟報,陳鬆偉與寧非池來了。
江珣和顏子苒隻得出去相迎,同時也打算問問他們的看法。
“顏老爹呢?”江珣看到兩人後,愣了一下。
寧非池不解地望向了陳鬆偉,而陳鬆偉看了一眼顏子苒,默不作聲。
“怎麽迴事?”江珣不由扭頭看著顏子苒,感覺顏子苒好像瞞著她做了些別的事。
“我怕爹來了京城之後,反而不安全,所以讓陳先生將他安排到了一處隱蔽之地。”
顏子苒如實答道,清澈的雙眸看向江珣:“有些事情,我不想牽連太多的人,能少一個是一個。”
江珣瞬間明白顏子苒的心思,笑道:“好,依你就是。”
本來他讓顏子苒把顏鬆柏哄來京城,就是為了保護顏鬆柏的。既然顏子苒有其他打算,那他也不勉強,反倒是顏子苒的做法,讓江家和他少一份擔憂。
“先到房裏坐著聊。”顏子苒對著陳鬆偉和寧非池說道。
幾人一同迴了正房,見過了白淺竹後,江珣便詢問起清江縣的情況。
本以為他們兩人剛從煙台府過來,對清江縣的情況應該略有知曉,沒想到兩人聽了反而先是嚇了一跳。
“高縣令死了?”寧非池不敢置信地反複詢問著。
陳鬆偉則露出一絲思索的神色:“看來,應該是有人在唆使清江縣的長工惡仆幹的。”
“但願不會壞了大人在清江縣部署好的政策。”寧非池擔憂地說著,恨不得立刻迴到清江縣主持工作。
江珣神色淡然地說道:“無妨,清江縣的政策,是好是壞,百姓們已經有了兩年多的經驗,最是了解不過。隻要本官還在,恢複當地的政策不過是一紙文書的事。”
顏子苒跟著點頭應道:“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將喬家一案定下最終結果。如此他人就是再想使壞也沒有辦法。”
眾人跟著點了點頭,尹茯苓低聲道:“隻是,不知如何才能查到許太後下令害死喬家滿門的鐵證。”
“不知曉太後與喬家的恩怨瓜葛,也就不曉得她的動機。我甚至都無法確認喬家一案的幕後主使就是許太後。”
陳鬆偉臉色閃過一絲猶豫,而後才緩緩開口道:“此事,可能與鎮北侯有關!”